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docx

    • 资源ID:2044220       资源大小:43.92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docx

    1、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一节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填空数据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方式、文件系统方式和数据库系统方式等三个阶段。 简答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 (3)数据冗余小。 (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5)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的用户接口。 (6)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简答简述数据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作用。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是数据库系统努力追求的目标。数据独立性有两层含义,如果数据库物理结构改

    2、变时,不影响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这样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在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不影响用户的逻辑结构及应用程序,那么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 选择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实际上是指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 简答DBMS是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记为OS)之间,是用户使用数据

    3、库的接口,为用户提供了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和各种数据控制。 填空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主要有关系型、层次型、网状型和面向对象型等。 第二节 数据描述 填空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选择、填空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 (1)一对一联系(简记为11) 对于不同型实体集A和B,如果A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与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A和B两实体为11联系。例如,一夫一妻制社会中,“丈夫”与“妻子”两实体集之间为11联系。 (2)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 如果实体集A中至少有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多于一个的实体有联系(可以是零

    4、个、一个或多个),则称A对B为1n联系。例如,“母亲”和“子女”两实体间为1n联系。 (3)多对多联系(简记为mn) 如果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任何一方一个实体都与另一方多于一个实体相联系,则称其为mn联系。例如,“学生”和“课程”两实体间为mn联系,因为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反之一门课程有多名学生选修。 第三节 数据模型 填空、简答在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和内部模型。这三个层次都要用数据库定义语言DDL来定义,一旦定义之后,就有了专门的术语,称为“模式”(Schema),即外模式、逻辑模式和内模式。 各个模式之间的关系是:逻辑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

    5、表示;内模式是逻辑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部分提取。 选择、简答现在,普遍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ER)来表示概念模型。E R模型以图形来表示实体及其联系,因而也可称ER模型为E R图。 E R图中有三个基本成分: (1)实体,用矩形框表示。 (2)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3)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 简答逻辑模型的特点: (1)逻辑模型表达的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 (2)逻辑模型是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建模的。 (3)逻辑模型独立于硬件,但依赖于软件,特别是DBMS。 (4)逻辑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人员与应用程序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简答外部模型是一

    6、种用户观点下的DB局部逻辑结构模型,用于满足特定用户数据要求。在应用系统中,常常根据业务的特点划分为若干业务单位,每一个业务单位都有特定的要求和约束。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为不同的业务单位设计不同的外部模型。外部模型中的模式称为视图(View)。 简答外部模型的特点: (1)外部模型反映了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观点,是针对用户需要的数据而设计的。 (2)外部模型通常是逻辑模型的一个子集。 (3)硬件独立,软件依赖。 简答内部模型又称物理模型,是数据库最低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存取设备和存取方法。内部模型是与硬件紧密相连的,因此从事这个级别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软、硬件知识。 随着计算

    7、机软、硬件性能的提高,设计人员可以不必考虑内部级的细节。尤其是关系模型主要以逻辑级为目标,内部结构由系统自动实现,这也是关系模型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第四节 数据库系统 填空、简答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是数据库、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的集合体。 简答DBMS的工作模式: 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在DBS中,任何数据操作,包括创建数据库、查询数据、维护数据和数据库的运行控制等都是在DBMS管理下进行的。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DBMS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因此可以把DBMS看

    8、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DBMS工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对上图说明如下: (1)接受应用程序的数据请求。 (2)将用户的数据请求(高级指令)转换为机器代码(低层指令)。 (3)实现要求的数据操作。 (4)从对数据库的操作中接受查询结果。 (5)对查询结果进行处理(格式转换)。 (6)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 简答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操纵功能。 (3)数据库管理功能。 (4)数据库控制功能。 (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第五节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1)关系模型及其术语 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

    9、模型就称为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在关系模型中,不论是实体集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统一表现为二维表,这是关系数据模型的最大特点。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在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 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就是一个元组,它对应表中的一条具体记录。 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 域:指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关键字:指其值能够惟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外键:如果关系模式R中属性K是其他关系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R中称为外键。 (2)关系模型的

    10、三类完整性规则 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3)关系模型组成及优点 关系模型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和数据完整性规则。 与其他数据模型相比,关系模型突出的优点如下: 关系模型采用单一的关系形式表示实体和联系,具有高度的简明性和精确性。各类用户都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和运用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和相应的操作完全独立于数据存储方式,具有高度的数据独立性,用户完全不必关心物理存储细节。 关系模型建立在比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上。关系运算的完备性和设计规范化理论为数据库技术奠定了基础。 第六节 E R模型的设计 简答设计局部E R模型步骤如下:

    11、(1)确定局部结构范围;(2)实体定义;(3)联系定义;(4)属性分配。 简答设计全局E R模型步骤如下: (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2)局部E R模型的合并;(3)消除冲突。 简答全局E R模型的优化原则: (1)合并相关实体类型。 (2)消除冗余的属性,消除那些可以从其他属性值推导出来的属性。 (3)消除冗余联系,全局E R模型中可能存在冗余的联系,通常利用规范化理论中函数依赖的概念予以消除。 第七节 从E 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简答从E 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基本原则如下: E R图中每个实体类型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 E R图中

    12、联系类型情况比较复杂,需根据不同情况做以下不同的处理。 (1)两个实体类型之间的一对一联系; (2)两个实体类型之间一对多的联系; (3)两个实体类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 (4)两个以上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 第八节 关系代数 选择、填空、简答关系代数中的运算可分为以下两类: (1)传统的集合运算 并: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并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差:对于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关系R和S,R与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交:对于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关系R和S,R与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2)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

    13、称为选择。 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称为投影。 连接: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 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 第九节 关系规范化 简答所谓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值的依赖情况。 假定关系R(A,B,C)中,当A有一取值时,便惟一对应一个B值和C值,则称B和C依赖于A,或称A决定了B或C,简记为AB,AC。 选择、填空、简答在数据库设计中最常用的是3NF。范式的种类与数据依赖有着直接的联系,基于函数依赖的范式有1NF、2NF、3NF等多种。 (1)第一范式(1NF) 如果关系模式R的

    14、每个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分的原子值,那么称R是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简记为1NF)的模式。 (2)第二范式(2NF) 如果关系模式中存在局部依赖,就不是一个好的模式,需要把关系模式分解,以排除局部依赖,使模式达到2NF的标准。即对于满足1NF的关系,通过消除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使之达到2NF。 (3)第三范式(3NF) 对于满足2NF关系,如果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称属于3NF关系。即在2NF基础上排除那些存在传递函数依赖的属性,方法是通过投影操作分解关系模式。3NF的关系是比较理想的关系,在实际中大部分使用3NF的关系。 简答分解关系中

    15、应遵循的原则: (1)分解必须是无损的,即分解后不应丢失信息。 (2)分解后的关系要相互独立,避免对一个关系的修改波及另一个关系。 (3)遵从“一事一地”原则,即一个关系只表达一个主题,如果涉及多个主题,就应该继续分解关系。 第二章 Access 2000综述 第一节 Access 2000的特点 选择、填空Access 2000是一个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易学好用,用户界面友好,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操作,就能建立一个数据库。 简答Access 2000的如下特点: (1)可视化的操作工具和向导。 (2)共享数据资源。 (3)宏。 (4)函数。 (5)编程语言。 VBA实际上是嵌入在Ac

    16、cess中的VB程序设计语言。 (6)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连接。 一个Access项目对应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文件,扩展名是.mdp。 (7)Web页。 在Access中可以创建数据访问页,这是一种可以跨越平台、共享数据资源的特殊Web页,通过Web页可以添加、编辑、查看或处理Access数据库或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当前数据。 第二节 Access数据库的组成 填空Access数据库由若干对象组成,总共有以下七种不同类型的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选择、填空、简答(1)表是最基本的数据库对象,是数据库中真正存储数据的载体,其他对象均依赖于表。一个Acc

    17、ess数据库文件可以包含若干个表,每个表存储某种特定主题的信息,以行和列的形式组织存储数据。 (2)查询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准则,以不同方式查看相关表中数据的一种数据库对象。 (3)在Access数据库对象中,“窗体”是最为灵活的一种对象,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对象,其重要性表现在可利用窗体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更便于输入、查看和修改表中的数据,对于OLE字段类型的数据,只有通过窗体才能显示出实际的图像。 (4)报表是Access数据库的另一类对象,主要作用是从打印输出硬拷贝。 (5)数据访问页是指连接到数据库的特殊Web页,利用数据访问页可以输入、查看、编辑和操作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访

    18、问页还能包括其他来源的数据,例如Excel电子表格。 (6)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实际上是一段简单的小程序。 (7)模块是将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的声明和过程作为一个单元进行保存的集合,供程序员开发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三节 Access 2000的用户界面 简答启动Access 2000的常用启动方法: (1)通过桌面上的“开始”按钮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Microsoft Access”命令。 (2)通过命令行启动: 单击“程序”按钮选择“运行”命令在文本框中输入Access 2000可执行文件名Msaccess.exe单击“确定

    19、”按钮。 (3)单击桌面上的Access快捷图标启动: 在桌面上创建Microsoft Access快捷方式双击Microsoft Access图标。 (4)直接双击Access数据库文件启动: 双击Access数据库文件在启动Access同时还可打开该数据库文件。 填空Access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等几部分组成。 填空“数据库”窗口由“标题栏”、“工具栏”、“对象栏”、“对象列表框”和“组栏”等几部分组成。 第四节 自定义工具栏和设置工作环境 填空、简答Access提供了自定义工作环境命令,例如设置鼠标的工作方式和默认文件夹等。实际上,工作环境可设置的内容很多,包括视图、常

    20、规、编辑/查找、键盘、数据表、窗体/报表、高级和表/查询等方面的设置内容,所有的设置工作都是通过“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进行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设置前先要打开某个Access数据库文件,然手才能进行具体设置工作。 选择、填空“表/查询”选项卡用于设计表或设计查询时设置有关的默认值。该选项卡包括“表设计”、“查询设计”和“运行权限”三个设置区。 第五节 Access 2000的帮助功能 填空、简答Access 2000向用户提供了强大的联机帮助功能,遇到疑难问题应该随时获取Access的帮助信息,既可以通过Office助手获得帮助,也可以通过帮助主题获取详尽的帮助信息。 第三章 数据库的创

    21、建与管理 第一节 数据库的设计 选择、填空Access数据库中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和指向数据访问页的快捷方式等七种不同类型对象的功能,它们存储在一个扩展名为.mdb的磁盘文件中。 简答数据库设计步骤如下: (1)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 (2)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 (3)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 (4)明确每条记录中有惟一值的字段; (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6)优化设计; (7)输入数据并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 (8)使用Access的分析工具。 简答设计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每个表应该只包含关于一个主题的信息。 (2)一个主题不在多个地方描述。 (3)不同表之间不应存储重

    22、复的信息,这样做不但效率高,而且也避免了数据存储在不同表中可能造成的矛盾。 第二节 创建Access数据库 填空Access提供了两种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另一种方法是先建立一个空白数据库,然后向其中添加数据库对象。 简答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的操作步骤: (1)激活“数据库向导”。 (2)选择数据库模板。 (3)保存新建的数据库文件。 (4)按“数据库向导”的提示逐步操作。 (5)开始创建进程。 (6)输入数据。 选择如果“数据库向导”中没有适合自己的模板,可以先创建一个空数据库,然后再在该数据库中创建对象,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创建数据库方法。 简答创

    23、建空白数据库操作步骤如下: (1)激活“新建”对话框。 (2)激活“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3)为新建的空白数据库命名。 (4)在空数据库中创建各种对象。 第三节 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 简答打开数据库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1)通过启动对话框打开。 (2)使用“打开”命令打开。 (3)通过最近使用过的文件列表打开。 第四节 管理数据库对象 选择“组”是由一些属于数据库对象的快捷方式组成,通过“数据库”窗口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象组织到一个“组”中。在组中添加对象并不改变该对象的原始位置。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相关对象保留在一个组中。Access为每个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内置组“收藏夹”,

    24、用户只能在该组中添加或删除数据库对象的快捷方式,不能重命名或删除这个内置组。但是,Access允许用户创建新的组。 简答向组中添加数据库对象操作步骤如下: (1)如果当前窗口不是“数据库”窗口,则按F11键从其他窗口切换到“数据库”窗口。 (2)右击要添加到组中的数据库对象,也可右击组中的快捷方式。 (3)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至组”命令,然后单击向其中添加对象的组名称。 (4)可以通过将对象快捷方式从“对象”列表中拖动到要向其中添加对象的组图标上,将它添加到该组中。 选择、填空Access为“数据库”窗口中的对象提供了“列表”、“大图标”、“小图标”和“详细信息”等四种显示外观,在默认情

    25、况下以“列表”形式显示。此外,还可以对“数据库”窗口中的对象进行排序显示。 选择、填空复制一个数据库对象后,既可以将其副本粘贴到同一个Access数据库内,也可以粘贴到其他Access数据库中,或复制到其他Office文档中。 简答如何将Access表中的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 Access数据库可以与其他Office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资源。可以把数据表、查询或报表复制到本机上运行的另一个Office文档中去。 操作步骤如下: (1)在Access中打开包含将要复制对象的数据库文件。 (2)在其他Office应用程序中(例如Word)打开要接受数据的文档。 (3)右击Windo

    26、ws任务栏,从快捷菜单中选择“纵向平铺窗口”命令,使Access窗口和Word窗口同时展现在Windows桌面上。 (4)把要复制的对象从“数据库”窗口拖向Word窗口。 第五节 管理数据库 选择、填空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维护数据库的可靠性和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Access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管理数据库的措施,用以维护数据库的可靠性、并提供了设置密码、账户的权限等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措施。 选择、填空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备份与还原”的传统方法,当数据库受到破坏而无法修复时,以便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库。 简答什么样的数据库才是最安全的? 既设置了密码,又对不同用户规定了适当

    27、的权限,我们就说这个数据库是比较安全的。必要时还可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使其难以被破译。 选择、填空通过“备份和还原”手段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同时介绍了使用Access的“压缩和修复”命令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密码,更灵活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用户级安全机制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第四章 表与关系 选择、填空表是真正在存储数据的对象。一个数据库通常包含多个表,通过建立表间的关系,可以将不同表中的数据联系起来作为查询、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等其他数据库对象的数据源。 第一节 表的创建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是在表的“设计”视图中通过指定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和设置字段的属性

    28、来创建的,这是一种创建表的基本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应着重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1)使用“数据表”视图创建表。 (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表。 (3)使用“表向导”创建表。 选择备注、超级链接、是/否和OLE对象等字段类型不能作为主键或索引字段。 字段的数据类型、用法和大小 数据类型 用法 占用的空间大小 文本 用于存放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等不需计算的数据 最多255个字符 备注 用于存放长文本或与数字的组合数据 最多64 000个字符 数字 用于存放需要进行计算的数字数据 字节 1个字节存放0255之间的整数 整型 2个字节存放-3276832767之间的整数 长整型 4个字节存放在-214

    29、74836482147483647之间的整数 单精度型 4个字节,保留7位小数 双精度型 8个字节,保留15位小数 同步复制ID 16个字节 小数 12个字节,保留28位小数日期/时间 用于存放1009999年的日期与时间数据,可进行日期或时间的计算 8个字节 货币 用于存放货币值,精确到15位整数及小数点后4位 8个字节 自动编号 用于添加记录时自动插入的惟一顺序号(每次递增1)或随机编号,该字段不能更新 4个字节 是/否 用于存放逻辑值,该字段只有两个取值,例如“是/否”、“真/假”或“开/关”等 1位 OLE对象 用于存储在其他程序中使用OLE协议创建的对象,例如Word文档、Excel

    30、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他二进制数据等,可以将这些对象链接或嵌入Access表中,必须在窗体或报表中使用绑定对象框来显示OLE对象 最大可为1GB,仅受磁盘空间限制 超级链接 用于存储超级链接地址,可以是UNC路径或URL网址 最多64 000个字符 查阅向导 用于使用组合框选择来自其他表或来自值列表的值,该数据类型将会启动查阅向导来创建该字段 与执行查阅的主键字段大小相同,通常为4个字节 简答Access可通过导入或链接外部数据源的方法创建表。简述导入和链接这两种方式的异同。 导入和链接外部数据源,都能使外部数据源中的数据反映到所创建的表中,这是两种方式的相同点。 导入方式会在所创建的表中产生外部数据源中相关数据的副本,此后外部数据源与本表相互不再有影响。 链接方式并未在当前表中产生外部数据的副本,此后,此表与外部数据源均能感知到对方对所链接的数据的操作所产生的影响。 简答何时采用导入?何时采用链接? 导入和链接都可以使用外部数据,那么究竟是采用导入还是采用链接呢?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1)如果已确定数据只在Access中使用,则应该使用导入方式,因为Access对其自身表的工作速度较快;而且如果需要,可以像在Access中创建的表一样,修改导入的表以满足需要。 (2)


    注意事项

    本文(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珍藏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