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树立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docx

    • 资源ID:1980448       资源大小:18.6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树立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docx

    1、树立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树立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经济蓬勃发展、物质文化生活不断进步的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现代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普遍认同,使人们越来越珍视大家共有的生存空间的质量,渴望着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享受。人类适应环境求得生存,改造环境求得发展,现代城市环境追求更多的人的主观意愿和感情色彩。 在城市精神环境这一系统工程中,城市雕塑是其重要的一环,占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席位,在提高环境艺术水平及增强环境的文化内涵中起着点睛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城市雕塑建设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随着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城市雕塑的继承与创新、理论

    2、与实践受到政府与市民们的普遍关注,其规划实施已被提到了城市建设的日程上来,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科学机制正在形成和完善,城市雕塑建设中缺乏有效评审机制的长官意志、利润逻辑问题有所抑制和改变。 城市雕塑是艺术,但城市雕塑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门科学。2003年国家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划归到建设部,不仅说明城市雕塑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意味着城市雕塑的建设实施已被纳入到城市总体建设的规划当中,进一步明确了其建设程序的科学性和建设周期的长远性,有望在建设立项、项目选址、方案审查等方面制订和完善有关法规,规范管理机制,避免无序建设,合理利用文化主题资源与公共环境资源,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雕塑事业。

    3、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政策性很强。回顾我国最近二十余年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产生了一些比较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但由于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管理法规不健全、机制不规范所导致的无序状态,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城市视觉垃圾”。仅有的一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还是10年前颁布执行的,至今未进行修订和完善,已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雕塑事业。随着21世纪的到来,各大城市均已完成基础规模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在“以文化定输赢”的城市发展理念影响下,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更促成了新一个阶段的城市雕塑建设热潮。目前,从网上获悉很多城市已根据城市

    4、总体规划制订了城市雕塑体系规划,明确了城市雕塑在城市形态中的定位和所负载的文化取向,相比前一个阶段(1982年中国美协向中央有关部门呈报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拉开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建设的序幕,到1999年底经历了一个相对感性的阶段),城市雕塑建设正在逐步走向理性。当然,现代城市雕塑项目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城市公共艺术,虽然在室外建立雕塑作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公共属性的城市雕塑历史并不长。特别是我国公共资源意识尚在启蒙时期,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城市雕塑又是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社会因素和价值观念使其具有很强之意识形态特征。因此,城市雕塑

    5、建设管理既无悠久的历史经验可遵循,又无现成的国外范本可借鉴。所以,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法规,依法建设,规范管理,科学决策,才能切实减少错误和遗憾,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发展。 城市雕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规划、立项、创作、实施等必要环节中,涉及到城市学、社会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对我们建立可持续发展观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近年来,城市雕塑的理论研究在建设积极性的带动下,无论广度和深度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参与讨论研究的多为雕塑家和文艺理论家,涉及内容也多为公共性和艺术性问题,组织程序和管理体系等建设实施问题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弱。在笔者参与和调研的一些城市雕塑建设活动中,不

    6、乏有见识超众、理论素质较高的管理干部,他们研究的问题均是建设第一线实践情况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另外,针对城市雕塑建设实效的调研报告,特别是成功个案的分析研究,对于完善法规建设、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在兰州市城市雕塑建设情况调研中所得到的启示。 兰州市城市雕塑的数量不多,但精品不算少,自1984年开始,黄河母亲、丝绸古道、绿色希望、人类的朋友等4个先后建成的项目,分别获得十年一届由建设部、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优秀作品奖。城市雕塑建设已成为该市文化品牌战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在于以下3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完善

    7、。兰州市城市雕塑建设起步较早、起点较高,1984年便成立了由市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城市雕塑领导小组,由建委、规划局、园林局、文化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以及雕塑家、规划师、建筑师组成,并将日常管理机构安置在市建委规划建设处。同时制订了“积极、稳妥发展兰州市城市雕塑”的总方针,通过理顺关系、加强组织保障,为该市城市雕塑事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起飞平台。可贵之处在于,虽然经历了政府换届、人员更替,但其建设方针和组织机构却以一贯之。此外,其省市两级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机构均设在城建部门,并且都为常设机构,这是兰州市城市雕塑事业得以持续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规划超前、文化定位明确。城市雕塑建设如果不能做到规

    8、划在先,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同步进行,那么它将只能处在被动的填空式的状态中,所以制订城市雕塑体系规划,是使其有序、良性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上世纪90年代初即编制了“兰州市城市雕塑规划纲要”,1998年又根据发展形势进行了重新修订。2001年市政府提出“文化兰州、山水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城市雕塑规划随着城市总体建设的重要决策进行了再次修订,明确了城市雕塑建设的文化定位,充分利用“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以及黄河穿城而过的独特自然景观,这些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人文资源优势。在规划中提出了“点、线、面”的布局概念。点:表现兰州的精

    9、神面貌,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入口处、桥头、车站、机场和主题广场等重要的标示性地段。线:展现兰州的文化底蕴。兰州市建城于黄河两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百里滨河风情线,其“两山一河”之自然灵气和山静水动之美学价值,为表现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及民族文化奠定了天然的基础。兰州市从城市雕塑建设伊始,就把黄河风情线作为其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现在沿线已形成基本框架,先后建成的黄河母亲、丝绸古道、平沙落雁、生命之源和龙源已成为该市象征性景观。在力争突出文化特征的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雕塑主题的选项定夺和资源开发显得极为重要,早在1985年黄河母亲就在这个黄河上游的城市落成,足见该城市决策者的文化远见。面:讲述兰

    10、州的人文故事。以市民休闲广场和雕塑主题公园为环境平台,采用雕塑作品相对集中的形式,以平易近人的雕塑造型,赋予其土生土长的故事内容,将本地民间故事及民俗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地展现出来,丰富了城市的人文内容,增强了城市的阅读性,特别是规划中的“兰州历史人物园”和“兰州民俗园”,堪称开放式的博物馆,集展示、教育、审美于一体,将充分展现城市雕塑的艺术魅力。 三、雕塑和环境同步建设。在进行雕塑项目创作的同时,提出相关环境设计,并要求和雕塑同步建设,配套施实,这是保证雕塑和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有机整体的有效措施。兰州市城市雕塑建设在程序上始终坚持着这一原则,并在已建成的雕塑和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黄河母亲

    11、即根据主题内容和视觉要求,对环境进行彻底改造,采用悬挑、托起等建筑技术,拉近与黄河的尺度关系,并将黄河对岸蜿蜒起伏的九州台山峦作为雕塑主视面的背景加以渲染,使之形成主题广场和开放式文化游园;绿色希望纪念性雕塑立意为保护生态、绿化陇原,通过环境配套设计,以雕塑为主体形成环形下沉式“青年广场”,使其主题内涵得以无限延伸;表现甘肃彩陶文化的生命之源雕塑主体,在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衬托下,更加彰显其“源远流长”之寓意。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雕塑和环境的有效结合,创造了一个个“有意义的场所”(吴良镛语),体现了兰州市对城市雕塑建设的理解及其在营造环境中对雕塑、建筑、园林等人材资源的整合能力,这一建设经验我们认为很值得推广。当前,把建立城市雕塑当作“美化”手段加以滥用的肤浅认识还在继续蔓延的今天,探讨城市雕塑的艺术规律和建设程序,尤显重要。城市雕塑决不是简单地将某一雕塑作品放大之后建立在室外,它一般都是为某一特定环境的需要创作设计的,因此,它本身的完整程度应和整体环境统一考虑,而不是像室内架上雕塑作品那样可以独立承担内容和形式的完整性,这一创作特点,我们把它称为“半成品”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某些过于“完美”的雕塑作品“放不进”环境当中,而一些有“缺陷”的作品却能恰如其分地和环境融合的道理。这就要求城市雕塑建设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与环境的关联关系,做到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注意事项

    本文(树立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