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分析.docx

    • 资源ID:2061949       资源大小:238.4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分析.docx

    1、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作者: 日期: 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分析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解析:本题相对简单,A项错,金属腐蚀的防护的措施之一,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因此钢管被保护必须接在电源的负极上。B项,正确。C项错,钢管是铁与碳的合金,而铁与铜构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被腐蚀。D项错,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 -2e-=Fe2+,本题技巧在于:要熟练掌握以下规律:电解池中,阴极金

    2、属被保护(即与电源负极相连),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且铁失电子变成2价铁离子。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腐蚀品 B易燃液体C遇湿易燃物品D氧化剂解析:本题考查危险品的分类,技巧在于碳原子小于4的烃为气态,因此B项容易选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乳酸()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解析:本题在于学生对于葡萄糖、油质和蛋白质的了解。首先: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C项错。顺2丁烯和反2丁烯加氢后都是正丁烷,B项错。正确答案为A,虽然在的结构中,并

    3、没有直接给出酯基,但我们知道这是由一种单体缩聚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假如学生直接从酯基的写法来判断,容易造成错选。因此,此题最好用排除法来解。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的量 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C中选用溶液吸收多余的D为确认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首先制取气体的实验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气体制备、除杂净化、验证性质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显然是气体制备,为验证性质,为尾气处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的存在,而处理SO2通常用碱液吸收,因此B项、C项正确。答案则从AD中选择,由于上下移动

    4、中铜丝可控制,A项正确,D为不合理选项,确认生成只需看溶液是否变蓝,“向中加水,观察颜色”实为多此一举。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0.1L溶液的p1:CHCOO-+H+B“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g) (红棕色) N2O4 (g) (无色),H1的原因。B项,降温,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进行,生成无色的N2O4,正确。C项,铁溶于稀硝酸,溶液若变黄,则生成Fe3而非Fe2,D项正确,考查的是CO32的水解,注意细节:水解反应用“”连接。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

    5、正确的是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析:根据沉淀最终能转化为铜蓝,可以判断CuS比PbS的溶解度更小,A项错;根据CuS中硫元素的价态为-2价可得知其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C项错误,原因ZnS是难容物质,不能用S2-表示,CuSO4与ZnS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项正确。12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6、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解析:一般说来,如果选择题中涉及到计算,这样的选项可以最后考虑。 首先看D选项,因为丙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是甲中反应物起始浓度的2倍,因此反应速率丙大于甲,乙居中,但甲和丙的转化率是相等的,且丙中反应的H2和CO2是甲中的2倍;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础上多加了H2,平衡向右移动了,因此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甲中CO2的转化率,这样初断定ABD项正确,C错误。再通过平衡常数来计算转化率和平衡时c(CO2),进

    7、一步确认。 总之,选择题是考试得分的关键,做好选择题有利于提高整个卷面的分数。下面我们分析非选择题。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实验过程: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用铂丝蘸取少量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向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向

    8、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1) 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2) 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_。(3) 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4) 沉淀C的化学式是_。(5) 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_。解析:本题的关键词X是化合物,再根据关键的信息:X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且焰色反应无黄色,排除了X为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硅酸镁铝和磷酸铝的可能,化合物X一定是碱式碳酸镁铝,这样(1)(4)题迎刃而解,答题细节在于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式的书写要规范。比较难的是确定

    9、X的化学式,这需要借助于计算来完成。根据化学物X中n(C):n(Al):n(Mg)=1:1:3,结合元素化合价即可得出答案。26.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 过程: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2) 过程: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题“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 过程:一定条件下

    10、,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转移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解析;此题中(2)的的难度最低,不做详解,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将图1和图2的热化学方程式直接相加即可。(3)问可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来解题,(相当于1mol甲醇)作还原剂,失去6mol电子,这样得到6mol电子需要1.2mol硝酸做氧化剂(注:1mol硝酸变成N2需要得到5mol电子),因此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6。比较难的是(1)问,难在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或者找不对答题的角度。过程的目的是将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氨氮废水,然后将氨赶出,因此加Na

    11、OH溶液应该发生如下反应:。所以答对问的关键词在“将氨赶出”,因此判断是生成。假如学生判断加NaOH溶液后,影响了的电离,那么就南辕北辙了。问主要是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题。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NH3 + H2O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2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

    12、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本题相对简单的是(1)(3)和(6)问,属于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学生只要判断出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前三个问自然顺理成章得出答案。比较难的事(4)(5)两问。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需要在装置D中完成,此时C中有溴生成。完成该反应必须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然后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通过有碘生成来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此问学生应该失分在表述不准确不到位或者缺少操作步骤,如打开

    13、活塞或关闭活塞。(5)问需要学生明确实验步骤、的作用,其实在于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28. 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 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 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 ,其结构简式是_。(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扁桃酸 由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6)F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_。(7)N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

    14、方程式是_。解析:应该说此题的难度最大,是使学生最难得分的一道题。根据A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推知A含有醛基官能团,又根据A可与H2 反应生成B判断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这两个空很简单。再根据给定的反应原理推知A为,这样就可以完成(4)的方程式书写,规律为:一醛二银氨,生成三氨二银一水,醛变羧酸铵盐。又知B是A与氢气加成的产物,则B为,这样根据酯化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写出C的结构简式。以上4问根据所学很顺利的可以得到答案,后3个问比较难,应该说都是需要花时间才能回答出来。首先看(6),根据给定的反应原理可以推知D为 ,E为 ,而F是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再根据是由苯酚和甲醛形成的树脂,得知F为,化合

    15、物M为甲醛,这样合成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完成了,注意不要遗漏产物水,且水的系数容易出错。(7)问可以根据反应原理,先推出N的结构简式,再完成N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反应。规律为:醇酯在碱溶液中水解得到所酸盐和醇,酚酯在碱溶液中水解得到所酸盐和酚钠,需要关注的是,该反应产物的判断和书写以及化学计量数容易出错,特别是水的系数,需要学生慎重思考,仔细检查核对,技巧为“查氧补水”。(5)问关于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定,该题应该有很多人失分。为了防止数目的遗漏,最好的方法是按原子或原子团位置的有序变换原则来找,比如将变换成如下四种不同的结构:(相同基团的还有,共计3种),(变换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可以还得到,共计2种),(变换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共计得到4种,不再一一赘述)(变换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共计得到4种,不再一一赘述),以上合计13种。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