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与处理.docx

    • 资源ID:2236634       资源大小:23.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与处理.docx

    1、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与处理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与处理 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与处理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决的活动。而刑事诉讼是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在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的诉讼主体地位、法律关系、调整的对象、举证责任都不相同,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不会出现交织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导致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织的情况,

    2、如果不很好地处理这些交织问题,就有可能使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间出现矛盾,导致法律秩序的不稳定,本文拟就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情况及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交织产生的原因。、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关系。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的,给予必要的处罚的行为。而刑事处罚是犯罪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国家惩罚的强制手段。法律责任从性质上分大体有三种: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因而,我国法律责任的规定中一般包括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即: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于不同的违法行为规定不同性质

    3、的处罚,是为了对不同的违法行为以及具体情节、性质给以必要的、适当的制裁,达到教育、防范和惩罚的目的。由于处罚的性质不同、方法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完全相同。在我国法律责任制度中,行政处罚的刑事处罚的关系比与其他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相同。在我国法律责任制度中,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关系比与其他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更直接,它们在违法责任的构成上许多相似之处。在处理某一 违法行为时,是应给予刑事处罚还是应给予行政处罚,经常会出现一些较难判断的情况,解决这好这一问题的法律适用是不容回避的问题。1、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共同性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都是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法律后果所承担的责任,两种处罚都是国家剥夺违

    4、法行为人某些权利的强制手段,都属于公法的范畴。第一,遵循相同的原则,如:“罪刑法定”、“错罚相当”、“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公开、公正”原则等等。第二,代表国家实施处罚,实施主体都是国家权力的代表,任何非国家权力主体的组织和个都无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处罚。第三,行政处罚和刑罚都是以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为前提的,对违法构成要件的要求也相似,只是程度不同。第四,处罚方式都有人身罚和财产罚,由于人身罚、财产罚都是代表国家实施的,因而在实施刑事处罚前如果已经实施了行政处罚的,可以相应折抵。2、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不同点 、处罚适用前提不同。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尚未构成

    5、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作出的处罚;而刑事处罚是触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作出处罚。 、处罚适用的依据不同。行政处罚适用的依据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合法的规章;而刑事处罚适用的依据只能是法律,既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有关刑法若干补充规定。这是因为关于刑法的规定,是国家的专属立法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无权规定刑事处罚。 、处罚实施机关不同,行政处罚在我国是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因此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而刑事处罚是属于国家的司法权范畴,因此只能由法院实施。 、处罚的种类不同。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

    6、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外国人犯罪的驱逐出境。行政处罚主要是人身罚和财产罚,但主体是人身罚。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从种类上说虽包括了人身罚、财产罚、申诫罚和能力罚四大类,人身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且行政处罚所规定的人身罚较之刑事处罚也要轻得多。 、违法者主观状态承担责任的影响不同。在刑事处罚中,行为人的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对其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影响很大,是判断罪与非罪、此罪或者彼罪重要因素。但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就不是很重要了,只要主观上有过错,即有主观上故意或者过

    7、失,客观上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就可以认为是已构成了行政违法,就可以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处罚的作用不同。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虽然对违法者都有惩诫和教育的双重作用,但侧重点不同。行政处罚是对有违反国家行政管理秩序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进行的处罚,它注重的是对纠正违法行为,处罚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只要达到了纠正违法行为的目的,行政处罚的作用也就达到了。而刑事处罚,针对的是严重危害社会刑事犯罪分子作出的,因引它更注重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制裁犯罪分子是刑罚的主要功能,当然在制裁的过程中了包涵着违法者的教育,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不但要给予制止和纠正,而且必须要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 、案件性质不同。刑事诉

    8、讼审理的是刑事犯罪案件,行政诉讼审理的是行政争议案件;刑事诉讼的被告是触犯律或被怀疑触犯刑律,可能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嫌凝人,行政诉讼的被告则是行政机关。、起诉人不同。刑事公诉案件中的公诉机关是人民检察院,自诉案件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行政诉讼中的起诉人则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举证责任不同。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在原告,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在被告。、适用的强制措施不同。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有拘传、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诉讼的程序不同。、审理结果不同。刑事诉讼的审理结果是宣告被告人无罪或有罪并给予一定的刑罚处罚。行政诉讼的审理结果是撤销或维

    9、持行政机关被诉的行政行为,或判决行政机关一定的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给予或不给予原告人以行政赔偿。2、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刑事侦察行政不易区分,导致刑事侦察行为容易进入行政诉讼。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其一是公安刑事司法行为即刑事侦查行为;其二是公安行政行为。刑事侦查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授权而进行的行为;公安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以外的法律及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公安机关的上述双重职能常常被混淆。这种混淆会导致以罚代刑、滥用刑事侦查权、插手经济纠纷、借行政诉讼干扰刑事侦查等问题的出现。把握不准会给公安执法实践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同时也给法院行政审判对其行为是否

    10、受行政诉讼法调整的判断造成困难。正确界定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侦查行为,非常必要。 、公安机关的双重职能是易被混淆的主要原因。 公安行政管理行为与侦查行为可由同一公安机关实施。虽然公安机关内部有职能部门如刑警大队负责刑事侦查,治安大队负责治安行政管理,但对外行使职权均以公安机关为权利主体机关。两种行为形式上相同或相近,如行政传唤与刑事传唤,行政没收、扣押财物与刑事扣押物证、追缴赃物等,都是针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益实施的强制措施,这是易被混淆的首要原因。其次,公安机关行使行政管理权往往是以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等为手段,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给予纠正及惩戒。如果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超过一定的限度,触犯了刑法,

    11、行为人就由相对人的身份变成了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的职责就由行政机关变成了刑事司法机关。而违法程度的标准很难准确把握,这是公安机关双重职能易被混淆的客观原因。再者,有些办案人员故意混淆这两种职能,表现为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侦查,以刑事侦查为名插手经济纠纷,以刑事侦查为名干扰行政审判,对抗行政判决,这是造成双重职能混淆的主观原因。审判实践经常出现的另一种现象是,将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认为是越权插手经济纠纷,以行政判决的方式撤销刑事侦查中采取的强制措施,从而造成犯罪嫌疑人逃脱刑法的制裁,致使国家、法人或公民的财产遭受损失。究其原因是扩大了行政审判的权限,将刑事侦查行为误认为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

    12、为,属行政审判权干涉刑事侦查权的行为。 有些公安机关认为行政审判对其拘束力越小越好,有些法院认为行政审判的权限越大越好,这都是违背现行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原理的认识,对依法行政、依法独立侦查、依法独立审判、维护法律尊严都是一种障碍。、公安行政管理行为与侦查行为的区分。公安机关有两种职权,即侦查权和行政管理权。侦查权是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授权而行使的权力;除侦查权以外,公安机关拥有的其他权力属公安行政管理权。也就是说,对这两种权力的区分采取限定及排除的方法:1 对侦查权采取限定的办法,即以刑事诉讼法授权为核心进行限定。由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的行为,就是刑事侦查行为。这里所说的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

    13、是要有充分证据证明的。所以,一旦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被诉成具体行政行为,公安机关应积极举证应诉,以证明该行为属侦查行为;一旦法院有有效证据确认是侦查行为,应中止或终结诉讼。刑事侦查行为的内部工作程序一般有刑事案件审批表、拘留证、赃物扣押清单等。人身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对财产的强制措施有扣押物证、追缴赃款赃物等。2 公安机关除侦查行为以外,均应认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应通过行政诉讼监督救济。根据“有权力就有救济的原则”,侦查权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由检察院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及是否起诉,由法院的刑事审判进行监督,或通过国家赔偿进行监督救济;公安的行政管理权由行政诉讼进行监督救济。

    14、2、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与竞合。所谓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是指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和行政处罚规范。而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合并适用,是当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发生竞合时的解决办法。、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对于某一个违法行为来说,情节的轻重是判断适用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的重要标准,由于违法的情节轻重不同,法律一般都规定情节轻微的适用行政处罚,情节轻重,构成犯罪的,适用刑事处罚。也就是说,情节轻重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一个临界点。如: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某些规章,其中,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在设定税务行政处罚的同时,又有相当多的条款对税务行政管理相

    15、对人的犯罪行为作了刑事责任上的衔接规定。可见,税务行政处罚与刑罚确实存在立法上的衔接点,那么,在立法技术上是如何衔接两者的呢?纵观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虽然可以构成涉税犯罪的行为不少,但税务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方式却很单一,一般表现为:在具体列举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各种形式的违法行为后,明确规定税务行政责任,并在税务行政责任后原则性地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将税务行政处罚与高度概括性的刑罚责任写在同一条款中。这样的规定方式在税收征管法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税收征管法第63、65、66、67、71条规定了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行为和非法印制发票行为应受

    16、到的税务行政处罚后,又逐一规定了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立法上的衔接方法,虽然表面上增强了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但该种衔接方法过于笼统和单一,不利于涉税犯罪行为的刑事制裁,体现在:有时税务机关查处了违法行为,明明意识到该违法行为已相当严重,达到了犯罪程度,但就是苦于无法找到刑法相应的条款,结果导致应当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涉税犯罪案件未能移送,只好简单罚款了事。例如,征管法第71条规定,“违反本法第22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查遍刑法危害税收征管

    17、罪有关条文,里面只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发票和擅自制造发票有关犯罪的刑事处罚规定,那么,值得怀疑的是,“非法印制发票”与“擅自制造发票”是否可以划等号?因此,征管法的这种高度概括性的援引性规定使税务人员在税务实践中难以操作。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发票管理办法中同样存在。此外,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新的犯罪手段不断涌现,立法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采取“补充规定”的办法来弥补刑法典的不足,这更使税务行政违法行为与涉税犯罪行为的衔接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对于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如果税务机关已经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桎人可能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在诉讼中,公安机关又对行政为人立案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就会出

    18、现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冲突。、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竞合。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既违反了行政法中某个法条的规定,同时又触犯了刑法的某个法条的规定,或者某一法律法规同时规定了对行为人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从而构成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竞合。对违法行政为可以同时适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因为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是两种功能、形式和性质不同的制裁措施,是制裁体系中两彼此独立的处罚,互相不能代替,况且刑事处罚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而行政处罚是由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的表现有多种,特别是交通肇事案件中同样也存在着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的问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

    19、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再如企业的走私行政,一方面触犯了海关和刑法的有关条文应当追究企事法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违反了有关的工商行政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法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其他有关行政机关也有权吊销许可证。因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竞合,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处罚提起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例如,驾驶员王某驾车在交通肇事,致一人头部受重伤,生命垂危,医院诊断结果是抢救过来的可能性极小。王某得知后,考虑到肇事车辆已在延缓报废期内无多大利用价值且未上保险

    20、,惧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和高额经济赔偿,多次想借机逃跑均被控制住(王某自称是怕挨打、想回家准备钱)。根据有关规定,县农机监理站申请县公安部门其予留置,并经公安局批准将留置时间延长到了48小时。该案经分析认定,王某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并且王某本人对所负的事故责任没有异议。可是,在留置期届满时,伤者仍在抢救之中。 这是一种较典型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相竞合问题。本案中伤者的治疗结果可以说是直接决定着本案的定性,如果伤者经治疗脱离危险,则此案至多为一般交通事故,不能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只能进行行政处罚;如果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则此案等级上升为重大交通事故,王某的行为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

    21、涉嫌交通肇事罪,应予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是,本案伤者的病情尚未稳定,因此王某的行为是否涉嫌犯罪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是,很显然王某的行为已触犯了行政处罚规范,是一种违法行为,应予以行政处罚。如果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则会使该案的后果加重,从而使得王某的这一违法行为同进又触犯了刑法。也就是说,对王某应适用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两者发生竞合。如何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做出了具体规定,那就是,行政机关在受理某一起案件时,如果无法判断其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可以先行适用行政处罚;当发现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时,应及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将案件按刑事诉讼程序移送到人民法院。 、刑事处罚是

    22、行政处罚的有力保障。如果行政处罚不足以惩罚和教育行为人时,就要对行政人处以刑事处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

    23、下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从该条规定可知,如果行为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在对行政人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如果行政人对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就会出现行政处罚现刑事处罚发生争议。二、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交织的类型。1、行政审判作为刑事审判的前提。、行政审判的结果将会决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4、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规定:“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25、;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这里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决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如果行政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那么,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也就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状态,就出现了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行政诉讼的结果决定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构成何罪。在刑事审判中,对于认定被告人是犯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主要取决被告人所在的公司的性质,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如果被告人认为工商管理机关对企业登记错误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商登记,在行政

    26、判决没有下发之前,对被告人罪名的认定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因此,行政诉讼的结果就决定了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罪名的确定。、行政审判结果,决定刑事审判中的被告人是否承担责任。我国刑法第十七条 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在刑事审判中,如果被告人认为公安机关户籍登记有误,将不满十六周岁登记为已满十

    27、六周岁,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变更户籍登记,就出现了行政诉讼现刑事诉讼的交织。再如,基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政策背景,企业“红帽子”现象比较普遍,许多个人出资所办的企业都挂靠集体企业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者将企业的财产占为已有,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如果被告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变更企业登记,将集体企业变更为个体企业,在行政诉讼没有审结之前,被告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就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这也出现了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行政审判结果决定被告人的量刑。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

    28、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否受理当事人不服治安管理处罚而提起的刑事自诉问题的批复中也规定,被告人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如果其在原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中已受过拘留,应当将拘留天数折抵刑期。对于自诉人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人民法院经调解或判决被告人赔偿损失的,应当将原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中的赔偿部分一并考虑。这就是说,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行政机关所作的拘留或罚款决定,而此时如果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或者罚金的,其在原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中已

    29、受过拘留,应当将拘留天数折抵刑期,所受到的罚款应折抵罚金。这样,行政审判的结果就会刑事审判的量刑产生一定的影响。2、行政审判与刑事自诉的交织。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交织的情况轻多,情况也比轻复杂。如行政机关对加害人给予了行政处罚,如果受害人认为处罚较轻,提起行政诉讼,或加害人认为处罚较重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的过程中,受害人又认为加害人构成了犯罪而提起刑事自诉,这样就导致了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的交织。如果行政诉讼维持或变更了行政处罚,即将加害人的行为认定为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而刑事诉讼如果认定加害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则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就出现了矛盾。3、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

    30、的交织。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交织的情况也较多,如行政相对人要求公安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法定职责,公安机关怠于行使,致使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遭受损失,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公安机关的不作为违法或要求公安机关给赔偿。在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对侵害人又进行了立案侦察,或行政相对人又对加侵害人提起刑事自诉,或检察机关认为公安机关的不作为构成玩忽职守,而立案侦察。就出现了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三、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交织的处理。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31、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而行政诉讼主要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通过审判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达到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目的。由于两大诉讼的目的不同,对于与刑事诉讼有关的行政行为只能通过行政诉讼进行审查,而不能在行政诉讼中进行审查的判断。因此,当事人对正在进行的与刑事诉讼相关的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进行受理。如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进行受理。同样,如果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又提起刑事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刑事案件进行受理。如诉治安处罚裁定决中,如果受害人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对加害提起刑事自诉的话,人民法院首先受理并解决加害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然后再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加害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话,那么,具体行政行为自然而地就错了。


    注意事项

    本文(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交织与处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