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君子文化校本教材.docx

    • 资源ID:1974848       资源大小:2.61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君子文化校本教材.docx

    1、妙高镇中心学校校本教材沐浴传统经典 做谦谦君子阆中市妙高镇中心学校文友会社团校本教材沐浴传统经典学做谦谦君子35编委名单:主编:赵小荣副 主 编:胡朝贵徐小东、编委:鲜琴刘怡何娇执行主编: 王顺阳 何玲琳目录第一章走进君子世界第二章领略君子风采第一节 孝悌篇第二节 诚信篇第三节 仁义篇第四节 忠诚篇第五节 廉洁篇第三章诵经典诗词做谦谦君子第一节 诵经典诗词第二节 花中四君子第一章 走进君子世界(一)你知道君子有哪些品质吗?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

    2、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见于易中天百家讲坛先秦诸子)君子的道德品质:君子者 权重者不媚之 势盛者不附之 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 强者不畏之 弱者不欺之 从善者友之 好恶者弃之 长则尊之 幼则庇之 为民者安其居 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此君子行事之准 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君子一词的起源:君子一词早在易经(传说为周文王所著)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二)圣贤君子风采掠影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

    3、,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 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 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

    4、说。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卜子夏(前 507 年前 420),姓卜名商, 字子夏,公元前 507 年出生在晋国温邑(河南省温县),比孔子小 44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卜子夏在

    5、14 岁左右进入孔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期间,他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到 24 岁那年结束了周游之行。回到鲁国以后,卜子夏经过孔子的推荐下,出任鲁 国的莒父宰(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官员)。公元前 479 年孔子逝世,卜子夏时年 29 岁,为孔子守孝三年。他是孔子的忠实弟子,是儒家学术奠基人之一,他像孔子一样崇尚礼乐和仁义,遵循“中庸之道”,“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 仁爱之心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维护周礼。他把毕生的 精力投入到儒家文化研究当中,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元前 420 年,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中国儒家文化

    6、奠基人、传播者卜子夏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 享年 87 岁,死后葬于古耿龙门(现河津市辛封村)。距今已有 2400 余年了,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敬重。曾子,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 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 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 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 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 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曾子性情

    7、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 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古时哪些谦谦君子及他们的故事呢?第二章领略君子风采第一节 孝悌篇孝悌,从字源角度讲,孝字上面是老的上半部,下边就是子,象征年轻人搀扶老人,悌的左半边是心,右半边是弟,象征着心中关怀着同辈人。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

    8、华, 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 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 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 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 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 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 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 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

    9、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 24 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 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 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 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

    10、儒家尊他为“宗圣”。百里负米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第二节 诚信篇“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 是一种美德。名人名言“诚即天道,天道酬诚”。

    11、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意思为诚实。曾参杀猪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据记载,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他的后裔。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 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 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 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

    12、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 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 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 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 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参的妻子就为儿 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曾参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 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 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 阴影。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 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

    13、 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参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 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由此可见古代的圣贤们是多么重视诚信的教育啊!晏殊信誉树立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14 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

    14、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相比较我们有的同学为了得到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就徇私舞弊,抄袭夹带偷看等舞弊, 我们要感到汗颜。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 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 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 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 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 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皇甫绩守信求责皇甫绩是隋朝

    15、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 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 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

    16、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 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 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 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 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 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 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 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

    17、大板。表兄们 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 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 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 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 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 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诚实守信连几岁的孩子能够主动 的自觉的做到,我们这些中学生难道连一个几岁的孩子都 不如?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该要做到,我们必须做到,我们能够做到,我们一定要做到!这几个故事虽然是小故事,却折射出我

    18、们为人处世要遵守的大道理讲诚信;所谈到的事情尽管很简单,却反映出我们做人应该要处处坚守的一个准则讲诚信; 所讲述的故事很平凡却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必须要坚定一个信念讲诚信。故事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朴实无华平淡无奇,道出了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追求的信念,每一个民族应该要追求的信念,每一个国家都要追求的信念,全世界全人类都应该要追求的信念,那就是讲诚信。第三节仁义篇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义”与“仁”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仁”是“义”的内隐,“义”则是“仁”的外显。在 古代,“义”还常常与“利”相对而言。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

    19、我如浮云。”孟子认为,在“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而取义。”巨伯轻生重义汉代有个读书人叫荀巨伯。因他的朋友生了大病,他千里迢迢来探望朋友。很不巧,刚好有一伙胡人强盗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抢夺财物,村庄里所有的人都跑掉了。他的朋友就劝荀巨伯:“这里太危险了,你赶快走!”荀巨伯却说:“我远道来探望、照顾你,如何可以舍你而去? 这样败坏道义的事我做不出来。”荀巨伯走到屋外,跟那些强盗说:“我的朋友有疾病,我 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因 为他很真诚,讲道义,不畏生死,结果连强盗都为之感动。强盗头目就对同伙说:“我们皆是无义之人,怎么可以来 抢夺这个有义的地方?”于是下

    20、令强盗们全部撤走。荀巨 伯的大义凛然化解了这次灾祸。子贡守孝古人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5 种人伦关系为“五伦”。在“五伦”关系以外,还有一伦关系很重要, 就是师生关系。古时候,人们对老师非常尊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是同等重要。古代对于老师的丧礼都是守丧 3 年,跟对父母完全一样。孔夫子一生教学,在他去世的时候,学生们很感念老师的恩德,在老师墓旁搭个棚子,整整守孝 3 年。其中有一个学生守了 6 年,就是子贡。因为夫子去世的时候,子贡在其它国家做生意,等他回来时,丧礼已经结束。子贡觉得非常遗憾,守孝 3 年以后,他自己又加 3 年,整整守了 6 年。对

    21、于老师,子贡认为理应如此。羊左之义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人才闻 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位贤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 勉力读书,胸怀济世之才,安民之志,但一直没有出仕。 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左伯桃乃携书一囊, 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 雨雪霏霏,寒风刺骨,左伯桃衣裳尽湿。天色渐晚,他望见远处竹林里的茅屋之中,透出一点光亮。伯桃大喜,忙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不想,屋主也是一介书生,名叫羊角哀,自小也是父母双亡,平生只好读书,立志报国救民。二人谈得十分投机,可谓相见恨晚,便结拜为异姓兄弟。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 楚

    22、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此心思,遂带了一些干粮一起 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眼看干粮将要用尽,天又降大雪, 道路难走。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食用, 勉强尚能到得了楚国。他知道自己学问不如羊角哀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 去成全羊角哀的前程。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帮忙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 继续前行去楚国谋事。言毕即死。羊角哀来到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羊角哀时,羊角哀上陈 10 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

    23、,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羊角哀为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并留下守墓。不想,此地与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至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至天明,发现荆轲的坟爆开了。消息被楚元王知道之后,感其义重,给他们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第三节 忠诚篇忠诚,指真心诚意,无二心。荀子尧问:“忠诚盛於内,贲於外,形於四海。”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 “ 周勃 质朴忠诚, 高祖 以为安 刘 氏

    24、者必 勃 也。”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汉末诸葛氏分处三国,并著忠诚。”朱德 悼罗荣桓同志诗:“起义鄂 南即治军,忠诚革命贯平生。”1龙逢极谏龙逢谏君, 深谋远虑, 冀其少悛立而不去。夏朝末代国君叫癸,因为他暴虐无道,所以把他称之为“夏桀”。他凭着自己的权利作威作福,为非作歹,丧尽了天良,对上天不敬,说出种种的妄言妄语来诬蔑;对老百姓特别狠毒,对忠臣劝谏不听,倘若有人劝阻,必定处死,真是为所欲为,专横跋扈。有一天,臣龙逢就直接给夏桀讲以前的帝王是怎样治理天下的。龙逢劝谏说,古时的君主,非常懂得爱民,懂得节俭,对国家的财产绝

    25、对不敢随便浪费,因此能保国家之长久,而且帝王的寿命也是很长的。例如:尧帝活到一百一十六岁,在位九十八年,他的仁德可比上天,他的智慧可比神灵,接近他就能感到像太阳般的温暖,仰望他就好像是高洁的白云。他富有而不骄奢,尊贵而不放纵。有一天,尧帝下乡去巡视,刚好看到两个人犯罪正被押送。尧帝马上就跑过去问:“你们两个犯了什么错?为什么犯错?”这两个人就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吃了,家里的父母也都没东西吃,所以我们只好去偷人家的东西。”尧帝一听完,马上就跟士兵说:“你们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关起来。”士兵一听都愣住了,怎么可以把君王关起来呢?尧帝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他们并没有罪。一是我没

    26、有把子民教好,所以他们会偷人家的东西;二是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这两件事都是我的过失。”尧帝内心发出至诚的反省,马上感动天地, 当场雨就下起来了。尧帝将帝位传给了舜王,舜王也非常长寿,六十一岁接替尧,登上帝位三十九年,也活到一百多岁。帝王的寿命长,就会国泰民安。尧帝过世时,天下百姓三年守丧,四方音乐不举,百姓没有饮酒作乐的。龙逢接着又说,你今天用财太浪费,杀人不眨眼,人心已经散乱,这样下去,国家很容易灭亡,希望你能好好地改一改。但是夏桀不肯听,还非常生气,龙逢劝谏后仍然站在朝堂上不动,夏桀大怒:“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呢?”龙逢劝谏无效,反被暴君夏桀斩首。夏桀把天下所有的男人抓来当劳力,凿山

    27、穿道,花费 很多时间和人力,他筑了九巢,大的可以放船,无度奢侈, 无论谁劝谏他都被他杀害,龙逢是最后一个劝谏希望他能 回头的人,但事与愿违,没有挽救夏桀,结果第二年夏桀 被商军活捉,流放到南巢亭山后,忧愤而死。从此以后, 中国历史进入了商朝的统治时期。比干死争比干强谏, 尽其忠诚, 纣王淫泆, 遂以死争。当殷商灭了夏桀之后,商的开国之君为汤王。汤是一个贤明的国君,以“仁道”治理天下,他曾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以,商朝开始非常兴盛,历经二十九个国君,立国五百多年,最后毁于纣王。据史记记载,帝纣天资聪颖,反应灵敏,能说会道,臂力过人,能徒手跟猛兽搏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绝他人的劝谏,口才足以粉

    28、饰自己的过错。在大臣面前炫耀才能,在整个天下吹嘘名声。纣王的叔父叫比干,在纣王身边做少师官,看见纣王这样的荒淫游佚,叹着气说:“国君暴虐得这个样子不去劝谏,那就是不忠了;为了怕死不敢说话,那就是不勇敢了,国君有过失就应该去劝谏,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争, 那么就对不起天下的百姓。”于是比干就到纣王那去强谏。纣王生气地说:“听说圣人的心上有七个窍。”就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脏来观看。贤臣箕子大为恐惧,于是假 装疯癫去做奴隶,纣又把他囚禁起来。太师、少师便携带 着祭器、乐器逃奔周国。周武王于是率领诸侯讨伐纣王。 纣王兵败,逃回城里,登上鹿台,穿上他那饰有珍珠宝玉 的衣服,跳到火中自焚而死。周武王于是斩

    29、下纣王的头颅, 悬挂在大白旗杆上,又杀死妲己,把箕子从监狱里释放出 来,给比干建了坟墓,为后人做榜样。周武王把首都迁到 镐京,建立了周朝。忠臣为什么不怕死,因为心中有一个“仁”字,所以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天下人的生命。比干因为劝谏而死,因此孔子就把微子、箕子、比干同称为“三仁”。为什么把这三个人称为殷朝的“三仁”呢?因为:微子看到纣王无道,就第一个来劝谏,劝谏无效就隐 身而退,逃出殷朝这个国家不再回来。孔子说他是人、身、名并全成名。箕子也劝谏纣王,纣王把他关了起来,箕子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假装疯癫,受尽了屈辱,受尽了折磨,最后能保得自己的生命。孔子说他是人、身成名。比干所选择的是强谏,非常激

    30、烈,最后是剖心而死。孔子说他是杀身成名。孔子称他们为仁人志士,因为他们的心中只想解救天下百姓。尽管结果不同,但忠诚是一样的。【注释】泆:,放纵,同“溢”。箕:。 镐:。张良复仇张良狙击, 为韩复仇, 灭秦假手, 从汉依刘。战国时候,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 史称“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势力相当,但是最后秦国统 一了天下,而六国中最早被消灭的是韩国。张良非常忠于韩国,一心想要复仇。张良出生在韩国,他家族上面的五代人都是韩国的宰 相。秦国灭韩国的时候,他当时二十岁,家里的仆人有二 三百人,家境也相当富有。可是国家被秦所灭,国破家亡, 张良为了报答深厚的国恩,弟弟死了也不肯多花钱安葬,

    31、 在匆忙之中把所有家产全部卖掉,来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 一心想要复仇。他到处去收买打听有没有大力士,可以把 秦始皇击毙的。后来得到了一个大力士,暗暗地调查知道秦始皇行程要经过“博浪沙”,于是在这个地方埋伏,希望能击毙秦始皇,但是没有成功,只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大 怒,查找谁是凶手,谁是主谋,于是张良便隐姓埋名在下 邳(今江苏省宿迁县)隐蔽了很久。后来张良遇到了汉高祖刘邦,就一心辅佐他,直到灭了秦国,张良就离开了刘邦,回到了韩国,立韩成为王, 他当宰相。后来国王韩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又归于刘邦麾下,最后刘邦消灭了项羽,一统天下。汉朝建立,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是张良是一个懂得进退之人,知道刘邦对贤士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人,于是就离开了他。在汉朝统一天下后,韩王已经去世,张良就辞官学仙道去了。张良多次为刘邦谋略策划如何统一天下,其实他暗中还是忠于韩国,他假借刘邦来消灭秦始皇和项羽,无非是为韩国复仇。【注


    注意事项

    本文(君子文化校本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