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大学论文.docx

    • 资源ID:1940505       资源大小:30.0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大学论文.docx

    1、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大学论文 植树中的奥秘前几天,我看到小区大门前的公路上就放了一些树,十字路口那儿有几名工人正在栽树。带着一丝好奇心,我边走边看着这些树,我发现这些树都是同一种树木,而且隔一段距离就放了一棵,不知不觉我来到工人师傅的身边。我满心疑惑地问工人师傅:“这段路多长啊,大概要栽多少棵树?”有一个师傅说:“这段路大概300米,至于要栽多少棵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每隔6米栽一棵。”没等工人师傅说完,我就脱口而出:“我知道栽多少棵了,是51棵。”工人师傅很惊讶,于是我把算法:30061=51(棵)告诉了他们,说完后我就离开那儿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在思考:实际上是不是要栽51棵呢?还要

    2、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要看两端栽不栽树,还只是一端栽树。想到这儿,又有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在一个池塘的四周栽同一种树该怎么算棵树呢?我赶忙回到家里,拿起纸笔画了个示意图,我先在图上画了4个小竖线表示4棵树,发现树的棵树和间隔数是一样的,我想一个例子说明不了什么,于是我又画了几种不同的情况,惊奇地发现:树的棵树的确和间隔数是一样的,我也明白了如何计算:用池塘的总长度除以间隔的长度等于树的棵树。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夸奖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思考的孩子,并告诉我这是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问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如栽树,架电线杆等,一般分为封闭和不封闭两种情况。老师鼓励

    3、我可以继续研究,比如栽两种不同的树会怎么样等等。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也正在研究中,相信有更多的奥秘在等着我去发现。不想不知道,一想真奇妙。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就一定能发现一个充满趣味,神奇无比的数学大世界。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小实验经过四年的学习,我们对图形有一些基本的认识,生活中,桌椅、门窗、橱柜等都是长方形的外观,这让我们自以为:长方形具有稳定性,以至于数学课上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性存在置疑,下面我们组织了一次实验。实验目的:证实平面内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实验器材:木条、钉子、200克、500克和1000克的法码。实验步骤:1、用木条和钉

    4、子分别做四个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2、依次把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四组立在桌子上,第一组用200克的法码放在顶上压;第二组用500克法码放在顶上压;第三组1000克法码放在顶上压。第四组先用木条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对角钉上,把它们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再分别用200克、500克和1000克法码放在顶上压。实验结果:第一组:三角形没变化,四边形、五边形变化不明显,六边形有一点点压扁;第二组:,三角形没变化,四边形有倾斜,五边形、六边形都有压扁;第三组:三角形没变化,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都倾斜压扁;第四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都没变化。实验结论:平面内三角形

    5、最具稳定性。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自行车三角架,人字形坡屋顶,东方明珠塔、金字塔 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 数学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乐趣。数学的世界也是一个有序的、充满规律的世界,只要大家开动脑筋,用心思考,便会发现许多规律和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难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方便。现在我们来看个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看到这个题目,我的思路是首先小春比小宁多12枚,那么我们就从总数的72枚中减去12枚,剩下的60枚便是小宁和小春平分且共有的部分,所以小宁是30枚,小春是42枚。最后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

    6、,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计算过程如下:72-12=60(枚)602=30(枚)30+12=42(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单一的,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如:72+12=84(枚)842=42(枚)42-12=30(枚)再如例题: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105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多15本,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计算过程如下:105-15=90(本)902=45(本)45+15=60(本)或者如:105+15=120(本)1202=60(本)60-15=45(本) 经过检验,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通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解决和差问

    7、题的规律,很开心。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会得到许多的规律和方法。 奇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几天,我在写数学课后练习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些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利用一些规律进行速算。如;乘,乘,乘。在这些算式中,它们的个位之和是整十,十位上的数字相同。我在计算的时候发现这些算式只要先计算出个位上数字的乘积;再将十位上的一个数字加,另一个十位数字不变相乘就可以算出正确的得数。我将这个有趣的现象兴致勃勃地告诉了爸爸,爸爸非常高兴。他说:这些只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奇妙运算的一小部分;虽是一部分却很有代表性。其实像乘,乘,乘这些个位数字相同,十位上相加满十也可以速算,你试试看它

    8、们该怎样计算?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尝试着速算,并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刚开始计算时,不得要领,总是错误。我改变策略,先用计算器算出正确得数,再去想速算方法。这样我利用正确的结果去倒推速算过程中出错的地方,果然让我找到了错误的原因。找到方法后,我就一边计算,一边验证。原来:这种算式的速算方法是先计算个位数字的乘积;再去计算十位上数字的乘积与个位数字的和,这样就很容易算出正确的得数了。亲爱的同学们,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许多奇妙的算法,数学王国中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去数学王国探寻奥秘吧! 商场里的趣味数学 今年春节前,妈妈带我到安德利商场买东西,商场内“年”味十足,到处都是

    9、打折促销活动,打折促销的花样也是各种各样的,我观察了一下主要有下面几种打折促销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直接打折。商品标明打7折,就是商品原价乘0.7就是打折后的价格了。第二种方式是返现金券。购物满500元赠500元现金券。第三种方式是满一定金额立减现金。购物满200元立减80元。妈妈说,快过新年了,今天我准备给你爸爸买双皮鞋,给你买双运动鞋,给我自己买一条裤子,你做主,看如何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让我当家作主,我得好好表现。我仔细分析了这三种打折方式,比较起来第二种方式的折扣最大,决定用第二种打折方式购物。在商场里转悠一圈,我的主意出来了,爸爸喜欢名牌,挑选一双鳄鱼牌皮鞋, 698

    10、元成交,获得500元(200元现金劵2张,100元现金劵1张)现金券,接着给我自己挑选了一双七波辉牌运动鞋198元,用掉200元现金券,马不停蹄,我们又来到女裤柜组给妈妈选了一条女王牌女裤298元,剩下300元现金劵正好够用。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拿着东西下楼时,妈妈突然说要考我一个问题,她要我算算今天我们买的东西总共打了几折,我心里想,这可简单的很,难不倒我,我立马用妈妈手机的计算器功能算起来,我们总共花了698元,买了698+198+2981194元价格的商品,用69811940.585,我大声说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的五八折,妈妈听了直夸我聪明。同时她还告诉我这其中还有窍门,三种打折方式,如果购买东

    11、西比较多用第二种方式最划算,但首先第一次买东西赠现金券时,一定要买最接近500元整数倍的价格的商品,这样才能花最少的钱得到现金券,其次就是用500元现金券买东西时,所选商品的总价要最接近500元,这样算下来的折扣才是最大的;如果只买一件东西用第三种方式比较划算,因为你可以直接得到现金返还,也不用再去买别的东西了;如果你看上了某件商品,而那种商品正好是第一种打折方式,那你有钱就任性一次吧,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通过对打折促销的研究,我发现生活中真是处处蕴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啊! 爷 爷 家 的 数 学 上个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去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家住在农村,家里养了很多家禽和家畜,如鸡、鸭、

    12、鹅,兔、猪等,我非常喜欢逗它们玩,那天天空阴沉沉的,我一到爷爷家,爷爷就对我说:“小孙子,你来了正好,天要下大雨了,你快帮我,把这几只鸡和兔都全部赶到那个笼子里,防止它们淋雨而生病。”我爽快地答应了,快速跑过去帮忙,与其同时妈妈也过来帮忙了,过了一会儿,鸡和兔已经被我们全部赶进笼子里面去了。就在我喘口气,准备喝水的时候,妈妈突然对我说:“现在我来考考你,这个笼里的鸡头和兔头共有15个,鸡脚和兔脚共有38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我想了一会儿,对妈妈说:“这题我想出来了,从已知了15个头,就知道鸡、兔共有15只,而我们又知道1只鸡有2只脚,1只兔子有4只脚,假设笼子里面全部是15只鸡,那么应该有1

    13、52=30(只)脚,但实际上笼中有38只脚,少了38-30=8(只)脚,原因是我假设把笼中的兔子也算作了鸡,每只兔子少算了两只脚,所以兔子有82=4(只),这样鸡实际上只有154=11(只)了,对吧?”妈妈听了,微笑的点点头,对我说:“嗯,这么快就出来了,不错啊,给你点个赞!”妈妈竖起了大拇指,接着说:“这题可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趣的算术题鸡兔同笼啊,你这么快能算出来,看来数学没白学啊。”我得意洋洋的说:“因为我是小小算术家啊!”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绽放出美丽的数学思维之花! 数学的意义在于享受过程在我们身边发生过许多许多

    14、的事情都跟数学有关,比如:购买几样商品,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学校举行集会,老师需要清点人数;经营商铺的老板要核算这个月盈亏多少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能看见数学。数学时而有趣,时而深奥。这不,我就碰到了这样一道数学趣题:“有一个数字,不论横看、竖看,或者反过来看、倒过来看,它的字义和字形都不变,你能猜出这个数字吗?”我反复思索,没有头绪,也没有答案。后来,我利用排除法,排除了多位数,看从一位数里能否找到合适的答案,我先从1开始,1反着看正着看,唯独横看不一样。“淘汰。”2反着看就不一样。“淘汰。”3也被淘汰就这样,我把1、2、3、4、5、6、7、8、9,通通试了一遍,没有一个合适的答案,这时,我心里

    15、起了疑惑:“这题是不是出错了呀?不会吧?”这时,我无意间瞟到上一题中的句号,“对呀,零不就是答案吗?不论怎么看,都一样啊!”我高兴地写下了答案,恨不得马上跑回家,好好地在妈妈面前炫耀一番。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追求答案是个有趣的过程,我也从此爱上了数学。数学无处不在,你说是吗? 算式中隐藏的奥妙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数学算式中的计算方法也是不一致的,在做一道数学题时,我犯了难,题目是:1+2+3+4+5+6+7+8+9+10+11+12+12+999=?啊!这不是天文数字吗?我拿出计算器,一个个地加,把我的头都搞晕了,我突然想起:老师说过遇到比较多的数连加,可以巧解。1+999=1000,2+9

    16、98=1000我在心中嘀咕着,难不能只要算出一共有多少对,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但最麻烦的还是求出共有多少对,我激动的心情又一下坠到了谷底。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1+2+3+4+5+6+7+8+9+10=?只要将1+10=11、2+9=11、3+8=11、4+7=11、5+6=11中组成了5个11,511=55,所以1+2+3+4+5+6+7+8+9+10=55.那1+2+3+4+5+6+7+8+999=?古人云:不耻下问。我只好带着疑问去问爸爸,爸爸说:“1-999有999个数,999是个单数,可以用1+999=1000、1000999=999000,999000中有两组数,你把其中一组

    17、看倒过来:(如图)1+2+3+999=999+998+997+=用第一组第1个数加第二组第一个数,可以算出有999组,一组为1000,只不过又重新“克隆”了一组,结果为999000,爸爸提醒我,不要忘了是两组。9990002=4999500,哦,答案就是499500,原来这么简单,容易啊!数学真是充满奥妙呀!高深莫测的倍数今天,老师上课时讲了2、3、5倍数的特征。我好奇地想:“那么4、6、7其他数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呢?”于是,我便决定自己研究研究。首先从4开始研究,1当然是不用说了,因为所有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难道4的倍数与3的倍数特征相同,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能被4整除就是4的倍数?我思考了

    18、一会儿,连忙否认了这个结论,因为32就是4的倍数,而3+2=5,5不可以被4整除,所以是不对的。那么是不是像2、5那样个位上数有特点呢?也不是。因为32是4的倍数,而22个位上也是2,22却不是4的倍数,所以这个结论也不对。我又忽然想到4=22,难道一个数可以连续被两个2整除的数,就可以被4整除吗?我一试,还真的是这样。看来4的倍数可以被连续两个2整除。那么7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我试了很多种方法,结果没有一种是正确的,我上网搜了一下,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如果一个数,把它最后一位舍去,再用3乘剩下的数,然后将最后一位数加在得数上。它是7的倍数那原来的数就成了397.用3乘:3973=1191.再

    19、把最后一位数加在得数上:1191+6=1197.这个数还是大了,再做一次吧:1193+7=364,它是7的倍数吧,看不出来?就再做一次:363+4=112,再看不出就再做一次:113+2=35,这回总可以看出来了,所以3976是7的倍数。不过我觉得还是直接除更快些。那么13、37更大一些999、1087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啊!倍数,你可真是高深莫测呀!让数学学以致用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购物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要绘图。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

    20、,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位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这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的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少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

    21、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烙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会全部搞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 。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到,学数学必须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多。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大家自然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大有用处!蜂窝原来这样美一天

    22、,我在家后院玩,发现一个小蜂窝,我顺手将这个蜂窝打了下来,却意外的发现,这个蜂窝里的蜂室全都是正六边形,很好看,我感到特别奇怪。这是为什么呢?拿着蜂窝仔细看了看,这些正六边形的蜂室一个紧接着一个,密铺在一起。让我想起有些装饰用得地砖,也是正六边形的,真好看。难道蜜蜂也仅仅是为了装扮他的蜂窝吗?为什么蜂室不造成圆形、正方形的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结果发现六边形的蜂室既美观又实用,它可以密铺,不像圆形铺在一起中间有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空隙既不能放蜂蜜,又不能放幼蜂,如果蜂室造成圆形,会浪费蜂蜡。正方形的蜂室住的舒服,拐角处比较挤压。我想:要是正三角形的,就更挤压了。看来只有正六边形才是最理想的蜂

    23、窝。我不禁惊诧:一个不起眼的蜂窝,里面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数学奥秘。蜜蜂真不愧是大自然的能工巧匠啊!糖果的巧妙拿法一次晚上,桌上放着20颗糖果,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想吃糖果啦?”“嗯嗯!”我直点头,“那我们先一起玩个糖果游戏吧!你赢了我就给你吃糖果。”我连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妈妈把糖果放到我的面前,说:“这里一共有20颗糖果,每次最少拿一颗,最多只能拿三颗,看看谁能拿到最后一颗糖果谁就赢。”“好啊好啊!太简单了!一言为定哦!我先拿!”我们两个你拿一次,我拿一次,可是每次都是妈妈拿到最后一颗糖果。“怎么每次都是你拿到最后一颗呢?”我特不服气的说。这时在旁边的

    24、爸爸忍不住发话了:“你妈妈每次都拿到第16颗糖果,所以肯定能拿到第20颗糖果啦!你没有注意到这是有规律的吗?笨蛋!”我仔细一想,每次我拿一颗,妈妈就拿3颗,我拿2颗,妈妈就拿2颗,我拿3颗,妈妈反而拿一颗,我和她每次一共拿4颗,照这样算,妈妈稳稳地就拿到了第四、第八、第十二、第十六、第二十!我不输才怪!虽然我输了,但妈妈出的题目我以后要经常去运用,以此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数学让生活更快乐曾经在书上看过美国著名美国数学家PR哈尔莫斯说得这样一句话:“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想恐怕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得益于数学的指引而迎刃而解的缘故吧!记得去年国庆节,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绿茶”餐厅用餐

    25、,在“美团”网上出售的100元代金卷售价为83元,50元代金卷售价为43元。国庆节期间现金买单享8.8折优惠。我们在这儿消费了184元,怎样买单划算呢?妈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我。现金买单需要161.92元,而团购两张面值一百的代金卷需要花费166元,如果团购一张面值一百的代金卷和一张面值五十的代金卷,其余付现金只需要160元。我果断让妈妈使用第三种方法。今年寒假,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新加坡旅游,在机场托运行李时,我们三人的行李都超重了,需另付12元行李费。如果我们三人的行李都让爸爸一人携带,那么,就需要另付24元行李费。爸爸说:“我们三个人一共带了150千克行李,你能算出每人可以免费带多少千克行李

    26、上飞机吗?”上了飞机后,我拿出了纸和笔,左思右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我用方程解开了这一题的答案:设每人可以免费带X千克行李上飞机,那么(150-3x)12=(150-x)24,最终x=30.每一次解答都是快乐的,当有一扇“大门”阻挡在我前进的道路上时,我就会使用数学这把钥匙将它打开。同时我也明白了数学不是要不停做题,而是要将它与生活接轨。“四舍五入”的猫腻 “五一”小长假快到了,为了适应庐江炎热的天气,我和妈妈去商场买了四条短裤。它们的原价分别是179元和159元,打八八折,是用每条裤子先打折再相加的方法计算的,最后的总价是298元。我想:我上个学期刚好学习了折数的计算方法,那么用原价

    27、相加后再打折会不会更便宜一点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既然你想知道结果,那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听了妈妈的话,更激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于是,我把这两种方法都列了出来:第一种是先打折再相加:1790.88=157.52(元),四舍五入后是158元,1590.88=139.92(元),四舍五入后是140元,最后的总价为298元。第二种是先相加再打折:179+159=238(元),2380.88=297.44(元),四舍五入后是297元。大家看出猫腻了吗?虽然这两种方法似乎都没有问题,但是要四舍五入到整元,这里的猫腻可就大了!大家看到了吧,前后整整相差了1元!大家可别小看这1元的差距,

    28、如果每次结算都多出了这1元,那一天积累下来的钱估计都多发一个员工的工资了呢!我把这个发现讲给妈妈听,妈妈夸我道:“真聪明!不过你发现了没有,这两条裤子分开打折都是五入,但相加后再打折就变成四舍了。当然,也可能出现按第二种方法计算比第一种多的情况。但是不管怎么说,商场里的价格大多都定在刚好能五入的地方呢!”数学真奇妙啊!我不惊感叹道。生活中的数学五一节,妈妈和我去逛商场。今天商场里到处都在搞活动。妈妈对我说:“今天在搞活动,商场里的东西一定比平时便宜。我去看看自然堂化妆品在搞什么活动。”我和妈妈来到了化妆品专柜,现在搞的活动是买两百元减二十元,妈妈对我说:“平时搞活动是打九折。”妈妈在里面精挑细

    29、选,一共挑了556元的化妆品,妈妈选好后,营业员就要帮我们按今天的活动价开票,这时妈妈突然说:“等一下。”转身又对我说:“你算一下按照活动价算,满200元减20元,556元里面有两个200元,也就是能减两个20元,556-40=516(元),按照平时的价格打9折计算,5560.9=500.4(元)。一算真的还是不比平时的活动价格便宜呢!然后妈妈像连环炮一样问起问题来:“如果我刚好买400元的话是打九折便宜还是满200元减20元便宜?如果是300元呢?”我算了起来。400-40=360(元),4000.9=360(元),300-20=280(元),3000.9=270(元)我向妈妈一字不差地说了

    30、答案,看我对答如流,妈妈点了点头。最后,妈妈买了400元的化妆品。由此可知:当总价格低于或高于200的倍数时,还是打九折便宜些。当总价等于200的倍数时,无论是满200元减20元还是打9折,价格都是一样的。日 历 中 的 数 学从小,我就是个“时间痴”。一到上学要看课程表时,我就常会问:“今天星期几呀?”。对此,我妈为了改去我的“时病”,特意买了一本日历,天天让我打个“”,才能去上学。这样,我便能明白今天是几月几日了。 一天,我打开日历,像往常一样打了个勾。便无聊地在上面画来画去。然而,我却有了一个奇妙的发现。明天是5月10号,它上面对应的日期为5月3日,下面的日期为5月17日。上面的日期“3

    31、”日比“10”日少了7天,而下面却又多了7天。更有趣的是当“3+17”时,结果为“20”、“10”号的2倍。“5月10日”的前一天是9号,后一天是11号。加起来也正好是“10”的2倍。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题目是这样的:a、b、c为3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和为多少?当时正好是“平均数”这一课,我三下五除二便做出了答案3b.由于“b”为三个自然数的中间量,“a”比它少1,“c”比它大1,所以一少一多,再加上一个“b”。当然就为“3b”了。这个题目虽然十分简单,却是一道经典题目,充分考察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多补少。这一发现让我十分惊讶。想不到这小小的日历中竟然也有这样的大道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小道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创造数学。正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精彩,如此令人期待,如此妙不可言! 圆在日常生活日的运用圆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平面图形,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今天,我就这些特点来说一说。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汽车轮、火车轮都是圆的,为什么这些轮子都是圆的呢?我决定做个实验,求证答案。周末,我在家里试着做出几个其他形状轮子的小车,进行一次实验。首先出场的是装有三角形轮子的小车,上了发条后,很难前进。然后,我又拿出装有正方形轮子的小车,发现这辆车虽然行驶地非常艰难,但是比三角形轮子的小车行驶得更远。但是,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大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