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篇.docx

    • 资源ID:2004745       资源大小:32.1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篇.docx

    1、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述。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样样你明白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

    2、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这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必须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透过预习已经明白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超多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

    3、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潜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超多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好处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一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

    4、心的一幕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齐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历史值得虎门寨盐巴 销毁响彻二百多万斤欺侮 收缴一担锅烟渣卷进 咆哮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ndn)、卷(junjun)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

    5、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取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从哪里能够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这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

    6、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情绪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悲哀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情绪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述也能揭示人们的情绪,这就是环境描述的魅力。)(板书:环境描述)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情绪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述) (2)你还有什么词能够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

    7、愿望强烈)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述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述,则直接揭

    8、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情绪;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四、学习方法,仿写片断 【教参云:“本文记叙有序,重点突出,场面烘托描述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无论从资料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既然是好教材,就要用好。文章第二节主要是静态的场面描述,而具体的销烟过程为动态的场面描述。故本文的场面练笔至少能够从动静两方面进行。对静态的烘托性的场面描述,学生在阅读时往往认识不到其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作文时又常常把它当做增加篇幅的手段,所以较之于

    9、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场面描述,烘托性的场面描述反倒成了教学的难点,故第二节的教学花些大力气是值得的,这就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构建语文课程资料。不要以为语文课程资料的构建只能与“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的突出的资料”挂钩。就本课而言,就是不要以为只有动态的销烟过程的部分才能够设置仿写。】 1、在我们的校园中,像这样许多人聚在一齐的热闹场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观察了吗(开学典礼、六一庆祝大会、元旦义卖活动) 2、出示照片(元旦义卖),回忆当时的场景。 3、你能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下来吗(指导方法) (1)环境描述:天气、搬桌子、摆放物品、布置展板、张贴标语 (2)人物描述:志愿者、购物者 4、练写片断。 5、交

    10、流、评议。 五、总结 这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并初步学会了这种描述场面的方法。那么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

    11、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明白林则徐是什么人?他以前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明白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

    12、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明白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证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明白什么?

    13、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

    14、步进行的。 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指读第五自然段。 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貌。 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好处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

    15、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好处。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好处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

    16、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务必分几步来做,为了证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能够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17、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透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透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

    18、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状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

    19、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

    20、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就应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状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个性提示要把描述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

    21、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述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

    22、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指名读描述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述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透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样

    23、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就应怎样读 教师点拨: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透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能够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

    24、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DD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样说就怎样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

    25、门硝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潜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资料?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明白什么? (2

    26、)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

    27、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情绪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好处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

    28、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证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能够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透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透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齐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能够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注意事项

    本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