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名校复习专用江苏省丹阳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docx

    • 资源ID:2030441       资源大小:26.8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名校复习专用江苏省丹阳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docx

    1、名校复习专用江苏省丹阳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江苏省丹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5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4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卷帙 旗帜 轶事 B淀粉 靛蓝 玷污C逞能 呈现 橙色 D嗣后 俟机 阐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捡拾 拾掇 拾级而上 B坦率 效率 率领C间或 间接 离间 D堵塞 塞车 塞外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惦记 阔绰 离经判道 无精打彩B花卉 分泌 工于心计 剑拔弩张C秘诀 就序 不屑置辩 见义思迁

    2、D亵渎 歧视 心无旁鹜 叩人心弦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2分)小章同学模仿的“章鱼哥”真是 ,让大家赞不绝口。苏州园林设计独特,门窗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 ,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A惟妙惟肖 别有用心 B栩栩如生 别有用心C惟妙惟肖 别具匠心 D栩栩如生 别具匠心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2分)走进嘉荫,我感到很温暖。这温暖的感觉, 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双层门窗的屋舍及每个院落的桦木段垛, 来自它温和的居民。走在嘉荫的街上, 你的感官天性迟钝, 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A不仅 更 即使 也 B不仅 更 虽然 但是C既 又 虽然 但是 D既 又 即使 也下面横线上

    3、应填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七十年代,北方的平原上曾相继开展过平整土地运动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些运动,改变了古老田野的原始面貌: 。很久以来,在田野人们几乎看不到人和鸟巢。田地的平坦和整齐,给世代繁衍其间的鸟兽,带来了灭顶的危机。野兔绝迹了,鹰也消失了踪影。荒地开垦了,池塘填平了,密布其间的百年老树被伐倒,木草丛生的巨大坟丘被搬掉。无处饮水和筑巢的鸟儿,日渐稀少。A B C D鲁滨孙第四次航海,滞留在荒岛28年,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他是如何离开荒岛的?( )(2分)A和“星期五”一起造了一艘独木舟离开荒岛。

    4、B路过此地的摩尔海盗带他离开荒岛。C“星期五”的父亲带他离开荒岛。D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孙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得以乘船返回英国。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2分)A鲁滨孙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盖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野猪,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给他起名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B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次他成功了;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摩尔海盗,被俘虏沦为奴隶,逃出来后抵达巴西;第四次航行的目的是去非洲贩运黑奴,但在海上遭遇飓风,沦落荒岛。C水浒传中的

    5、晁盖人称“托塔天王”。因与刘唐、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事发后遭官府追杀,然后投奔梁山泊落草。因梁山泊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火并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寨主。后在讨伐祝家庄的战役中,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D水浒传中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一再受到高俅陷害,最终“醉打蒋门神”“雪夜上梁山”。林冲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本书了“官逼民反”的主题。选出句子成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A我 (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B太阳的脸 红 了。C躺着的那位病人 津津有味地 听着 这一切。D世界上 有 (无数)(关闭着的)门。10默写。(6分)浊酒一杯家万里, 。 , 星河欲转千帆舞。俗子胸襟谁识我? 。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却话巴山夜雨时。二、阅读理解(共46分)(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112题。(5分)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1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一对翁媪 ,大儿 ,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反映了农村生活 的特征。(3分)1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13分)黄生借书说 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

    7、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 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注释:选自小仓山

    8、房文集。庋(gu):搁起来。通籍:出仕,做官。索蟫(yn):白鱼,指书里的蠢虫。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2)摩玩之不已 ( ) (3) 姑俟异日观 ( ) (4)其切如是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2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3分) 15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是什么原因所致。(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3分)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欧阳锡龙小的时候,每年寒暑假,我和哥哥都会跟着父母去田里种庄稼。老两口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耕作,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哪个季节收获哪样

    9、庄稼,样样门儿清。这也让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读书就如种庄稼,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播下良种,才能有好收成。种庄稼,首先就要选育良种。读书,同样需要有一种挑别的眼光。优秀的书籍就像粒粒饱满健硕的种子,能在人的心灵原野植下美好,生根发芽;相反,将时间花在粗制滥造、内容廉价的书籍上,不仅于知识、德行的增长无益,还容易让心灵受到污染,得不偿失。古人讲,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这里面的道理,不仅仅在于书需要“读透”,更在于书需要“选好”。好的书籍,能将历史定格,变柔弱为坚强。“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这是我每次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一个感受。它让我懂得,痛苦与幸福实际上

    10、是相对的。要想在精神上保持富足,就需要不断超越简单的物质追求,并多加审视不完美状态下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一度心灰意冷,但每每在空闲时读起这本书,浮躁的内心就能平静下来,而孙少平永不服输的那种拼搏精神、永不气馁的那股韧劲,也总是能深深地感染我。合上书本,再反观现实,就能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不也是铺通前行之路的基石吗?更何况,只是一时的挫折,与其埋怨,毋宁改变。一本好书,力量如斯。“要想庄稼种得好,还得力气下得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是站在田头观望别人播种,自己却不付出任何努力的人,在丰收时节也只能远远地观望他人的成果。想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不能坐而空

    11、谈,更不能叶公好龙,而应该在书籍的“稻田”里,与文字和思想为伍,或读,或抄,或默,或思,或悟。就好比播种、除草、施肥、浇水等诸多农活,自始至终都付出汗水,才能在丰收时收获喜悦。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一句话说得好:“善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对于一本好书,如果只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而做不到理性反思、融会贯通,就很难有机吸收书籍当中的营养,反倒可能让自己患上“厌食症”,损害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如庄稼的成长会碰到风霜雨雪一样,阅读的过程,也往往会遭遇困难,尤其是在阅读经典的时候。当时的语言习惯、思考方式,往往与现在有着极大差别

    12、,这样的“硬骨头”,要啃下来,绝非易事。比如,大家都知道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放在当下,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依然没有过时,但真正从头到尾细细读过的人,恐怕并不多。其实,越是难读,越见勇气和毅力。读好书、啃经典,就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要知道,经典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精神源泉”,读经典的“大书”虽难,却能让人终身受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细细品味父母种庄稼的朴素道理,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与高度。 (选自2017年5月8日人民日报)16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7请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8第段划线

    13、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作者为什么说读书如种庄稼?(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5分)神医胡同安晓斯祥子跪在爹的遗像前,捧着香炉的手不停地抖动。香炉里插着三柱香,燃过的香灰不住地掉下来。因为香炉不停地在动,三柱香燃过后的长度就不一样。在我们沁水湾求得“平安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那三根香燃着的长度得一样。要不,咋还能叫“平安香”。爹去世前,叫来了全家人,要把祖宗传下的“舒筋神丹”秘方的最后五味中药告诉祥子。祥子打开一看,却只有四味中药。就问爹。爹指指身边的一个小箱子,我走后,你捧着香炉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啥时三柱香一起着完,才能打开。那箱子里还有

    14、一味中药。祥子的爹就是我们这里的董神医。董神医家世代行医,到董神医这一代更是声名显赫。他家门前原是一条窄窄的小胡同,世代被称为“神医胡同”。董家行医,家教很严。医德惟上,药价低廉。自家种的草药不收费,乡邻捐赠的草药不收费,不管多远的路,从不收出诊费。遇上特别困难的家庭,一律免费。在胡同两边居住的乡邻还主动拆除了院墙,将“神医胡同”变成了一条宽宽的通道。车来人往,更加方便。 祥子是董神医的独子,从老爹那里得到了许多真传,医术也广为称道。 每次祥子在祖宗的牌位前跪着,娘总会在旁边站着,从不说话。 董家最有名的中药丸就是“舒筋神丹”。爹去世前配好的“舒筋神丹”,是一包包的中药,还得再进行认真的研制加

    15、工,至少够祥子使用一年以上。听爹说,“舒筋神丹”由50味名贵中药研制而成,可平常祥子只知道45味,加上爹去世前说的4味才49味,还有一味,听爹说是最重要的,差了这一味,“舒筋神丹”的功效就会失去。 祥子知道,中药讲究配伍,别说差了一味,哪怕是“药引子”也是断然不能缺少的。 看祥子跪得很久了,娘终于说话了。孩子,再有一月就是你爹的周年祭日。到那天,你再和你爹好好说说。祥子听了,泪流满面。娘,一定是孩子做得还不够,爹还不满意。 这一月,祥子就没好好睡过觉。 祥子是最理解爹的心思的。从小在中医世家长大的祥子,如愿考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祥子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和爹一起传承着这个世

    16、代有名的中医世家。 在世时爹常说广做善事。会不会是自己善事做得不够? 于是,祥子出资修缮了学校,修整硬化了村里的道路,村民们人见人夸。 董神医的周年祭日到了。那天一大早,祥子就听到外面一阵阵锣鼓声。开门一看,神医胡同里已经挤满了人。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将一面做工精致、精美大方的崭新的“神医胡同”金匾送了过来。 这一天,祥子的泪水就没有断过。村里参与了董神医的周年祭典,那场面不亚于董神医下葬那天的情景。 入夜,万籁俱寂。祥子又一次跪在祖宗的牌位前。 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地稳当。祥子亲手点燃的三柱香静静地燃着,直到三柱香燃尽,始终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娘,我求得平安香了,我求得平安香了。大把大把的

    17、泪从祥子的眼眶涌出。 孩子,快去打开那个小箱子吧。你爹同意了。站在一旁的娘早已泣不成声。 祥子双手捧着那个精致的小箱子,虔诚地跪在爹的遗像前,好一会,才轻轻地慢慢地打开。(21)祥子终于看到那一味中药了。(22)一片洁白的宣纸上,是爹用工工正正的小楷写的两个字:良心。20文章三次写祥子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和心情各不相同,结合小说内容分析。(3分)流泪原因心情泪流满面父亲周年祭将至,他仍没有求得“平安香”A泪水不断B感激大把涌出终于求得“平安香”,不负父亲的嘱托C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工工正正”能否换成“工正”?为什么?(3分)一片洁白的宣纸上,是爹用工工正正的小楷写的两个字:良心。 22试分析

    18、第段画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神医胡同”中“神医”一词的理解。(3分) 24文章以最后一味中药“良心”结束全篇,有什么好处?(3分) 三、作文(共50分)25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终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请以“亲切的怀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内容要具体,情感要真实。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B 2.C 3.B 4.C 5.A 6.C 7.D 8.B 9.A 10.燕然未勒归无计 天接云涛连晓雾 英雄末路当磨折病树前头万木春 非澹泊无以明志 何当共

    19、剪西窗烛(6分,错一字不得分)11.(3分)饮酒聊天(1分,仅答出饮酒或聊天不得分);锄草(1分,答锄豆不得分);和平、安宁、和谐、温馨、惬意、朴素、安适等。(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个词,意对即可)12.(2分)表达了作者对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农村环境的喜爱;(1分)以及对和平安宁(温馨和谐、惬意安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1分)(一点1分,共2分)13.(4分)(1)借 (2)停、停止(3)等、等待、等到(4)这、这样(每个1分)14. (1)(2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非”“然”一字1分)(2)(3分)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在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20、“往”“与”“诸”一字1分)15.(4分)(1)从“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1分)说明拥有书的人总会把书高高的放着,(1分)搁起来藏起来,(1分)不是惜时如金,而是明日复明日的自我安慰,(1分)直至书蒙灰生虫。若答“这书不是借来的,自然就不会担心别人要,就会无忧无虑”也可以。(注意:结合文中语句1分,其他一点1分)译文:读书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去读。你没听过那些藏书的人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读书的皇帝有几个呢?汗牛充栋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除此之外那些祖辈、父辈积藏(书籍),子辈、孙辈丢弃(书籍)

    21、的事例就不必谈论了。 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手中,明天就要离开我了,我不能再见到这个东西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好搁在高处收藏,说姑且等待以后再看吧,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穷,很难买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在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看过的书,就会牢牢记住。做了官以后,用俸禄去买书,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书。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本。这样以后我感慨借书的人是多么专心,而我少年的光阴是多么

    22、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跟我当时相同;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借给别人与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似乎并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而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本来幸运而遇到我呢?(黄生)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16. (2分)读书就如种庄稼,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17.(3分)列举了父母对种庄稼门儿清的例子,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读书就如种庄稼,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2分)(答

    23、案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18.(4分)采用了对比论证(1分)和比喻论证(1分),将“优秀的书籍”比作“粒粒饱满健硕的种子”,并将优秀的书籍和廉价的书籍对人的影响作对比,有力论证了“种庄稼要选良种,读书也要选好书”的观点;(1分)进而证明了“读书如种庄稼,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的观点。(1分)19.(4分)种庄稼要选良种,读书也要选好书;种庄稼要巧下力气,读书需要读、抄、默、思、悟,也要付出汗水;庄稼成长会遭遇恶劣天气,读书也会遭遇困难,要有勇气和毅力。(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二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20.(3分)A愧疚(惭愧、难受等) B周年祭日当天,村民们送来金

    24、匾,参与祭典,场面盛大 C激动(高兴等)(意对即可)21.(3分)“工工正正”运用叠词,(1分)强调了董神医写下这两个字时认真、郑重的态度,(1分)寄托了董神医希望祥子能真正理解“医德惟上”的祖训,(1分)行医能做到“医者仁心”的期望,(1分)也表现了董神医自己为人的方正。(1分)(一点1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22.(3分)画线句写村民们隆重送来精美的“神医胡同” 的金匾,(1分)表现了村民对董神医和祥子两代人医术和医德的肯定与赞扬,(1分)从侧面表现祥子继承了董神医的衣钵:医术高明,医德惟上,乐善好施,配得上“神医”的称号。(1分)(一点1分,共3分)23(3分)董神医和祥子两代人医术高明,(1分)医德高尚(1分),表现了乡民对董家世代行医、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赞誉。(一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共3分)24.(3分)揭示悬念,让读者回味无穷;(1分)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引人深思;(1分)揭示主题,突出为人医者“良心”的重要性;(1分)让董神医“医德惟上”的形象更丰满;(1分)启示读者为人处世都要讲“良心”。(1分)(1点1分,得满3分为止。)


    注意事项

    本文(名校复习专用江苏省丹阳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