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2231962       资源大小:30.4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docx

    1、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篇一:2013年各地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2013年中国古代史高考真题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 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2.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 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 思想是()A.中央集权B .中正有序C .敬天法祖D .君权神授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在经济发达的

    2、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 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 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 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5.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 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 有的则死于这一过 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 么

    3、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6.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 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7.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 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 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 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4、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8.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 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 学士 “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9.光绪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 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獭(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

    5、职能单一10.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 “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 .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11.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 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图2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 .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 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 .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 南方12.白寿彝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 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 “田”制下()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 土地都可

    6、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1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 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健、锄、铲、镰、犁锌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14.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 小农衰退15.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

    7、有足雨”的内 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 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 产16.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载: “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B.C.D.17.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 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裨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 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18.

    8、“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 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 花成为经济作物19.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 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 ,许民 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 换货币的凭证20.清前期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 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9、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21.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 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 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 .经济控制逐步加强22.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 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

    10、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23.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 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 护小农经济24.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 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镣,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 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 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 .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25.日:“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

    11、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 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26.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 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 “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 是()A.韩非子B .孟子C.董仲舒D.朱熹27.朱熹在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 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 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28.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

    12、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 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 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 .朱熹D.陆九渊29.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 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30.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31.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 要正视“世间惟

    13、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 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白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 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 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 帮他选择()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 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 朝33.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 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 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14、 D.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34.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 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35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 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士大夫、农、工、 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 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 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

    15、了社会的 价值观念36.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 “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 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 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37. (2013 安徽文综 37)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 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衬(新 死者附祭于 先祖)姑。”

    16、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 帐中,召见仁 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6分)答案(1)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38. (2013 四川文综13) (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 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 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 用与钱选的、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等。 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一一, 首次以法典的形式 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17、。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 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 如在人事任用 上通过了 “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 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 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 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 “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 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答案(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 法律法规

    18、;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4分)39. (2013 天津文综 12)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 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 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5分)答案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

    19、州连邑, 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 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辂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答案措施:分封诸侯王国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篇二:大学中国古代史试题(含答案)绝密启用前中国古代史试题考生注意:一、本试卷共五道题: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遵守考试纪律,否则按相规定进行严 肃处理;三、试卷答完后,须将问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得带出 考场;四

    20、、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姓名: 学号: 班级: 考号: 祝你考试愉快!中国古代史试题(命题范围:隋清)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一卷客观题部分一、单选。(1 X 15=15)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R 587 C、589 D、618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的是() A、李纲B、岳飞C、韩世忠D、宗泽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是() A、李辅国B、高力士 C、程元 振D鱼朝恩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是 ()A、中书省B、宣政院C枢密院D御史台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土木之变B、夺门之变C庚戌之变D大礼仪之争6、清雍正帝推行全国的经济政策是 ()A、两

    21、税法B、诸色户计C 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7、金扶持谁建立了伪齐政权( )A、刘豫B、张邦昌C石敬珊D蔡京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是 ()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 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 D、 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系 ()A、西夏 庆历和议 B、辽 演渊之盟C、金 绍兴和议D、金隆兴和议10、“西厂” 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期 ()A、永乐B、宣德C、正统D成 化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北庭 都护府C、西域都护府D、宣政院12、“柜房”与“飞钱”出现在()A、唐朝B、北宋G南宋D元朝13、1583年,

    22、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A、沙勿略B、马可波罗C、利玛窦D马戛尔尼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 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A、牛录B、固山C、甲喇D、谋克15、 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的A永乐B、康熙C、雍正D乾隆二、填空。(1 X 20=20 ) 1、隋朝的东都是 。2、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3、的失败,促使北宋守内虚外统治方针的形成。4、元朝法律的特点是 , 。 5、靖难之役的时间是 。6、八旗中的上三旗是指 、 和 。 7、唐代诗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 和 。 8、北宋的正规军叫 。9、宋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和 。 10、元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是 。 11、辽的建立者是 。12、天宝时期的

    23、军事格局是 。13、760年,唐德宗采纳 的建议,在全国颁行两税法。14、 年,大蒙古国建立。15、明朝土地管理制度的方式是 。第二卷主观题部分三、名词解释。(5 X4=20 ) 1、海上之盟2、行省3、一条鞭法4、康乾盛世四、简答题。(10 X3=30)1、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 2、元朝的国家制度。3、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原因及影响。五、论述题。(15)分析两税法及其沿革。答题纸一、选择。(1 X 15=15)二、填空。(1 X 20=20)1、 2、 3、 4、 _ _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名词解释。(5 X

    24、4=20 ) 1、海上之盟:2、行省:3、一条鞭法:4、康乾盛世:四、简答题。(10 X3=30)1、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2、元朝的国家制度。3、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原因及影响。五、论述题。(15)分析两税法及其沿革。篇三:中国古代史中考试题集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自测题(二)56、(2012 湘潭)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R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 推行县制57、(2012 南京市).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 一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58

    25、、(2012 扬州)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 措施中体现了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59、(2012 烟台)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 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 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60、(2012 鸡西)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变法发展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A秦国B、齐国C、燕国D赵国61、(2012 福州)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

    26、成吉思汗62、(2012 广东)中国银行行徽(图 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 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 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 用是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图1中行行徽 图2古钱币63、(2012 汕头).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 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图1中行行徽图2古钱币64、(2012 黄冈)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B、御史大夫C、门下省D、军机处65、(2012 荆门).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 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27、制度。这种制度的重要特征是()A、国家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B、在地方推行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69、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 因素的是()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 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72、2013 福建福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是()A.夏朝B .秦朝C.隋朝D.清朝66、(2012 滨州)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 币支付货款AB CD67、(2012 成都)图1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

    28、内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图中方框空白处应为()A、“半两”钱B、刀形币C铲形币D、“五铢钱”68、(2012 绵阳)光明中不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 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A、禹B、秦始皇C、杨坚D、李世民70、(2012 玉林)他推行郡县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等,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此人是A 齐桓公B、秦始皇C、楚庄王D晋文公73、(2013 天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家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74、(2013 湖北黄冈)“秦王扫

    29、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书同文,车同轨75、(2013 山东日照)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 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A 公元前356 B、公元前230年G 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 202年76、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A、A点B、B点C、C点D、D点78、(2013 广东揭阳)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A丞相B、太尉C、

    30、郡守D、县令79、(2013 广东湛江)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 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 同80、樊树志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 制,在地方建 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 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圭t制D郡县制81、(2013 湖南常德)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 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 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k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82、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于是()A建立皇帝制B、确立丞相制C、推行郡县制D、强化监察制83、(2013 山东青岛)记载:“初置丞相,樗(chu)里疾、甘 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A、开J狱B、军事C、行政D监察84、(2013 山东临沂)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 解读,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秦统一i货币B、秦统一尺寸C秦统一文字D齐统一文字图285、(2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