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

    • 资源ID:217357       资源大小:27.6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

    1、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一、隋文帝统一南北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南朝的陈,实现南北统一。2、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政治上: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经济上: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轻摇薄赋。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3、隋朝的统治类似于秦朝。二、大运河的开凿(重点)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 基本情况:大运河工程分四段进行,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3、从605年起,隋炀帝杨广征发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

    2、,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程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地位)(P4图)4、 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与交流。5、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中心点是洛阳三、李渊灭隋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迅速占领长安。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第2课“贞观之治”一、“贞观之治”1、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很成功,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2、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长于谋略,杜如晦善于断决大事,唐太宗就任用他们做宰相。魏征为人刚正,敢于直谏,他前后进谏200多次,深受太宗器重,被称为“一面镜子”。3、“贞

    3、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太景象。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4、唐太宗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和轻徭薄赋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5、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二、文成公主入藏1、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2、吐蕃是今天我国藏族民族的祖先,最高统治者称为“赞普”第3课 盛唐气象一、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

    4、唯一的女皇帝。原为高宗皇后,高宗死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其统治成“贞观遗风”,她开创了“武举”和“殿试”制度,完善了科举制。二、“开元盛世”1、唐太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唐太宗这一时期的年号是“开元”,因此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2、用姚崇和宋璟为相,十分重视人才。三长安的繁荣唐朝的都城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城中有宫城(皇帝居住)、皇城(官员办公区)、 坊(住宅区)和市()商业区。四、“安史之乱”1、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沉湎酒色,怠于政事,造成奸臣掌权,

    5、朝政混乱。755年,边城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907年,唐朝灭亡。2、“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一、唐朝的少数民族藏族的祖先是吐蕃人,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有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建立的南诏政权。东北则有“靺鞨族”,后来在宋代称女真族清代改称“满洲族”。二、唐朝的开明民族政策1、唐朝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对当地民族和风俗习惯很尊重。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三、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标志是隋炀帝设进士科。到唐朝进一步完善。武则天开创了“武举”(选拔军事

    6、人才)和“殿试”。明朝明成祖实行“八股取士”,到1905(清代末)年被废除。2、唐朝科举制度考试科目较多,常设的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3、意义、作用: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 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它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人才,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一、朝、日遣唐使1、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新罗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在所有留学生当中, 新罗留学生的人数是最多的。2、日本和中国 市一衣带水的邻邦。从隋朝起,日本就派人到中国学习。唐朝时,先后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次。二、鉴真东渡鉴真

    7、是唐玄宗时期的高僧,应日本僧人邀请,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成为中日友好交往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三、玄奘取经唐朝与天竺(古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佛教进行的,影响最大的是玄奘,他 根据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四、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历时最长、贡献最大的王朝之一。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 文化交流的中心。分宫城、皇城、坊、市四个部分,其中坊是居住区,市是商业区。2、称中国人为“唐人”,是因为唐朝是一个稳定、统一的王朝,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巨大。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一、赵州桥赵州桥是隋朝时,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一座大跨度的石拱桥。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

    8、单孔大拱桥(地位),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之雄胜。”二、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朝。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后期印刷 的金刚经。三、“药圣”孙思邈孙思邈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总结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名著。被后世尊称为“药圣”。三、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烧制的陶器,是唐代陶器中精品。因其基本釉色是绿、赭、蓝三色,故称“唐三彩。”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二、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唐朝时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 为“诗仙”。杜甫,是唐朝

    9、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白居易的诗质朴通俗,优美流畅。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二、“颜筋柳骨”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是一个高峰,最有成就的名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在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之称。三、吴带当风盛唐时期的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擅长画佛道人物、山水、鸟兽等,所创作的画富有立体感,人物衣带具有随风而动之势,因而有“吴带当风”之说。代表作有维摩诘像。第8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一、北宋的建立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作为都城,史 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宗。2、北宋建立后,将中央权力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 掌管

    10、财政,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控制。通过“杯酒释兵权”,把兵权控制在皇帝手中。二、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宋和战1、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辽)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 是辽太祖。2、 辽宋议和: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 国。这就是澶渊之盟。三、北宋和西夏的关系1、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自立为帝,国号夏,以兴庆为都城,史称西夏。2、北宋和西夏双方议和:西夏取消帝号,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四、三个政权建立的顺序:契丹【辽】(公元916)北宋(公元960)西夏(1038)第9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一、金的兴起金是女真族建立

    11、的政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 国号金,都城为会宁。1125年,金灭辽(契丹)。二、“靖康之变”1、金灭辽后,继续南下,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直逼北宋都城开封,开封军民在主战派大臣李纲的领导下,打退了金军的进攻。2、1127年,金军再次南下,攻破开封,俘虏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1、北宋灭亡的同一年(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方重建了宋政权,后来定都临安,史称 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2、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收复多处失地,又在郾城大败金军。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害怕抗金 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不惜向金朝屈膝求和,他们一再命令岳飞等将领班师回朝,不久

    12、,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岳飞。3、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向金纳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苏湖熟,天下足1、南宋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在宋代,水稻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2、宋时,苏州,湖州是主要的稻米产区,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二、南方手工艺的发展1、宋代丝织业非常发达,杭州、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2、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时期,景德镇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有“瓷都”之称。3、 东南沿海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当时以

    13、泉州造船技术最为精良。三、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1、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开封(北宋都城 )和杭州(南宋都城)。2、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南宋时,政府大量印行纸币,流通于四川地区的叫钱引;流通于东南地区的叫会子。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第11课 两宋时期的 社会生活一、城市的发展1、宋代,城市中坊、市交错,生活丰富多彩,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形象的再现了北宋开封的繁荣景象。二、衣食住行的变化1、衣:两宋时期,对服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比如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两宋后期,受北方女真和契丹族的影响,穿胡服的现象十

    14、分普遍。2、食:宋代饮食十分丰富,北方时的粮食以粟麦为主,南方人以稻米为主;宋代的肉食,北方以羊肉为主,其次是猪肉;南方人吃鱼较多。茶和酒则是当时最重要的饮料。3、 住:宋代城市百姓的住所以瓦房为主,农村以简陋的草房为主。4、行:宋代的交通工具有:马、驴、轿子(少数官员乘坐 )、车子、舟、船等。三、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目1、宋代大城市中出现了“瓦子”,还有“勾栏”,瓦子勾栏里的文娱活动是适应中下阶层百姓的需要而产生的。2、宋朝的节日非常多,今天的大多数节日,在当时已经出现,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第12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各部推戴

    15、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立中统。1271年,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的残余武装,统一全国,实现了唐末以来国家空前的大一统。3、忽必烈为巩固大一统,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 掌管政事、军事、监察;地方上,设立了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三、民族关系的新发展当时的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往来频繁,和平共处。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

    16、族回族。四、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版图空前辽阔,北至漠北,南到海南,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一、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指南针、火药的发展1、宋朝人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中,南宋时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入欧洲。2、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之中,人们发明了火球、火箭、火枪等各类火药武器。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三、沈括、郭守敬对科学技术的贡献1、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撰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他创制的“

    17、十二气历”十分先进。他是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词并意识到石油的用途与价值的科学家。2、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编成的授时历推算一回归年长度是365.242日,和地球实际线太阳一周的周期只差26秒。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修成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二、宋词和元曲1、宋代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词的兴盛。宋代涌现出来很多杰出的词人,其中最著名的有柳永、李清照(婉约派词风)北宋苏轼南宋的辛弃疾(豪放派词风)。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辛弃疾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

    18、语以寄之最为著名。2、元曲以杂剧为主。杂剧作家辈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最为著名,他一生写过60多种杂剧,其中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三、绘画和书法1、宋微宗在绘画和书法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花鸟画细致传神,“瘦金体”书法自成一家。2、张择端擅长画风俗画。他的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其画作反映了北宋开封的繁华景象。3、宋代的书法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称为“北宋四大家”。赵孟頫则为元代书法巨匠。赵书用笔圆润,骨力秀劲,世称“赵体.第15课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一、明朝的建立与制度1、元末红巾起义爆发。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占

    19、领大都。2、朱元璋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三司互不相属,直接对中央负责。在中央,取消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3、制定和颁布大明律和太浩,完善司法制度。4、完善学校制度,实行科举,以“八股取士”。二、明成祖迁都北京1、明太祖死后,继位的建文帝采取措施撤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南下,夺取了侄子的皇位,是为明成祖。2、明成祖登基后,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明成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同时又重用宦官,设立东厂。3、锦衣卫和东厂是明代的特务机构,为皇帝负责,专门刺探民情

    20、。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一、经营蒙古和东北地区1、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有效的控制了蒙古势力的南侵,保障了边境的安全。他不顾大臣的反对,迁都北京,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2、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东北地区。二、戚继光抗倭1、嘉庆年间,沿海一些奸商勾结倭寇,给沿海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戚继光组成的戚家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顺利,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2、戚继光曾说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与戚继光一起抗倭的还有俞大猷。三、郑和下西洋1、背景:明初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使中外交流。其中郑和下西洋影响最为深远。2、目的:显示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的交

    21、流。3、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明朝庞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远航,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同沿途国家发展贸易,宣扬明朝的国威。4、郑和船队用中国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换回外国的象牙、香料和宝石。5、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第17课 清朝的制度与政策一、清朝入主中原1、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加强军事力量,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不久后金与明朝的战争爆发。2、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3、16

    22、44年,吴三桂“引清入关”,清军进战北京,逐步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顺治帝是第一个入关的皇帝。4、清初几代皇帝认真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执行轻傜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百余年间出现了“康乾盛世”。二、君主集权与军机处1、顺治设置内阁,并设翰林院;康熙帝设南书房,这些措施都强化了皇权。2、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乾隆时被取消。三、从海禁到闭关1、清初,厉行海禁,又颁布了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设界不得逾越,来防范抗清势力。2、平定台湾后,清朝曾解除海禁,指定了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乾隆年间将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有颁布了一系列规定,严格限制外商的活

    23、动。3、闭关的作用、意义:清朝的闭关政策虽然带有一定的自卫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不能真正阻止外国侵略势力,反而严重损坏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第18课 清朝对边疆的经营一、平定个噶尔丹叛乱康熙初年,噶尔丹在内争中夺取了准噶尔部的统治大权,受沙皇俄国的怂恿,噶尔丹继续深入,率兵逼近京城,康熙帝为了巩固北部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三次亲征,击败喀尔丹。喀尔丹众叛亲离,不久死去。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册封“达赖喇嘛”(顺治帝)2、册封“班禅”(康熙)3、 在西藏设驻蔵大臣(雍正),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4、乾隆年间提高了住藏大臣的职权,明确规定住藏

    24、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达赖、 班禅继承人的选择,必须依据“金瓶掣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临决定。三、统一新疆1、乾隆时,在伊犁设伊犁将军,派兵 镇守,巩固了对天山北路蒙古等族聚居地区的统治。2、乾隆时,平定回部的大小和卓起兵反清。清廷派兵平定叛乱。3、设参赞大臣,统属于伊犁将军。二、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明末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后来长期遭受东迁的俄罗斯的 残酷迫害。2、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东归。乾隆帝对回归部众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成为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第19课 保卫祖国 奠定疆域一、抗击沙俄入侵 -雅克萨之战1、早在明末,沙俄一直

    25、侵略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并占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康熙帝多次派员交涉无效。1685年和1686年,清军两次在雅克萨战胜俄军,俄军被迫同意和谈。2、中俄于1689年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俄东段的边境地区居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二、台湾回归祖国1、17世纪,荷兰和西班牙入侵我国的台湾。后来荷兰人打败了西班牙人,独占台湾,一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2、1662年,郑成功大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三、清朝疆域1、清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经营,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清朝 幅员广大,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国

    26、疆域的规模。第20课 明清的科学技术一、明代的长城与明清紫禁城明代的长城是明王朝与北方民族冲突的产物。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300多千米,被世人称为“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地位)2、明清时期,北京成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位置,是一组设计严谨、宏伟壮丽的建筑群。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医学家,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的学术地位。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宋应星是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科学技术专家,写成了名著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个生产部

    27、门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作者重农工、重实学的思想。(“贵五谷贱金玉”)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徐光启是明末农学家,写成农学巨著农政全书,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第21课 明清的文化艺术一、明清小说1、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2、明清时期还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其中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最为突出。二、绘画和戏剧1、明朝绘画有浙派和吴派之分。2、清初画坛以石涛和朱耷为代表的“四僧”最有创意。清朝中期以郑燮、金农等人最有影响,号称“扬州八怪”。3、明清时期最有名的戏剧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主要人物杜丽娘和刘梦梅)。与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三、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修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