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煤矿采区设计范本12页word.docx

    • 资源ID:2024633       资源大小:63.3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采区设计范本12页word.docx

    1、煤矿采区设计范本12页word第一章 采区地质概况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 采区概况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

    2、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交通位置“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

    3、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能源煤矿,行政区划隶属于XX县XX镇管辖。矿区位于XX县城南东方向,公路里程56千米处(简易公路),地理坐标:东经10425001042600,北纬253215253315,面积2.39平方千米。省级公路从大河西部通过,大河镇至矿区有简易公路相通,里程约26千米,富源至曲靖65千米(

    4、二级路面),贵成线支线经过富源县城,交通尚属方便(见图1)。二、矿井情况该矿井位于矿一水平右翼,东以矿井边界为界,西与六采区相临,东翼1950等高线为界,西翼1700m等高线为界,走向平均长度1200m,采区平均倾斜长800m,采区面积为0.45Km2。采区可开采煤层为K9一层煤,K9平均厚度2 m,煤层的倾角平均为170,一层煤均为主焦煤,煤的密度均为1.4t/m3。能源煤矿矿区属低中山区,地势西部、北部、东部高,中部、南部低,地形切割剧烈。区内最高点为北东区无名山梁,海拔标高+2181.72米,最低点为南部小溪沟,海拔标高为+1823米,最大相对高差358.72米。第二节 地质特征及水文地

    5、质条件一、煤层顶底板情况K9煤层伪顶为粘土岩及砂质泥岩。粘土岩厚0.050.2m,鲮片状,松软易土脱落;砂质泥岩厚0.2m0.4m,灰黑色、厚状、质硬。直接顶为厚0.05m0.15m等间距互层的层状、似层状菱铁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厚度为6m10m,基本顶为中等稳定顶板。伪底为厚0.1m0.3m的碎屑状粉砂质粘土岩,水侵呈粘糊状,易膨胀。直接底为透境状、藕节状菱铁质粉砂岩包裹于泥质粉砂岩中。厚度为4m5m。二采区地质构造采区内为向斜构造,向斜两翼为单斜构造。单斜产状:左翼213NE17右翼1SE17在开采时可沿向斜轴布置上山巷道。采区边界有一正断层,对采区影响较小,可作为采区边界。三、煤质、瓦斯

    6、、煤尘K9煤层以半暗型为主,夹较多镜煤条带,煤层致密、坚硬、不易破碎、块煤多、灰分(A):2630,属中灰分煤,煤的密度均为1.45t/m3;煤层肉眼观察,煤呈半暗至半亮煤,夹矸之上以半亮煤为主,夹矸之下为半暗煤。属低硫煤,磷含量0.14%0.36%,属低磷煤。煤质属焦煤(JM),号码为25(JM25);属中高灰、特低硫、低磷煤。动力用煤。采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 m3/min(掘进)及2.6 m3/min(采煤),采区正常涌水量为6.2m3/h,煤层无自然发火现象,煤尘有爆炸性,煤质中硬,煤层顶底板条件稳定。四、采区水文地质特征1、水文气象本区地势陡峻,沟谷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

    7、地表无大的水体,仅有几条沟溪汇成落水洞小河,自西向东流入贵州乐民境内。在本矿区内流量较小,又处于煤层露头带,对井下开采无大的影响。两条沟溪均未在采区内,不影响开采。主要出露的地层,煤系上部第四系(Q)属孔隙含水层,且分布较广,飞仙关组(T1f)、卡以头组(T1k)属弱裂隙含水层;煤系地层长兴组(P2C)属隔水层,龙潭组(P2l)属弱裂隙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导水性较强。地下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明显增加,干季减少;矿层顶板以泥岩为主,属隔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由于本区浅部小窑 较多,开采历史较长,存有大量老窑水,开采过程中须严加防范。地质报告未提供矿井涌水量,参照邻近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

    8、/h,最大涌水量50m3/h。本区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气候温和,据富源县气象站资料,最高气温34.9C最低气温11C,年平均气温15C;日最大降雨量87.5mm,全年降雨量741.61213.5mm,全年蒸发量2312.1mm。主导风方向为西南风。2、矿井及小窑生产情况区内煤矿开采从1958年开始,多为当地农民自采、自用,销往区外。一般开采规模不大,多数硐口已垮,据调查,多为平硐开采,少数斜坑开采,坑道坡度025,采深18.0050.00米,最深可达百米,分布标高1900米,硐内有不同程度的积水,顶板泥岩及泥质粉砂岩,风化层遇水易垮塌。3、地震烈度在大区域上,富源县城位于新华厦系活动断裂带

    9、上,特别沿新华夏系活动断层带运动较为强烈。富源县属于新构造活动区域之内,历史上有4级地震记载自1537年以来,烈度度的地震有7欠。据GB500112019规范,富源县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15g。属危险地段类场地。第二章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一节采区储量计算采区内的工业储量及可采储量,确定设计损失量(附储量计算表1)。煤层名称工业储量/万t煤的损失量/万t采出率/%可采储量/万t厚度损失其他损失名称数量名称数量K9126边界煤柱10.3上山区段间煤柱11.32.03882.6104第二节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采区生产能力该采区生产能力30万t/a。确定采区生产能力根据1、地质

    10、因素2、采煤、掘进、运输的机械化程度和通风、供电能力3、采区储量4、采区产量的稳定性。结合该采区煤层的赋存情况;采区上、下边界标高,采区走向、倾斜长度;煤系产状,煤层厚度;相邻采区情况,地面情况及其开采的关系。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稳定性、物理机械性质。煤层底板岩性、厚度、稳定性、抗压入特性等。煤质、瓦斯、煤尘。煤层自然发火及采区水文地质特征。设计工作面接替均衡情况。综合采区服务年限。可确定该采区的生产能力为30万t/a。二、服务年限根据公式TZk /AKT采区服务年限 Zk采区煤层可采储量 A采区设计生产能力 K储量备用系数(1.31.5)代入储量计算表1中的部分参数;储量备用系数取1

    11、.4可求出T2.5a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 采区布置一、采区的形式采区的基本形式有单翼采区、双翼采区和跨多上山采区准备。依据该采区的位置、范围、煤层的赋存情况;采区上、下边界标高,采区走向、倾斜长度;煤系产状,煤层厚度;相邻采区情况,地面情况及其开采的关系。采区内所有探明的褶曲构造的性质、特征、轴线位置及变化规律,对开采的影响。区含水层的特征及充水条件;地面水系,老塌陷区积水,采空区对本采区的影响。综合考虑后用双翼采区的准备方式其特点是:采区上山布置在采区走向的中央,采区上山的两翼分别布置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与单翼采区相比较,双翼采区相对减少了采区上山、车场、硐室等巷道的掘进工程量,减少了

    12、采区运输等设备数量,采区生产能力大,生产比较集中,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准备方式。二、采区上山的数目和位置1、采区上山位置采区上山是采区的主要巷道,应以有利于采区生产和维护作为确定其位置的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其经济效益。上山根据层位可分为:岩层上山和煤层上山两种基本形式。依据双翼准备方式的选择及K9煤层伪顶为粘土岩及砂质泥岩。粘土岩厚0.050.2m,鲮片状,松软易土脱落;砂质泥岩厚0.2m0.4m,灰黑色、厚状、质硬。直接顶为厚0.05m0.15m等间距互层的层状、似层状菱铁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厚度为6m10m,基本顶为中等稳定顶板。伪底为厚0.1m0.3m的碎屑状粉砂质粘土岩,水侵呈粘糊状,

    13、易膨胀。直接底为透境状、藕节状菱铁质粉砂岩包裹于泥质粉砂岩中。厚度为4m5m。服务年限T5.6a采区的位置、范围、煤层的赋存情况;采区上、下边界标高,采区走向、倾斜长度;煤系产状,煤层厚度。综合考虑后设计用煤层上山。其特点有:初期工程量小、投资少、巷道易于掘进、掘进速度快、在掘进过程中可以生产出一定量的煤;还能补充地质资料,进一步了解煤层赋存情况;但巷道维护费用较高。在后序的经济比较中可看出其优势。2、采区上山的数目采区上山的数目至少为两条,一条为运煤上山,一条为轨道上山,同时兼做通风和行人。依据采区的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运输能力采区的采煤工艺,运输设备,排水设备,供电设备。综合考虑后用

    14、一条运煤上山、一条轨道上山。轨道上山用于运料、进风、排矸。运煤上山用于运煤、回风、兼做行人。运煤上山铺设刮板输送机,轨道上山用串车绞车提升。两条上山倾角与煤层倾角一致为17,两条上山间用平巷连接。3、采区上山的布置方式采区上山的布置方式可以是两岩、两煤或一岩一煤等。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布置三条上山,此时可以是三岩上山或一煤两岩等布置方式。上山之间一般应有一定的层位高差,一般运输上山布置在上层位,轨道上山布置在下层位,这样有利于巷道的排水及与采区区段巷道的衔接。根据1、采区上山位置2、采区上山的数目。综合考虑该采区的上山布置方式为两煤上山。两煤上山的特点有:初期工程量小、投资少、巷道易于掘进、掘

    15、进速度快、在掘进过程中可以生产出一定量的煤;还能补充地质资料,进一步了解煤层赋存情况。但巷道在煤层中维护费用较高,两煤上山无层位高差这样就不利于巷道的排水及与采区区段巷道的衔接。三、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及推进长度第一工作面长88m,第二工作面长108m,第三工作面长120m,第四工作面长112m,第五工作面长108m,第六工作面长112m,第七工作面长88m,第八工作面长98m,第九工作面长108m,第十工作面长88m,第十一工作面长102m,第十二工作面长102m,第十三工作面长136m,推进长度分别为200m、270m、534m、570m、400m、330m、256m、110m、230m、33

    16、0m、430m、490m、170m。采区有七个区段保护巷道煤柱长4720m,四、区段平巷的布置区段平巷布置在煤层中,一般留有815m的煤柱宽度。采用沿空留巷一般适用于开采缓斜或倾斜、厚度小于2m顶板较好的煤层。在布置区段平巷时,第一区段的回风平巷一般应采用单巷布置方式,其它各区段的煤层平巷,可以采用单巷布置方式,也可采用双巷布置方式。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及煤质、煤厚。该采区区段平巷之间留设10m的宽度。该采区用双巷布置方式。五、采区车场根据煤层顶底板情况K9煤层伪顶为粘土岩及砂质泥岩。粘土岩厚0.050.2m,鲮片状,松软易土脱落;砂质泥岩厚0.2m0.4m,灰黑色、厚状、质硬。直接顶为厚0.05

    17、m0.15m等间距互层的层状、似层状菱铁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厚度为6m10m,基本顶为中等稳定顶板。伪底为厚0.1m0.3m的碎屑状粉砂质粘土岩,水侵呈粘糊状,易膨胀。直接底为透境状、藕节状菱铁质粉砂岩包裹于泥质粉砂岩中。厚度为4m5m。设计生产能力,施工工艺,生产设备该采区采用上部甩车场,中部平巷甩车场,下部大巷式装车场。六、采区主要巷道断面的确定图2轨道上山断面图如图2 图3运输大巷断面如图图3 图4运输上山断面如图图4第四章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技术比较第一节 方案比较法的实质和步骤一、提出方案方案比较法的实质是对不同的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而后选择技术上优越和经济上合理

    18、的方案,作为最终的采区布置设计。所谓技术上优越,是指所选用的方案生产环节简单、安全、可靠;采用了适宜于该采区的先进技术;有利于实现采掘过程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有利于生产集中化;有利于提高采区采出率;有利于加强采区的生产管理水平等。衡量经济上合理的标准主要是:吨煤基建投资少、采区吨煤生产费用低、劳动生产率高,采区准备时间短等。方案比较法的步骤是:首先根据采区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等条件,制定出几个(一般为23个)在技术上可行的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经过分析比较和充实修改,使之逐渐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详细计算各方案的经济费用,进行经济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综合权衡各方案的利弊,最后选用最优越的方案。二、采

    19、区巷道布置方案经济比较进行经济比较时,主要考虑下列两项费用: (1)基建投资费用。包括井巷建筑工程费用及设备购置安装工程费用两项,其中主要是巷道掘进费用。(2)生产经营费用。方案比较中相同的经营费用一般不予计算。需要计算比较的项目主要有巷道维护费、采区运输费,在通风困难或涌水量特大的采区也应将通风费用或排水费用列入。参与比较的各方案费用计算表的格式。最后,应将各方案费用汇总成表。根据采区的一、煤层顶底板情况K9煤层伪顶为粘土岩及砂质泥岩。粘土岩厚0.050.2m,鲮片状,松软易土脱落;砂质泥岩厚0.2m0.4m,灰黑色、厚状、质硬。直接顶为厚0.05m0.15m等间距互层的层状、似层状菱铁粉砂

    20、岩、泥质粉砂岩,厚度为6m10m,基本顶为中等稳定顶板。伪底为厚0.1m0.3m的碎屑状粉砂质粘土岩,水侵呈粘糊状,易膨胀。直接底为透境状、藕节状菱铁质粉砂岩包裹于泥质粉砂岩中。厚度为4m5m。二采区地质构造采区内为向斜构造,向斜两翼为单斜构造。单斜产状:左翼213NE17右翼1SE17在开采时可沿向斜轴布置上山巷道。采区边界有一正断层,对采区影响较小,可作为采区边界。三、煤质、瓦斯、煤尘K9煤层以半暗型为主,夹较多镜煤条带,煤层致密、坚硬、不易破碎、块煤多、灰分(A):2630,属中灰分煤,煤的密度均为1.45t/m3;煤层肉眼观察,煤呈半暗至半亮煤,夹矸之上以半亮煤为主,夹矸之下为半暗煤。

    21、属低硫煤,磷含量0.14%0.36%,属低磷煤。煤质属焦煤(JM),号码为25(JM25);属中高灰、特低硫、低磷煤。动力用煤。采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 m3/min(掘进)及2.6 m3/min(采煤),采区正常涌水量为6.2m3/h,煤层无自然发火现象,煤尘有爆炸性,煤质中硬,煤层顶底板条件稳定。四、采区水文地质特征1、水文气象本区地势陡峻,沟谷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地表无大的水体,仅有几条沟溪汇成落水洞小河,自西向东流入贵州乐民境内。在本矿区内流量较小,又处于煤层露头带,对井下开采无大的影响。两条沟溪均未在采区内,不影响开采。主要出露的地层,煤系上部第四系(Q)属孔隙含水层,

    22、且分布较广,飞仙关组(T1f)、卡以头组(T1k)属弱裂隙含水层;煤系地层长兴组(P2C)属隔水层,龙潭组(P2l)属弱裂隙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导水性较强。地下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明显增加,干季减少;矿层顶板以泥岩为主,属隔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由于本区浅部小窑 较多,开采历史较长,存有大量老窑水,开采过程中须严加防范。等内容对该采区提出的方案有:方案一、双煤巷上山;方案二、一煤一岩巷上山;方案三、两岩巷上山。对三个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从三个方案中排除一个剩下的两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选出最优比较如下表:表41表42表41 采区方案技术比较表方案项目第一方案双煤巷上山第二方案一煤一岩巷上山第一

    23、方案两岩巷上山1.掘进工程量工程量小工程量比第一方案大,多掘石门工程量比第一、二方案大,多掘石门溜煤眼2.工程难度容易较容易施工困难;联络困难3.通风距离短较长长4.管理环节少较少管理环节多5.巷道维护煤层上山,支架受采动影响大,维护工程量大维护工程量较大维护工程量少费用低6.支架回收可以回收复用可以回收70%可用无法回收7.工程期短较短长表42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表方案项目第一方案两岩巷上山第二方案双煤巷上山1.上山长度/m掘进单价/元m-1费用81528152433.5394.47066056428722.联络巷(1)石门长度/m单价/元m-1单条上山费用/元总费用(2条)(2)溜煤眼体积/

    24、m3单价/元m-1每区段费用/元总费用(三组)7045.533187.115935.53.维护巷道长度/m单价/元(ma)维护时间/a费用/元815281523.622122.52.514751.586390表43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汇总表方案项目第一方案双岩上山方案第二方案双煤上山方案1.初期投资/元(包括上山、石门、溜煤眼各一组,铺轨两组)722540.56428722.初期投资比较/112%100%3.总费用/元(1)总投资(2)总费用(扣除可回收部分费用)737292729262总费用比较/101%100%第二节 采区巷道掘进费、维护费的计算一、巷道掘进费巷道掘进费可按下式计算: F=K

    25、L式中:F巷道掘进费,元; K巷道单位长度掘进费,元/m;L巷道长度, m。K值可以从井巷工程概算指标和有关的参考资料中查取。二、巷道维护费1、巷道长度为定值巷道维护费可按下式计算: R=Ltr式中:R巷道维护费,元; L巷道长度, m。 t巷道维护年限,a; r单位时间每米巷道的维护费,元/ma。2、巷道长度为变值巷道维护费可按下式计算:式中:R巷道维护费,元; L巷道长度, m。 t巷道维护年限,a; r单位时间每米巷道的维护费,元/ma。3、巷道各段维护时间t不同巷道维护费可按下式计算: R(L1t1L2t2L3t3Lntn)r 式中:R巷道维护费,元; L巷道长度, m。L1、Ln巷道各段的长度,m;t1、tn巷道各段的维护时间,a; r单位时间每米巷道的维护费,元/ma。表42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表中数据是依据 公式 F=KL R=Ltr计算而来。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采区设计范本12页word.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