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工业大学.docx

    • 资源ID:2295698       资源大小:24.4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工业大学.docx

    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 0810 二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归属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点负责人: 覃亚丽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一、学科简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研究信息与通信系统及网络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应用协议、性能评估以及各类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处理环节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学科自1984年开始

    2、进行“光纤传输及应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是国家科技委员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是国内较早从事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1998年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目前,本学科是浙江工业大学“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浙江省通信网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光纤通信与信息工程、智能系统与机器人三个研究所。本学科共有硕士生导师38人,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0名。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同项目等共计

    3、10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科研成果在产业化中获得应用和推广。在信号与通信工程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本学科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方向。有光网络与信息光子学、移动多媒体通信与无线网络、智能信息融合和处理三个方向,方向内容与特色如下:序号研究方向子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特色1光网络与信息光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光网络研究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理论与技术、新型光调制格式与编码、相干光通信以及其他新型光通信技术;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光传送网、光接入网、新型光网络体系架构及交换机制。光子与光信息处理,光器件与微波技术研

    4、究光通信有源和无源器件,光子晶体设计,光的非线性性介质中光控光的机理,光纤传感系统,光电子探测技术、微波光子学,射频与微波技术等。2移动多媒体通信与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系统与网络研究蜂窝移动通信中的新体制、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研究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等信号处理技术,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等,异构网络的互通互联技术;移动自组织网络,网络安全等注重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无线通信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研究无线通信系统、多媒体数字通信、宽带接入网中的信号处理技术。3智能信息融合和处理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图像信号处理、视频信号处理、图像信号的重构算法、生物信号处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等。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压缩采样

    5、信号处理,解决不确实性无线信道中信号处理的基本问题,如检测、估计、通信和控制等;随机滤波信号处理,研究非线性、非平稳和非高斯背景下的贝叶斯随机滤波理论、技术以及与各种应用场合物理背景相结合的应用;数据融合信号处理;压缩感知阵列成像系统等。注重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二、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有国际视野、勇于挑战,掌握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国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了解电子信息产业链,具备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

    6、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管理的能力。三、学制与培养方式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最短不少于两年。当研究生完成全部学业,论文工作优秀的,可以要求提前毕业,或因故延长学习年限时,须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导师签署具体意见,学院主管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执行。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提倡建立研究生指导小组,旨在使研究生处于良好的学术集体中,博采众长,并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协作精神。2、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

    7、态度、求索创新的钻研精神、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3、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突出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可采用讲授、自学、课堂讨论、专题报告、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方式进行。提倡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使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课程教学应注重实效,严格考核。5、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严格管理和加强检查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开题报告、学术活动、指导

    8、小组的确定、培养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等,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6、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工作需要,可以以研究室为主体成立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或指定专人协助导师指导。在需要和可能条件下,可与国内外同行高水平专家或条件好的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把关,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全面负责。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一二三1-8周10-17周1-8周10-17周学位课公共课2285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考试必修2285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考试213501硕士英语

    9、644考试专业基础课203545数字通信系统483考试选修12学分203590现代信号处理(双语)483考试203547信息论与编码483考试203548信号检测与估计483考试203596随机过程与排队论(双语)483考试203511矩阵理论(双语)483考试203550图论与网络483考试非学位课选修课213507-213510第二外国语*322考查选修2学分204689管理学原理*322考查202646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322考查213503硕士英语口语*161考试学位课与非学位课的总学分30学分(论文写作指导必选)213405213406硕士研究生英语高级视听演讲课*362考试2

    10、03551移动通信原理及系统322考查203591非线性光纤光学及应用(双语)322考查203553软件无线电322考查203555网络建模及仿真分析322考查203556高性能通信网络322考查203557光子器件与光通信系统322考查203558射频技术与天线322考查203559无线通信电路设计322考查203518数字图像处理483考试203561微弱信号检测322考查203562自适应信号处理322考查203563现代通信半导体器件322考查203564傅里叶光学与光信息处理(双语)322考查203565信号完整性分析322考查203566云计算技术与应用322考查203567数据采

    11、集与处理技术322考查203568生物医学信号处理322考查203569三维计算机视觉技术专题161考查203529机器学习(双语课)483考查203579传感物联网络322考查203539嵌入式多媒体技术322考查203587大数据322考查203598论文写作指导161考查必修环节203570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为主)四周0.5考查导师安排203571开题报告1次0.5考查203572学术会议主讲1次参加5次1考查*全校公共选修课Course Summary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GraduatesTypecodeNames of

    12、 CoursesClass HoursCreditsSemesterAssessment MethodRemarks1231-810-1761-810-17Masters Degree CourseCommon Course228501Theory and Practice forScientific Socialism362examRequired Course228502Dialectics of Nature181exam213501First foreign Language(English)644examSpecialized Course203545Digital Communic

    13、ation Systems483examMore Than 12 Credits203590Modern Signal Processing483exam203547Information Theory andCoding483exam203548Signal Detection andEstimation483exam203596Stochastic Process &Queue Theory483exam203511Matrix theory483exam203550Graph theory andNetwork483examNon-Masters Degree CourseElectiv

    14、e Course213507-213510Principle of Management *482evaluation2 credits204689Second foreign Language322evaluation202646Writing and Contribution of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322evaluation213503Oral English161examTotal credits of all courses are greater than 30 credits(Thesis Writing Required)21340521340

    15、6Advanced Audio-visuaEnglish362exam203551The Principle and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322evaluation203591Nonlinear Fiber Optics andApplications322evaluation203553Software Radio322evaluation203555Network Modeling andsimulation analysis322evaluation203556High-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322ev

    16、aluation203557Photonic Devices and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322evaluation203558RF Technology and Antenna 322evaluation203559RF Circuit Design forWireless Communications322evaluation203518Digital Image Processing483exam203561Weak Signal Detection322evaluation203562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322eva

    17、luation203563Semiconductor Devices inModern Communications322evaluation203564Fourier Optics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322evaluation203565Signal Integrality Analysis322evaluation203566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s322evaluation203567Data Acqu

    18、isi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322evaluation203568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322evaluation203569Project of 3D computervision technology161evaluation203529Machina Learning483exam203579Sensor Network322evaluation203539Embedded MultimediaProcessing322evaluation203587Big data322evaluation203598Thesis

    19、 Writing161evaluationRequired Procedure203570Teaching Practice4weeks0.5evaluationMentor Arrangements203571Preliminary Report10.5evaluation203572Academic Report11evaluation学分要求:硕士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修满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研究生本人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学,鼓励研究生适当选修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并要求研究生至少选修一门跨一

    20、级学科的课程(含公共选修课)。1. 学位课19学分 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学期,2学分)。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学期,1学分)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二学期,1学分)。要求两门选修课程必须二选一。第一外国语4学分,要求硕士生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 专业基础或专业课:12学分;应覆盖本学科范围内若干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2. 非学位课 (非学位课和学位课总学分之和30学分) 公共选修课:2学分第二外国语:2学分;管理学原理:2学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2学分英语口语:1学分硕士

    21、英语高级班:2学分 专业选修课:包括各研究方向的选修课程。3. 必修环节,2学分,所有硕士生必须完成。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以教学实践为主,也可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时间不少于四周,0.5学分。 开题报告: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0.5学分。学术报告: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5次校内外公开举办的学术活动,其中主讲学术报告至少一次,1学分。五、实践环节 课程中的实验、导师安排的教学实践。六、学位论文工作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经学位点负责人审定后实施。2、中期

    22、考核中期考核是学院对研究生在学习中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其中业务方面的考核是依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课程学习情况,通过开题报告、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终止其攻读硕士学位资格。3、开题报告研究生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或在学术领域有实际意义,并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并对收集的资料做出分析和评述,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提出论文工作计划,并做开题报告,就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广泛听取专家意见。4、学术报告 研究生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至少一

    23、次口头报告或参加校内组织的较大范围内的学术研讨并做至少一次口头报告。5、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中的科学论点要求概念清楚、论据充分;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要有科学根据,理论推导正确,计算结果无误,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对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引用他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论文应有创新性成果。论文要求词句精练通顺、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文字图表清晰规范。凡需保密的论文应注明密级。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参见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模板。6、论文评阅、答辩参见浙江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的规定。7、学位授予参见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七、附录1. 调研报告。含本学位点专业教指委基本要求和3所国内外高校同学位点培养方案及分析。2. 论证报告。含外校专家和行业专家评审意见、校内研讨会会议纪要。3. 课程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小组组长: 周晓 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小组全体成员: 覃亚丽、张江鑫、任宏亮、 卢为党、常丽萍、郭淑琴、吴哲夫、金燕、屠佳 培养方案审定人: 覃亚丽 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任: 杨东勇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工业大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