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程序.docx

    • 资源ID:2256380       资源大小:36.52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程序.docx

    1、新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程序检测系统方法学验证程序1.原则1.1 所有检验系统在正式投入患者样本检测之前,应确定其方法学性能,验证检测系统满足实验室对该项目的性能要求,适合预期用途。1.2 实验室必须验证或建立每一试验项目的分析准确度、 不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干扰)和可报告范围。实验室可以使用厂家信息、出版的资料或其他实验室的研究结果,适用时,实验室需验证外部的信息。1.3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的未经任何改动的检测系统,可以通过验证程序确认其方法学性能;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的但有所改动的检测系统,必须全面评价和建立其方法学性能。1.4 某一暂停试

    2、验重新应用,重新开始患者样本检测前 30 天内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2.方法学验证实验2.1 检验方法投入使用前,应验证的方法学性能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 (干扰 )、分析检测范围 (AMR) 、可报告范围。2.2 实验室对于所开展的每一检测项目和样本来源, 应建立或验证所服务人群的参考区间。2.3 对于带有自动移液系统的仪器设备, 在投入使用前或大的维护保养及移液系统维修后应进行携带污染的评估实验。2.4 实验室应明确规定进行方法学验证实验的标准, 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相关的方法学验证实验。3.方法学验证参考方案3.1 准确度3.1.1 与决定性或参考方法检测

    3、结果进行比较而建立;3.1.2 检测参考物质;3.1.3 与已建立可比性的方法进行结果比较而验证;3.1.4 其他已知浓度或活性的物质。3.2 精密度3.2.1 可重复检测不同浓度或活性水平的患者样本进行批内精密度验证; 使用室1/32内质控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一段时间内的批间精密度的验证。3.2.2 可参照 CLSI EP5 进行定量检测项目精密度的评价。3.3 分析灵敏度3.3.1 适用时,实验室应验证或建立试验项目的分析灵敏度(最低检测限) 。3.3.2 FDA 批准的项目,可以采用厂家数据或出版的文献资料。3.4 分析干扰:可以引用厂家或外部的研究资料。3.5 分析检测范围3.5.1 可使

    4、用校准验证 /线性验证物质: CAP 或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校准验证 /线性验证物质。3.5.2 可使用超过线性范围上限 10%15%的高值患者血清或校准品。3.6 可报告范围1.6.1 样本的浓度超过项目的分析检测范围时, 必要时实验室将样本稀释后重新检测,再乘以稀释倍数,得出相应样本的结果进行报告。1.6.2 实验室应进行样本的最大稀释度验证实验, 以保证稀释后的样本检测结果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1.6.3 可选择在分析测量范围上限附近的患者样本, 使用厂家推荐的稀释液或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患者样本。3.7 携带污染:可选用低值和高值患者样本进行携带污染的评估。3.8 参考区间:参照 CLS

    5、I C28 建立或验证所服务人群的参考区间。3.9 各专业组可根据试验项目的特点,参照厂家的建议,确定所需要进行的方法学验证实验,完善方法学验证程序。基于 CLSI 批准指南的定量检测项目的方法学验证程序见附件。4.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封面的书写4.1 仪器相关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封面按照以下格式书写2/32XXX医院XXX 分析仪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科室名称:仪器设备名称:厂家和型号:机身编号:报告日期:4.2 仪器无关检测系统封面按照以下格式书写:XXX 医院XXX项目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科 别:报告日期:4.3 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4.3.14.3.2方法学验证结果汇总4.3.3每

    6、一性能指标验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2)分析检测系统描述3)相关性能验证方案3/324)相关性能验证报告4.3.4 原始数据4.4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内容的编排。4.5 每一性能报告都需经专业负责人审核、签字。4.6 主任审批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并签字。4.7 方法学性能验证报告应归档保存,保存至分析检测系统停用后 2 年。4/32附件 1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评价程序1.目的实验室检测患者样本时, 对每份样本只做一次检验即发出报告。要保证检验结果具有重现性, 检测系统必须有良好的精密度。 精密度评价实验的目的是评价设备的总精密度, 也就是这个设备在一个不定的时间内的

    7、变异性。2.范围该程序适用于定量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精密度性能的评价。它包括对于新开发检测方法或仪器精密度的评价方法, 以及建立自己所用检测方法的精密度性能的方法。 这些程序可能不适用于一些缺乏足够检测物质的定量测量方法。3.职责3.1 科主任负责检测系统精密度性能评价方法及结果的审批;3.2 由相应专业组组长或其授权人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及结果评价;3.3 质量小组成员协助完成。4.原则4.1 足够的时间熟悉仪器操作和维护保养的程序;足够的时间熟悉评价方案的步骤;4.2 整个评价期间需对仪器进行保养,并要有适当的质量控制;4.3 应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适当长时间的实验, 以得到足够的数据, 来反应仪

    8、器在日常工作中长期真实的性能。5.材料5.1 试剂与校准品: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单一批号的试剂与校准品。5.2 样本:可以使用稳定的、可通过商业获得的、基于蛋白质的物质(如:厂家提供的蛋白质基质的 2 个水平的质控品) 。6.方法6.1 熟悉仪器性能: 包括仪器日常使用的各个方面:原理、安装、操作、保养、 故障处理等。6.2 熟悉评价方法6.2.1 持续时间:评价方案熟悉期应持续至获得数据无操作困难后至少 5 个操作日。复杂设备如必要可适当延长时间。6.2.2 数据的使用在这 5 天内(或更长时间内) 操作无困难的情况下收集的数据, 可与执行方案时收集的5/32数据合并使用。所有数据应符合下述

    9、质量控制可接受性检查。6.2.3 质量控制程序本期应对设备进行常规质量控制。 本期数据收集完成后应计算试用质控限, 并应满足质控品检测的要求或生产商对设备的性能要求。 若不满足, 应在进行随后的实验之前与制造商取得联系进行系统的调试。6.2.4 附加评价本期可对设备的线性、准确度 (回收率 )等其他性能进行测试,以便发现设备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的问题。若有问题,应联系厂商查找原因并解决。6.2.5 初步的精密度评价在本期结束或即将结束时,进行一次初步的重复性评价。将一种适当的检测物质分为20 份同批连续测定(或小于 20 的一个完整批) ,计算 SD 和 CV 。推荐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浓度水平。 如

    10、果与预期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则需与制造商取得联系, 同时终止后续实验直至问题得到解决。6.3 精密度评价实验6.3.1 实验批次和天数(1)每日分析两个批次,每批至少间隔两小时。(2)在每个批次,应进行常规质控样本检测,用于验证该批次结果的可接受性。(3)如果某一批因为质控或操作困难而被拒绝, 则需在找到并纠正引起问题的原因之后进行更多一个批次。(4) 在每批内, 应检测至少 2 个浓度水平的检测物; 所使用的每一浓度检测物需分 2 份进行分析。(5)每批或每天应改变检测物质及质控样本的分析顺序。(6)为了模拟真实的操作,可能的情况下,在每批实验中应加入至少10 个患者标本。(7)精密度

    11、实验需要充足的数据, 以便精密度评价能恰当的反应设备的真实精密度。为了获得这样的结果,精密度评价实验至少需要20 个可接受的操作日。6.3.2记录数据附录 A 包含了总结数据用的数据记录表格。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数据应分别填在不同的记录表格中。6.3.3 质量控制程序6.3.3.1 在精密度评价实验中应执行正常的质控程序。6/326.3.3.2 统计质控图(1)根据通常的惯例通过这些最初的数据计算中线、警告限及失控限。(2)在质控图上绘出随后所有的质控数据。(3)若有任何一点失控,应确定原因,清除该点,并重做该批。建议:由于初步的估计具有较低的统计效能,需使用 3SDs 作为警告限,使用 4SD

    12、s 作为失控限。(4)每收集 5 天的数据后,重新计算每一张图所有可接受数据的中心线和控制限。(5)如果以前可接受的结果现在不可接受了,则继续进行精密度实验直至获得合适的天数。(6)保留舍弃批的数据记录。6.3.4 离群值检测(1)如果重复测定的绝对差值超出了5.5 倍初步精密度评价的标准差,该组数据应被拒绝。(2)如果发现离群值,应查找问题的原因,并重复该批次检测。注:如果初步精密度评价的样本浓度与该评价实验相对接近,则应使用本检验。6.3.5 精密度的统计计算(1)重复性评价计算公式:Sr其中:122ij1ij2i 1 j 14I :总的天数(通常为 20); j :每日的批次( 1 或者

    13、 2)X ij1:第 i 日第 j 批第 1 次的结果; X ij2 :第 i 日第 j 批第 2 次的结果在使用上述公式时,每日每一批次都需要两个结果。(2)室内精密度评价要决定一台仪器或实验室内的精密度性能,这需要很多的量,需要以下计算:A1i 2. ) 2( i1.i 12其中: I 总的天数(有两个批次) ; Xi1。 第 i 日第 1 批结果的均值X i2。 第 i 日第 2 批结果的均值A 的计算是用所有天数的第一批分析均值与第二批分析均值差的平方和除以 2I 再开平7/32方得到的。该公式不适用于某一日仅有一个批次的数据的计算。第二个量是:12B( i. )i 11其中: I总的

    14、天数; X i.第 i 日所有结果的均值;X 所有结果的均值这是日均标准差,可用附录A 中的数据表 3 确定。随后需要计算下面的值22 2 ASdd B -其中: Sdd日间标准差的评价S2A 2 - Sr2rr2其中: Srr 批间标准差的评价(如为负数则定为 0)将负值调为 0 是统计学上常用的转换。如果通过软件完成这些计算,就可确保完成上述转换。室内精密度的评价需按如下公式计算:ST S2dd S2rr S2r通过该公式将会获得与通过所有观测值所计算的标准差不同的 ST 。6.3.6 与制造商的性能要求或其他性能标准的比较(1)重复性比较性能要求的标准差用 2r 表示。卡方检验使用用户及

    15、制造商重复性评价值的平方。该检验包括如下计算:2 Sr2 R222其中: S r 表示用户重复性变异的平方; r 表示制造商重复性变异要求r的平方; R 表示总的批数( S2r 的自由度)所计算的 2 应与卡方值表中自由度为 R 的 95%上限临界值(见表 1)相比较。如果计算值小于表中数值, 则评价参数和性能要求无显著性差异, 该部分的精密度声明是可接受的。8/32注:该评价值可能大于制造商的性能要求,但仍然无显著性差异。表 1.卡方界值表df of User Variance Estimate95% Critical Value99% Critical Value511.11.51612.

    16、616.8714.118.5815.520.1916.921.71018.323.21119.724.71221.026.21322.427.71423.729.11525.030.61626.332.01727.633.41828.934.81930.136.22031.437.62537.744.33043.850.93549.857.34055.863.75067.576.26079.088.47090.5100.47596.2106.479100.7111.180101.9112.390113.1124.1100124.3135.6(2)精密度评价的比较下面为用于计算 ST 的自由度的

    17、公式: ME S2r (批内或重复性变异的均方) MR 2A 2(批均方)MD 4B 2(日均方)公式中:9/32I 2ME MR2MDTI2ME 2MR 2MD2I1取与计算值最接近的整数作为ST 的自由度。使用该数值,适当的统计计算如下:2 S2T T2T其中:2 2ST 为用户室内标准差的平方; T 为制造商声明的仪器标准差的平方, 或者医学决定的标准差的平方; T 为 ST 的自由度。如果计算的 2 值小于 95的 2 值上限,精密度性能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如果计算的 2值大于 95的 2 值上限,精密度性能不在制造商的性能要求范围内,或者不在医学应用可接受的范围内。用户的评价值大于制

    18、造商声明的性能要求,仍然是可以被接受的。由于用户的实验是基于有限的观测值, 围绕真实值的计算量 Sr 和 ST 存在预期的抽样误差。 用户实验的观测值越多,计算量越接近真值。卡方检验就是用来检测用户的评价值是否明显大于制造商所提供的值。7.参考文献7.1 Tholen DW, Kallner A, Kennedy JW,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s; Approved Guideline Second Edition, EP5-A2,24(25).10/32附录 A. 样本数据记

    19、录表数据表 1:精密度性能评价实验实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浓度: 操作者:分析物: 试剂来源 / 批号:仪器名称 /型号: 校准物来源 /批号:天数日期第一批第二批日均值结果 2均值结果 1结果 2结果 1均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审核者:日期:11/32附录 A. (续)数据表 2:精密度性能评价实验实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浓度: 操作者:分析物: 试剂来源 / 批号:仪器名称 /型号: 校准物来源 /批号:第一批第二批2天数(第一批均值第二批均值)2(结果 1结果 2) 2(结果 1结果 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0求和( 1)( 2)( 3)审核者:日期:12/32附录 A. (续)数据表 3:精密度性能评价实验实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浓度: 操作者:分析物: 试剂来源 /批号:仪器名称 /型号: 校准物来源 /批号:节 注:使用数据表 2 的结果( 1),( 2),( 3)Sr12_6.3.6.14I其中 I 为天数A3_6.3.6.22I来自数据表 11. )26.3.6.2B(i.i 116.3.6.2222STSddSrrSr _T值的计算(总体标准差的自由度)2_22ME SrMR 2A_ M D 4B_I 2ME MR2MDTI2ME 2MR 2MD 2I1=_=_ (最接近的整数)审核

    21、者:日期:13/32附录 A. (续)数据表 4:与性能要求比较的精密度评价实验实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浓度: 操作者:分析物: 试剂来源 / 批号:仪器名称 /型号: 校准物来源 /批号:重复性用户的浓度水平用户的标准差 SD 性能要求的浓度水平用户的变异( SD2) 自由度( R)性能要求的标准差 SD性能要求的变异( SD2)(I )(用户的变异性能要求的变异) R(II )卡方值(见表 1) 不符合性能要求( III ) 符合性能要求( I II )仪器 / 方法的精密度用户的浓度水平用户的标准差 性能要求的浓度水平用户的变异( SD2) 自由度( R)性能要求的标准差 SD性能要求的

    22、变异( SD2)(I )(用户的变异性能要求的变异) R(II )卡方值(见表 1) 不符合性能要求( III ) 符合性能要求( I II )审核者:日期:14/32附件 2正确度验证实验程序1.目的方案一用于验证该方法正确度性能是否符合厂家声明的正确度性能。方案二用于验证该方法与参考物质比较的正确度或相对正确度能否满足相应的要求。2.范围2.1 本程序适用于检验科测定分析检测系统的正确度验证。2.2 本程序已假定两方法间偏倚很小且在不同浓度有相对一致的偏倚。3.职责3.1 科主任负责分析检测系统正确性性能验证方法及结果的审批;3.2 该程序由相应专业组组长或其授权人负责完成该程序相关的实验

    23、操作与结果评价;3.3 质量小组成员负责协助完成。4 程序4.1 方案一: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比对4.1.1 材料与方法4.1.1.1 患者样本收集:收集线性范围内 20 份患者样本,其浓度应分布整个线性范围;不易得到的浓度,可将 2 份(不超过 2 份)病史相同、被测物浓度相近的样本混合。储存收集的样本至足够的样本量,储存时间尽可能短。4.1.1.2 比较检测系统(比较方法) :最好使用厂家声明的检测系统;4.1.1.3 实验检测系统(实验方法) :待验证的仪器厂家及型号 +试剂厂家及批号 +校准品厂家及批号4.1.1.4 质控品:至少 2 个或以上浓度水平的室内质控品。质控品厂家、浓度水平

    24、及批号。4.1.2 验证程序4.1.2.1 仪器熟悉阶段建议为 5 天,具体时间可视仪器复杂程度而定。此阶段应完成以下工作:1)操作者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程、维护保养程序、样本准备方法、校准与检测程序。2)建立常规质量控制程序。3)熟悉正确度验证实验程序。4.1.2.2 实验程序15/324.1.2.2.14.2.1.2.1按实验室常规操作程序,进行项目定标,然后进行常规室内质控,确保质控在控。建议室内质控在分析样本同批内进行, 质控在控实验结果方为可接受。 出现失控时,应查找原因, 纠正后重新进行样本测定。 在整个实验中, 要确保有效的项目校准及质量控制。4.1.2.2.2 用实验方法与比对

    25、方法分别检测收集的 20 份样本。分 4 个连续的工作日进行测定,每天测定 5 份,每份样本重复测定 2 次。贮存样本每日应于复融后 1 到 2 小时内检测完毕。4.1.2.2.3 将测定结果记录于“方法学比对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 1)4.1.2.3 数据统计与处理4.1.2.3.1 计算每个样本两方法间结果的差异 Di :D i=( T i C i)式中 i: 样本数; T :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均值; C :比较方法测定结果均值相对差异( %Di ) = 100% ( T i C i)/ C i4.1.2.3.2 绘制 2 张偏倚图: 1)以 Di 对 C i 作图; 2)以 %Di 对 C

    26、 i 作图;4.1.2.3.3 偏倚图的检查:视 Di 和 %Di 在检测的分析浓度内是否相对一致。1)若一致,用平均差异 D 和 % D 与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2)若没有一致性,则分部分计算 D 和 % D ;3)如果 D i 和 %Di 对浓度表现一个渐进的改变,则需有更多数据确认方法的正确性。4.1.2.3.4 计算 2 种方法的平均差异 D 和相对差异 % D 及标准差 S D 和 S% D4.1.2.3.5 估计的差异 D 和 % D 与厂家声明的差异比较4.1.2.3.5.1 若 D 和% D 小于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则已验证差异与厂家差异一致;4.1.2.3.5.1 若 D 和% D 大于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则需进行差异的统计学检验;按下式进行差异验证值的计算:验证值 = t* S D / n + 或验证值 = t* S% D / n + t


    注意事项

    本文(新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程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