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docx

    • 资源ID:2068563       资源大小:22.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docx

    1、最新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前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至今获得了巨大成功,工业发展成果斐然,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矛盾、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如三农问题。工业的繁荣和三农问题的产生,都可以归结到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问题。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打破旧世界之后的任务是如何建设新社会。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进行工业化建设,是对刚刚取得执政权力的中国共产党的巨大考验。任何国家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中,必须有物质和能量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泉源是传统农业的

    2、剩余。需要将农业剩余积累起来,集中用于工业化基础建设,积蓄能量,实现转变,这个过程即为工业化起步的原始积累过程。可是,被列强劫掠了几乎所有剩余的中国,当终于取得了为自己积累的资格的时候,国力和民力均已经近乎衰竭。根据费正清的总体性判断:“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获得对中国的统治之际,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接近崩溃边缘。具有前现代经济特征的长期结构性问题,诸如人均收入少、人口寿命短、积累率和投资率低、传统生产方式占优势等,与20多年国内外战争所造成的物力人力损失和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于经济结构,罗兹曼的进一步解释是:“1933年的所有现代工厂、手工业矿业和公用事业的产值加在一起

    3、只占国内净产值的10.5%。如果把手工业产值排除的话,现代工业的比重只有3.4%。1937年时现代工厂总数3935个当中,有22%的工厂生产棉纱和棉布,23%加工食品,14%制作化工产品。这些工厂约占总数的3/5吸收了61%的资本投资,占用了75%的雇用工人,而且有62%的工厂是在江苏和浙江。其中大部分在上海、南京和广州。”对于这些前现代特征,费正清的进一步解释是,“人均收入水平的58元当时折合15美元,排名近于各国之末。积累率的5%,相当于低收入国家平均积累率的1/3,除去非农业中的传统性手工业和传统性服务业,以现代工业方式生产的产品产量还不到总产值的10%。劳动力的分布状况亦与此相似,其9

    4、0%以上都是依赖于传统技术。”这还是旧中国经济的最好水平,经历抗战和解放战争之后,经济状况进一步衰落:1949年与1936年相比,重工业生产下降70%,轻工业生产下降约30%,农业生产约下降25%。在这样的基础上上进行工业化,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样的先例可以借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又有怎样的选择呢?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中,可供借鉴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即先发展轻工业,等到积累的资金足够后,再进行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自发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可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

    5、工业,在较短时期内完成工业化,这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违背正常的规律,需要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保证强制实施。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阶段,党对工业化模式处于探索过程,既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又强调优先恢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没有对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统一的看法。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很多人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和收益快的轻工业,为发展重工业积累资金。刘少奇最早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完整、明确的阐述。认为“发展农业才有原料和粮食,工业才有市场开始还是要搞一些轻工业。因为轻工业可以赚钱,也容易办写,又不用很多资本。”他觉得重工业需要太多资金,我们又不能采用帝国主义靠掠夺殖民地及剥削来

    6、建立重工业的方法。“筹集重工业资金的办法,就是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的基础上要求人民节省,再加少数向苏联等国家的借款。”虽然这个建议非常符合当时的国情,但是没有被中共中央采纳。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变得紧张,国家的安全问题受到威胁,基于严峻的安全形势等考虑,1953年8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央财经会议结论时,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了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主持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

    7、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首次明确提出中国要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并解释了其含义,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将发展重工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环节;二是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不断增长。历史证明,中国的工业化是成功的。比较起来,英国工业化从15世纪末延续到18世纪,用了近300年的时间;美国的工业化经历了100年;苏联,50年;而中国仅仅历经了两个五年计划,就大致建成了工业部门体系,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当然,借鉴已有经验和苏联的帮助,也是其中较重要的原因。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残酷性工业化,即从农业到工业的转

    8、变,伴随着巨大财富(生产资料)的再分配过程,工业从无到有,其原始资本的积累,只可能来源于传统经济,换言之,主要来自于传统生产方式中的直接生产者农民创造的剩余。这种积累的实现,在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自身不能站立起来的情况下不可能采用等价有偿自愿互利的方法,必然是现代产业对于传统农业的无偿剥夺,必然带有很大的超经济强制。这种积累的速度为了适应资本内在的急剧裂变的要求,必须是快速的,而不能按常规的渐进方式。快速的资本积累过程往往也伴随这血腥和罪恶。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详尽描述了这种资本的原始积累对农民的强制无偿的剥夺。归纳起来,分为对国内和对国外两种。国内的剥夺,主要是从对本国农民共同使用的土地的剥夺

    9、开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英国的“圈地运动”;进一步的措施是国家立法强制破产农民接受雇佣、立法压低工资,延长劳动日,迫使劳动从属于资本。在其他生产条件从属于资本的基础上,国债、重税、信用、保护制度、童工制度,也都成为国内剥削的原始积累途径。这些途径,同样充满了罪恶。对国外的剥夺殖民制度具有更直接的暴力特性。马克思这样概括:“美洲金银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剿灭奴役和他们在矿坑中的活埋,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劫掠,把非洲变为一个商业性黑人猎夺场所的转化: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牧歌式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积累的主要的要素。紧跟着起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舞台的商业战争。那种商业战争,在对

    10、中国的鸦片战争等等中继续进行下去。”统购统销,中国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主要形式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现代产业对农民的强行剥夺,这个积累过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国家,任何意识形态都避免不了。既然残酷不可避免,中国共产党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工业化积累?当时的中国,不愿意也不可能通过对外的殖民扩展实现资本积累。那就必须要以内源发展为主,即必须牺牲国内农民的利益。另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向,没有给农业和轻工业多少喘息的机会,进一步增大了工业对农业剩余的吸收强度。为实行工业化,中国需要解决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是经济体制的问题。即市场经济不能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初衷得以实现。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工业化

    11、发展的起初阶段,资本相对昂贵。重工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收益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需的成本就更加昂贵。为解决战略目标与资源稀缺的矛盾,即保证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急需的重工业建设上来,就必须转换经济体制。二是资金的困惑。如前所述,重工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收益慢,需求大量资金,属于资本密集性的行业。如上所述,中国不能通过剥削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完成资本积累,西方国家又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苏联忙于战后重建无暇顾及,而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产出量低,小农生产能够提供的农业剩余非常有限,与工业化需要源源不断注入巨额资金存在尖锐矛盾。如何保证有限的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领域,满足工业化对的资金的需求,成为优先

    12、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实施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市场调节、个体经济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传略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于是以统购统销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保障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制度选择。1953年开始实施的统购统销的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即统购;对城市人口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即统销;国家严格管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业务。以后又把棉花、黄麻、生猪、烤烟等农产品都列入统购统销的范围。统购统销通过对农产品实施国家定价的方式,从农村低价收购粮食,向城市居民和企业低价销售,用以维持大工业所需的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提供产生超额工业利润的条件,最后又通过大工

    13、业利税的形式上缴,聚集起国家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金。它在保证国家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同时,通过国家控制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工业品售价,维持相当比重的工农产品剪刀差,以此实现农业剩余向工业领域的转移,完成工业化资金积累。从实质上讲,这是用价格剪刀差的积累方式来完成农业剩余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这种积累方式和苏联的工业化非常类似: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过程中,为解决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落后农业的矛盾,保障工业化计划的实施,苏联即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做法,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劳动力和原料。这项制度引起了众多农民的不满,甚至发生过地方的集体反抗,认为这种剥

    14、削行径甚至比沙皇更为残酷。为了避免类似的严重事件在中国发生,统购统销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为统购统销提供了组织基础。作为工业化资金积累方式的统购统销制度,是以工农产品之间的不平等交换为主要特征来实现农业剩余向工业领域的转移。它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个体经济产生的农业剩余有限,以不平等交换的形式将它抽走,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利益,必然会同农民发生冲突;农业剩余被抽走后,如何保证农业生产在缺乏必要的价格刺激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济,意味着国家将要同成千上万分散的农户打交道,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收购的难度非常之大。困难不但来自对统

    15、购统销缺乏经验,对中国农户估计产量,分清余缺及数量,也非常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加速农业集体化运动。也就是说,统购统销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农业集体化来解决。农业集体化运动中产生的合作社,成为保障统购统销顺利进行的组织形式。首先,合作社组织能够确保农民在缺乏物质刺激的情况下仍能投身到农业生产中。无论是初级合作社实行的土地入股、按股分红,还是高级合作社执行的土地归公、按劳分配,其实质都是把农业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体经营。农民在合作社指定的计划下分工劳作,按劳分配,保证了农民在缺乏物质激励下仍能投身到农业生产中。其次,合作社的成立,减缓了国家收购的难度,便利了统购

    16、统销的实行。农业集体化完成以后,1.1亿分散的农户被组织加入到74万个合作社中去。向74万个组织严密的合作社实行收购和积累,比同1.1亿户农户打交道要容易的多。再次,通过合作化增加农业产量,保证统购统销到足够的农产品,达到既缓解工农矛盾,又积累大量的工业化资金的目的。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进一步的集体化运动,目的是进一步保障统购统销的实施,扩大对农业剩余的吸收积累。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剪刀差实现的积累额就由1957年的49.31亿元迅速上升到1958 年的91亿元,增长1.86倍;剪刀差积累方式在农业为国家提供的积累额中所占比重也由合作化期间的55%左右,则骤然上升到68%,以后在整个人

    17、民公社期间则平均高达77%,最高年份竟达85.5%,最低年份也有61.1%。统购统销的实施,解决了工业化进程中资金短缺的关键性问题。据统计,19521990年我国工业建设从农业净调动约1万亿元的资金,约占国民收入全部积累额的22.4%,平均每年高达近250亿元。而在整个人民公社期间,我国农业为工业提供的资金则为5303亿元,平均每年高达212亿元。其中人民公社期间统购统销以剪刀差的形式共从农业领域抽走农业剩余4198亿元,平均每年高达210亿元;相当于每个农业劳动力向国家提供资金达1589元,平均每人每年达63元多。工业化积累对当前农民的影响和我的看法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辉煌的,在

    18、很十几年的时间内,完走过了别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历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辉煌的成果是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为了扩大农业剩余,保证工业积累,当时实行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户籍制度等,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直到现在,户籍制度、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依然限制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限制着农村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农民农村成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由此产生的城市人口对农民户口的歧视,也是工业化积累过程造成的极为丑恶的后果。很多农民甚至接受了这种歧视,认为农民本身就应该贫穷,农村本来就是落后,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是成功的标志,这是历

    19、史的悲哀。工业化初期,需要农业给工业输血,而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本应该让工业反哺农业,协调工农发展,防止两者之间的两极分化变得更加严重。但这个过程也面临诸多挑战,对于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无法进行大的调整,否则会对城镇居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这一点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由于城市农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农民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国家又无法在就业、薪酬等方面对农民进行特殊照顾;政府对农村的治理、规划、投资、建设远远不及城市,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而农村中教育水平较高的年轻一代,往往选择进入城市发展,农村建设由于人才缺乏,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我认为,对于现在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巨大反差,农民和

    20、市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我们都应该通过历史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对于政府来说,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使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对与城市居民,需要消除对农民农村的歧视,毕竟是农村的巨大牺牲换回城市的繁荣,虽然这是历史趋势,但从道义上,应该心存感激;对于农民,应该认清历史,不能妄自菲薄,认为农民生来不如城里人;其次需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待历史造成的苦难,政府对农村农民的补偿,可能没有及时、到位,也需要农民来承担和包容。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前进过程造成伤口,需要理解和宽容来愈合。参考文献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 理论和实践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姜爱林. 新中国工业化研究轨迹及主要成果概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16.3. 武力.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演进J.党的文献,2004,(2):67-73.4. 狄小龙.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J. 商业时代, 2010, 7: 003.5. 焦金波. 统购统销: 中国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主要形式J. 南都学坛, 2002, 6: 31-34.6.冯海发, 李激. 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J. 经济研究, 1993, 9: 60-64.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中国工业化积累模式的选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