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历史 全国各地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1 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docx

    • 资源ID:202989       资源大小:609.2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历史 全国各地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1 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docx

    1、高三历史 全国各地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1 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全国各地2012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1小题,共0分)1(2012年2月东营五校高三联考10题)“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2(2012年2月泰安市岱岳区高三20题)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3(2012年1月浙江金丽衢联考8题)如果你穿越时

    2、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A B C D 4(2012年2月宁波十校联考19题)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 B C D5( 2012年1月浙江金丽衢联考7题)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

    3、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6(浙江台州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3题)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7(2012年3月嘉兴市一模12题)读图5,从中可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黄河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城市B河运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C城市大都是某一区域的重要中心D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8(2012年3月台州市调研

    4、13题)“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9(2012年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2题)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5、不出则财匮少”“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 B C D10(2012年3月湖州二模15题)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1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

    6、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12(2011年4月浙江上虞调研13题)右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元朝13(2012年1月东营八校期末联考2题)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图中的( ) A B C D14(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BCD15(2012年2

    7、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4题)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16(浙江台州中学2012届高三4题)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 海瑞正确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丘浚客观分

    8、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 B C D17(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5题)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的是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18(2012年2月泰安市岱岳区高三21题)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A手工工场

    9、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19(2012年2月东营一模14题)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牛耕开始普及全国 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使用高转筒车A B C D 20(2012年3月杭州质检12题)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

    10、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21(2012年3月湖州二模13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A建立起地方监察机构 B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 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22(2012年1月宁波市22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23(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5题)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11、,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限制商人 C.禁止经商 D.反腐倡廉24(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25(2012年2月衡州市质检15题)右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

    12、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26(2012年1月杭州市质检2题)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27(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1题

    13、)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28(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3题)有关唐代“草市”的判断,正确的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它有“草市尉”进行管理它后来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 B C D29(2012年3月泰安市岱岳区高三19题)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事末利(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

    14、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30(2012年2月浙江东营高三返校联考10题) 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31(2012年2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5题)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这段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

    15、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32(2012年2月浙江东营高三返校联考11题)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33(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3题) 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A.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16、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34(2012年2月浙江东营十校高三联考4题)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 B C D35(2012年1月东营八校期末联考3题)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棉 C毛 D麻36(2012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5题)2012年11月11日,在英

    17、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37(2012年3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3题)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农产品产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加 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水利事业发展38(2012年3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5题)右图所示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代39(2012年1月宁

    18、波市高一期末24题) 请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瓷器出现的顺序( )A. B. C. D.40(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3题)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41(2012年4月嘉兴二模13题)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共0分)42(2012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25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

    20、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4分)(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雕版印刷是在唐朝出现故正确;广告反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故正确;南宋杂剧眼药酸图反映的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5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手工业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礼记曲礼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西周的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根据所学西周采取工商食官其手工业形态应该是官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6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翠色”指的是唐朝制瓷业青瓷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7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22、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朝时期才在居住区出现专门的商业区,住宅区与商业区实行严格的限制的坊市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本题考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要自习辨认图中内容,图中为战国时期城市分布图,范围较为广泛,并没有具体介绍某一城市出现“市井”商业区,因此应选D项。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黄河中下游分布着洛阳、邯郸、大梁、临淄等城市;自习观察图中运河图示,运河由于是开凿的河道,因此在沿途有依靠运河谋生发展起来的城市;从图中看出城市分布地较广,成为一些地区的重要中心。8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描述了丝绸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商人活动频繁,商品经济活跃的情况。从材料“

    23、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分析属于市镇繁荣的景象,应选D项。材料中没有限制“市”的信息,排除A。唐代的草市在州县城以外的水陆交通要道,或关津驿站所在之地形成的集市,称草市。材料中没有反映相关现象,排除B。材料中没有叙述突破空间限制的例子,排除C。9B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农工商并重的思想,故排除含的选项。10C解析: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ABCD都能从俗语中反映,但题干有限制词:本质。因此,与题意相符的只有C。11B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此题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比较注重的题目类型。通过此题,主要考查全面占

    24、有史料的重要性,正面和反面资料都要收集,然后再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12B解析: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排鼓风冶铁图”,著作记载,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提高了冶铁生产效率。13B解析:本题考

    25、查了古代水利工程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第项是秦国都江堰;第项是秦国郑国渠;第项是魏国的西门豹渠;第项是楚国的芍陂。本题选B项。14D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历史时空。此题主要体现史地综合,考查识记能力。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结合地图可以方便地得出D项。15D16D17B解析:本题考查了清朝的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是指中国明清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A项从广东、上海出口说法错误;C项湖丝在鸦片战争后才出口错误;D项道光年间

    26、,湖丝仅在上海出口说法错误;据此B项符合材料与所学。18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微澜” 应该是指区别于自然经济的新特点,根据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商品经济活跃;A、C和D项最早是在明朝出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9D解析:本题考查了唐代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点,结合教材所学,第项说法错误,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本题选D项。20D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盛泽镇是在当地绫绸业发展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一个市镇的。故D符合题意。A

    27、 B 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该信息。21B解析:考查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监察机构宋之前早已有,如西汉的刺史制度;宋代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但不是木活字和铜活字,而是泥活字;宋词是宋代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但词就一定为宋之创新,因此,ACD排除。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宋代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符合史实,也符题意。22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23B解析:根据材料汉初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吕后时强调商人的子孙不能当官、吏,反映了当时对商人实行“限制商人”的政策。A项休养生息不属于商业政策;CD两项明显错误。24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基本史实的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

    28、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25D解析:“海禁”政策是明代出现的,故D表述不正确。26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对教材相关内容有很好掌握。A项说法错误,司母戊鼎大方鼎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但反映的是商朝的铸造工艺水平。B项说法错误,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但不能反映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根据所学,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C项错误较明显,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制品,以黄、白、绿为基

    29、本釉色,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D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27B解析: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本题B项符合这一特点。28C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有关知识点,根据所学,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到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大多在水运方便的地方,富室大户往往在这里聚居。“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第项属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历史 全国各地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1 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