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引国家科技部.docx

    • 资源ID:2251930       资源大小:23.6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引国家科技部.docx

    1、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引国家科技部附件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关乎“四化”同步推进全局。智能农机装备代表着农业先进生产力,是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机装备技术要求更高,产品需求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基础研究不足,整机可靠性和作业效率不高,核心部件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农业投入品施用粗放,经饲果牧等生产机械严重缺乏,导致农业综合生产成本

    2、居高不下;国际知名农机企业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全面进入中国,抢占高端农机市场,我国农业生产和产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加快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提升农机装备供给能力、缩小与国外主流产品差距、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产业安全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

    3、发201464号),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按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薄弱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思路,进行智能装备、精益制造、精细作业的横向产业链与基础研究、关键攻关、装备研制与示范应用的纵向创新链相结合的一体化科技创新设计,启动实施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本专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对高端技术和市场重大产品的紧迫需求,重点突破市场机制和企业无力解决的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等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产品智能化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破解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瓶颈;加大力度开发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等主导产品智能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创立自主的农业智能化

    4、装备技术体系;创制丘陵山区、设施生产及农产品产地处理等装备,支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掌握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和采棉机等高端产品和核心装置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动植物对象识别与监控核心技术,田间播种施肥、植保、收获智能作业机械和养殖场挤奶机器人投入使用;大宗粮经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品种齐全,国产农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并高于90%,支撑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为中国农机装备“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撑。突破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精细生产管控等应用基础及节能环保拖拉机、精量播栽、变量植保与高效收获装备等关键共性核心技术200300项;创制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装置与系统6080项;

    5、研制大型及专用拖拉机、智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重大装备,甘蔗收获、棉花机采、橡胶割胶等薄弱环节装备,以及农产品智能化产地处理、丘陵山区优势作物生产等重大装备产品115165种;建立典型示范基地610处,实现技术自主和产业应用。研制标准150250项,申请专利200300项,并培养创新人才300500名,形成创新团队1520个。构建形成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功能部件与整体试验检测开发和协同配套能力。本专项围绕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典型应用示范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围绕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与验证、智能作业管理关

    6、键技术开发,智能农业动力机械及高效精准环保多功能农田作业、粮食与经济作物智能高效收获、设施智能化精细生产、农产品产后智能化干制与精细选别技术装备研制,畜禽与水产品智能化产地处理、丘陵山区及水田机械化作业应用示范等11个任务方向共47个项目。本专项2016年度首批指南发布4个任务方向共19个项目。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任务方向包括项目1.11.3共3个项目,该部分开展作业环境与本体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机理研究和机器作业状态参数测试方法研究,为农机智能装备精细作业提供精测、精施、精管理论方法与技术基础;智能农业动力机械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2.12.6共6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现

    7、代农业全面机械化提供绿色动力支撑;粮食作物高效智能收获技术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3.13.5共5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实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技术升级换代提供支撑;经济作物高效能收获与智能控制技术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4.14.5共5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提升我国优势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支撑。1. 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本部分项目1.11.3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由高校、科研院所(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申报。申报团队应具备相关研究领域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平台支撑条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和申报单位自筹资金配套。)1.1 信息感知

    8、与作物精细生产管控机理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农机作业过程对土壤和作物对象互作规律不清、作业机理、原理与基础研究缺乏以及作物生产过程信息表征不明等问题,开展农机作业对土壤质构及作物生长影响机理研究,揭示土壤植物机器系统优化自适应与系统减阻降耗、节本增效优化匹配规律,研究耕整、播种、收获等作业新原理、新机构;开展农机作业信息实时获取与精细生产管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揭示土壤环境、作物本体信息与种、肥、水、药精细调控机理与模式;开发农机作业环境与本体信息快速获取传感器及精播精施与精准控制智能决策系统,构建高效作业智能化农业机械理论与技术基础。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土壤作物机器系统优化自适应与系统节能

    9、增效、降耗减排优化匹配方法与模式,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耕整、播种、收获等作业新机构35种;开发土壤质构、综合肥力、喂入量与谷物流量等在线感知新型传感器件810种,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在线、动态检测误差满足实际需求,防尘、防水、防震;建立智能决策系统23套,误判率小于3%,形成典型新一代作业机构与装置原理样机;申请专利1525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530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2 信息感知与动物精细养殖管控机理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动物生理生态信息获取、营养精细调控、健康诊断等提升养殖产能的需求,研究畜禽动物生理生态监测、数字化表征和分类辨析

    10、、生长调控等基本原理与方法,揭示畜禽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下生长与健康、营养、环境的影响规律,构建动物生长数字化模型,开发以蛋(肉)鸡、生猪、奶(肉)牛为主的生长环境、生理生态等新型传感器件及环境控制系统。搭建高效精细养殖智能化农业机械理论与技术基础。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揭示动物生理生态监测、数字化表征和分类辨析、生长调控等基本原理,构建蛋(肉)鸡、生猪、奶(肉)牛生长数字化模型58个;开发动物行为、健康、环境监测等新型核心传感器件810种,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在线检测误差0.05,防尘、防水、防震;建立智能决策系统35套,误判率小于3%,形成新一代智能养殖感知体系,满足实际需

    11、要;申请专利1525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530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3 机器作业状态参数测试方法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农机使用过程作业粗放、可靠性和安全性差、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探索复杂开放工况下农机作业参数检测原理,研究农用动力机械、施肥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量大面广的典型农机装备田间作业过程中关键运动参数、作业状态和质量效果等测试方法及技术,研制系列专用传感器和检测装置,集成开发相应的测试系统。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农用动力机械、施肥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机器运动参数、作业质量等检测技术810项;开发新型传感器件810

    12、种,检测误差0.03,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防尘、防水、防震;形成车载参数测试系统及装置,并通过作业机具搭载考核,满足实际要求;申请专利1520项。【预期性指标】研制标准4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2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 智能农业动力机械研发(本部分项目2.12.6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确保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实用化,要求由企业牵头,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报。项目申报团队应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基础,具有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或者承担过相关领域

    1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2.1 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开发研究内容: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农用发动机燃油消耗量大、燃烧不充分、噪声大,亟待技术升级换代的现实,重点研究减振降噪、电控高压喷射、废气再循环、尾气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发动机智能控制、智能测试及远程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集动力输出智能化控制、整机工作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为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集成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研究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精益制造技术,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发动机节能、减排、降噪,动力输出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核心技

    14、术34项;创制智能管理系统、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等新产品、新系统23种,升功率级达到28kW/L,排放达到非道路国标准以上,能耗降低5%8%;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2 重型拖拉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大马力拖拉机缺乏动力换档、无级变速、负载传感液压提升等核心技术,以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整机产品技术升级,重点开发动力换档和无级变速传动箱、悬浮式转向驱动桥、智能操控和安全驾驶室、负载传感电液提升器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集成研制智能重型拖拉机;研究节能降耗制造工艺、产品全生命周期设

    15、计与评价、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重型拖拉机智能制造技术,建立重型拖拉机智能制造方法与技术体系,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重型拖拉机动力换档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开发动力换档+动力换向、动力高低档+动力换向和无级变速传动箱、负载传感电液提升器等新部件及整机新产品34种。排放达到非道路国标准以上;发动机功率147kW:动力换档16速以上、无级变速变速比4,变速范围0.0540km/h;电液提升器最大提升力48kN、最大牵引力70kN,液压系统压力20MPa、流量110L/min;动力输出轴功率170马力。发动机功率88.2117.6kW:动力换向+动力高低档12速以上,变速范围

    16、250km/h;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3 智能电动拖拉机开发研究内容:针对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等特殊农业生产环节对绿色动力农机具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电动拖拉机中央集成控制及整机控制策略、动力模式与经济模式下的能量管理、无级调速、作业机组不同工况下动力匹配及整机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发电动拖拉机能量智能管理系统、功率分汇流变速箱;集成创制智能电动拖拉机,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中央集成控制及整机控制策略、能量管理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功率分汇流变速箱与电动拖拉机整机等新产品2

    17、3种。电动机功率18kW,高低档无级变速,犁耕作业续航能力6小时,符合同功率段拖拉机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4 丘陵山地拖拉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研究内容:针对制约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用动力瓶颈,研究丘陵山地拖拉机行走机构、动力传递与高效驱动、姿态自动调整、机具悬挂装置坡地自适应、多点动力输出等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究智能化控制和自主作业前沿技术,研制高通过性、高稳定性、高地形适应性的高效轻便山地拖拉机;集成智能化制造技术,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车身自调

    18、平和山地行走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轻便、高效山地专用拖拉机新产品23种。发动机功率13kW,排放达到非道路国标准以上,电液提升器提升力4kN,额定牵引力5kN,爬坡度20,可在15以上坡地等高作业,符合同功率段拖拉机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5 水田拖拉机行走驱动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研究内容:针对南方水田泥脚深、水旱轮作、抢时性作业等特点,以解决水田作业适应性、保护耕底层和提高作业效率为重点,开展机具和水田界面泥水膜的形成与破坏机理、水田动力装备的行走动力学特性研究,构建水田作业泥水膜

    19、滑行阻力模型;基于水田拖拉机数字化、模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水田拖拉机核心部件轻量化、水田行走底盘及动力系统匹配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集成研制智能化水田专用拖拉机,实现产品系列化开发,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水田拖拉机行走驱动机构、防腐密封、作业机具匹配、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2258.8kW水田专用拖拉机23种,排放达到非道路国标准以上,适合泥脚深度40cm,转弯半径5m,符合同功率段拖拉机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6 园艺拖拉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

    20、整机开发研究内容:针对园艺生产劳动强度大、作业标准化程度高,对作业机具多功能化、操作方便高效、节能环保的特殊要求,重点针对现代标准果园、茶园等生产条件,重点开发模块化多功能动力输出、快捷悬挂系统、多自由度大偏转角、高承载前驱动桥、故障检测、总线等智能化控制与人机工程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研制系列化园艺专用拖拉机,并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模块化多功能动力输出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1858.8kW园艺拖拉机新产品23种。排放达到非道路国标准以上,转向半径3.5m,离地间隙300mm,动力输出轴数2,液压输出阀组2组;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21、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 粮食作物高效智能收获技术装备研发(本部分项目3.13.5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确保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实用化,要求由企业牵头,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报。项目申报团队应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基础,具有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或者承担过相关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3.1 智能化稻麦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联合收获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趋势,

    22、以智能化控制技术为重点,重点研究基于作物水分、喂入量、收获损失、工况参数等多参数融合的智能调控策略;开发模块化参数控制系统与调控装置、总线技术等;优化高效减损收割、高通量脱粒分离与清选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集成研制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深泥脚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高效、智能、低损收获等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46项;开发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多参数在线检测与智能调控系统实用化,控制精度95%;创制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深泥脚田水稻联合收割机等装备35种,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喂入量1012kg/s,深泥脚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喂入量56kg/s,适应泥脚深

    23、度40cm,总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等优于行业标准;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2 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农艺制约机械化收获难题,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高含水率籽粒低损脱粒技术,研制玉米籽粒收获机;研究玉米植株切割输送、减损摘穗、秸秆切碎收集等关键技术,研制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研究鲜食玉米柔性摘穗、无损伤输送技术,研制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玉米种穗高效柔性摘穗、无损伤输送技术,研制玉米种穗收获机,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智能控制、减损

    24、摘穗、高含水率籽粒低损脱粒等关键核心技术46项,创制高含水率籽粒收获、穗茎联合收获、鲜食玉米联合收获和玉米种穗收获等装备35种,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果穗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优于行业标准;籽粒直收破碎率4%,含杂率3%;种穗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总损失率3%,玉米收获机具有主要参数实时采集、导航定位、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3 薯类高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高效低损机械化收储需求,重点突破仿生减阻、低破损等核心技术,优化低损减阻挖掘、薯土藤蔓强制分离、防损输送、低损储藏等

    25、关键装置;开发挖掘部件耐磨材料、防损伤材料制造技术;开发自动对行、挖深调控、节能运储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研制马铃薯联合收获、捡拾分级和甘薯、木薯收获装备,并在主产区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减阻挖掘、防损伤关键核心技术46项,研制马铃薯联合收获与捡拾分级和甘薯、木薯收获装备等新产品46种,收获损伤率5%,漏掘率2%,具有自动对行、掘深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4 特色杂粮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杂粮生产需要,以提高杂粮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26、,提升特色杂粮生产经济效益,重点研究谷子、荞麦、燕麦、青稞等特色杂粮作物籽粒与茎穗机械力学特性,研究切割、脱粒、清选工艺机理,开发脱粒、清选技术及新机构、新部件;集成研制谷子、荞麦、燕麦、青稞等作物收获装备,并在典型区域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切割、脱粒、清选关键核心技术46项,研制谷子、荞麦、燕麦、青稞收获装置,集成开发自走式联合收获机35种,总损失率:谷子、荞麦8%,燕麦、青稞3%,整机具备主要参数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5 秸秆饲料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

    27、对秸秆机械化收获需求,以收获粉碎、捡拾成捆为主线,研究作业流程智能控制、金属探测、籽粒破碎、破节揉丝及切割刀具自磨刃等关键技术,集成研制大型智能青饲料联合收割装备及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秸秆捡拾揉搓打捆装备、压缩成型装备、缠膜青贮装备,以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秸秆为主,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籽粒破碎、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46项,研制大型智能青饲料联合收割装备及秸秆捡拾揉搓打捆、压缩成型、缠膜青贮等装备35种,喂入量18kg/s(切段长度10mm标定),茎秆切碎长度540mm无级可调,籽粒破碎率95%,具备故障诊断、主要参数实时采集与自动监控及切割刀具自磨刃、金属探测功能;申请

    28、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 经济作物高效能收获与智能控制技术装备研发(本部分项目4.14.5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确保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实用化,要求有企业参加,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报。项目申报团队应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基础,具有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或者承担过相关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4.1 棉麻智能高效收

    29、获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棉花收获机械长期依赖进口,麻类作物收获依靠人工,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开发自动对行、在线测产、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与系统;优化重载静液压驱动底盘、高效采棉滚筒、气力输棉、棉模成型、智能操控等关键系统及制造技术;集成研制棉箱式、打包式高效智能采棉机。研究苎麻、大麻收获工艺与技术,开发收割装置,集成研制联合收获装备,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收获工艺、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6行高效智能采棉机,采净率大于95%,采棉头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使用寿命4000亩;研制苎麻、大麻联合收获装备23种,割茬高度10cm;具备故障诊断、主要参数实时采

    30、集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2 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甘蔗和甜菜对机械化收获区域适用性的需求,以形成适用于不同种植模式的甘蔗、甜菜收获成套装备为主线,重点开发电液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优化甘蔗根切、切段、剥叶、蔗叶分离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集成研制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履带式丘陵山地甘蔗收割机;优化甜菜自动对行仿形切顶、减阻挖掘、振动分离、捡拾分离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集成研制自走式甜菜联合收获机、甜菜挖掘铺放收获机和捡拾收获机,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

    31、标】突破电液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履带式丘陵山地甘蔗收割机、自走式甜菜联合收获机、甜菜挖掘铺放收获机和捡拾收获机等新装备46种,甘蔗收获机喂入量46 kg/s、宿根破头率18%、损失率5%,甜菜含杂率和总损失率4.5%、切顶合格率85%;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3 智能化油料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特色油料作物机械化收获需求,重点瞄准油菜、花生、油茶籽、油葵作物,研究优化油菜智能化、低损高效收获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研制自走式油菜联合收获机和油菜割晒、捡拾收获机;优化花生减阻挖掘、果土分离、高效脱果、无阻滞清选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研制高效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和挖掘铺放、捡拾脱果收获机;研究油茶籽标准化种植模式与机械采收原理,研制油茶籽收获装置;优化脱粒、清选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研制油葵联合收获机,并进行试验考核。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脱粒、清选等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高效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和挖掘铺放、捡拾脱果收获机(总损失率:联合收获4.5%,分段收获5.0%),自走式油菜联合收获机和油菜割晒、捡拾收获机(总损失率8%),油葵和油茶籽收获


    注意事项

    本文(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引国家科技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