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语文人教新课标.doc

    • 资源ID:2006221       资源大小:489K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语文人教新课标.doc

    1、小学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学校 教师 第一课山中访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 、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资源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

    2、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 (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古桥,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

    3、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2、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3、小结,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这段文字运用了 、 、 等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4、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1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2、探究后教师小结: 3、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

    5、的写作水平。 四、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辨字组词。 激 邀 俯 府 暴 瀑 悄俏 峭 捎 消 哨驱 躯 岖 津 律 肆 狭 陕 峡 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个人备课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山雨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

    6、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4提出疑难之处。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1自读感悟。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组内朗读比赛。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四、总结1配乐朗读课文。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五、拓展延伸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7、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个人备课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教学重点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资源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

    8、?“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字词检查。、交流反馈。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交流反馈: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

    9、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

    10、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自由读,画句子。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

    11、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小结:通过交流,我

    12、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交流反馈。个人备课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课索溪峪的“野”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溪峪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13、。3、认识“赋、淑、撅、叟、涤”等字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赋、淑、撅、叟、涤”等字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二、自读文章。出示自学要求: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三、反馈、讲授新课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展示:课文第一段2、指导朗读。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

    14、排学习段落。山有什么特点?“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指导朗读。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水野表现在哪里的?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导朗读。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5、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交流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课文“野”又是什么

    15、意思?7、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五、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个人备课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

    16、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

    17、特感受。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

    18、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第二、三课时习作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2)大胆构思,精

    19、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

    20、流评议。(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个人备课区教学反思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教学重点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读背并积累古诗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

    21、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日积月累(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

    2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a学生自由吟诵。b尝试理解。(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a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b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

    23、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c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趣味

    24、语文(1)自由读故事。(2)同桌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个人备课区教学反思第五课詹天佑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思想和创造精神。养成收集资料的语文学习习惯。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阻挠、控制、嘲笑、毅然、勘测、勉励、测绘、泥竣工、藐视、赞叹不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力目标:1、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 2、联系上下文内容和有关资料,理解课文重点段落的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内容和有关资料,理解课文重点段落的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教学难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思想和创造精神。养成收集资料

    25、的语文学习习惯。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詹天佑1、课文是以人名命题的。你对詹天佑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詹天佑的资料)2、你还读过哪些文章是以人物命题的。如果你来写这篇课文,你会写哪些内容?3、詹天佑这篇课文就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事情。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学生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2、读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指导“挠”“藐”字的书写)3、交流预习情况:课文哪些地方很感人,把有关的段落、句子读给同桌听听。4、课文主要讲了詹天佑的哪件事情?5、找出课文中主要记叙修筑铁路经过的段落,朗读。三、理解课文第一、二部分1、詹天佑作为我国铁路

    26、事业的创始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一生中有很多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课文只写他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情?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 理解“第一条完全由我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了解课文第一句话的作用。读好课文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詹天佑实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人物的?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再次朗读课文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你想突出句子中的哪个字,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出示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生朗读,你想突出句中的哪个词语)二、学习“修筑京张铁路”部分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人教新课标.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