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docx

    • 资源ID:1967209       资源大小:36.8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docx

    1、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 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材料描述的战争()A. 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落后B. 使中国丧失了整个香港领土C. 结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D. 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社会答案C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8401842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鸦片战争,其根本 原因在于英国欲夺取市场和原料,A项错误;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的是香港岛, 香港还包括九龙半岛和新界等地区,B项错误;鸦片战

    2、争后,中国签订了南京 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D项错误。2.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全盛时期曾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在哪一事件后由盛转衰()A. 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天京事变D.攻占武昌答案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后由盛转衰,故选C项。3.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 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重负,坠至脚踝处。” 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A. 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3、.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火烧圆明园。故选B项。4.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先后输入了 “李鸿章”“自 强” “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 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江南 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故A项正确。5.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下图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 卡片,其内容出自()1. 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2. 开放苏州、杭州 为通商口岸。A. 暧醒条约B.北京条

    4、约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答案C解析 割让台湾、开放苏杭等地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C项。6.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说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 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答案B解析 维新派主张改良,反对革命,故A、C两项错误;康梁主张学习日本 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D项与材料“向仇敌学习不符,排除。7.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其核心主张是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

    5、权的开始 使中国近代化历程深入 到政治领域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它是一场救 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故正确;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故错误; 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 家政权的开始,故正确;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使先进中国人向 西方学习的内容已从器物上升到制度,故正确。故选A项。8. 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 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6、)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答案c解析 材料中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与辛丑条约内容 相符,故选C项。9. 孙中山曾欣喜地说:“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 归向矣。”下列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A. 黄花岗起义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 矣“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并取 得成功,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故C项正确。黄花岗起 义最终失败,没有出现“各省望风归向矣,A项错误;

    7、四川保路运动是清末四 川人民维护路权的斗争,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关系不大,排除B项;北伐战争 不符合材料“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排除D项。10.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 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A.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 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C. 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D. 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答案A解析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欲推行专制独裁,但却公开宣扬 “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 人心,袁世凯不得不迎合民意,故A项正确。袁世凯并非真正维护民主共和,故 B项错误

    8、;当时国民并不是中华民国的主人,故C项错误;袁世凯执政时期三民 主义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故D项错误。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A.民主科学的倡导者B.C.五四运动的领导者D. 答案A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创立者11. 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解析四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而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的主要内容就 是民主科学,故A项正确。李大钊、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创 立中国共产党,胡适、鲁迅不符,排除B、C、D三项。9. “参加游行的有来自北京十三所大专院校的大批学生,人数激增到五千 人,巨大的横幅上写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和诛卖国贼曹汝霖的字样。” 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9、解释错误的是()A. 体现了反帝反封的爱国精神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C.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 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答案D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故D项错 误,符合题意。10. 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它见证了()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C. 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D.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B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在上 海召开,B项正确;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排除C项;革命统一 战线的建立是在广州,排除D项。11. 自192

    10、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 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C. 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答案A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北伐战争,A项是北伐的成果;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华民 族的百年耻辱,故B项错误;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C项错误;解放 战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故D项错误。12. 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A.B.C.D.答案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9月;井

    11、冈山会师 的时间是1928年;八七会议的时间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1927 年4月。所以发生在1927年的有,故选D项。13.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中说:“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 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净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张杨“净谏”的根本原因 是()A. 希望蒋介石放弃反共B.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C.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 受中共抗日统一战线主张感召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 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 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

    12、介石不但 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在这种形势下,张学良和杨 虎城被迫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爆发,B项正确。西安事变的目 的不是放弃反共,而是联共抗日,A项说法错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不是张 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受中共抗日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是张学 良和杨虎城接受抗日主张的原因,但不是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D项不符合 题意。14. 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 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 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A. 1894 年B.

    13、 1931 年C. 1937 年D. 1941 年答案C解析 根据“当年七月七日“卢沟桥和宛平城等信息可确定是卢沟桥事 变,发生在1937年。故选C项。15. 下表反映了 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 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1936 年1937 年1938 年棉纺织业10081.769.8面粉业10077.572.5机器业10099.656.0各业平均10085.574.9民族工业逐步萧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 B. C. D.答案B解析 由材料数据“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

    14、”可 知,中国民族工业此阶段都出现了明显的萧条,故正确;材料数据没有涉及外 国资本,故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中的轻、重比例关系, 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数据的变化情况和日本大规模侵华有直接关 系,正确。故选B项。16. 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 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 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 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这说明()A. 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B. 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C. 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

    15、党统治D. 国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象征答案A解析材料“1946年元旦,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 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 少的元素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共努力维护国共合作,故A项正确。根据地人民对 内战没有任何准备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问题,无 法体现“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故C项错误;国旗的象征性作用材料没有 体现,故D项错误。17. 毛泽东为新华社某一年元旦新年献词中说道:“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 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这一献 词发表的直接背景是()A.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

    16、千里跃进大别山B. 开国大典,建立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C. 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 三大战役,国民党军事力量急剧衰退答案D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 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判断应是1949年元旦献词。A项发生于1947 年,当时敌强我弱,排除;B项与献词中的“将要不符,排除;C项发生于1949 年4月,时间不符;1949年元旦时,辽沈战役已结束,淮海平津战役即将胜利, 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7、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 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 的结果。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 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 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 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 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 依据是什么?(6分)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

    18、代表的历史含义。(6分)重大事件主要 领导人革命的性质 1主要历史意义A洪秀全反封建反 侵略的农 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 统治辛亥革命孙中山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南昌 起义周恩来、 贺龙等新民主主 义革命C(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 的?(4分)(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3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 的统治)(3分)(2)A:太平

    19、天国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派的第一枪。(6分)(3)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答: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 道路)(4分)(4)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 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 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二“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可知 主题即反帝反封建;根据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可知依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2)问,太

    20、 平天国运动是开始于1851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 朽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故A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是发生 于1911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南昌起义是指1927年8月1 日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C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第(3)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受挫,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革命走 向胜利的

    21、正确道路。第(4)问,可从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先进阶级的领导对革 命进程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邱逢甲的诗往事:银烛廛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 梦台湾。材料二 毕业歌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 曲,作于1934年,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 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 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我们 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 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

    22、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 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1) 请你判断往事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夜夜梦台湾” ?作者 抒发了怎样的情怀?(6分)(2) 2015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是让 中华儿女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伟大胜利。试分析这个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有 何历史意义?(8分)(3) 说一说毕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年学生的什么抱负?(6分)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台湾,台湾从此脱离祖国的怀抱。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6分)(2) 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

    23、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6分)对世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 献,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分)(3)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国民 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4分)坚强不屈、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愤学习、自强不息,为 中华民族

    24、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 “邱逢甲的诗“夜夜梦台湾中可以分析出往 事写于甲午战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 约,日本割台湾,台湾从此脱离祖国的怀抱。作者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 怀。第(2)问,从“2015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可以判断出这个伟大胜利是指抗 日战争的胜利。根据抗战胜利的意义就可以得出答案。第(3)问,从材料“该片描 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毕 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年学生坚强不屈、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的爱 国主义精神,发愤学习、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0.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 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O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摘编自革命文化是党 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 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 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引自革命文化:中华民族 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1)材料一中的“变局”指什么?

    26、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 脚石。(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进行的努力。(8 分)(3)模仿示例,根据材料二中的划线内容提一个历史问题。(2分)(示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并加以说明。(6分)答案(1) “变局”: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绊脚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4分)(2) 努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8分)(3) 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哪一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党是什么?

    27、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分)(答出其中一 点即可)(4) 主题:革命或抗争。说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外国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 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6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 数千 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要从根本上改 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可知。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国近 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 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 根据材料二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及示例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原因、结果、性质、特点等提问题。第(4)问,符合近代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2019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