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docx

    • 资源ID:2245890       资源大小:30.5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多选)(ABC)A.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B。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的民粹主义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C)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3。黑格尔哲学中的 “合理内核”是 (A)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法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 A.19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 C.18世纪7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5。“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

    2、观点属于(A)A.主观唯心主义 B。 唯物主义C。 客观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6。“几十年的经验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点哲学确实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B)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人们对某一领域规律的概括7.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C)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D. 运动的存在方式 8.海的“贯通东流

    3、”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BD) 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9。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

    4、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多选)答案ABD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D。事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0。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

    5、“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B)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1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12.

    6、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多选)答案ACDA.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13.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多选)答案ABDA.黑

    7、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5.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B)A。客观性 B。能动性C。对象性 D.任意性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8、。这个命题表明(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17.“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C)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辩证法转化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18.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哲学派别是(C)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19。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C)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2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B)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

    9、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22。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D)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23。意识的本质是指它是(C)A人脑主观自生的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可以脱离被反映者2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的错误在于(A)A。夸大

    10、了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2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种观点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2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B)A存在性 B物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2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C)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8.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D ) 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

    11、遍性 B。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29。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D)A。因果联系 B。必然联系C。主观联系 D.本质联系在工作中防止“过”或30.“不及”的关键在于(单选)答案:D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

    12、物的度31。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单选)答案:C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C。质和量的统一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32。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多选)答案:ACD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

    13、系33.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单选)(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34。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史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14、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及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5。2005考研题多选: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C)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

    15、基础 36。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BD)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37.唯物辩证法认为(D)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 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无法认识C 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

    16、西是必然的38。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39。质和事物的存在是(C)A.相互对立的 B.相互包含的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4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B)A。源泉、动力 B。状态和形式C。基本方向和道路 D客观性和条件性41。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信心。这在哲学上坚持了(C)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运动发展的观点

    17、C.“重点论”的观点 D。“两点论”的观点42.“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B)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4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C)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44。事物的质变是指(D)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性质的变化4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说所蕴含的哲理是(A)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C要善于把握

    18、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4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是(B)A.辩证法 B。相对主义诡辩论C。形而上学 D.主观唯心主义47.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A)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48。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49.“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19、50.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51。相对静止是(B)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不变的事物 D。绝对运动的状态52.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C)A.既保留又继承 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53。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A.上升性 B。重复性 C。回复性 D.循环性5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D)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C。 真

    20、理的属性和实践的构成所规定的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5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 能否付诸实践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56.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等动物无处可去,这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5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

    21、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单选)答案:C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58.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 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是由于 ( B)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

    22、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59.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多选)答案AD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60。马克思主义从必

    23、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多选)答案ABDA.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C。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D.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6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B)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62.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什么(D)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

    24、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63。(单项)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D)A社会分工 B生产力发展 C阶级的产生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64。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CD)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65.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 A.软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

    25、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66.单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B)A 物质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 D一般属性67。单项: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的作用是(A)A形成商品价值 BB生产剩余价值 C生产必要价值 D生产使用价值68.多选: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B)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69。多选题: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ABCD)A 自来水;B 理发服务;C 名歌星演唱会门票;D 市场上的文物;E 赠品70。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

    26、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1。多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ABC)A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D先进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72。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扳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D)价值尺

    27、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A. B. C。 D。73.单项: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的外在表现是( C )A商品与商品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货币与货币的矛盾74.单项: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C)A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 B价格决定于使用价值二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成本自发波动75。多项: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表现在( ABC)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C.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D。调节社会收入过于公平化76。(单选)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

    28、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D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7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C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7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C)A.剩余价值理论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7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

    29、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多选(AB)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8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8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除包含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0、的价值和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三个部分外,还包含一个(B)A传统的和现实的因素 B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C经济的和文化的因素 D地域的和民族的因素82.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多选(ABC) A它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根源 B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的根本问题C其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从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D它体现了劳资双方合作共赢的关系 8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D)A劳动过程 B产品生产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增殖过程84.单选: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A。创造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 B。创造剩余价值所需的时间 C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