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 资源ID:2279642       资源大小:32.89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

    1、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备课组活动安排周次教 研 活 动 内 容承担人一地球和地球仪辽阔的疆域二地球的运动众多的人口三地图多名族的大家庭四大洲和大洋 地势和地形五多变的天气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六海陆的变迁河流和湖泊七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八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土地资源九世界的气候 水资源十人口与人种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十二世界的语言和XX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十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十四发展与合作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1周 (8月28日 )备课内容与同学们谈地理辽阔的疆域(1)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七年级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1)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用

    2、地理的方法想问题。【方法】:舟曲发生泥石流相关新闻资料分析出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引用书本上的姑姑的故事认识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计了话题在家乡布局麦当劳店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引用一段话让学生谈感受再结合当今社会的话题绿色生活和低碳生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八年级地理-位置的优越(1)如何指导学生科学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方法】: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

    3、位于什么纬?从世界五带来看属于什么带?生:中纬度(少数低纬度) 北温带(无寒带少数位于热带) P3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与其优越性海陆位置 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与其优越性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1周 (9月3日 )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 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1、经纬度的划分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

    4、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

    5、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八年级地理国土辽阔 34个省级行政区1、为什么说我国国土辽阔?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XX,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2、如何辨认各省区的轮廓?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XX省似昂首的天鹅;XX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XX省

    6、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XX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XX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XX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2周 ( 9 月 10日 )备课内容地球的自转 众多的人口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日月星辰将西升东落。为什么东方的时间总比西方的早?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太阳?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大家看地球仪上的AB两点,哪点在东?(A)哪点在

    7、西?(B)(转动地球仪),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哪点?(A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了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例如,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下午了,但纽约却还是黑夜。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多好不好?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与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3周 ( 9月 17 日 )备课内容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昼夜长或短

    8、或平分北半球获得热量多或少或相等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春分日赤道平分大致相等春季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昼长(北极圈到北极有极昼)多夏季北半球秋分日赤道平分大致相等秋季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夜长(北极圈到北极有极夜)少冬季北半球四至点时太阳光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少、北半球的季节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3周 ( 9月 17 日 )备课内容多民族的大家庭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3.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

    9、确观点。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5周 ( 9月24 日 )备课内容地势和地形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研究课题: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专题(A组:题;B组:题;C组:题),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

    10、调动学生,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2、学习地形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影响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3、探究问题: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

    11、充。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5周 (9月24日 )备课内容地图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与其比例尺。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6周 (10月8日 )备课内容南北气温差异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八年级地理南北气温差异一、我国冬季气温特点阅读、分析“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例,读数值,分析气温递变规律。漠河镇、海口市

    12、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0等温线大体经过哪些地方?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找出1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小结: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的差异。二、我国夏季气温特点阅读、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漠河镇、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找出7月气温值最高的地区。找出7月气温值最低的地区,分析形成原因?小结: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的差异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影响因素:地势高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6周

    13、 (10月 8日 )备课内容等高线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组织学生议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沿某条线上的垂直断面的图形。我们在模型上选择了不同方向的切线,看到了不同的剖面,直观地显示了山体模型不同方向的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而选择剖面线很关键,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这是一个山体的模型,我们能随意沿某条线切开看到其断面,但是在实际中是无法切开一座山的,如何才能绘制出它的剖面图呢?指导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文字介绍,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7周 ( 10月 15

    14、日 )备课内容大洲大洋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与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7周 ( 10月15日 )备课内容东西干湿差异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八年级地理东西干湿差异一、我国的降水特点分析“我

    15、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找出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根据地图总结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小结降水的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二、我国的干湿地区分析第36页“我国的干湿地区图”和第35页“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16、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北部和东部属于湿润地区?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8周 ( 10月 22 日 )备课内容海陆的变迁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P1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地图册P11“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1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有什么共同规律?(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2 这些地区为什么多地震、火山?(指导实验:四人一组,一只塑料瓶上漂浮2-3块薄泡沫板,挤压瓶底部,发现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启示?泡沫板边缘隆起或下陷,证明板块交界部分不稳定。)3 你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震带

    17、名称吗?(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 图中可看出,中国的地震多还是少?(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界处)5美国西海岸、东南亚国家、南美洲西海岸地震、火山多吗?(多)指导读图:“世界主要山脉图”,找出世界上最主要的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结论: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 举例:日本有“火山、地震之邦”之称,就是因为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提问:因而日本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抗震:材料轻的木结构或地基加有减震装置的高层建筑)集 体 备

    18、课备课时间 第8周 (10月 22 日 )备课内容季风气候显著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与形成原因。0等温线、800毫米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位置。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冬、夏季风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气候的成因。训练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技能。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9周 ( 10月 29日 )备课内容多变的天气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2能掌握天气的特点,正确区分 “天气”与“气候”。3了解天气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天气预报,看懂天气预报。方法:通过展示各种教学图

    19、片是学生学会描述天气的一般方法。从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出发让学生谈谈天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9周 ( 10月 29 日 )备课内容河流和湖泊(众多的河湖)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八年级地理众多的河湖1、内流河、外流河的概念引导学生读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图,观察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大洋?(学生:太平洋)(2)XX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XX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终注入什么海洋?(学生:北冰洋、印度洋)(3)塔里木河和弱水(黑河)与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学生: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终没注入海洋) (归纳小结)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外

    20、流湖、内流湖的概念。2、分析地形与气候对河流分布有什么影响。(读图)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提问)联系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想一想我国绝大多数河流为何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学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界线与我们曾学过的什么区域的分界线相一致?(学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东部外流区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气候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学生:季风气候;夏季风盛行时,降水多,河流水量就大,反之,河流水量就小;东部外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天然降水)我国西北内陆河水的主要补给

    21、水源是什么?(学生:高山冰雪融水)我国西北内陆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对河流水量有何影响?(学生:夏季,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流水量就大;冬季,气温下降,高山冰雪融水消失,河水大大减少,河流结冰,甚至断流)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10周 ( 11月 5 日 )备课内容黄河、长江的治理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 河段 症状 治理方案上游: 荒漠化问题、凌汛 建设大型水库中游: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归纳小结)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治理措施: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加固堤防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

    22、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2、寻找长江洪水频发的原因。(1)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宜昌以上干支流,鄱阳湖、洞庭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2)长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流经地区降水丰富,遇暴雨同时涨水)(3)长江洪灾频发的社会原因?(中上游滥砍滥伐,植被破坏,湖泊面积缩小,生态环境恶化、围湖造田等)(4)如何解决?(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湖还田、平垸行洪、兴修水利等)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11周 ( 11月 12 日 )备课内容自然资源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学

    23、生活动】完成P61 活动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阅读教材P60-61内容并回答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对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假如我是)写倡议书1、引导学生归纳气温年(日)较差、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和气温变化特征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2、比如:在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一样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个实例:小时候玩过沙子和水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玩,看看你会有什么感觉。夏季中午的时候,同时受太阳照射了一上午后,有一盆水和一堆沙,你用手分别去试试,感觉一样吗?(沙热,水温)等到晚上以后,还

    24、是这一盆水和一堆沙,你再去试试,结果会怎么样?(沙已凉,水还是温的)请大家根据在同一地点、同样阳光照射条件下的沙和水,在中午沙的温度比水高,而到晚上水的温度比沙高的变化,推理在同一纬度(同一地点)的陆地(沙)和海洋(水),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上)气温的变化规律。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 12 周 ( 11月 19 日 )备课内容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土地资源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降水的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4)在温带地区,大陆

    25、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图3.9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图配合使用,将起到

    26、更直观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行归纳总结出我国土地分布的规律,并说明各类地形分布与地形区、季风区与干湿地区的相互关系。活动2则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矛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13周 ( 11月26日 )备课内容世界的气候 水资源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

    27、方法水资源1. 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与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与影响。 3.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与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4. 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能力。5. 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与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6.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世界的气候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5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集 体 备 课备课时间 第 14 周 ( 12月3 日 )备课内容人口和人种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参与教师说课教师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方法:投影展示课本P64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教师先给学生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