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二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 资源ID:2116305       资源大小:286.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二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1、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二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枣阳二中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 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B.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C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D. 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2、2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技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AB. C. D.3电影英雄有这样一个情节: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天下统一后要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作废,只留下一种文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将各种文字统一成标准文字,这一种标准文字是A金文 B小篆 C草书 D行书4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

    3、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5相对论观点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常识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这说明相对论( )A.改变了认识世界的角度 B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C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D描绘了新的微观粒子世界6“明末清初(17世纪前后),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更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也不同于近代民主,而是二者间的中间形态”。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 )A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B以“贤人政治”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C“民”具有新

    4、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业者、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D其思想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该诗是同一创作风格的西方文学作品是8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古代帝王所创造 受书写工具影响 有利于交流传播 摒弃文化传统A B C D9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推动维新

    5、思想的形成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 B C D10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下列不是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是A可以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B伏尔泰认为孔子是注重用道

    6、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的C启蒙思想家能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有用的营养D 孔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统治11在下列古代思想家中,特别善于吸收众人之说,被喻为“集大成者”的 荀子韩非子董仲舒朱熹A、 B、 C、 D、12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7、13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14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15“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C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8、社会D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6“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A聊斋志异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17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小说单元时,投影了“金陵十二钗”画面,该图反映的是某一著名小说的片段,关于这一小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作者是罗贯中 B、中国文言短片小说的杰作C、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18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9、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19下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注:瓦当指屋檐最前端的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北大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A B C D20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 春秋 B.论语 C

    10、.孟子 D.易经21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 )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22“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A.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23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不缠足会”,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凡入会人所生男子,不得

    11、娶缠足之女”,一时间全国各地竞相效仿,入会者竟达30万众。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西学东渐大潮的影响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政府法令的大力支持 D男女平等的最终实现24观察右图,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A.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痛斥资本主义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25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均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等十二个时辰。“夜半”对应的是“子时”,以此类推,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中“鸡鸣”对应的时辰是( )A. 寅时 B. 丑时 C. 卯时 D. 申时2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12、()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27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28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二战期间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也原本是二战时用于空袭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

    13、争胜负的关键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9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A中体西用的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30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A. 安全生产 B. 推翻清朝统治 C. 发

    14、展国力 D. 禁绝西方文化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40分)3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

    15、自左宗棠全集等 (1)(9分)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1)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分)【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即国家的权力分为

    16、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那些重要政治主张?(4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4)在中国近代史上,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推动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请概括说明中国近

    17、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4分) 33(15分)中国古代文化绵延不断,成就众多,影响广泛。这些成就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写内容要有对应关系。(每个空格填写一项即可。填写两项及以上者,以第一项为准。每空5分,共15分)时期文化特点文化成就春秋战国思想领域流派纷呈秦 汉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度魏晋南北朝诗歌完成了古诗、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参考答案选择:1_5AABAA 6_10BABBD 11_15ADABD 16_20ACCCA 21_25BDAAB 26_30CACDA解答:31(1)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加强国防;海防、塞防并重;主

    18、张收复新疆。(9分)(2)推进洋务运动;捍卫领土主权;镇压太平天国(6分)【解析】试题分析:(1)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信息来归纳即可,注意划分材料层次,获取有效信息,从“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概括出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加强国防;从“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概括出海防、塞防并重;从“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可知主张收复新疆。(2)历史功过要结合左宗棠的活动来分析,从材料中“筹办福州船政局”,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左宗棠推进洋务运动;从“收复新疆”可以归纳出左宗棠捍卫领土主权;从“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的信息,联系所学可以归纳出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

    19、说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左宗棠32(12分)答:(1)图二。(1分)理由:该图圣母的头顶上没有光环,人物形象温柔慈祥更接近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1分)(2)主张:三权分立说;实行君主立宪制;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建立民主共和国。(4分,写出四项即可)(3)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2分)(4)特点:先后实施了(或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两种方案;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转向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4分,答出二点即可。)33时期文化特点文化成就春秋战国思想领域流派纷呈儒、道、法等百家争鸣秦 汉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

    20、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度秦兵马俑(史记、长城)魏晋南北朝文学承上启下诗歌完成了古诗、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为儒、道、法等百家争鸣;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为秦兵马俑(史记、长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为文学承上启下。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没涉及五四运动,排除B;C没有指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主要体现了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故答案选A。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2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邓小平在教科文领域进行大力整顿的史实的

    21、再认再现能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两年徘徊期邓小平在教科文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977年底,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用排除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拨乱反正的主要内容。带的选项不选,正确答案就出来了。3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给了一个生动的情境,但实际是考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相关基础知识,联系所学可知,他把小篆统一为全国标准文字,要求通行全国,所以答案为B。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点评:此题很简单,实际是考查关于中国文字演变的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4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始终抱守天朝

    22、上国的观念,鄙视西方人对西方的称呼为夷物,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主张了解西方,逐渐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转而学习西方,才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夷狄观念,所以选A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对外观念的改变传统夷狄观到平等观念的产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相对论是物理学上的一种突破,但是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物理学这一个范围,它的影响还在于哲学的领域。他告诉人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的影响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进步思想。明清时期出现了

    23、进步思想,这种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用非选举的“议会”来讨论国家大事,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ACD不符合史实。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新民本思想7A【解析】略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文字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书写工具,二是交流传播的需要。文字的演变是由人民所创造的,并不是由古代帝王所创造,错误。中国汉字的演变也说明了是对中国传统文字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摒弃,错误。故选B。考点:中国汉字的演变脉络和趋势。点评: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9

    2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梁启超的文章发表于 1902 年(20 世纪初),维新思想的形成和戊戌变法的开展都在19 世纪,故排除,答案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与维新变法。 10D 【解析】 “民贵君轻”的思想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孟子提出来的。11A【解析】略1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深层次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年代中国各种新旧思想杂陈。一战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加快,成为新思想主流,并深刻影响到此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A符合史实,但对中国影响不大;B、C说法不妥。故选

    25、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13A【解析】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看出要学以致用。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易服”并不是改制的内容,所以“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改制必自易西服始的意图是意在营造一个改制的社会氛围,为改制减少阻力,所以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只能是“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另外,长袍马褂也不一定就是代表守旧势力。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派重视易

    26、服的主要原因 15D【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民国七年”,显然是指1919年,从信息“一线红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说明了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因此选D。A是在1924年,B是在1921年,C是在1936年,可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6A【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强调了读这本书的心态和环境,后两句则强调了这本书的特点。从“坟”“鬼”等字眼不难推断这本书是聊斋志异。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1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金陵十二钗”

    27、出自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其作者是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他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其原因是它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是几千年反封建思想的最高峰,所以C项表述正确,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红楼梦的史实特征。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1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这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他的名言“知识即美德”,即是在强调知识对人道德的作用。强调“有知”,即他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才

    28、是万物的尺度”。其余ABD三项明显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知识即美德”1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文字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校徽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这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意识的继承,所以正确,材料中的时间1917年与五四运动无关,故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

    29、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2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 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因此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汉代儒学2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游文于六经之中”“清虚以自守”“信赏必罚”“是以兼爱”分别体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道家、法家、墨家22D【解析】饮茶之风盛行,必然茶树

    30、种植比较普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最早应为唐朝。A、B、C三项的人物均生活在唐朝以前,只有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近几年,各地高考对唐诗的考查比较频繁,命题情境各异,但命题的立意都是对中国古代重要文学成就的弘扬,而且大多考查唐诗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命题形式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复习时就要参照这种形式,加深对文学艺术成就的认识。2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是维新变法时期,BC两项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D项与史实不符;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西方的自由平等、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故选A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的影响24A【解析】试题分析:根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二中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