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1经济史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生版.docx

    • 资源ID:2045767       资源大小:37.0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1经济史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生版.docx

    1、21经济史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生版中国古代主要历史要籍史记(汉司马迁):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

    2、、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史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起源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三个起源地之一,独立起源,自成体系。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四个:西亚、非洲、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的起源中心主要是中国。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黄河和长江流域。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3、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2、中国农业起源特征特点(1)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2)中国古代农业并形成了以种植业为核心、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中国古代农业是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基础。(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1、原始社会石器、骨器、钻孔技术、钻木取火2、奴隶社会商周(木、石、骨和蚌以及少量青铜器)、西周晚期(铁器)、春秋(石器铁农具开始出现)3、封建社会(1)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更为广泛,铁器时代到来。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3)西汉:铁器铁农具想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耦犁。

    4、(4)三国:曹魏马钧改进翻车。(5)唐朝:曲辕犁和筒车。4、生产工具的演进(1)材质方面:石、木、骨、蚌青铜、铁器(2)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3)牵引力:人牲畜(三)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演变1、刀耕火种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人们使用木石工具,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实行撂荒耕作制。2、“耒耜”阶段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精耕细作传统农业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

    5、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1)铁犁牛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曲辕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西汉的耦犁和耧车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牛也得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的意义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它使古代人们有能力耕种更多的土地,能提高土地的产量。(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春秋战国时期实行的垄作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时期,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

    6、技术(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技术。沿用这种耕作技术。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麦稻轮作的一年两熟,闽江和珠江流域,形成一年三熟。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3)灌溉水平提高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灌溉工具(翻车、

    7、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翻车 曹魏时期,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筒车、高转筒车 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时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时期主要工程春秋战国楚国修芍陂、秦国开凿都江堰、郑国渠秦开凿灵渠两汉开凿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大规模治理黄河魏晋曹魏在北方兴修水利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大修水利工程,仅江南就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北宋王安石变法颁布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4)农作物的推广、引进商周:五谷(稻、黍、稷、麦、菽)两汉:麦稻种植推广,北方主要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

    8、,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推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明清:明代国外引进农产品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茶叶、烟草、甘蔗、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四)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的形成的条件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确立。2、基本概况小农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

    9、耕畜等生产资料,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小农经济的优势与劣势(1)优势自耕农除了盐铁之外,农民一般不需外求,因此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劣势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4、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对比商周时期的劳动者,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改善,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威胁。5、封建政府对小农经济的扶植(1)原因:稳定小农经济关系着封建政权的安危。(2)措施:调整生产关系;限制工商业发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及优质农作物等。6、小农经济的

    10、影响(1)积极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也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小农经济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封建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基础。(2)消极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7、破产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8、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A.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称,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目

    11、的不是市场为交换,而是为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的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B.自然经济特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C.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

    12、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在中国二者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二者出现交集。(五)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2、形成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种植业结构形成南稻北粟。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铁犁牛耕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土地公有)(二)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

    13、)1、井田制的基本特点(夏商西周时期)(1)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土地层层分封。(3)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4)井田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3、井田制瓦解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直接原因)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2)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3)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4、井田制瓦解的标志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标志着井田制瓦解,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

    14、有制的形成(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的衰微,兼并战争频繁。(2)形成: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2、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国有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土地兼并(1)含义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2)实质 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3)影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自耕农破产成为佃农,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日趋普遍化。4、历朝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历朝政府采都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

    15、护统治;增加政府收入。(1)均田制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了社会动荡不安。实施: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发展:隋至唐初,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均田制的具体内容略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取消:唐代中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政府控制的可分配土地越来越少,普通农民赋税负担越来越重,政府收入越来越少,入不敷出,780年,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均田制的瓦解。影响:北魏政府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均田制,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均田制调动了农

    16、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2)摊丁入亩、鱼鳞图册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明朝将户口纳入土地税,根据土地的多寡收取赋税。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时期特点内 容影 响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各诸侯国进行变法,尤其是泰国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在我国延续2000多年。三国时期屯田制军屯、民屯保障军粮供应;使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北魏均田制将百姓原有土地作为政府授田;将政府掌握的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农民占有田地有最高限额;百姓须

    17、缴纳租税和承担徭役、兵役。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荒增多,经济逐渐恢复。隋和唐前期推迟服役年龄,甚至可以输绢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明朝后期阻碍农业发展土地高度集中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三、经济重心南移 (一)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1、四大经济区汉代司马迁根据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经济区原 因地 位山东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多,政治中心的影响。传统农业区,经济实力强,长期居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山西江南地形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

    18、少,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不利于开发。与山东、山西比,经济实力差距将较大。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业生产。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西汉时塞内一度被开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2、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1)原因:北民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的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而起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时 间原 因结 果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汉族统治者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和山西沦为主要战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北民南移,经济实力大大提高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变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稳

    19、,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南方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重视发展经济(鼓励耕荒,兴修水利)。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经济的繁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2)过程南宋以后,经济上南方强于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3)特点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期最为突出。北民南移,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南移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是由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4)影响古代中国经济布局渐趋

    20、合理平衡。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南北差距日渐缩小,南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人口分布发生变化。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中心自北向南迁移,经济中心的南移反过来加快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经济中心的南移发过来加快了北方人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增长,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人才教育的变化。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教育文化中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充分反映了我国文化与人才的历史地理特征,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的布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中心南移,北方人民的南迁,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后来

    21、对外开放、对外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得到极大的改善,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5)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重视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四、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含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业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1、实施的原因 归根结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是由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维护封建

    22、统治的需要,从根本上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演变过程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战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3、实质封建国

    23、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至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2)消极性: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1)原因抗击倭寇,防止外侵。(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实质实质是闭关锁国的政策。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

    24、“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2)内容 “闭关锁国”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通商,设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后果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中国开始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出现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五、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概念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2、产生的

    25、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产生时间及标志雇佣关系、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发展表现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5、主要特征微弱、稀疏;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6、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发展缓慢的原因。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重农抑商的政策 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六、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这也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手工业代表部门1、冶金行业(1)冶铜技术商周时代进入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司母戊鼎:是中

    26、国目前发现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人工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推广。两汉的高炉炼铁,东汉杜诗发明的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更使中国的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中国已经能制造钢剑。两汉时期已经有了炒钢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4)冶炼燃料汉代开始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到北宋用煤冶铁已很普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2、制瓷业方面的成就 (1)商代出现原始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到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定

    27、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4)明清时期,著名的瓷器产地很多,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5)中国瓷器从唐代起已输出国外,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3、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周朝已经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生产进入兴盛时期。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唐代丝织业发展重心南移,丝织业生产分工更细,品种更多,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不仅品种繁多,且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丝织业

    28、中心。(二)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出现时间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 位官营手工业夏商西周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供贵族消费的日用品不投放市场知道明代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农户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稳定了小农经济,近代破产(三)民间手工业的艰难发展1、发展过程(1)发展: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兴起。(2)遭到摧残:魏晋南北朝时期禁止某些民营手工业的目的,是为

    29、了将优良的工匠完全置于官营手工业机构的控制之下。(3)恢复和发展隋唐唐朝朝廷赋税湖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夫之手。(4)进一步发展两宋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5)产量增多元朝元朝时,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6)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随着农业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商品流通的活跃,民营手工业商品生产也发展起来,到嘉靖万历时期,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渐居于主导的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手工业生产

    30、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呈相应变化。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七、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一)重农抑商下政策的古代商业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3、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 4、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5、宋元商业的繁荣6、明清时期(1)沉重的商税(2)商帮的出现(3


    注意事项

    本文(21经济史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生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