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958402       资源大小:19.9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docx

    1、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 6.怀念母亲 课题 怀念母亲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富有哲理、感人至深的散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季老深刻地陈述了痛失母亲,远离祖国母亲那种深深的悔、深深的恨、深深的爱与怀念之情,正像作者表白的那样,两位母亲在作者的生命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此教学本课,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氛围中,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朗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读出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

    2、样真挚的爱慕,更要读出学生心中生成的一种感动。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 (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真挚、朦胧、凄凉、心潮腾涌、可见一斑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崇敬和爱慕之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学前准备 1.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 课

    3、 题 。 (用时: 5分钟) 学生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板书课题。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母亲,用几个词语概括母亲的形象。 (慈爱、温柔、勤劳、朴实、善良等) 1.联系生活实际,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写一写母亲的形象。 _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用时: 15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1.按要求,自由朗读

    4、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易错字音以及易混字形。 2.四人小组学习交流: 文题中的母亲指的是谁?(交流自己读文的收获,明确文中的母亲是指亲生母亲、祖国母亲。 ) 3.(1)小组交流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以行为单位,开火车读出示的词语,相互正音。 (3)利用工具书2.查字典填空。 (1)奔字有 2 个读 音 , 在 本 课 中 读_,组词奔丧,它的意思是_;这个 字 的 另 一 个 读 音 是_。 (2)咽字在食不下咽中读_,还可以组词_;在哽咽中读_,这 个 词 的 意 思 是_。 3.把画线部分换成恰当的词语。 (1)我痛苦几天,无法安然入睡。 ( ) 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5、 ) 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说说终天之恨和频来入梦等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总结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情跳跃、涌动。 ( )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用时: 15 分钟) 1.自由读课文,理清段落结构。 2.读懂课题怀念母亲的双层含义。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读文,用笔画一画、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两位母亲? 4.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别写了什么?这两段与中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1.快速浏览全篇,思考交流: 这篇课文的命题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双关) 2.整体读文,理清段落结构。 (总分总) 3.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哪些内容是写对生身母亲的怀念?哪些内容

    6、是写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4.男女生分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讨论: 分别写了什么?这两段与中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4.填空。 (1)我一生有两个 母 亲 , 一 个 是_ , 一 个 是_。 (2)本文的写作结构是 _ _ _。 四、整体回顾,理清脉络。 (用时: 5分钟) 1.熟读课文,积累、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 2.小结: 季老数十年如一日,那样地怀念着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 这是一种怎样的刻骨铭心的怀念啊,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作者对两位母亲有着怎样的怀念,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做批注。 2.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感受。 5.读课文填空。 作

    7、者 对 亲 生 母 亲_; 作 者 对 祖 国 母 亲_。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他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新课开始,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母亲,概括母亲的形象,带着这些形象阅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先出示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而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在小组间巡视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

    8、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2.体会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祖国、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学习重点 仔细品读文中的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爱恋。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导入。 (用时: 5分钟) 1.听写词语: 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欣赏课文动漫,体会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 6.看拼音,写词语。 zhn zh( ) mng lng( ) 二、品读课文,感悟 怀念。 (用时: 25 分钟)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两位母亲特殊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

    9、作者对生母的怀念。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研读、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过渡: 与亲生母亲的相处时间短,1.再读课文,思考: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2.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7.理解词语的意思。 寝 不 安 席 : _ 怅 望 灰 天 : _ 食 不 下 咽 : _ 8.理解句子,回答问题。 (1)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 让季老对母亲的死抱终天之恨;初次置身异国他乡,对频来入梦的祖国母亲作者倍感思念,让我们品读季老

    10、的日记。 (1)想到故乡、想到故乡的老朋友,让季老心里感到凄凉的是什么? (2)这不同于普通的凄凉又是什么?为什么他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你能读出作者这样的感受吗? 4.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1)在季老的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请展开丰富的想象谈一谈。 也频来入梦。 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 有感情地朗读。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

    11、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你认为作者在想到故乡,想到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甜蜜的原因是 _-_ _ _ (2)在这远离家乡的日子里,作者时常回忆起在祖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祖国的亲朋好友,仿佛他们就在身边,这凄凉孤独的心中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儿甜蜜。 甜蜜和凄凉是不是矛盾?怎样理解?_ (2)什么是怅望灰天?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 有

    12、感情地朗读。 (3)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 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体现天下的母亲都很伟大。 ) (4)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_ _ 三、总结收获,布置练笔。 (用时: 10分钟) 1.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把心中最大的感动与大家分享吗? 2.对于自己的母亲,你是否有过说对不起的时候,是否有特别令你想说出妈妈,我爱您的时候,写下你与母亲的故事。 1.自由交流感想,说出自己的感动。 2.回忆与母亲生活的点点

    13、滴滴,和同学交流母子(女)相处的窍门儿。 9.请写出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 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要注意学生自学与老师引导相结合,适时给予指导。 文章情感丰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感悟,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 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编排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训练要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画出相关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感悟作者对母亲,尤其是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情感。 怀念母亲教学片段 思母之悔怀念母亲教学片段 思母之悔 师: 默读课文,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怀念? 生: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

    14、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 (出示句子)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 离开了母亲,作者十分难过,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师: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用一个词就是? 生: 寝食不安、寝食难安。 师: 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寝食不安呢? 生: 因为季羡林的母亲弃养。 师: 什么是弃养?(出示理解) 师: 我六岁离开生母,中间也只回去了两次,是这生离死别让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谁来读? 师: 寝食不安,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仿佛 生

    15、: 想到了小时候,母亲不辞辛苦抚养我长大。 生: 想到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母亲无私的付出。 生: 想到临别时,母亲湿润的眼眶。 师: 我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奉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 但是没等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我失去母爱,也失去奉养她的机会,我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一起齐读。 ) 师: 刚才我们读着词语,从中读到了伤感和怀念,我们还从哪里读到了这样的感受? 生: 从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读到作者当时已经非常痛苦,没有了母亲仿佛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师: 感情至深,请你读。 生: 从数十年如一日我发现每一天都非常痛苦。 师: 感情之长,请你读。 生: 读到终天之恨,我发现作者把未能报答母亲的恩情看做此生无法弥补的遗憾,他恨自己没有早日发现。 师: 请你读。 生: 从频来入梦中,我读到了母亲虽然离开我,却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母亲一直在我的心头。 师: 一起读句子。 赏析: 本段教学重点研读文章第 2 自然段。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这样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方法,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意事项

    本文(怀念母亲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