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docx

    • 资源ID:2339817       资源大小:37.86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docx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考试时间: 年 月 日)姓名: 科室: 分数: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中,应除外 ( D )A、重大食物中毒 B、重大职业中毒 C、重大传染病疫情 D、重大非传染性疾病 E、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 B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E、临床与原有疾病特征有明显异常的疾病3、关于紧急状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E )A、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 B、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C、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

    2、D、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 E、必须采取共同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4、1988年长江三角洲发生食用污染毛蚶引发的疾病属于 ( E )A、食物中毒 B、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C、意外事故引起的群体发病 D、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 E、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5、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意义的是 ( C )A、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B、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 C、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D、促进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E、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包括 ( C )A、统一领导的指挥系统 B、反应灵敏的信息系统 C、刚性保障的法规系

    3、统 D、科学先进的评估系统 E、快速反应的救控系统7、属于被动监测的是 ( A )A、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 B、传染病漏报调查 C、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 D、哨点监测 E、以上都不是8、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的是 ( D )A、选定目标 B、制定计划 C、选取指标 D、现场采样 E、分析评估9、下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的选择原则中错误的是 ( D )A、样本的人口比例必须与全国类似 B、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C、城市按大、中、小三类进行选择 D、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三类选择 E、保证地理分布的均衡性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特征是 ( B )A、客观性 B、现实性 C、系统性 D、连续

    4、性 E、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11、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信息报告的要求不包括 ( E )A、每起事件的初次报告有且只有一个 B、只收集初次报告必须要报的内容,其他可暂不报 C、初次报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由填报人直接录入 D、具体内容强调及时 E、具体内容要求准确、全面12、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程信息报告的要求的是 ( E )A、事件的进程报告可能有多个 B、事件的进程报告可能没有 C、录入时可对初次报告内容进行修改 D、发病数和死亡数由个案数据汇总生成 E、不允许填报人修改数据13、关于采集样品的要求,错误的是 ( C )A、根据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确定采集样品的范围和种类 B、采样人

    5、员进入采点前应做好个人防护 C、采集的标本都应装入同一容器 D、临床和尸检样品需无菌操作采集 E、防止样品变质,采样后立即送检14、一般细菌检验样品的保存温度是 ( D )A、12 B、24 C、36 D、48 E、51015、对乙型病毒肝炎患者实行何种隔离 ( D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血液体液隔离 E、虫媒隔离16、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何种颜色的隔离标志 ( A )A、黄色隔离标志 B、蓝色隔离标志 C、棕色隔离标志 D、橙色隔离标志 E、红色隔离标志17、严密隔离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B )A、穿隔离衣、戴隔离帽、口罩、手套和工作鞋 B、下班时更

    6、衣后即可离去 C、如果医护人员出现抵抗力低下现象,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 D、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 E、尽可能接种疫苗或口服预防药物18、物理消毒方式是 ( D )A、喷雾消毒 B、重蒸消毒 C、擦拭消毒 D、高压蒸气灭菌 E、浸泡消毒19、排除积水灭蚊的方法属于 ( A )A、环境防制法 B、物理杀虫法 C、生物杀虫法 D、化学防制 E、以上都不是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一般程序中不包括 ( E )A、及时报告 B、现场急救 C、现场保护和控制 D、现场抽查 E、现场采样21、在呼吸道传染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的一级防护是 ( C )A、穿普通工作服、外罩隔离衣 B、戴防护帽、防

    7、护口罩 C、每次接触后立即洗手消毒 D、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时将全套防护设备交医院灭菌和消毒处理 E、离开疫源地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染袋封闭后带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灭菌和消毒处理22、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 B )A、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 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重点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 C、收治医院应有符合卫生部要求的传染病病区的严格分区 D、隔离区有专用诊断治疗设备 E、要有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23、必须实施住院隔离治疗的消化道传染病是 ( D )A、病毒性肝炎 B、脊髓灰质炎 C、细菌性痢疾 D、霍乱 E、伤寒24、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管理措

    8、施的是 ( C )A、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消除病原携带状态 B、调离危害性职业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 D、进行健康教育 E、有重点的定期随访检查25、在需要进行疫源地消毒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不包括 ( A )A、疟疾 B、肺结核 C、布鲁氏菌病 D、炭疽 E、鼠疫26、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能通过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力的是 ( B )A、疟疾 B、乙脑 C、斑疹伤寒 D、回归垫 E、流行性出血垫27、不属于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判定依据是 ( E )A、发病者均是食用者,未食用者不发病 B、同一起食物中毒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内同时发病 C、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D、虽未得到检验资料的阳性结果,但通

    9、过流行病学分析可判定 E、必要时可由5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28、接收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 D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14小时29、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 ( E )A、完善法制建设,健全规章制度 B、注重健康环境建设 C、加强环境医学监测 D、减少违章操作行为,加强化学毒物的保管,避免环境污染发生 E、对生产化学物品企业的员工和厂区周围居民发放个人防护用品30、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对化学物品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 B )A、及时发现有毒物泄漏现象 B

    10、、尽快往下风向、高处撤离 C、实行警戒管理 D、进行洗消处理 E、佩戴防毒面具、皮肤防护器材31、不属于化学事故的特点的是 ( D )A、发生突然 B、防救因难 C、扩散迅速,受害广泛 D、污染环境,较易洗消 E、影响巨大,危害很远32、接到化学事故救援报告时,接报人应做的工作中不包括 ( B )A、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 B、问明中毒人数,及时做好电话记录 C、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D、按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 E、保持与救援队伍的联系33、在发生生物恐怖事件时,对疫区应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其措施不包括 ( E )A、保证供水安全 B、加强食品卫生工作 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D、修建

    11、临时厕所、垃圾处理场 E、对已感染和发病人群进行分级隔离和临床治疗34、对化学恐怖事件的医学防护原则的着眼点是 ( B )A、中毒人员迅速脱离毒源后的医疗急救 B、中毒人员迅速脱离毒源 C、对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应采取“一戴二隔三救出”的措施 D、救治成批化学恐怖中毒宜采取“四早”方案 E、对复合伤病员,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致伤因素35、卫生部门在制订抗击自然灾害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 ( D )A、制订出抗击最可能发生灾害的卫生方案 B、要有明确的和具体的方案 C、明确官员和职能部门的责任 D、根据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不同抗灾任务分配人员 E、要定期进行模拟演习36、发生自然灾害时,

    12、伤员分类采用国际的普通接受的颜色编码系统。优先治疗转运的伤员采用 ( D )A、黑色 B、棕色 C、黄色 D、红色 E、绿色37、全球公认的防止意外的“安全对策”中不包括 ( B )A、教育 B、急救 C、经济 D、强制 E、工程38、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首先 ( A )A、应立即进行事故报告 B、应依法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 C、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D、应立即组织现场急救 E、应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认定39、不属于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原则的是 ( C )A、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B、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C、加强疾病防治工作管理 D、强化卫生立法与卫生监督 E、加强合作的原则40、发现多

    13、例以上病因不明、而临床表现相似病例,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为 ( D )A、05小时以内 B、1小时以内 C、15小时以内 D、2小时以内 E、3小时以内 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1月5日)姓名: 科室: 分数: 单选题: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个体性原因明确 群体性可以预测 群体性不明原因 个体性不明原因 群体性原因明确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分为 级。 一 二 三 四 五3、 可使严重

    14、感染者致残,美国人称之为“第二艾滋病”。 O139新型霍乱 埃博拉病 疯牛病 SARS 莱姆病4、 以下 不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的特征。 个体性 突发性 社会危害严重性 公共卫生属性 意外性5、 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 监测。 主动 被动 哨点 突发公共卫生 非传染病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系统中, 主要行使应急协调中心的职能。 应急指挥部 疾控中心 医疗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 公安部门7、 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属于 预警。 长期 中期 短期 近期 远期8、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要符合事件的产生、变

    15、化与发展等客观规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时机的确定应根据事物的客观变化规律来完成。建立预警指标(参数)体系的监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项目成功的基础公布预测结论、及时分级预警是科学指导人们进行有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必备前提。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无关紧要。9、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采集样品的原则为 。 群众性 及时性 针对性 以上均是 以上均不是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样品的采集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每个采样小组可以由1人组成,便于工作。采样人员进入采样点后应做好个人防护。除使用特定的保存液外,容器内还可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

    16、。采集的标本只要按地区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不同品种不用分装。采集的样品为防止变质,应立即送检。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样品运送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运送有传染性、放射性或剧毒样品时应标明标记。在运送样品之前,对样品要帖标签。样品保存中只要抑制杂菌的生长,可以不考虑要样品的原态。一般细菌检验样品和化学性毒物样品应在4-8中保存。应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保存。12、 以下 不属于“标准预防”策略: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必须做好患者与患者的隔离防护工作。必须做好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必须做好患者与健康人的隔离防护工作。必须防止疾病

    17、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经医务人员传至其他患者。13、 患者最科学有效的隔离方式为 。 家庭隔离 单位隔离 住院隔离 学校隔离 其他隔离14、 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应实行 隔离。 严密 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体液 接触15、 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倒、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 采用 级防护。 一 二 三 四 五16、 穿防护用品的顺序下列 是正确的。 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手套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防护眼罩、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防护帽、戴防护眼罩

    18、、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帽17、 疫源地消毒属于传染病控制的 环节。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隔离患者 预防接种18、 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 。 最短潜伏期 5天 15天 30天 最长潜伏期19、 发生霍乱疫情,针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采取的主要应急措施是 。 预防性服药 及时隔离救治患者 应急预防接种 消灭四害 开展疫情监测20、 公共卫生监测的特点是 。 系统地收集资料 系统地汇总资料 系统地分析评价资料 及时反馈信息 以上均是21、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国家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主动监测。对吸毒等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属于

    19、被动监测。传染病漏报调查能够对法定报告传染病起到很好的校正作用。根据疾病监测的方式,可分为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根据疾病监测的范围和监测性质,可分为常规监测与突发公共卫生监测。22、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23、 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来源、传染

    20、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4、 下列 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肝炎 流脑 霍乱 流感 麻疹25、 下列杀虫的方法中, 是杀虫最彻底的方法。 环境防制法 物理杀虫法 生物杀虫法 化学杀虫法 以上均是26、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和处理的基本任务为 。 尽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经过。 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患者进行救治。 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以上均是。27、 关于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潜伏期较短发病突然 患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 病人对健康人有传染性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

    21、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体。28、 化学毒物中毒的治疗原则为 。 立即中止化学毒物的接触 尽快清除进入人体的化学毒物 及早进行对因抗毒治疗 对症治疗以上均是29、 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指导群众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组织群众向下风向转移。 进入安全区后,尽快去除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一旦皮肤或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近医治。对危重伤员应立即搬离污染区,需就地实施急救。30、 下列不属于可能预示已发生生物恐怖事件的流行病学线索的是 。 大量出现相同疾病或症状的患者。出现大量原因不明的疾病、症状或死亡。 人群中出现非常见病,或常见病对于常规治疗无效。

    22、 疾病的地理或季节无异常分布。因动物源传染病影响导致疾病暴发。31、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可能会由于 因素而增加疾病暴发或流行的风险。 人口变动卫生基础设施破坏 虫媒孳生和动物因素 卫生措施不足以上均是32、 发生意外伤害时,抢救伤员下列应遵循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 先重后轻 先急后缓 先远后近 先易后难 先近后远33、 下列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原则中,遵循 原则,能查明原因,为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是关键的预防、控制策略。 预防为主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加强疾病监测工作管理 强化卫生立法与卫生监督加强合作34、 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 。 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 消化道隔离 接触隔离 虫

    23、媒隔离35、 关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按不同情况分为二级防护。 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是指集体单位或某个局部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地发生多例同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暴发疫情采集样本主要是患者早期的鼻咽拭子、咽拭子、漱口液、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消毒时应按照突出重点、先重点后一般、先室内后室外、先地面后墙壁的方法进行。36、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控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带菌者

    24、 以上都不是37、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预防与应急处理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能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能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能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 能促进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以上均正确。38、 关于疫区公共卫生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保证供水安全,可增加余氯量和水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等传媒介质。 加强疫苗接种,保护体弱多病者。 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只需对污染区进行消毒、杀虫、灭鼠。39、 关于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可不分开。 生产中进行通风排毒。

    25、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配备个人防护设备。40、 以下 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煮沸 高压蒸气 漂白粉 紫外线 燃烧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1月5日)姓名: 科室: 分数: A型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E、慢性肺部疾患2、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应于发现后(D)A、6小时内 B、8小时内 C、10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3、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A)A、鼠疫、霍乱 B、霍乱、炭疽 C、鼠疫、炭疽

    26、 D、霍乱、艾滋病 E、鼠疫、艾滋病4、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B)A、自然灾害 B、慢性血液疾病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事故灾难 5、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的特征?(D)A、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 B、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C、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 D、不影响人们的依法活动 E、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6、从发生原因来说,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B、食物中毒事件 C、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D、自然灾害 E、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损害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社会

    27、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以下哪一项不是其中的等级之一?(C)A、一般严重 B、比较严重 C、不太严重D、相当严重 E、特别严重8、 河豚鱼毒性最强的部分是(B)A、肝脏 B、卵巢 C、鱼头 D、鱼肉 E、鱼尾9、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B)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骼系统 E、神经系统10、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具有的特征?(C)A、突发性和意外性 B、群体性或社会危害性C、和责任不强无直接关系 D、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E、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11、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的工作程序中

    28、的内容?(E)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启动预案B、应急协调中心(卫生行政部门)C、疾病控制中心、医疗救助机构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预防、控制)、人员疏散、医学防护、隔离观察E、上报国际组织12、中世纪后期,最早的监测活动主要是下列哪一种监测?(A)A、 疾病监测 B、公共卫生监测 C、疫情监测 D、气候监测 E、大气监测13、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特点?(C)A、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 B、系统地汇总、分析资料C、对资料置之不理D、系统地评价资料 E、及时反馈信息14、随着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和各种监测资料的广泛利用,监测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

    29、明显,当前国内外较多的称为(B)A、疾病监测 B、公共卫生监测 C、疫情监测 D、气候监测 E、大气监测15、下列哪一项不是主动监测?(D)A、对STD的监测 B、对暗娼的监测 C、对吸毒者的监测 D、对国家常规法定传染病的报告 E、对艾滋病的监测16、下列哪一个不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C)A、流行性感冒 B、脊髓灰质炎 C、血吸虫病 D、疟疾 E、流行性斑疹伤寒17、下列哪一项不是非传染病的监测?(D)A、恶性肿瘤的监测 B、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 C、高血压的监测 D、登革热的监测E、糖尿病的监测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的基本环节?(B)A、 资料收集 B、资料的库存

    30、C、资料分析 D、资料反馈 E、资料利用19、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途径?(E)A、飞沫传播 B、飞沫核传播 C、空气传播 D、尘埃传播 E、水体传播20、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一级防护中要求戴1216层棉纱口罩,使用几小时后消毒更换一次?(D)A、5小时 B、2小时 C、1小时 D、4小时 E、8小时21、下列哪一种杀虫剂不是有机磷类?(E)A、马拉硫磷 B、杀螟松 C、双硫磷 D、敌敌畏 E、拟除虫菊酯类22、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原则?(B)A、客观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 D、连续性原则 E、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3、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特征?(D)A、现实性特征 B、多维性特征 C、示向性特征 D、可对照性特征E、综合性特征24、按时间划分,近期预警的


    注意事项

    本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