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资源ID:2125942       资源大小:78.98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03文言文阅读济宁4(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

    2、,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水潦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注】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鯉,字伯鱼。汙(w)池:水池。水潦:雨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了解 D及鲁肃过寻阳过:拜访(2)下列句子中,加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潦注焉A复到舅家问焉 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可远观面不可亵玩焉(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

    3、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分析】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

    4、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孔子对伯鱼说:“孔鲤啊!我听说可以让人整天不觉厌倦的,大概只有学习吧!那个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称道,家族姓氏也不值得一说,可是他最终能够有好的名声,名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这难道不是学习的结果吗?因此君子不能不学习,容貌不能够不修饰

    5、。不修饰就是不礼貌,不礼貌就会失去别人的亲近,就没有了别人对你的忠诚,没有了忠诚也就没有了礼,失去了礼也就不能自立。能够使人在远处就发出光彩的,是修饰的结果;走近看起来更加耀眼的,是学习的成效。譬如污水池,小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儿,苇子长在那里,即使有人看到它,谁又知道它的源头呢?”【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句意: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推辞。辞:推辞。解释不正确。B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

    6、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研究。解释正确。C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解释正确。D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到。解释不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例句句意为:小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儿。“焉”,指示代词,那里;A句意为:再去舅舅家问他怎么样。“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B句意为: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焉”,哪里;C句意为: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测,害怕有埋伏在那里。“焉”,那里;D句意为:(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

    7、。焉”,语气助词,无意;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BCD都正确;A有误,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A。(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有:即,就应该。更,重新。见事,认清事物。故译为:和一个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根据句意:可是他最终能够有好的名声,名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这难道不是学习的结果吗?可划分节奏为: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

    8、非学者之效也?答案:(1)D(2)C(3)A(4)和一个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5)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点评】翻译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持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罝、状语后罝)、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滨州【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

    9、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成就:轮廓。信宿:两三日1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 疾:

    10、快C.迳黄牛山 迳:经过 D.犹望见此物 犹:好像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13.【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 ;【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 描写。(3分)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D评分:共3分11.C评分:共3分12.(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

    11、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3.湍急纡回(深)侧面评分:共3分。每空1分,第一空意思对即可。1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评分:共2分。只答出“热爱”或“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1分德州(二)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0.下列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国”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荆州)此用武之国

    12、 B.等死,死国可乎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D.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1.根据本文,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庄子的思想,并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3分)(三)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孝文帝立。 居顷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

    13、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勃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12.下列句子与例句“居顷之”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怅恨久之C.亲戚畔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何陋之有?

    14、B.甚矣,汝之不惠!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战于长勺。14.翻译下面句子。(3分)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15.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10.(3分)C11.(3分)淡泊名利 正面:面对物欲横流、争权夺利的社会现实,他能够独善其身,保持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极避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对社会发展有不利的方面。12.(3分)B13.(3分)B14.(3分)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您负责什么事呢?15.(3分)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东营 (甲)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

    15、”,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乙)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

    16、弄艺于场,观者填溢。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蒲松龄武技注:罔,无。蹶仆,跌倒。舁,共同用手抬。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有薄技,请以相授 以: 馆之客舍 馆: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11.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17、及其作用。(3分)12.在为学、行事、成才等方面,你从两文身怀技艺者身上获得了怎样的教益?(3分)10.答案:说出 把 安排居住 轻视 评分: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作用:宾客反应和一年后憨师所说为侧面描写,鲜明突出地表现两文中人物技艺的精湛、武功的高强,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脉络清晰,张弛有致。作用:无论以口技所演绎的故事的发展为序,展现表演的疾徐转接及宾客反应,还是以李超经历为线索铺设悬念,都使行文起伏跌宕,摇曳多姿,都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评分:答对一点得3 分,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18、深厚的功力、深邃的造诣,靠勤学苦练获得。没有汗水心血的浇灌,技艺之花不会灿烂绽放。持恒不懈,滴水穿石。锤炼口技、武功,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既要积聚力量于专一目标,又要坚持始终。进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满必会固步自封,也就不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评分: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聊城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19、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ying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释】荀罃(yng):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克,攻取.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解释加点的词语.(分) 公将驰之彼竭我盈 皆初气过锐 渐就衰竭之故翻译句子

    20、.(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此善于用气者也.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分)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分) 驱车 (追赶 )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都原因 ,缘故说明 :本题分. 我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 ,军旗也倒下了 ,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 (的人 ).说

    21、明 :本题分. B说明 :本题分.【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 ,把握战机.【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 “存有余不尽之气 ”,还要善于用 “气”.说明 :本题分.临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

    22、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袁宏道西山十记之记四)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心乐之()不可久居()不里许()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长

    23、尺许者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B.乃记之而去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投饼于左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14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写水清澈的一组是。()(2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写影潭底,清慧可怜下深丈许,了若径寸。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A.B.C.D.15.【甲】【乙】两文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青岛(二)文言文阅读(12分)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

    24、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催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注】良、平:指汉代张良、

    25、陈平。傕:音ju,用于人名。天子:指汉献帝。文帝:指魏文帝。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B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C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C何陋之有 (陋室铭)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12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B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C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D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

    26、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于死去,谥号为肃侯。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2分)(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2分)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一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27、。”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與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鳌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鞭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

    2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4.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有人于此。 于:介词,在。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之:结构助词,的。C.以牒为械。 以:介词,用。D.乃可攻也。 乃:副词,就15.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译文:(这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B.“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译文:楚国的地方有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有五百里。C.“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译文:公输盘因为我制造了云梯,那(我)就一定要攻打宋国。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译文

    29、:(我的弟子)(已)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敌人了。16.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类推出打算攻宋的楚王与“有窃疾”者无异,目的是规劝楚王放弃攻宋。)B.“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说这句话,是承认自己演练失败,已心服口服,无话可说。)C.“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墨子道出了公输盘的阴暗打算,“不过”有“公输盘的本事也就如此”之意,有轻奢视味道。)D.“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表明楚王在机智多谋无所畏惧的墨子面前,决定不再攻打宋国。)17.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墨子把一个想

    30、偷邻居家东西的人摆到楚王面前,诱使楚王说出自己“必为有窃疾矣。”B.选文第段,墨子采用夸张的手法,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宋的差距,既满足楚王的虚荣心,又指出攻打宋国是愚的行为。C.选文第段句式长短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说明了墨子为应对楚国攻宋做了周密的安排。D.选文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凭借高超的辩论技巧和应变能力止楚攻宋的故事。四、14.B 15.A 16.B 17.A威海(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9题。(6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