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docx

    • 资源ID:2057335       资源大小:27.7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docx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我们的小缆车【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一、安装一个小缆车。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

    2、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

    3、下的力。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目标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

    4、课件小组: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可用目测代替)。【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预设5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如汽车、火车、马车等)提问:这些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预设:发动机的动力、马的拉力)讲述:不同的动力都可以使车运动起来。2、(出示一辆小车)提问: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你有什么方法?(预设:拉、推、安装橡皮筋、利用气球)3、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使小车动起来。二、安装一个小缆车(预设15分钟)1、(出示缆车在索道上的照片)提问:缆车是怎么运动的?(预设:由缆绳拉动)提问:怎样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预

    5、设:在上面绑一根绳子)2、(演示:用手拉细绳,小车前进)提问:有没有其他力量可以代替人的力量?(预设:在绳子下挂一个重物)提问:绑绳子时有什么注意点?(交流:绑绳子的位置、长短、如何防止小车掉下去等)3、出示铁垫圈和弯制回形针,提问: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怎样使实验尽量准确?(预设:一个一个加垫圈)4、学生合作安装小缆车,完成实验记录结果。5、提问: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有重量,能拉动小车)讲述:垫圈有重力,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6、学生体验:掂一掂垫圈、书本、文具盒等,阅读书本70页,理解重力。讲述:垫圈的重力通过绳子,转化为对小车

    6、的拉力。垫圈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三、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预设20分钟)1、提问: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预设: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提问:如何用实验证明猜测?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2、小组交流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出示实验记录表格,明确实验要求(如何控制变量、增加垫圈的方法等)。3、学生小组实验,获得数据。4、交流结果,用证据证明猜想。5、小结: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板书设计】我们的小缆车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小 车重力:物体受到地球吸引产生【作业设计】1、通过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关系的

    7、实验,我们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有拉力,小车就能运动起来。B、需要有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起来。C、一定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2、我们借助垫圈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地增加,是为了比较准确地找出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B、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更容易用秒表测量或目测出小车运动的快慢。C、如果认真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测一次就够了。五上运动和力单元教学设计2、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材简析】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小车的运动需要受到力的作用,感受了用重力转化为拉力拉动小车的过

    8、程。在本课中用橡皮筋作动力带动小车轮子转动,通过轮子的转动带动小车的前进,这种运动方式叫轮驱动。在实际生活中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的方式前进的,了解了轮驱动就了解了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打下基础。这种依靠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形变而形成的力叫弹力。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本课共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组装小车,让学生在不断动手动脑中初步体验用橡皮筋弹力作动力来驱动小车,直观地了解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于哪里,并在不断试误中改进安装方案。活动二,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

    9、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并引导鼓励学生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倍数关系,启迪学生思考“怎样能使我们的小车行驶得更远”,认真记录。活动三,了解橡皮筋的弹力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实际感受弹力的存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弹力及其作用。最后回归生活找找生活中的利用弹力的例子。【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与探究素养,具备有一定的独立操作能力。在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不断的试误中正确地安装,例如小车太轻怎么办?橡皮筋缠绕圈数怎么定义?五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都能得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的结论,但是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解释。教师

    10、应该多引导学生,多从得到的实际数据出发来进行探究比较,从更深层次地探究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2、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2、 通过实验了解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关系的数据,并据此进行科学分析。3、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了解生活中利用轮驱动的例子。2、 感受

    11、弹力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关系难点:对于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深入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钩码、实验用车、橡皮筋、有关弹力应用(球、钓鱼竿、弹簧玩具、弓箭)的影像小组:皮尺、实验用车、橡皮筋【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演示上节课我们用铁垫圈作动力驱动了小车,这节课我们用另外物体来驱动小车。1、出示橡皮筋图片提问:你能用橡皮筋作动力来驱动小车吗?交流2分钟(预设:可以利用橡皮筋的弹力把小车弹出去)3、揭示课题:用橡皮筋作动力(板书)二、活动: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小

    12、车、钩码1、出示橡皮筋和小车,提问:怎么样组装能使小车动起来?2、学生相互合作,尝试安装方法。3、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具体的操作步骤见书本)注意事项:(1)为了防止小车打滑,可以在小车上加钩码,2-4个即可。(2)注意规定橡皮筋缠绕圈数的概念,橡皮筋缠绕一周为一圈。(3)注意区分车头、车尾;缠绕橡皮筋的车轴为车尾。4、试一试小车能向前运动吗?若要让小车往前运动,橡皮筋缠绕方向是怎么样的?三、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安装好的小车、皮尺、钩码1、提问: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可能有什么关系?(预设: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越远)

    13、2、 我们来做一下实验验证,怎么设计实验?(预设:我们可以改变橡皮筋缠绕圈数分别为1圈、2圈、3圈,在同一个地点出发,测量小车行驶过的距离)教师补充说明注意事项。(起点与终点的测量)注意事项:(1)缠绕好橡皮筋的小车摆放在起点,轻轻松手。(2)小车停止运动后,测量行驶距离。(3)同圈数的实验反复做3次,做好记录。(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材料放回原处。(5)计算本组的平均值,分析实验数据。3、实验并记录 注意观察(1)不同圈数下,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一样吗?(鼓励学生去感受)(2)不同圈数下,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记录要点:(1) 测量车头行进的距离或者车尾行进的距离并记录。

    14、(2) 每次实验做三次并取平均值。(3) 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交流讨论教师汇总各组学生的实验数据于班级记录纸上,让学生根据每个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数据分析时尤其要注意对于错误数据的原因分析,例有可能是缠绕圈数过大,小车打滑;有可能是小车太轻,没有按照直线运行。)提问:在这次实验中,你们有什么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吗?(预设: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包括小组合作情况、数据记录、实验真实性有效性等)四、拓展:橡皮筋的力是怎么产生的?(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演示1、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橡皮筋能够产生力?(预设:橡皮筋被拉长或者扭转的

    15、时候)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补充,PPT出示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形变,橡皮筋为了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会产生一种力,这就叫弹力。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2、 感受弹力 每位学生用手按压、拉升弹簧,在此过程中说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3、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弹力的例子吗?请你们回想一下。(预设:弹簧、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弹力裤、蹦床、松紧带、拉力器等)【板书设计】2、用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缠绕圈数(圈)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结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运动距离越远【作业设计】(1) 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

    16、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A、 弹性 B、弹力 C、反弹力(2) 做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在一种缠绕圈数下应该做几次实验比较科学?( )。A 、1次 B、2次 C、3次或以上五上运动和力单元教学设计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材简析】本课首先让学生玩气球。他们在玩气球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球在反冲力的作用下能够运动。在认识了反冲现象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反冲力应用在推动小车上。第一,用气球驱动小车。通过做气球小车,测量气球小车能行驶多远和想办法使小车行驶得更远,进一步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同时在活动中思考气球喷气为什么能驱动小车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反冲力。第二,对小车运动的思考。

    17、通过整理三节课中对于小车运动起来的研究成果,除了用垫圈(重力)、橡皮筋(弹力)、气球(反冲力)之外,让学生继续思考出其它的方法,如:推和拉;安装电动机、螺旋桨;放在斜面上等。并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这些方法可以驱动小车背后的原因。指导学生认真归纳,把事实上升到概念,把低层次概念上升到高层次概念。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对小车用了力,小车是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把“动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作一个小结,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概念。最后总结出: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学情分析】反冲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反冲力学生也并不陌生,但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

    18、生就不明白了。用气球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是很有趣的,操作也不难。学生研究它不但增加了对反冲力和反冲运动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运动和力的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玩气球”的体验活动中引发用气球驱动小车运动的思考。2、能通过多次改进实验来收集证据,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让气球小车行驶的更远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气球驱动小车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不怕困难的积极态度和勤于思考

    19、的优秀品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反冲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气球小车的反冲运动,理解反冲力。难点:在气球小车比赛活动中,通过不断尝试最终找到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夹子、回形针、胶带、长线一根,实验配套小车、气嘴。【教学过程】一、通过玩气球,感知反冲现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气球若干1、出示一个气球:你们会玩气球吗?2、提问: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气球会怎样?总结:气球会不断地变换着方向运动。3、提问:气球为什么会运动?总结: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种反冲的力量。4、提问:能控制气球向一个方向运动吗?总结:控

    20、制喷气方向就可以控制运动方向了。二、用气球驱动小车,认识反冲力(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气球、小车、气嘴、作业本1、出示一辆小车,把气球固定安装在小车上就能控制它喷气的方向。提问:气球能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吗?(板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2、小组讨论:怎样做让气球来驱动小车?3、小组实验:首先合作组装好气球小车,然后尝试用气球驱动小车。教师巡视,适时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指导。4、全班交流:成功驱动小车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不要让气球蹭到轮子;气嘴尽量要固定住,不要歪。)5、提问:小车本身没有动力,为什么气球喷气能够驱动小车?总结: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

    21、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板书:反冲力)6、哪些物体也是利用到反冲力运动的?举例:喷气式战斗机、火箭等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三、气球小车比赛,巩固反冲力(预设15分钟)1、提问:哪一组小车行驶的最远?想不想比一比?2、小组思考:气球小车行驶距离远近和什么因素有关?3、明确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赛车场地、标出刻度、同一起点、同时启动等;气球不要吹得太大,以免气球爆炸等。)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PPT中记录小车行驶成绩(记录最远的一次成绩),并按照要求填写作业本中的活动记录。5、评比交流,总结经验:气球小车行驶距离和什么因素有关。四、对小车运动的思考(预设5分钟)

    22、1、提问: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使小车动起来?2、提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驱动小车?2、提问:比较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3、拓展总结: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阻力)。【板书设计】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反冲力 用力静止物体运动用更大的力物体运动更快用阻力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作业设计】1、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会胡乱变换着方向飞行,这是因为( )A、气球太轻 B、气球太软 C、气球喷气方向在改变2、下面的物体,不是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A

    23、、火箭 B、汽车 C、喷气式飞机4 测量力的大小【教材简析】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重力、弹力、反冲力等,用这些力作动力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了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动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本节课要研究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力是有大小的,并学会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试力的大小。在测量操作中掌握科学技能,使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并让学生掌握力的单位是牛。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弹簧测力计。教材中呈现了四种不同的弹簧测力计,说明弹簧测力计的种类有

    24、很多,但不管哪种弹簧秤,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然后展示了一种条型盒式测力计的各部分名称。指导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教材通过让学生慢慢用力拉弹簧来理解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的原理。本部分的难点是认识力的单位,教材通过条型盒测力计的放大图片和文字介绍,使学生认识力的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第二部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出示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目的是提示学生要正确使用测力计。然后通过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大小,来掌握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长时间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技能。第三部分:制作橡皮筋测力计。这个活动是作为拓展内容来安排的。本活动设计的目

    25、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喜欢的实验方法去探索和总结,充分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力的大小已经具有许多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力的具体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得,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就是根据弹簧的特性制成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对弹力加深理解,还能为下一节课中的摩擦力的探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制成的。3、 力的单位是“牛”。科学探究目标1、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

    26、计。科学态度目标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设计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培养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并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认读测力计,规范地进行操作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几种不同款式的弹簧测力计小组:条型盒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重力的物体(塑料袋,1号干电池,钩码,铅笔盒等),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教学过程】一、回顾新知,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谈话: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到底用了多大的力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力的

    27、大小”板书:测量力的大小二、认识弹簧测力计(预设14分钟)谈话:要想知道力的大小,我们要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测力计。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教师按顺序出示并介绍四种弹簧秤(对应教材从左往右),它们分别是平板式弹簧测力计,手柄式弹簧测力计,圆筒弹簧测力计,条型盒弹簧测力计。虽然这些弹簧测力计款式不一样,但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都能测量力的大小,并且结构也基本相同。请同学们观察弹簧秤的结构并小组讨论分析各结构的作用是什么?小组长领取条型盒弹簧测力计。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PPT出示弹簧秤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它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汇报后补

    28、充小结:提环(便于手握),指针(表示力的大小),刻度板(表示出刻度),挂钩(挂被测物体) 弹簧(伸缩表示力的大小)学生活动体检:用力慢慢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有什么变化。拉力慢慢减小,弹簧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试着说说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刻度板上还看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小结:生活中人们常用“克”“千克”表示质量,科学上我们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国际上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师: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刻度板一边是“N”,

    29、另一边是“gf”,你有发现两者的关系吗?学生观察发现:1N100gf学生观察交流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PPT出示弹簧秤的几种刻度,引导学生认读。最后让学生感受一下1N和2N力的大小。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预设20分钟)现在我们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你觉得使用弹簧测力计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PPT出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 读数时,实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学生可以适时补充)请学生上台展示测量一个物体(学生再次复习如何进行测

    30、量)教师谈话:让我们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大小。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塑料袋,一个钩码,一节一号电池。注意在测量前先对物体进行估测。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并对测量进行指导。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谈话:请同学们在测量下自己的铅笔盒和教科书,注意在测量前先进行预测,看看自己的估测能力是否提高。学生体验测量活动:试一试水平拉动文具盒要用多大的拉力?四、拓展:制作橡皮筋测力计(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钩码教师谈话:用弹簧我们可以制成弹簧测力计,今天老师带来了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和钩码。这些材料能不能制作一个测力计呢?请每位同学带好材料在课外做一个。五、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教师

    31、提问: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进行回顾总结。【板书设计】4、测量力的大小 功能:测量力的大小1、认识弹簧测力计结构组成: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单位:牛顿,简称牛(N)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作业设计】1、一个鸡蛋大约是( )A、0、5N B、3N C、10N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B、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 弹簧测力计可测无限大的力五下运动与力单元教学设计5、运动与摩擦力【教材简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对力的研究贯穿始终。要研究运动就要引领学生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本课聚焦汽车轮胎,初步了解到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 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并能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摩擦力进行正确地测量。能推测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相关实验,并正确操作实验。通过实验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进行了前面四节内容的学习之后,对运动和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有所触及,但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特别是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以及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需要学生通


    注意事项

    本文(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