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doc

    • 资源ID:2000269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doc

    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 否定式:A不是B。 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2.疑问句(1)(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3.否定的表达(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

    2、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5.疑问句(2):特指问句(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

    3、置上。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 肯定式:主语有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7.汉语数字的读法(1)1100数字的读法(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二/两量词 二十/百 第二、二月、二楼(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7)人民币的表达法: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元(块)、角(毛)、分人民币的读法(8)问价和讨价还价基本句式:问价:A.主语(物品名)多少钱1量词? B. 主语(物品名)数量多少钱?讨价还价:钱数行不行?钱数怎么样?(9)号码的询问和应答:基本句式

    4、:的号码是多少?/是几/多少号?用法说明:门牌号、电话号码、护照号、汽车牌号、飞机航班号等要按照数量的读法。8.怎么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点基本句式:形容词谓语句语义说明:主要描述或评论事物的性质、情况、状态和特点,说明某事物怎么样。用法说明:疑问式:主语谓语(形容词)吗? 主语怎么样? 肯定式:主语副词谓语(形容词) 否定式:主语不谓语(形容词)在陈述句中,形容词前面一般要用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非常”、“比较”、“十分”等。9.状语状语用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基本功能是限制和修饰中心语。副词“也”和“都”的用法:“也”表示与前面所说的事物同类、相同,“都”表示概括全部。10.疑问句(3)省

    5、略问句:呢?“名词/代词呢”有两种用法:没有上下文时,询问“在哪儿?”有上下文时,语义要根据上下文判定。11.动作行为的进行 基本句式:(主语)动词(宾语)呢 基本语义: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 用法说明:用在口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还可以用来打招呼。12.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基本句式:在/到处所词动词 基本语义:句式“主语在处所动”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 “主语到处所动”表示将要发生动作的目的地。 用法说明:“在/到处所词”放在动词前边。13.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基本句式:时间词动词 疑问式:什么时候/几点/几号动词? 肯定回答:时间词语动词 基本语义: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就”和“才”的比较

    6、和使用14.动作行为进行的时刻、过程和状态 基本句式: 疑问式:主语正在动词什么? 主语正在动词宾语呢/吗? 肯定式:主语正在动词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动词宾语。 “正动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刻,“在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 动作进行的状态:“正在动词(呢)”=“正/在动词(呢)”15.“的”字词组 “的”字词组是由结构助词“的”附在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及其词组后面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人或物。16.陈述、给予与获取的表达 基本句式:主语动宾语1宾语2汉语可带双宾语的动词主要有:给、借、问、送、教、还、递、告诉等。基本语义:该句式的谓语动词后边常常有两个宾语,宾语1是间接宾语,一般是动作行

    7、为涉及的人或单位;宾语2是直接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事物。 语义类型:陈述一件事;表示给予;表示获取。 用法说明:表达陈述一件事或表示给予某人某事物和从某人处得到某事物时用该句式。17.表达数量汉语表达人或事物的数目时,常常要用量词。数词和量词常用来作名词的定语。一般名词都有自己搭配使用的量词,有时候也用容纳存放这个物品的工具名称作为量词来使用,往往含有“多”、“满”的意思。如“我有一柜子衣服呢。”18.代词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我们”和“咱们” “们”的用法19.程度的加深和喜爱感情的表达形容词重叠的形式表示程度加深或加强描写,表达喜爱的感情。基本句式:AAA式 ABAABB式

    8、 ABABAB式基本语义:AA=很/非常A AABB=很/非常AB ABAB=很B20.疑问句(4)用特指疑问句加上疑问语气词“呢/吗”发问时,句子的疑问语气变得委婉、亲切。基本句式:特指疑问句呢/吗?基本语义:询问句中疑问词特指的事物。21.疑问句(5)基本句式:句子疑问语气基本语义:用疑问语气表示询问用法说明:口语中用,语气要上扬。22.疑问句(6)基本句式:“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基本语义:先说一个句子,表示自己的看法、意见、要求等,然后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以征求别人的意见。用法说明:使用该句式要用与人商量的语气,因此说话的语

    9、气是亲切、客气、谦恭、委婉。23.疑问句(7):正反问句基本句式:(用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起来提问)动不动词?/动词没动词?/形容词不形容词?用法说明:使用该句型的心理背景是对所问情况完全不知,希望别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24.动作行为的目的基本句式:来/去地方动词宾语基本语义:句中的“来”和“去”的宾语是表示地方或处所的词,后边的动宾词组,表示“来”或“去”的目的。25.动作行为的方式、目的基本句式:主语状语动词宾语疑问式:主语怎么动词宾语肯定式:主语动词宾语动词宾语基本语义:表达动作方式或动作目的如:她去首都剧场看电影。 我坐飞机去香港。26.距离的表达:基本句式:离/到距离疑问

    10、:A离B多远?/有多远?/多少公里?回答:A离B公里数27.动词作定语:动词的名词动词或动词词组作定语时动词后边要有“的”。如:这是我买的书28.年、月、日、星期的表达基本句式(名词谓语句):名词1名词2名词1为话题,名词2为说明29.年龄的询问和回答基本句式(名词谓语句):名词1名词2名词1为询问对象,名词2为说明30.疑问句(8)基本句式:疑问副词“多”形容词(大/高/长/重/宽/厚/远)基本语义:询问年龄、面积、长度、宽度、厚度、重量、距离等。31.时点的表达(1)时点词语:年 月 日(号) 星期 时 分(2)表达时间的基本顺序:年月日(星期)时分秒32.征得他人同意(1)基本句式:能/

    11、可以动宾语吗?(2)基本语义:用询问得语气征得别人的同意。(3)用法说明:表示请求,希望别人帮助,说话时语气要谦恭,有礼貌。33.需要、愿望和可能的表达基本句式:主语会/要/能/想动词宾语 “会”V.S.“能” “要”V.S.“想”34.尝试、轻微和舒缓语气(1)基本句式(动词重叠式):单音动词为AA式;双音节动词为ABAB式尚未发生的动作:VV V一V V一下儿 如:想想 想一想 想一下儿已经发生的动作:V了V V了一下儿 如:问了问 问了一下儿(2)基本语义a.表示尚未发生的动作时,有尝试或轻微的意思;b.表示已发生的动作行为,表示程度轻、量少、时间短等意义。(3)用法说明:用在口语里。在

    12、主语为第一人称的句子里,表示请求、要求等,有缓和语气的作用;用在主语是第二人称的句子里,表达规劝、告诫等功能。35.否定的表达(2)(1)基本格式:没/没有动词;还没有呢。a.疑问句:了吗? 了没有?b.否定式:没/没有动词 还没有呢。(2)基本语义:表达说话之前应该发生而事实上没有发生的动作。36.疑问句(9)基本句式(选择问句):(是)A还是B?37.说明对象基本句式(主谓谓语句):主语谓语(主语谓语)38.指出不满意的方面(1)基本格式:a.有(一)点儿形容词b.形容词了(一)点儿(2)基本语义:句式a表示程度不高,有“稍微”的意思。句式b表示跟某一标准比较,程度不合适。(3)用法说明:

    13、在使用时,表达主观感觉或认识。说话人有挑剔、不太满意的意思。39.比较(1)(1)基本句式:形容词(一)点儿(2)基本语义:表示与同类事物比较,程度有差别。句子描述的是客观情况,不带主观色彩。比较的对象在句中可以不出现。(3)用法说明:用“形容词一点儿”表示比较时,心中已经有一个比较对象。40.比较(2)基本句式:疑问式:A跟B一样吗?/A跟B一样不一样? 肯定式:A跟B一样。(形容词/动词) 否定式:A跟B不一样。(形容词/动词)41.表达在一定时间内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出现:语气助词“了”的用法(1)(1)基本句式:句子了(2)基本语义:语义助词“了”用在句尾,用来终结句子语气,有成句作

    14、用。句子表达在一定时间内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出现。句中一般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果没有时间状语则表示说话时刚刚发生的事情或即将发生的事情。42.变化的表达:语气助词“了”的用法(2)(1)基本句式a.主语谓语了b.主语不谓语了c.名词了d.形容词了e.主谓词组了(2)基本语义a.表示意愿的改变或情况的变化b.新的情况已经出现,交际中有提示信息,引出下文的作用。c.表示事物的性质、程度、状态等已经有了变化。d.表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不可能到可能等情况的变化。(3)用法说明:当需要强调事物的程度、性质、状态或主观意愿发生变化时句尾要用“了”。注意:初级阶段“了”的教学应点到为止。43

    15、.动作的完成:动态助词“了”的用法(1)(1)基本句式:动词了a.动词了数量词(宾语)b.动词了宾语了c.状语动词了宾语d.动词了宾语小句(2)基本语义a.叙述动作完成的结果(趋向、时量、动量)。b.叙述动作完成所涉及的对象或其数量。c.叙述在某个时间、地点、由于某种原因,用某种方式完成的动作。d.叙述动作完成后(这一动作可以是已经完成的或意念上完成的),出现或将会出现另一动作或情况。(3)用法说明 动态助词“了”不出现在单个单词后,句子“我走了。”中的“了”是语气助词或结构助词“了”。44.意念上的实现:动态助词“了”的用法(2)(1)基本句式:动词1了宾语动词2宾语(2)基本语义:汉语的“

    16、了”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动作行为及其结果的实现。但是有时候,动作行为及其相应的结果事实上还没有实现,是未然态,也可以用“了”。如“我下了课去看你。”45.动作的方向基本格式:介词(往、向)方位词动词(看、走、跑、拐)46.方位的表达(1)汉语方位词简单方位词面/边合成方位词(2)方位词组处所名词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里/外/东/西/南/北/以前/以后等。47.存在的表达基本句式a.方位词组有表人或事物的词b.方位词组是表示已知的处所、人或事物的词c.表示人或事物的词或词组在方位词组48.动作行为将要发生(1)基本句式:(主语)快要/快/就要/就/要动了(2)用法说明:该句式

    17、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加以说明、提示,有期待、盼望、提醒等作用。49.时段的表达汉语的时段词语:年:1年月:1个月日:1天星期:一个星期 三周时:一个钟头 三个小时分:3分钟 一刻钟50.一种情况或状态的延续时间(1)基本句式疑问式:主语动词多长时间了?肯定式:主语动词时段词语了否定式:主语没有动词时段词语(2)用法说明:该句式的语义重心是表时间的词语。有感慨“时间过得快、时间长”的意思。如果表达“时间过得慢、时间短”的意思时,要在时间词前加“才”51.做某事客观上所需时间(1)基本句式肯定式:主语动词要时间词疑问式:主语动词要多长(多少)时间? 主语动词要(多少)天?否定式:主语动词不要/不用时间

    18、词(2)用法说明:该句式的表达重心在时量补语上,所以时量补语是句重音。52.时间、地点、方式的表达顺序基本句式:时间地点方式行为动作53.动作持续的时间(1)基本句式:主语动词(了)时量补语(的)宾语(2)用法说明:该句式表达的信息重心是延续的时间量,所以句重音在时量词上。用“动词了”表示叙述和说明;动词后不加“了”表示打算、计划等(对今后动作进行时量的计划)。 进入该句式的动词必须是表达可持续动作的动词,如:睡、学习、玩、跑、病、想等。54.动作经历的时间(1)基本句式:动词时量补语(2)基本语义:汉语里有一些动词表示瞬息结束的动作,如:死、丢、断、毕业、发生、结婚、离开等动作时间不可持续,

    19、这类动词时量补语则表示动作发生和结束后到某一时点(如说话时)所经历的时间。55.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55.1存在的表达基本句式a.主语(处所词)动词(有)宾语。b.处所词动词着数量词名55.2存在的状态基本句式:表示事物的名词在处所词动词着55.3出现或消失(1)基本句式:处所词动词词组出现或消失的事物(2)用法说明:该句式的信息焦点是出现或消失的人或物,对说话人来说这些是未知的。所以,句子报告的是新信息,有提醒、报告等作用。56.概数基本格式:数词连用:四五天、两三年、十二三岁、七八百元数词后加上“来”、“多”、“几”、“左右”、“上下”等。57.感叹的表达(1)基本句式a.多(么)啊!b.真是(一)量词名c.太形容词了(2)用法说明:在表达上述感情时要与相应的语调、语气相配合,如赞美要用赞美的语气。58.对事物性质程度的描述(1)基本格式:a.不形容词1不形容词2 如不冷不热b.难/不好动词 如难学c.容易/好动词 如好学(2)用法说明:a用来描述事物合适或处于中间状态,表达满意的心情。 b表示动作执行起来很难,c表示动作执行起来很容易。注意:汉语里“难/好/不好 听/吃/看/闻”等动词时还表示另外的意思。59.询问经历主语是第次动词宾语吗?60.时空的起点到终点从(时间词/处所词)到(时间词/处所词)9


    注意事项

    本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