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

    • 资源ID:2010006       资源大小:103.6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

    1、教育心理学试题库一、 填空题 1、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_的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即学的心理活动、教的心理活动及其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4、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陆续编写和翻译了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开创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道路。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以损害教育对象的发展为基本前提,遵守人道主义的道德要求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贯彻_原则。 7、一般意义上讲心理发展主要指_。 8、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

    2、以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是因为_。 9、在教育中我们坚持因材施教是因为_。 10、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心理发展的_时期。 11、学习是个体发展的_。 12、教育心理学的最终价值体现在_。 13、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思维逐步_过度。 14、由于_成功、嘉奖是乐观、进取和勤奋人格的基本条件。 15、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表现出从表面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_(从身体特征到心理特征)认知特点。 16、学习本质上讲是一种_行为。 17、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1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条件

    3、是_。 19、动机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_。 20、动机可以促进学习,具体表现在_,_;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信息。 21、内部动机的核心是_,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2、一般认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间隔强化好于连续强化,_。 23、引起好奇心产生的条件一般认为是_、刺激的性质独特、_。 24、外部强化的恰当使用能够促进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所以外部强化在_条件下会促进内部动机的产生与提高。 25、创设问题情境会_,所以能够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 26、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_,并产生学习上的内在动机。 27、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高,表现为_。

    4、 28、当人和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_。 29、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_。 30、对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得到普遍认同的是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与_。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指_的学习。 31、概念学习是获得_,掌握_。 32、命题学习是理解_,从而掌握_。 33、信息的呈现方式应该是_,是能够_,也就是说应该去掉一些无关信息。 34、知识同化的条件有_、_、学习者有动机; 35、知识的保持主要指_的储存。 3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被称为(学习迁移)37、苛勒提出的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的原因是()。 38、官能心理学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_。 39、综合各种要

    5、素,实际上影响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和学习形成的心向。 40、智力技能的特点是_、意识参与度大。 41、动作技能形成的认知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_,_,形成目标表象与目标期望。 42、动作技能熟练的标志是_。 43、教师在进行动作技能的教学中必须示范,示范之初要降低示范速度,分解示范动作,便于_。 44、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_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 45、智力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_、_、建立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 46、在没有进行练习之前,技能即产生式系统还停留在_状态,只有经过练习才能_成为真正的技能。 47、_是促使智力技能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真正的智力技能的

    6、必要条件。 48、问题(problem)包含起始状态、_和_三个构成成分。 49、根据条件与目标的确定性可以把问题分为_与_问题。 50、解决问题的核心是_。 51、_是影响学生表征问题的关键,所以教师提出问题时需要注意表达语言的准确性。 52、知识经验是解决问题的_。那些知识经验丰富却不能解决问题的现象的原因是_。 53、_是那些具有丰富的知识但不受定势影响的个体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54、_是问题解决的高级形式。 55、创造力以_为核心。 56、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是划线、笔记、写批注、写卡片,适合于_任务。 57、所谓领会监控指_,尤其适合于阅读。 58、用指导教学模式教授学习策略,适合于

    7、_的学生。 59、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_、_为其表现形式。 60、_、_、世界观、人生观及_体系等为品德的表现形式。 61、_是道德内化的结果。 62、品德是按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的_。 63、一般情况下认为品德由_、_、_和_构成,因此教育中才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名言。 64、品德的系统结构认为品德是由_、_、_构成的。 65、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都是个体将外部的价值观念逐步吸收、内化为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的过程。它经历了_、反应、评价和_、_五个阶段。 66、根据皮亚杰与苛尔伯格的理论,儿

    8、童品德的发展遵循_的顺序。 67、一般来讲对道德情境的_、制订行动计划和产生行动指导的能力、_是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能力要素。 68、_、_是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家庭因素。 69、_和_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学校方面的因素。 70、不同的道德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性水平。_是道德情境中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71、参与道德实践是为了获得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实践中的_。 72、如果希望道德教育中的言语说服有效就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_。 73、他律阶段_是必要的。 74、实际上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也可以把审美倾向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_、主观型、_和性格型。

    9、 75、审美的观照阶段需要的内部条件是个体的审美能力、审美价值观和_,外部条件是审美对象独特和_。 76、审美心理的发展规律是以认知能力的发展尤其思维的发展为基础,审美认知表现出从_到_、从题材到形式、从_到_的规律。 77、教师的职业角色是由他的_和学生的_所决定的。 78、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_、逻辑性和口头表达能力与_。 79、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它们是_、教师富于_。 80、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学科知识、_和_构成。 81、_是未来人的通行证之一,也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 82、教师成长的目标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是_, _。 83、教师在关

    10、注情境阶段主要考虑如何教好一堂课,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84、教学设计主要有四项工作,分别是制订教学目标、_、选择教学方法与媒体、_。 85、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认知领域区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86、我国学者将小学的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_、_、_。 87、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三个要求,即突出知识的应用背景,_,_。 88、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就要考虑_的选择。 89、选择媒体的前提的是_和_。 90、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_、_和_。 9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用计算机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

    11、评价学生成绩、提供额外教学的交互性教学,它是_的一种变式。 92、低智力水平的学生适合于_教学。 93、根据奥苏倍尔的同化理论,原有知识结构在具有_、_、_和可辨别性时知识的同化才能顺利进行。 94、知识结构条理化的学生要求教师_,_和_的任务他们可以自己完成。 95、认知风格属于依存型的学生要求教师_,需要教师_,从而使他们自己也有学习的激情。 96、认知风格属于冲动型的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需要教师评价_,而独立型的学生最好评价_。 97、_和_者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更适合于目标指向的学习。 98、优生与差生在知识水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不同、_不同。 99、当学生的智力水平在中等程度时,

    12、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认知因素是_。 100、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_。 101、从众有助于_,有助于_。 102、群体具有自身的一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动力即_,它表现在_、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103、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发生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和_。 104、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模式主要有_、_、_。 105、卡特来特(Cartwight)和赞德(Zander)认为领导具有_和_两个功能。 106、影响课堂纪律的课堂情境结构主要有_、_、_。 107、根据问题行为的指向把它分为_与_两种类型。 108、_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是测量的工具。 109、客观题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比较多。学

    13、生的回答只有对错区分,它包括_(正误)(选择)(配对)_和填空题。 110、教学评价的非测验技术包括观察,常用的观察记录方式有_、_、_。 二、单项选择题 1、1913191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名称和内容体系。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是因为()。 A、教育需要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兴起 C、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D、学习理论形成 2、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

    14、研究,因此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 4、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方向性 5、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A、学前教育阶段B、初等教育阶段C、中等教育阶段D、初中阶段 6、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7、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什么阶段?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与独立。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他人自我 8

    15、、学习的基本功能是() A、适应环境B、发展自我C、开发潜能D、获得经验 9、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 10、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文化历史学派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1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3、其目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16、()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内部动机 14、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D、强化要及时 15、“诱因对比效应”研究表明什么情况下后继强化有效?() A、前后两次强化等值B、前面的强化大于后面的强化 C、前面的强化小于后面的强化D、后面的强化与前面的强化无关 16、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力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A、高B、低C、与力免失败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 17、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A、归因于能力B、归因于努力C、归因于任务性质D、归

    17、因于运气 18、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性质D、运气 19、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D、运气 20、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C、相信自己D、认识自己 21、新学习的内容只是原有知识的一个特例,它的吸收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属性的同化是() A、类属同化B、相关同化C、总括同化D、并列结合同化 22、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A、精加工策略B、多重编码C、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 23、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

    18、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 24、表征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符号,那么表征技能的基本单位是() A、概念B、产生式C、网络结构D、模块 25、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A、身体的运动系统B、大脑C、符号化观念D、具体的物体 26、技能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 27、根据加里陪林的观点,智力技能的形成不能够缺少() A、知识B、言语C、练习D、示范 28、在没有进行练习之前,技能即产生式系统还停留在什么状态?只有经过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成为真正的技能。() A、程序性知识B、动作连锁C、言语D、陈述性知识 29、问题的核心成分是()

    19、 A、障碍B、条件C、结果D、起始状态 30、解决问题选择操作步骤时人们最常用的策略是() A、算法式B、启发式C、爬山法D、手段目的策略 31、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指() A、问题情境B、客观环境C、问题的给定信息D、问题的背景 32、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主观因素,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是() A、水下射靶实验(概括化理论贾德)B、罗森塔尔实验C、邓克尔的点蜡烛实验D、卢钦斯量水实验 33、创造力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测验法B、实验法C、专家评定法D、观察法 34、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 A、给学生以心理上的自由B、提供榜样C、思维训练D、人格培养 35、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

    20、、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A、学习策略B、认知策略C、学习方法D、元认知 36、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 转37、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38、能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的心理现象是() A、社会认知B、移情C、亲社会D、关怀取向 39、用一种客观标准或大众标准分析和评论审美对象的审美倾向是() A、客观型B、联想型C、性格型D、主观型 40、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

    21、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 41、教师素质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 A、教育机智B、教学行为C、实践知识D、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 42、教育能力以什么为基础?() A、条件性知识B、学科知识C、实践性知识D、心理学知识 4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 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倍尔的知识分类系统 44、如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结构,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教材处理技术?() A、符号标志B、附加问题C、先行组织者D、任务分析 45、以某个教学单元为评价的内容,在编制测验时一个单元里所有的基本知识点和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都要包括在内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配置性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