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版.docx

    • 资源ID:2338205       资源大小:32.55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版.docx

    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版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歌茉莉花2拓展欣赏茉莉花(东北民歌、河北民歌)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唱、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2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式,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三)知识与技能1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能够用流畅圆润、有呼吸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音乐形象。2对比、探究江苏、东北、河北三地不同版本茉莉花的异同,能够辨识这三种音乐风格。三、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演唱及感受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茉莉花2师生交流(二)学唱江苏

    2、民歌茉莉花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挥拍聆听。2复听歌曲3再次聆听4轻声跟唱5学习歌词6随琴演唱(三)拓展学习1东北民歌茉莉花2河北民歌茉莉花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一)欣赏玫瑰三愿(二)听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继续学习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感受其魅力。2通过听竖笛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体验合作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二)过程与方法教师从歌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

    3、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2了解艺术歌曲价值及其发展,探究我国艺术歌曲发展趋势,并用“模进”创作手法完成旋律编创。三、教学重难点有关竖琴的相关知识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交流2教师总结(二)欣赏玫瑰三愿1初次聆听歌曲2两次聆听3小组探究(三)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1教师指导2师生总结(四)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1教师示范演奏2学生自学3分声部练习4合奏练习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八、安全

    4、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二单元 梨园风采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增进对戏曲知识的了解;热爱、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黄梅戏知识、欣赏视频资料,感受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分析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2通过聆听范唱、视唱旋律、随录音学唱等手段,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三)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黄梅戏相关知识。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腔和唱法。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能够分角色背唱表演。三、教学重难点:黄梅戏的唱腔和唱法四、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初次聆听2

    5、黄梅戏简介新课教学(一)、念白与板式特点1学习黄梅戏念白2简介黄梅戏的板式特点(二)、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1随琴哼唱2随伴奏演唱3探讨黄梅戏艺术风格4介绍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5分角色表演唱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表演豫剧片段,加深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印象,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在听、看、唱、做、表等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豫剧唱腔的韵味,体验豫剧唱腔的艺术魅力。3

    6、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豫剧片段,加深对中国戏曲唱腔、行当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感受豫剧艺术的魅力。三、教学重难点戏曲的演唱四、教学过程1导入(1)欣赏豫剧花木兰片段。教师播放豫剧电影花木兰片段。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剧种?唱腔有什么特点?(2)介绍豫剧常识。教师简介花木兰故事梗概,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唱腔刻画了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总结豫剧唱腔特点:爽朗、大方、朴实、装饰音较多。简介豫剧及其代表人物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着重介绍常香玉的艺术成就和爱国精神。2感受豫剧唱腔与方言的联系(1)学说河南方言。用河南方言学说“谁说女子不如男”, 辨别河南方言语音语调与普通话的不同,分析河南方言的特点。(

    7、2)聆听唱腔。结合方言的学习,聆听这一句唱腔,分析唱腔与方言的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学说河南话,感受豫剧的音乐特点。3学唱戏曲(1)唱段分析。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唱段用的是豫东调武生腔二八板,曲调铿锵,朗朗上口。唱段从“男子打仗到边关”到“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采用二八连板即二八板的连奏,中间没有间奏,很有气势。最后一句“哪一点不如儿男”运用了切分音和甩腔,以及重复的衬词“咳咳”,尽显英武豪迈之气。(2)模唱片段。学生随教师模唱。通过模唱与跟唱,学习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体会音乐中的滑音与甩腔等特点,感受花木兰的艺术形象。(3)学习表演动作。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中人物的表演,模仿一两个动作。【

    8、设计意图】感受戏曲唱腔艺术,增强艺术表现力。4表演展示(1)分组表演。分小组练习演唱与表演动作。小组表演后其他组同学给予意见与建议。(2)集体表演。四、课堂小结通过欣赏豫剧唱腔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体验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特点。五、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六、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七、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八、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歌绿袖子。2拓展欣赏绿袖子幻想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a旋律小调,学会用

    9、暗淡、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绿袖子,表现纯朴、伤感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1)使用柯尔文手势培养内心听觉,唱准变化音。(2)在活动中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3)采用比较法、视唱法欣赏管弦乐曲绿袖幻想曲。3知识与技能。(1)能用有气息支托的声音演唱歌曲。(2)把握变化音的音准,找到3拍子的韵律感。三、教学重难点:音准及旋律的把握四、教学过程(一)体验四三拍韵律1教师哼唱绿袖子,随乐拍手划旋律线,学生观察老师动作找规律。2再次哼唱绿袖子,学生按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随乐拍手划线。(二)学唱歌曲绿袖子1视唱歌曲乐谱。(1)出示a旋律小调音阶。(教师范唱音阶,提示#4的唱名发音:fei(飞),#5的唱名发音:c

    10、)(2)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唱音阶,学生跟着老师做手势默唱。(学生独立做柯尔文手势唱音阶。)(3)教师范唱歌曲绿袖子乐谱,设问:歌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4)学生听绿袖子音乐,拍手划旋律线,体验歌曲基本情绪。(5)教师: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情绪是否一成不变?(6)学生再次聆听,回答问题。(7)学生聆听教师视唱乐谱,将乐谱中出现的变化音标记出来。(8)学生随钢琴视唱旋律。(9)教师提示弱起小节的进入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附点四分节奏和三拍子的韵律感。(10)学生完整视唱歌谱。(三)拓展欣赏绿袖幻想曲1介绍作品。教师:英国沃恩威廉斯将在世界广泛流传的英国民歌绿袖子改编成管弦乐,用于歌剧热恋中的约翰先生的第

    11、三幕中的主题之一。我们一起去听听吧!2全曲欣赏。3教师引导学生从速度、演奏乐器、旋律发展等方面去了解作品绿袖幻想曲4出示由另一首英国民歌可爱的约翰改编成的B主题谱例,学生用竖笛视奏。5复听全曲。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1欣赏如歌的行板。2欣赏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特性,体验十九世纪在沙俄统治下人民苦难的生活。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段聆听整体聆听分段聆听整体聆

    12、听,学生参与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音乐。3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格林卡。(2)了解弦乐四重奏的构成和演奏特性。(3)熟悉如歌的行板、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的音乐主题,能视唱如歌的行板A主题。三、教学重难点音乐背景信息了解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哼唱四小天鹅旋律后提问:老师刚才唱的曲名是什么?2介绍柴可夫斯基。教师介绍:他生于1840年,是一个开始在大学修读法律专业,选修音乐,由于对音乐的热爱而改学音乐,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世界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叫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派作曲家,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所

    13、创作的作品情感丰富,旋律优美,织体饱满。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流传于世。(二)、新课教学了解如歌的行板A主题1出示A主题谱例。教师要求:在看到乐谱上标有红色三角形记号的地方拍手,没有记号处拍腿 X X X X X X X X X X X 拍手 拍腿拍腿 拍手 拍腿拍腿 拍手拍腿拍腿 拍腿拍腿2学生看节奏谱按要求拍击节奏。3教师哼唱A主题,学生用拍手拍腿节奏身势为教师伴奏。4引导学生关注乐谱由2拍子变成3拍子的变化,引出2/4、3/4变拍子音乐知识。5聆听A主题,学生带着对变拍子的感受,看节奏谱用拍手拍腿节奏身势伴奏并默唱。

    14、6学生加上拍手拍腿节奏身势随钢琴哼唱一遍。7教师唱A主题中的下行四度旋律音程,并将音程板书。8教师视唱A主题:教师视唱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谱,当看到唱过的下行四度旋律音程时用手做下行的动作。9找出行四度旋律音程,教师用蓝色色块标示出来。10学生随钢琴视唱A主题,视唱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关注下行四度的音准。11教师引导学生说唱下行四度旋律音程的感受忧郁、痛苦。12教师介绍A主题出处:刚才唱的旋律是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柴可夫斯基将这首歌曲的旋律作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并把这个乐章命名为如歌的行板。13板书课题,出示弦乐四重奏的图片,介绍弦乐四重奏的组成部分。14介绍乐曲。俄罗斯

    15、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非常喜欢音乐,他听完如歌的行板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在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一起来呢聆听这首优秀作品吧。(三)全曲完整聆听1教师提问:我们聆听时,请关注A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主要集中在乐曲的首、中、尾的哪个部分?2全曲整体欣赏。3学生回答教师提问。4教师板书乐曲结构:ABA的复三部曲式。(四)感知B主题1教师:B部分是由乐曲的另一主题构成的,我们将它称之为B主题。2出示B主题谱例。3教师:这部分有两个富有特点的节奏是这个主题的灵魂。(一个是附点音符的节奏一个是八分音符三连音的节奏)4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手势和拍手的方式分别感受附

    16、点音符和三连音节奏-教师哼唱B主题,当唱到有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时,引导学生做相应手势动作。5教师提问:这两种节奏型在乐曲中的运用,让音乐产生了什么变化?6学生看乐谱随音乐做手势。7谈感受。8教师小结。(五)再次整体欣赏(六)欣赏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选听)1故事导入。(故事梗概见教学相关资料)2简介作曲家。格林卡是俄国著名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创始人之一,是现实主义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乐坛上不朽的音乐大师。格林卡所创作的作品包含了全部主要的音乐体裁,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俄罗斯古典歌剧,并对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俄罗斯古典音乐之父”。格林卡所创作的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17、是世界歌剧史的杰作。3整体欣赏,初步感受乐曲。教师提问: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基本情绪是什么?4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主题。教师提问:第一主题。力度速度音调演奏乐器基本情绪表现的人物(2)欣赏第二主题。教师提问:与第一主题比较后的变化力度速度音调演奏乐器基本情绪表现的人物(3)再次整体聆听,完整感知作品音乐形象。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1欣赏在中亚西亚草原上。2欣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选听)。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不同的风格的

    18、音乐作品,增强音乐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比和参与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充分感知音乐的意境和深刻思想。3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视唱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两个主题音乐。(2)了解音乐家鲍罗丁、李斯特。(3)了解交响音画诗及其魅力。三、教学重难点音乐背景信息了解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跟随哼唱如歌的行板主题A。【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并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过度到另一个俄国杰出的作曲家鲍罗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欣赏俄罗斯主题1教师提问:我们再听一段俄罗斯的民族风格的旋律,听它和刚才的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罗斯主题音乐。学生:前者忧伤痛苦,

    19、后者广袤寂静。2教师: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二次聆听俄罗斯主题音乐。学生:单簧管、圆号。3学生随钢琴视唱俄罗斯主题音乐。教师:请在单簧管演奏第一遍时跟音乐哼唱,在圆号演奏时用嘴发出“哒哒”的音效加入为音乐伴奏。4将全班分为三组,进行第三遍聆听与跟唱。第一组随音乐哼唱由单簧管演奏的音乐,第二组在圆号演奏时进入,第三组在大提琴拨奏“XXXX”固定音型时发出“哒哒”的音效加入。5学生谈聆听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中的俄罗斯主题的感受。6教师小结: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是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中的俄罗斯主题。(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在中亚细亚草原上A段俄罗斯主题音乐的基本速度、情

    20、绪。设立指向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关注乐曲中演奏乐器及其音色变化让乐曲产生了的情绪、意境变化。(三)鲍罗丁及交响乐在中亚西亚草原上1介绍鲍罗丁。他是俄国五人“强力集团”成员之一,是俄国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曲家、化学家。由于他每周一到周六都要在实验室工作,只能用星期天作曲,因此又被称作“星期天作曲家”。虽然他的作品采用西方作曲技法,但由于受民主、进步的俄罗斯民族思想的影响,其作品展示的却是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史诗性、抒情性,充分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的性格和广阔的胸襟,为俄罗斯民族交响乐和室内乐的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2简介在中亚西

    21、亚草原上。交响乐中有一种叫“音画”的交响乐。它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常取材于各类故事或描述自然风光,换句话说就是用音乐来“绘画”。交响音画诗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鲍罗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有标题的管线乐曲,他用音乐描述了一支行走在中亚细亚大草原的东方商队在俄罗斯骑兵的护送下安然到达目的地的故事。这是鲍罗丁在1880年为一个艺术展览会所作的配乐。次年,因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非常喜欢而将之赠送与他。音乐因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流传,是标题音乐中的代表作。3教师:刚才我们所听的就是交响音画诗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中的表现俄罗斯主题。分别由单簧管和圆号各演奏了一遍,我们带着对标题的理解再来听一

    22、听,作者分别表现了什么场景?4第四次聆听俄罗斯主题。5学生:第一遍单簧管演奏描述草原的广袤寂静;第二遍圆号演奏描述威严整齐的俄罗斯骑兵。6教师小结:同一旋律因演奏的乐器不同,就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四)欣赏东方主题1教师:我们再听一段音乐,仔细体会音乐与俄罗斯主题音乐的差别。2第一遍聆听东方主题音乐。3学生:悠扬迷人、具有浓郁东方神秘色彩。4教师:这段音乐是用英国管演奏的,它的音色与双簧管相似,有忧郁、梦幻的情调。英国管不是交响乐的主要乐器,但因为它的音色符合作者描述的音乐形象,所以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英国管独奏。音乐主题主奏乐器音乐风格音乐形象俄罗斯军队主题音乐单簧管、圆号舒缓、悠长寂静广袤、

    23、威严肃穆东方商队主题音乐英国管悠扬、梦幻神秘、迷人(五)整曲欣赏1教师:在乐曲开始先后出现了俄罗斯与东方主题音乐,之后双方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继续聆听,听音乐是怎样描述的吧!2第一遍全曲聆听。3学生描述聆听感受,教师补充完善故事。4教师小结:鲍罗丁用两个主题交替叠加演奏来表现,仿佛让我们看到东方商队在俄罗斯骑兵的保护下安然离开的情景。5第二次聆听全曲。(1)分组讨论,分别为俄罗斯主题音乐和东方商队音乐设计简单的动作,选出合适表现音乐形象的动作,分成三组,分别担任用动作表现俄罗斯主题音乐、东方主题音乐和用嘴做“哒哒”音效表现马蹄声。(2)聆听全曲,各组在聆听到不同的音乐形象用不同动作表现。6教

    24、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两遍的整体欣赏乐曲,让学生充分感知交响音画诗所描绘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意境和动人故事,能进一步熟悉两个风格鲜明的主题音乐,理解作品深刻内涵。(六)欣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选听)1简介李斯特。弗朗茨李斯特,著名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主要音乐作品有吉普赛风格的匈牙利狂想曲、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等。李斯特将钢琴的演奏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创立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2作品简介。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是李斯特创作19首匈牙利狂想曲

    25、中的第二首,是最有名的一首,也是钢琴独奏曲中技术要求最高的乐曲之一。3教师:作者采用了匈牙利民间舞蹈音乐“查尔达什舞曲”的形式。第一部分主题采用了“查尔达什舞曲”中的“拉绍”(原意为“缓慢”),其特点是节奏缓慢,情绪庄重,多为慢板。4欣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第一部分A主题。5学生谈聆听感受: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内在的激情,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坚毅不屈的性格。6教师:第二部分使用“查尔达什舞曲”中的“弗里斯”(原意为“活泼”),其特点是节奏轻快,气氛热烈,多为急板。7欣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B主题。8学生谈聆听感受:速度迅速,情绪炽热、奔放,具有欢快、活泼的性格。9欣赏全曲。10教师小结:李

    26、斯特根据匈牙利和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音调加工而成的匈牙利狂想曲的钢琴曲,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全曲充分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解放运动必将胜利的信心。正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才被世人所喜爱,这首乐曲在流传范围非常广泛,还被动画、电影、电视节目作为背景音乐,甚至还被流行音乐引用。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第四单元 欧美流行风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斯卡伯勒集市。2、欣赏温柔的爱。二、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欣赏并了解欧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风

    27、格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热情。2能够在科尔文手势的引领下,熟悉歌曲的调式调性,了解外国流行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3能够用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有感情地轻声演唱歌曲。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外国流行音乐的特点;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喜欢流行音乐,以前我们一起感受过“中国流行风”。今天,哪位同学能谈谈你对欧美流行音乐的了解?他们的流行音乐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小结)(二)、新课教学学唱歌曲斯卡伯勒集市1随科尔文手势,感受歌曲调性风格。(1)展示图片,简介科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并唱准对应的唱名。(2)教师给科尔文手势,学生

    28、快速说出对应唱名。(3)教师用科尔文手势给出歌曲骨干音,学生跟唱。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感受旋律的调性风格。1=F 4/463-|76-|364|3-|653|165-|63-|176|6-|(4)始终不展示歌曲曲谱及主旋律,学生进一步跟随科尔文手势巩固、感受歌曲主旋律。2学生静心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不展示歌名及曲谱。(1)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呢?为什么?(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曲谱2至3遍,打节拍,突出节拍重音,学生认真聆听,并试着记谱。(3)学生试着用不同的形式背唱曲谱,单独背唱、分小组背唱或分组轮流唱,熟记歌曲旋律,并感受三拍子的韵律。3展示曲谱,学唱歌词。(1)教师用琴伴奏,范唱歌曲的第一部分。(2)教师教唱英文唱词,注意演唱与朗读的区别。(3)学生聆听歌曲,在听赏的时候注意英文单词的准确发音及演唱。(4)歌曲中的第一、二个乐句是该曲的难点部分,随教师的伴奏轻声演唱。注意第一个乐句的切分音与第二个乐句的变化音。(5)这是一首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一起了解这种风格的特点。(教师介绍民谣的基本知识)4欣赏温柔的爱。(1)聆听歌曲,感受它的音乐风格,这是属于哪种风格的流行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