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标准答案.docx

    • 资源ID:1994918       资源大小:24.5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标准答案.docx

    1、最新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标准答案揭阳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6题,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0.5MM签字笔在答题卷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场号和座位号等栏目填写清楚。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卷上考场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小

    2、题指定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地理和历史选做题请各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A.古代

    3、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C.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25.西汉初年,对于汉朝的建立,社会普遍接受群雄“逐鹿”,刘邦捷足先登的解释,强调“人力”竞逐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初年,“天命兴汉”说完全取代“逐鹿”说成了社会主流观点。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天命”说源于董仲舒儒学 B.官方意识形态由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C.是论证汉朝统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需要 D.反映西汉政权由盛转衰26.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西汉货币经济发达 B.重农

    4、抑商政策没有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C.西汉政府没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西汉统一为商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7.宋代苏轼在唐论中称:唐太宗将天下之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兵府内,在关中设置五百个兵府,在地方和边疆则设置了节度使,让其手握重兵,这一制度使到朝内大臣不敢政变,地方将帅不敢叛乱,四境夷狄不敢犯边,是最好的制度。苏辙文章实质上是对北宋出现的哪一政治现象的评论A.重文轻武 B.守内虚外 C.重本抑末 D.兵将分离28.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

    5、,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29.“信”“达”“雅”是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和随意增减原文。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却将达尔文主义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这部批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翻译成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严复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 B.严复误解了赫胥黎的观点C.严复翻译水平达不到他的翻译标准 D.严复这样的翻译别有深意30.“我们是无产阶级的

    6、军队!”“红军是抗日的武装!”“蒋介石是卖国贼!”“打倒国民党政府!”“工人组织起来,改良待遇!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实行土地革命!”某一历史时期这些宣传标语口号A服务于红军战略转移的需要 B已摆脱左倾路线的束缚C突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1.下表为全国1977年1982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时间(年)参加高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万人)录取率(%)1977570275%197861040.27%1979468286%1980333288%19812592811%19821873217%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恢复高

    7、考制度 D改革开放32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A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B强调天赋人权C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促进社会公平33.马丁路德认为人在世间的一切工作,包括社会劳作和家庭生活、教会服侍和国家公务以及士兵作战等,都是神圣的天职,渎职即渎神。马丁路德的实质目的是A.维护世俗君主的权威 B.将世俗生活神圣化C.否定教会的权威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34.1854年,英国政治家理查德科贝登郑重声明:“我认为有知识的人们都会赞同雇主有采取适当措施经营管理工厂的权利。如果工人们试图裁定雇主应该雇佣哪些人他们就明显地侵犯了资

    8、本的权利。工人有权拒绝为雇主工作,但不应当丧失理智地提出条件并强迫雇主按照这些条件来雇佣他。”对科贝登这段话解读合理的是A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思想 B反对政府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管理C反映代表工人利益的工党控制了议会 D希望政府限制工人运动35.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 出口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西欧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1960年,英国对共同体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5.4%。这一现象A.是美苏冷战、两极对峙的结果 B.是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结果C.是英国经济竞争力削弱造成的 D.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第 卷

    9、(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西方”“东洋”这些名称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名称的演变时期名称主要范围汉朝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东汉西域所载范围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国唐朝西域涵盖之前的西域,增“西天”即印度五代西洋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明代西洋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西方欧洲国家晚清西方、西洋专指欧洲国家二战后西方以美国为首

    10、的资本主义阵营,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材料二“东洋”名称来源宋代,是古代中国人原创的地理名词。“东洋”原指中国沿海,外延是东海以远、朝鲜半岛和日本乃至太平洋岛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概念,“东洋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但近代以后,“东洋”词义却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历史学家重新诠释了“东洋史”,“东洋史”中的主角不仅由中国变成日本,甚至就连“东洋”之名,亦被日本独享。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9分)(2)二战后的“西方”与晚清的“西方”内涵有何不同?(3分)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有何共同特点?(4分)(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1、近代“东洋易主”的原因。(9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发生于二十世纪的世界史重大历史事件:二十世纪一十、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俄国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三十、四十年代,西方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联合国;四十、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总协定;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五十、六十年代,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八十、九十年代,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苏东剧变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智能技术重大突破。请根据提供历史材料为世界现代

    12、史概念进行定义,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观点。(要求:立论鲜明,史实准确,论述合理)历史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目计分。作答时,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是汉高祖刘邦之庶子,初为代王,惠帝死后由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迎立为帝。文帝作为长年在外的藩王,在朝廷一无威信,二无心腹,一大批跟随高祖打天下的元勋功臣还在台上,他只有小心谨慎,以求地位的稳固,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鼓励发展生产,甚至多

    13、次亲自参加耕作,还让皇后亲自养蚕,以作示范。文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把田租降至三十税一,后又干脆全免。他还松弛山林川泽之禁,赈贷鳏寡孤独,救济穷困老弱。为了选拔人才,文帝开创了察举制度,还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廷尉张释之数次依据法律顶撞皇帝,文帝却始终委以重任。法律方面,帝对即位后废除了“诽谤訞言法”和“相坐法”,还废除了由来已久的摧残肢体的肉刑制度。文帝时期政治的宽厚,得益者首先是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如黄头郎邓通,因得文帝宠爱,占有蜀郡严道的铜山铸钱,富可敌国,有“邓氏钱,半天下”之称。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汉文帝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6分)(2)

    1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汉文帝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9分)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当内战在苏俄猛烈进行时,欧洲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共产主义是否会向西方传播。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认为,如果德国变成共产主义国家,那么它的工业实力和俄国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就会是不可摧毁的,革命的前途也就会有保障。最初,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产生一个苏维埃德国,而是产生一个资产阶级的德意志共和国。有几个当时未被注意到的因素可解释这一重大结果,一个因素是战前德国的繁荣,它使工人阶级比较心满意足、无心革命。诚然,1914年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强大的政党,

    15、但它很保守,专心致力于社会改革而不是致力于革命。同样重要的是德国农民的富裕,他们的境况比俄国农民要好得多。而且,战争在德国革命的时候已结束,这又与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此外,在德国,当最后的较量到来时,革命的反对者能号召可靠的军队支持他们。最后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因素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阵线的分裂。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的依据。(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结束后没有产生苏维埃德国的原因。(7分)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禹生,广东丰顺汤坑镇人,20岁中

    16、秀才,21岁补廪生。初在原籍办团练,镇压潮州农民反清起义。咸丰九年(1859年)任万安知县,因万安为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被革职,遂投湘军,入曾国藩幕,后升任直隶知州、苏淞太道,江苏布政使,福建巡抚等。从政过程中,丁日昌的思想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认为“太平军已不足平”,真正构成对清朝威胁的是外国侵略者;二是从手工生产进而追求机器生产。他提出一系列富国强兵主张,多被清廷采纳。同治年间丁日昌推举唐廷枢等创办开平煤矿;苦心筹划创建轮船招商局;成立上海机器制造厂总局。同治九年 (1870年),丁日昌上条议海防奏折,建议设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和把台湾建制为行省。丁日昌从政不忘育才,在家乡先后倡办

    17、或扩建蓝田书院、金山书院、韩山书院和榕江书院等,促成同光年间向欧美派遣留学生,造就詹天佑、严复等一批人才。1882年丁日昌卒于广东揭阳家中。据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丁日昌等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丁日昌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丁日昌生平。(7分)揭阳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历史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CDBBDAACCAD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

    18、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 (25分)参考答案:(1)“西域”向“西洋”“西方”变化,从陆路交通到达的范围发展到海洋交通到达的范围。(3分)原因:唐朝以前,中国对外商贸文化往来以陆路交通为主,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形成,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地,泛称西域。唐朝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科技进步,海路交通发展,海上陶瓷之路兴起,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周围国家商贸繁荣,印度洋一带国家泛称西洋。新航路开辟之后,中国与欧洲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欧洲国家泛称西方。(6分)(2

    19、)晚清的“西方”是政治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二战后的“西方”是文化意义上的“欧美国家”(西方国家)(3分)共同特点:经济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政治上分权制衡的资本主义民主体制,文化上:信仰基督教,保护私有产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崇尚普世价值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就可得4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文明衰落,中国东方文明中心地位动摇:日本明治维新,快速崛起,成为亚洲第一工业强国;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等亚洲国家留学生留学日本,从日本引进近代西方文明,日本成为东亚文明中心;日本野心勃勃,企图取代中国,一统亚太,称霸东方;日本地理位置在中国之东,

    20、中国接受日本史学界的观点,称日本为“东洋”。(答出其中3点就可得9分)41. (12分)参考答案:示例:定义一: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产生并走向胜利的历史定义二: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斗争和竞争共处的历史定义三:世界现代史是整体世界发展的历史定义四:世界现代史是现代化全球推进、多样化发展的历史定义五:世界现代史是近代工业化模式发生扬弃和转型的历史评分说明:一等(129分)论题准确。能够准确运用世界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二等(85分)论题准确。能够运用世界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论证较为充分,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没有论题或有论题但不够准

    21、确。运用世界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缺少论证,逻辑关系混乱。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参考答案:(1)吸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农民战争破坏后汉初社会经济残破不堪;黄老之学倡导无为而治;文帝原为藩王缺乏个人威信。(6分)(2)推动汉初社会经济快速恢复,开文景之治的先声;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善于纳谏有助政治清明;废除肉刑体现文明开化;无为而治导致地方王国和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不利加强中央集权。(9分)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参考答案:(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一战后欧洲革命运动高涨;一战战败导致德国原有统治力量的严重削弱;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依据;

    22、德国是发达工业国,较俄国更具开展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8分)(2)经济繁荣使工人农民较为富足而缺乏革命热情;一战结束人民渴求和平;资产阶级政权得到军队的支持;德国社会主义者阵线的分裂。(7分)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参考答案:.(1)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分)(2)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丁日昌在推动中国工业、国防及文化教育近代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分);但亦有其难以超脱的阶级局限,如镇压农民起义,举办洋务最终为的是维系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等(分)。(要求考生辩证评价)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标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