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docx

    • 资源ID:217351       资源大小:39.2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docx

    1、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主体结构部分1、混凝土外表缺陷1.1现象:混凝土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1.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燥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模板接缝拼装不严,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麻面。1.3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钢模板脱模剂药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2、蜂窝2.

    2、1现象: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漏。2.2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未按照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遭曾蜂窝。模板孔隙未堵好,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2.3预防措施:要求商混进场进行坍落度检查,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和发生离析的予以退场,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

    3、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1)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0mm宽找平层,板墙体不超过10mm,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2)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m。(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混凝土的的振捣应分层捣固。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业半径的1.5倍。对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4、。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如发现有模板走动,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3、烂根3.1现象:柱子或板墙根部混凝土表面呈现小麻点、坑、砂石间距有较大空隙,接茬处有穿裙子现象,混凝土表面粗燥。3.2原因分析: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烂根。墙体根部模板

    5、未紧贴,造成漏浆,形成穿裙子现象。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形成柱、墙体烂根。3.3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模板根部必须清扫干净,模板缝隙要堵严不漏浆。先期浇筑的混凝土应浇水充分湿润。浇灌前用同标号或高标号砂浆铺30-50mm厚。混凝土要掌握好水灰比,和易性要好,并要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过高度以防混凝土离析。每层浇筑不得大于30cm,否则振捣不易密实。剪力墙浇筑时必须要同时对称作业,否则可能将模板挤偏,造成结构变形。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按规定布置振点。4、漏筋4.1现象: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4.2原因分

    6、析: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位置偏移,致使拆模后漏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漏筋。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漏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漏筋。4.3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主筋上安装一个垫。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

    7、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小型号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振捣的其他要求详见“蜂窝”的防治措施的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自由倾落度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5、孔洞5.1现象: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5.2原因分析:在钢筋密集处或预留孔洞下部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到位,不能充分填充模板而形成孔洞。未按顺序浇捣混凝土,产生漏振。混凝土离析,砂浆分

    8、离,石子堆成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产生漏振而造成孔洞。混凝土中有泥块和杂物掺入,或将木块等大件料具打入混凝土中。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以至出现特大蜂窝或孔洞。5.3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预留孔洞处才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震倒不实,应采用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平面埋设的较大面积铁件,应采取在铁板面打孔,以利埋件底面空

    9、气排出和振捣。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诊。每次一冬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厘米,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控制好下料。要保护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度高度应不超过2m(浇筑板时为1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梁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加强

    10、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6、梁柱接头不平整6.1现象:梁与柱结合处有凹凸现象,梁端面不垂直,上口有外张现象,周边棱角不方正或飞边、翘边。6.2原因分析:模板为进行配板设计,梁模板与柱底模、边模结合不紧密。梁、柱模板接合处用小型模板或木模板配置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后有跑模现象。操作人员工艺操作水平低下,责任心不强。6.3预防措施:质量标准:梁柱接头处横平竖直,混凝土表面无凹凸及漏浆现象,周边棱角方正、垂直。无飞边、翘边现象。预防措施:模板必须进行配板设计。提高操作工的操作技能。7外形缺陷7.1现象:缺楞掉角、棱角不直、翘角不平、飞边凸肋等。7.2发生的原因分析:木模板浇筑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

    11、多,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粉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7.3预防措施: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随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撞击棱角。捆绑式吊运时,吊点处应采取保护措施。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

    12、以免碰损。冬期混凝土施工浇筑完毕,应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8位移(轴线、预埋件)8.1现象:基础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墙、梁、柱轴线的位置,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8.2发生的原因分析:模板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放线误差大,没有认真校正和核对,或没有及时调整,积累误差过大。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位移。8.3预防措施:措施:模板固定要牢靠,采用吊模法施工的部分,施工时要特别重视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控制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水平位移。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将吊线找直,要及时

    13、调正误差,以消除差累积,并及时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模板应稳定牢固,拼接严密,无松动。螺栓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位置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做到位置准确,固定牢固,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冲击门洞口模板和预埋件,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必须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免模板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建筑工程部分1、砌体工程1.1游丁走缝1.1.1现象:大面积清水墙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上下竖缝错位,搬家等现象。1.1.2原因:砖的长度尺寸误

    14、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不易掌握,误差逐层累积,易产生游丁走缝。砌砖墙摆砖时,为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到窗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使窗间墙的竖缝搬家上下错位。采用脚手架砌砖时,看外墙缝不方便,易产生误差,出现游丁走缝。1.1.3防治措施: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砖,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宽度。摆砖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砌筑时,应强调使丁砖的中线与下层条砖中线重合(即丁压中)。每砌几层砖时,宜沿墙角1m处,用线锤吊一次竖缝垂直度。沿墙面每隔一定距离,用线锤引测,在竖缝处弹墨线,每砌一步架或一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

    15、伸,以控制游丁走缝出现。1.2通缝1.2.1现象: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了直缝和“二层皮”,砖柱出现包心砌法。内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1.2.2原因:操作人员砌混水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皮层”现象。砌体柱需用大量七分砖,打砖较费工时,操作人员为省事不打七分头砖,用包心砌法。在同一工程中,采用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1.2.3防止措施:砌砖墙应注意组砌形式,砌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小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每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使用半砖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砌砖柱坚持打七分头砖,严禁采用包心砌法。砌砖

    16、柱灰缝砂浆应饱满,每砌完一层应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填塞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在同一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同窑号的砖,进场砖应规格、尺寸一致。1.3拉结筋敷设1.3.1现象:在配筋砖墙砌筑时漏放,或未按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砂浆不饱满,长期钢筋遭到严重锈蚀而失去作用。上述现象直接导致配筋砌体强度大幅度的降低。1.3.2原因操作人员疏忽造成刚进漏放,或从钢筋混凝土浇筑前漏绑扎拉结筋,待砌筑时将混凝土凿开,靠点焊连接为连接牢固,实际造成墙体筋与混凝土分离。操作人员为节省钢筋未按照设计要求,少放或间距过大。砌体灰缝厚度不够,皮树杆灰缝若按无配筋砌体确定,造成配筋部位灰缝厚度偏小,使配筋在灰缝中没有保护

    17、层,或局部未被砂浆包裹,使钢筋锈蚀。1.3.3防治措施:砌体中的配筋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应加强检查,并填写隐蔽验收记录单。施工中,对所砌筑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便检查。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拉结钢筋进行绑扎预设,封入模板内,并紧贴模板,待拆模时,一并找出,并拉平,或在混凝土体上需配筋处留置钢筋端头以便连结,焊接牢固。砌筑时,适当增加灰缝厚度,若同一标高墙面有配筋或无配筋两种情况,可分划两种皮树杆。为确保砂浆对钢筋的保护,可先将钢筋刷水泥净浆,放置钢筋前,应将砖层的纵横竖缝用砂浆填实,应采取满铺满挤,使钢筋很好的被砂浆包裹。1.4砂浆不饱满1.4.1现象砖层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

    18、浆,有瞎缝。1.4.2原因采用M25或以下水泥砂浆砌筑,拌和不匀,挤浆费劲,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易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采用大缩口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23cm,使砂浆饱满度降低。1.4.3防治措施:砌砖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加塑化剂的混合(微沫)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饱满度。改进砌筑方法,避免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刮浆法,挤浆法(“三一砌砖法”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柔的砌筑方法)。严禁用干砖砌墙。1.5填充墙与梁底接茬处砂浆不密实。1.5.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填充墙施工时,砖墙砌筑与混凝土梁底相接处采用斜砖填砌时,出现孔洞,或无砂浆,灰缝不均匀,厚薄不一。1.5.2产

    19、生原因采用水泥砂浆和易性差,不易挤浆。在填充墙施工中皮树杆确定时,或考虑上部砖的填充空间,致使梁底与正常砌筑的最后一层砖间隙过小,不能实现斜卧砖。操作人员未采用满刀灰法,而采用铺灰法摆砖砌筑。1.5.3防治措施:梁底填充墙斜卧砖砌筑时,应增加砂浆和易性。在进行砌筑时,应确定梁底斜卧砖填砌的空间,以高度150mm180mm为宜。在进行斜卧砖填砌时,应采用满刀灰法填砌,挤浆密实,在进行最后二、三砖时,应进行打砖,并用钢筋棍将灌入砂浆捣实。2、卷材防水与防腐工程2.1卷材搭接长度不够2.1.2现象:卷材接头搭接时,相邻两幅卷材搭接宽度在长边向小于70mm,短边方向小于100mm,或上下两层卷材短边搭

    20、接缝错开少于1/2幅宽,上下两层错开少于1/3或1/2幅宽。2.1.3原因:操作人员不熟悉相应施工规范要求,质检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规程进行监督,在边角处下料尺寸有误。施工人员图省事,偷工减料。由于搭接处结合不紧密,错边造成事实上的搭接长度不够。2.1.4防治措施:卷材铺设属于隐蔽工程,质检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杜绝施工人员未按规范规程进行施工。在施工前应预先做好卷材的备料工作,一次性备齐,避免因材料不够,而减少搭接。卷材搭接处应使上、下层结合紧密,避免出现错边现象,如发现错边应及时处理。2.2粘结不密实2.2.1现象:卷材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则裂缝。沥青胶变质,干脱、龟裂、未粘结

    21、,产生翻边现象。防水卷材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起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脱空。2.2.2产生原因:卷材质量低劣,易老化脆裂。沥青胶韧性差、发脆,配制温度过高是易老化、碳化、失去粘性。屋面基层潮湿,未干就刷冷底子油或铺卷材,基层窝有水分或卷材受潮,在受到太阳照射后,水汽蒸发,体积膨胀,造成鼓泡。基层不平整,空气没有排净,或基层变形开裂。卷材铺贴扭歪,褶皱不平或刮压不紧,雨水潮气侵入。沥青胶标号选用过低,涂刷过厚。2.2.3防治措施做好砂浆找平层,严格控制平整度,并留分隔缝,并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6%以内。避免雨、雾、雪天施工,防止卷材受潮。严格控制原材料和铺设质量,改善沥青胶配合笔,并控制

    22、耐热度和提高韧性,防止老化。控制好沥青胶耐热度,熬制质量和涂刷质量应严格控制。各层卷材应粘贴平顺严实,涂油均匀,封边严密,并把卷材内的空气干净。潮湿基层上铺设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治理方法:在开裂处补贴卷材,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丁办法,从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2.3防水涂料厚度不够2.3.1现象:按照设计要求防水涂料的厚度为达到设计要求,或厚度不均匀,造成防水层不牢固。2.3.2产生原因涂刷遍数不够或防水涂料配合比不合适,或挥发性溶剂或水过多,造成干缩过大。基层未处理干净,即进行作业,形成二层皮。2.3.3防治措施保证涂刷遍数,涂刷应尽量均匀、平整、不得漏涂,产生凝块滴落。每变涂刷间隔时

    23、间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严格控制防水涂料配合比。治理方法:调整配合笔,增加涂刷遍数,基层要清理干净。2.4局部漏渗2.4.1现象:变形缝处出现脱开、拉裂、泛水、渗水。女儿墙、小墙、檐口、天窗、烟囱根处等渗水漏雨。2.4.2产生原因屋面变形缝,如伸缩缝、沉降缝等没有按规定附加干铺卷材,或铁皮反楞安反,铁皮向中间泛水,造成变形缝漏水。变形缝缝隙塞灰不严,铁皮没有泛水。铁皮未顺水流方向搭接,或未安装牢固,被风掀起。变形缝在屋檐部位为断开,卷材直铺过去,变形缝边形时,将卷材拉裂漏水。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细部处理不当,卷材与立面未固定牢或未作铁皮泛水。女儿墙或山墙与屋面板未牢固拉结,温

    24、度便行将卷材拉裂,转角处未做成钝角,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未分层搭接,或未作家强层,或卷材卷起高度过小或过高,粘贴不牢,或未用木条压紧。出檐抹灰未做滴水线或鹰嘴或卷材出檐太少。天沟未找坡,雨水口的短管未紧贴基层,水斗四周卷材粘贴不严实,或卷材层数不够,缺乏维护,雨水管积灰堵塞,天沟积水。转角墙面未做找平层,卷材直接贴在墙上,粘结不牢,或施工粗糙,基层不平,造成卷材翻边、翻角、漏雨。2.4.3防治措施:变形缝严格按设计要求或规范施工,铁皮安装注意顺水流方向搭接,做好泛水并订装牢固,缝隙填塞严密。变形缝在屋檐部分应断开,卷材在断开处应有弯曲以适应变形伸缩需要。变形缝铁皮高低不平,可将铁皮掀开,将基层修

    25、理平整,再铺好卷材,安好铁皮顶罩(或泛水),卷材脱开拉裂按“开裂”处理。女儿墙、山墙、檐口开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做到构造合理、严密。女儿墙、山墙与屋面板拉结牢固,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钝角。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设加强层并分层开槎,卷材收口处,用木牙条订牢固并做好泛水,绿豆砂保护层。出檐抹灰作滴水线或鹰嘴。填沟严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要比周围低20mm,短管要紧贴在基层上,雨水口及水斗周围卷材应贴实,层数(包括加强层),应符合要求。转角墙面做好找平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将开裂或脱开卷材割开,后铺卷材,其他可针对原因进行处理。2.5地漏处渗水2.5.1现象:由上层地漏漏水,致

    26、使下层顶棚及周围墙面潮湿、尿黄、渗滴水。2.5.2产生原因:地漏周围混凝土浇筑不实,有缝隙,或混凝土拌合不均匀,养护不好。地漏管道周围的孔洞未做沥青油麻丝或沥青油膏塞实,而直接浇筑混凝土。防水层到地漏处未做附加层,或附加层翻起高度不够,同时,未用油膏封。头竖向穿过楼板未用钢性套管,套管未加止水板,或未预埋而后补上。2.5.3防治措施:地漏穿板套管应预埋好,同时加好止水板 。防水层到地漏处应增设附加层并封头密实。地漏周围孔洞应用沥青麻丝或油膏填塞。地漏周围二次灌浆应用高一标号无收缩混凝土浇筑密实。3、地面与楼面工程3.1基层砂浆粘结不牢3.1.1现象:起壳、空鼓:面层和垫层之间出现脱离,敲击有空

    27、鼓声,受力后开裂,局部或大面积剥落。塑性裂缝:表面出现不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泥浆面裂缝。3.1.2原因:基层灰渣,干灰层没有铲掉,或未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基层表面不平整,造成砂浆厚薄不匀,过薄处常脱离。水泥浆结合层涂刷过早,见干起皮或刷浆不匀或水灰比过大。水泥石灰炉渣隔热层中存在未熟化的石灰或炉渣,配合比不当,拍打(振捣)不实。基层过分干燥,表面没有及时覆盖,收养光曝晒、风吹或空气过于干燥,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砂浆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温度过高或环境温度过高。3.1.3防治措施基层做到清理冲洗干净,做面层前洒水充分湿润。铺灰前洒扫水泥浆一度,使其均匀,不积水,并

    28、及时铺面层。砂浆水灰比不要过大,铺设做到厚薄均匀。采用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石灰与炉渣应事先熟化,焖化的时间不少于14天,配合比应为水泥:石灰:炉渣=1:2:8,称量应准确,拌制均匀、拍打,振捣密实。铺设前湿润基层,减少基层吸收水分。适当降低混凝土浇灌温度。严格控制水灰比,以减少收缩量。表面抹平、压光,终凝前,立即用湿草垫覆盖,并及时洒水,气温高天气干燥,要加强养护。处治方法:将起壳部分铲去,清理干净,用水湿润,扫水泥浆一度,用原材料填充,严格操作,并加强养护。3.2面砖分割缝不均匀3.2.1现象:板块与板块间接缝粗糙不平直。3.2.2原因:基层处理不好,表面不平直、平整。板块材规格未严格挑选,

    29、尺寸偏差大小不一。安装前板块未试排(拼)。镶贴操作不当,未做灰饼、挂线,按线铺设,未经常检查校正,调缝不细,造成横缝不在水平线上,竖缝不垂直。3.2.3防治措施:安装前认真检查基层平整情况,修补平整。对板块严格挑选,分类堆放使用,翘曲变形的不用。安装前弹线贴灰饼,横向或竖向贴一排砖,作为控制平整和厚度的标准。找好规矩,搞好排砖,严格认真操作,每贴好一块(或一行),用靠尺检查一次,及时校正横竖缝子,使其平直均匀。3.3相邻两块砖高低差超标3.3.1现象:板块与板块之间高低差大于0.5mm。3.3.2原因:地砖厚薄不一,或板面翘曲变形,铺贴前没有进行挑选。铺贴前没有进行排砖挂线。基层不平整,明显凹

    30、凸。操作不当,座浆过厚,铺贴后没有用橡皮锤敲平。3.3.3防治措施:对地砖应进行挑选,翘曲、变形、裂纹、面层有杂质的瓷砖均不能使用。铺贴前做好灰饼、找平,铺贴后用靠尺找平,高低差超标应立即翘起,铲去座浆重贴。基层应平整、干净,铺贴前应做好基层检查。4、抹灰工程4.1砂浆配制比例不均匀4.1.1现象:抹灰砂浆未按设计要求的体积比配制,表现为水灰比过大或水泥量过少,砂子过促,或者水泥量过大,石灰掺量过多等,导致稠度小、粘结力小或流坠严重,易干缩。4.1.2原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未按设计要求配制,并拌合不均匀。砂浆使用砂子不合适,含水率大且粒径过粗。4.1.3防治措施: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者应交底清

    31、楚,并严格砂浆配制情况。严格控制抹灰砂浆的原材料水泥、砂子的质量。抹灰砂浆应伴合均匀。4.2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不方正:4.2.1现象:墙、地面表面凹凸不平,阴阳角不顺直,阴角、阳角大于90或小于90,墙面不垂直、平整。4.2.2原因:抹灰前未认真做灰饼和冲筋。阴角冲筋位置不准确,阳角处未作护角,影响阴阳角的垂直。防4.2.3治措施:按操作工艺将房间找方、挂线,地面贴灰饼,墙面找垂直和冲直筋。有阴阳角两边冲筋抹灰,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4.3门框与墙体间空鼓4.3.1现象门窗框与墙体间的水泥砂浆抹面产生不规则贯通性裂缝或与墙体分离造成空鼓,门窗使用关闭时,门窗框口灰皮裂缝、脱落。4.3.2原因预留木砖与门窗框之间间距过大,致使抹灰层过厚


    注意事项

    本文(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