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 资源ID:2273369       资源大小:872.49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1、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Heating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 design of the Yellow River Building No. 5,Lanzhou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系统的规模从单幢采暖系统发展成为中大型区域集中供暖系统,出现了大量住宅,公共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集中供暖在节能和坏境保护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发展速度很快。本设计为兰州市市一栋办公楼的供热及换热站设计。采暖部分为二十二层,高84米。设计用城市热力管网提供的95热水为热源,定压水泵定压

    2、。根据办公楼的结构、各房间用途及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比较,采用了竖向分三区,各区又分两个环路,采用双管顺流下供下回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各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房间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同时还考虑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使该建筑较好的满足了采暖要求。换热站的设计主要包括设备的布置,定位尺寸确定,换热器的计算选型,循环水泵和补水泵的计算选型以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关键词 : 集中供热,热负荷,水力计算,换热器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3、and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ting system scale from a single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developed into large region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 of public buildings. The central heating has a lo

    4、t of advantages i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evelopment speed is very fast. The design for the design of heating Lanzhou City office buildings and heat exchange station. The heating part is divided into twenty-two layers, 84 meters high. Design of city heating network with 95

    5、hot water as a heat source of constant pressure, constant pressure pump. Comparison of structure,according to the office of each room use and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feasibility, the vertical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the district is divided into two loops, the double pipe next time for the next

    6、program with hot-water heating system.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the calculation of heating the room heat load calculation,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oom radiators, the pipeline system, but also considering the safety, economical, energy-sav

    7、ing and other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building can meet the heating requirements.Design of heat exchange station including equipment layout, location size determination,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heat exchanger, th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pump water pump and auxiliary eq

    8、uipment selection.Keywords: Calculation of central heating, heat load, hydraulic, heat exchanger1.3 设计原始资料 2 1.3.1 工程概述 2 1.3.2 气象资料 2 1.3.3 墙体资料 2 1.3.4 屋面资料 2 1.3.5 门窗资料 2第二章 设计参数的计算与确定 32.1设计温度的确定 32.2传热系数的确定 3第三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43.1 采暖系统的分类 43.2 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4 3.2.1 采暖系统的分类 5 3.2.2 采暖系统的分类 5 3.2.3 通过围

    9、护结构的耗热量 53.3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53.4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63.5 供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示例 6第四章 供暖系统的选择 8 4.1 采暖系统的分类 8 4.2 供热热媒的选择 8 4.3 供暖热源的选择 8第五章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10 5.1 散热器的选择 10 5.2 散热器的布置 11 5.3 散热器的计算 11 5.3.1 散热器计算参数的确定 11 5.3.2 散热器的计算 13第六章 水力计算 14 6.1 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 14 6.1.1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14 6.1.2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 14 6.

    10、2 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方法 15 6.3 各管路的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 16 6.4 水力计算的计算步骤 16 6.5 水力计算 17 6.6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不平衡率校核计算 20第七章 换热站设计 21 7.1 工程概述 21 7.2 换热器的计算选型 21 7.2.1 换热器的选型 21 7.2.2 换热器的计算 21 7.3 水泵的选择计算 22 7.3.1 循环水泵的计算选型 22 7.3.2 补水泵的计算选型 23 7.4 补水箱的选择计算 24 7.5 除污器的选择 24 7.6 软化水设备的选择 25 第八章 管道的保温防腐 26 8.1 管道的保温 26 8.2 管

    11、道的防腐 26第九章 设计总结 27参考文献 28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四年课堂学习的总结,同时也是为进入工作岗位前专业能力的训练。 目的是过设计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理论联系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本采暖设计供暖就是要把所学的采暖方面理论知识论用到高层建筑采暖的实习问题之中。供暖系统都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连接起来,由热源向各个房间或者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由热源、供热管网和热用户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在我国南方冬季较冷地区也开始实行供暖。本设计为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的设计。预采暖建筑地上二十二层,地上高度84米。拟用城市集中热力网进行集中供热。通过资料收集,设计参数确定,负荷计算,供热系统设计,水力计算几大步骤较好的实现建筑的采暖要求。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设计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并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一章 设计资料1.1 设计题目 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1.2 设计任务和目的 本设计包括了二十二层办公楼供暖设计和换热站设计,主要涉及到房间 耗热量的计算、散热器的计算、系统形式的设计、管网的布置、水力计算和设备选型等。要求运用

    13、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结合工程实际,参考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独立地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1.3 设计原始资料1.3.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本工程占地面积为3010建筑层数22层。总建筑高度为84米。前四层楼高为4.2米,5到22层楼高为3.5米。1.3.2 气象资料1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1、 冬季主导风向 C-NE 最大冻土层厚度:103cm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0.5m/s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85140pa 1.3.3 墙体资料外墙采用200厚MU5.0混凝土空

    14、心砌块,外抹20厚水泥砂浆,外贴80厚缝合玻璃丝棉保温板。1.3.4 屋面资料 40mm厚细石砼内配6双向150钢筋、10mm厚M2.5水泥砂浆、两道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20厚EPS板保温层、隔气层 2mm厚SBS卷材、54mm钢筋混凝土板。1.3.5 门窗资料 外门 单层金属框玻璃门 宽1500mm 高3750mm 外窗采用单框二层玻璃金属窗,塑钢窗嵌中空玻璃,玻璃厚度为5mm,中间空气层12mm厚。第二章 设计参数的计算与确定 2.1 设计温度的确定1查询由张治江主编的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得以下室内设计参数。 门厅 15 开敞

    15、式办公 18 食堂 16 卫生间 18 走廊 15 商铺 15 配电间 182.2 传热系数的确定2 查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得窗的传热系数K=3.5 W/(). 门传热系数K= 6.4 W/() 外墙内表面换热系数 供热工程表2.3外墙外表面换热系数 供热工程2.4外墙传热系数为: K=0.58 W/() 第三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3.1 房间内的热损失2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 6、通风耗热量; 7、最小负荷班

    16、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8、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 9、热物料的散热量; 10、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所以, (3-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3.2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其中附加耗热量包括:a.朝向修正耗热量b.风力附加耗热量c.高度附加耗热量3.2.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2 (3-2)3.2.2通过围护结构的朝向修正耗热量通过围护维护结构的朝向修正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由基本耗热量乘以朝向修正率而得出。东 -0.05

    17、 西 -0.05 南 -0.2 北 0.053.2.3通过围护结构的风力附加耗热量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室外风速变化而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一般情况下不考虑风力附加,只对建筑物在不避风的高地或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附加,因此甘肃省兰州市的建筑风力附加取为0%,本设计中此项不用计算。3.2.4通过围护结构的高度附加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楼梯间除外)工业辅助建筑物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超过4m时,每高出1m,附加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围护耗热量的2%,但总的附加小于等于15%。综上所述,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等于三者之和。即:2 (3-3) 高度附加率,%,; 朝向修正率,%;

    18、风力附加率,%;3.3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量冷风渗透量 Q=n*Vn2 Vn: 房间的内部体积 N: 房间的换气次数,次/h 按供热工程表1-7选用3.4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冷风侵入耗热量=外门基本耗热量外门附加耗热量对于民用建筑和工厂辅助建筑物短时间开启的外门(不包括阳台门、太平门和空气幕的外门):一道门为65n%;二道门(有门斗)为80%;三道门(有两个门斗)为60%;其中,n为门所在楼层数。2本例中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为外门基本耗热量乘以65n%。3.5供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示例以102房间为例,进行热负荷计算过程如下:已知:取定tn=15 2 (3-4)北外门: F

    19、=1.53.75=5.625 K= 6.4 W/() Q=5.6256.4(15+11)=936 W nVn=2/345.6=30.4 W Vn= 3.834=45.6 N=次/h北外墙: F=3.84-5.625=9.575 K=0.58 W/() Q=9.5750.5829(1+0.05)=169.1 W地面: Q3=0.477.6261=92.872 W所以该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为: =1979.4 W将上述各计算数据列入下表中。其他各层各房间的计算方法同上,数据依次列入附表1中。第四章 供暖系统的选择4.1 供暖系统的分类2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水供暖系统。可按下述方法分类:

    20、1)按系统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2)供回水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3)按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和水平式系统。4)按热媒温度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在我国认为:水温低于或等于100的热水,称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称为高温水。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4.2 供暖热媒的选择2热水采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一般根据热舒适度要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则确定。供水温度不超过95,可确保热媒在常压条件下不发生汽化;适当降低热媒温度,有利于提高舒适度,但要相应增加散热器数量。所以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本

    21、工程为综合性建筑,宜采用95/70C热水为热媒。4.3 供暖热源的选择热源是集中采暖的核心,主要有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地热供热等。根据实际情况热源选用城市供热管网。4.4 供暖系统形式的比较选择24.4.1 按系统循环动力分重力循环和机械循环供暖系统,重力循环系统靠不同水温的密度差为动力而进行循环,无循环水泵。机械循环系统靠水泵的动力强制循环,系统循环作用压力大,系统作用半径较重力循环高。4.4.2 按管道连接及热媒流经路程分同程式和异程式,供暖管网采用同程式布置(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相等),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易于平衡,减轻了在远近立管处出现的流量失调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

    22、即水平失调),但缺点是金属耗量过大。异程式系统会使通过各个立管环路压力损失较难平衡,但金属耗量小,易于布置,造价低廉。 4.4.3 按系统每组立管数不同分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若采用单管式系统各层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不相等,越在下层进水温度越低,因而在下层的散热器片数或组数要相对比上层的多。若采用双管系统,由于各层散热器与锅炉的高差不同,虽然进入和流出各层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度相同,也将形成上层作用力大,下层作用力小的现象,从而导致流量不均而上下层冷热不匀的现象(即垂直失调)。 4.4.4 按供水方式分上供下回式、下供下回式、中供式、下供上回式和混合式热水供暖系统。综上所述,在本设计中,分三区,低区为

    23、一到六层,中区为七到十四层,高区为十五到二十二层,均采用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双管管顺流式同程式系统。 第五章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散热设备是供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向房间散热以补充房间的热损失,保持室内要求的温度。散热设备主要分为三种:散热器,辐射板,暖风机。本次设计选用散热器作为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5.1 散热器的选择供热系统的热媒,通过散热设备壁面,主要以对流方式向房间传热。这种散热设备通称为散热器。散热器总得要求归纳为八字原则“安全可靠、轻、薄、美、新”。即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求轻、薄、美、新。散热器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五点要求:1)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越高,说明其散热性

    24、能越好。外壁散热面积越大散热性能越好。2)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耗量越少,成本越低,其经济性越好。3)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结构尺寸小,散热面积大,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外表面光滑,不积灰易于清扫。5)使用寿命要求:散热器应不易于被腐蚀和破坏,使用年限长。目前, 散热器品种繁多,有从容选择的余地,但也要看到各种散热器在应用实践中都出现过不同性质的问题。关键是要针对系统的特性,较为适当地应用,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主要形式散热器有以下几种:1)铸铁散热器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它的主要弊病是:体型不紧凑,如

    25、铸铁四柱或铸铁长翼型等陈旧型号, 显然与节能的、装饰要求较高的建筑环境很不协调;承压能力低;落后的铸造工艺和加工粗劣, 组对接口容易漏水。2) 钢板材质的钢制散热器体型较薄且较美观, 国外较多采用, 引进并广泛应用以后,由于材质、生产工艺、运行水质等因素失控,容易造成腐蚀现象重复发生,因而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进行水处理,非采暖季节满水要养护。但因其制造工艺先进,散热能力强,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适用于要求承压能力大的场合。3)铝制散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散热器, 同样也发生过腐蚀穿孔问题, 除材质外,碱性水质和超量的氯化物都会对铝产生腐蚀,虽对此种散热器提出了内防护要求,但工艺上难以实施

    26、,也不便于检验。因为热水锅炉水质标准要求锅水的PH值应为1012,说明此种散热器不能用于以锅炉为直接热源的集中供暖系统,但可在热网集中供热、用户侧为经热交换的二次热媒系统。2本次设计选择钢制柱形M-132型散热器。5.2 散热器的布置散热器布置应注意下列规定:1)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楼梯间或其它有冻裂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3)散热器一般采用明装,布置简单。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可采取

    27、暗装。在垂直单管或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储藏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 用室 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室串联连接。两串联散热器之间的串联管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以便水流畅通。4)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低层或按一定比例分布在下部各层。5)散热器离墙的距离对散热量稍有影响,实验证明离墙30mm左右为宜。本次设计中的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均采用异侧上进下出的形式,全部明装,且每组散热器不得超过25片。立管距落地窗200mm以上。15.3 散热器的计算5.3.1 散热器的各计算参数的确定散热器面积计算按下式计算: 2 (5-1) 式中: 散热器

    28、的散热量,W;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1)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计算: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随供暖热媒参数和供暖系统形式而定。在热水供暖系统中,为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的算术平均值。 2 (5-2) 式中: 散热器进水温度,; 散热器出水温度,。(2)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数值本设计采用钢制柱式M-132,可知其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K=2.426t0.286 2 (5-3) 式中: 散热器热媒与室内空气的平均 温差,。(3)散热器片数的确定在确定了散热器面积后,可按下式计算所需

    29、散热器的总片数: 2 (5-4) 式中; 每片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片。5.3.2 散热器的计算以102房间为例,立管一进出水温度为 80、75已知tn=15 Q=1979W M-132型散热器 7.92 W/()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先假设;散热器连接形式同侧上进下出,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A=200mm,修正系数:;钢制柱形M-132散热器,每片散热器面积为 0.24/片。 F=4.08 n=4.080.24=17片查供热工程附录2-3,当散热器片数为11-20片时,1=1.05所以,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F=F1=4.081.05=4.28实际采用片数n为: n=F/f=4

    30、.280.24=17.8 片取整数,应采用M-132型散热器18片第六章 水力计算6.1 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6.1.1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设计热水供暖系统,为使系统中各管段的水流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流进各散热器的水流量符合要求,就要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热水供暖系统中的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6-1) 式中: P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Py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Py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R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Pa/m;L 每段长度,m。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把管路中水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是有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成的。6.1.2 室内热水供暖系


    注意事项

    本文(兰州市黄河5号楼采暖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