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 资源ID:1929248       资源大小:36.2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1、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 三单元单元内容 加减法(一)单元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单元难点1.理解加法的意义2.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单元课时14课时划分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 第2课时 还剩下多少 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第4课时 练习一第5课时 猜数字游戏 第6课时 背土第7课时 跳绳 第8课时 可爱的企鹅第9课时 小鸡吃食 第10课时时乘车第11课时 练习二 第12课时做个加法表第13

    2、课时 做个减法表 第14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科目数学年级一教学内容一共有多少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1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的意义2.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学准备情境图,口算卡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生:想!师:好

    3、!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生:记得,是笑笑!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生:铅笔。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生:一共有5支铅笔。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

    4、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二、讲授新课。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师:恩!说得真棒!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生:好!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

    5、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生:一共有5只熊猫。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生:愿意!师:恩!很好!看来咱们同学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其实啊!老师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们的数字去解决咱们刚才的那个问题呢?生:可以!师:恩!同学们很棒!首先咱们来看,吃竹子的3只熊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点名回答)生4:用数字3来表示。师: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又应该用哪个数

    6、字表示呢?生5:用数字2来表示。师:恩!说得真好!接下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咱们是怎么做得呀?生:把吃竹子的这3只熊猫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合起来。师:诶,大家想想,该怎么合呢?(诶!对了,要用到咱们数学里的一个符号“”)师: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生:认识,加号(板书)师:恩!合起来之后一共就有5只熊猫。(板书“=5”)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学生齐读两遍“3加2等于5”)师:好了!大家想一想,3+2=5这个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们公园里的熊猫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生自由说一说)师:恩!同学们都很棒!看来咱们同学们刚才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可要出题考考大

    7、家了,请同学们看清楚哦。2、摆一摆,算一算师:(出示课本第24页“摆一摆,算一算”题目),让学生们用小棒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三、练习巩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请学生翻开书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师:到这里,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快要结束了,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3+2=5读作:3加2等于5.教学反思:附:作业设计科目数学年级一教学内容还剩下多少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2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2.能列出、读出减法算式,并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

    8、简单的减法问题。教学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教学准备情境图,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创设情境示果树图,让学生观察图,读取图中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信息。二体会减法的含义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笑笑看到了什么/2.根据图,提出问题,并引出减法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苹果?你怎么知道是3个。从图中看出来。 比5个少2个是3个。从5个中去掉2个,可以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5-23中间的符号是减号,算式读作5减2等于3. 表示有5个苹果,去掉2个还剩3个。3用圆片代替果子摆一摆,

    9、先摆5个圆片表示什么,再拿走2个表示什么,最后剩下3个表示什么/?换个算式5-41 摆一摆4. 还剩下几块饼干?说一说,数一数。引导学生说一说,原来有多少块,搬走了几块,还剩多少?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列出算式。5-23 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5.你能象这样说出几个减法算式并读出来吗?6.寻找身边的减法问题小朋友认识了减法,能不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减法问题呢?三巩固练习1.画一画,算一算书P27学生先划去圆圈,再列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试一试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图意,弄清搬走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再列式计算。3. 看算式,说一说出示4-1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说一说这道算式可以表示什么

    10、?四拓展延伸完成练一练第2题最后两道开放题要求图要和算式相对应。多请不同答案的学生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五课堂小结回首这一节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3到6。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减法的认识 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 5-23读作5减2等于3.教学反思:附:作业设计科目数学年级一教学内容可爱的小猫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3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初步体

    11、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讲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谁能告诉大家,小猫为什么1条鱼也没钓着吗? 学生可能会说: 因为小猫不专心,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所以没有钓着鱼。 因为小猫还小,它还没有学会钓鱼。 师:说小猫还小,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小猫长大了,还是这样不专心,你们想会怎么样呢? 生:还是会钓不到鱼。 师:对!所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都要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大家可不能像小猫那样不专心哪!根据“小猫钓鱼”中的妈妈钓了3条鱼,小猫1条鱼也没钓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师:问题想得好,这也

    12、正是老师想提的问题。你们会列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想法?怎么列的算式? 学生可能会说:小猫1条鱼也没钓到,妈妈钓到了3条鱼,列算式就是0+3=3。师: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回到家。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出去办点事。小猫在家等妈妈,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会怎么做呢?你们想知道吗?看动画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景图) 师:结果怎样? 生:小猫把鱼吃完了。 师:3条鱼都小猫吃了,那么列式就是33,1条鱼也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3-3=0。得数是0,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板书课题)二 探究新知1进一步学习减法。师:怎么最后成了0条鱼

    13、了?我们再次看动画,研究研究这是怎么回事?出示课件。看完动画,让学生讲一讲这个小故事,注意提炼其中的数学信息。师: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等妈妈等的实在着急了,就吃了1条鱼,这时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还剩多少条鱼? 师:是啊!老师也想知道这时还剩几条鱼,计算还剩下多少,我们应该用减法,谁能把算式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1=2 师:小猫等着等着,又想吃鱼了,可是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小猫又吃了1条鱼,这时还剩几条鱼呢?该怎么列式呢?生:2-1=1,还剩1条鱼。师:看最后一幅图,小猫又吃了盘子里的最后1条鱼,还剩多少你呢?该怎么列式?生:1-1=0,还剩0条鱼。师:开始上课的时候,同

    14、学们已经知道了,如果只看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就列式为3-3=0;如果只看第二幅图(盘子里有2条鱼)和第四幅图的情境,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 生:2-2=0,因为第二幅图的盘子里有2条鱼,第四幅图2条鱼被小猫吃了,所以说是2-2=0,最后1条鱼也没有了。 2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计数器上的5个珠子,分开拨成了4个一堆和1个一堆,你能用我们学的数学知识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可能会说: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能想出这么多种算式,如果老师把珠子拨成3和2,又该怎么列式呢?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讨论一下:每幅图可以列出的四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3试一试。

    15、 师:同学们都喜欢套圈的小游戏吧!套圈是一项健康有趣的娱乐项目,你看这个小朋友的手里拿着几个圈?(出示课件)你们猜一猜,他可能套上几个?(拿着4个圈,可能套上1个,也可能套上2个) (1)当小朋友套上1个圈时,你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或3+1=4)(4-1=3或4-3=1) (2)当他套上2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 (2+2=44-2=2) (3)当他套上3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 (1+3=4或3+1=4)(4-1=3或4-3=1) (4)当他把所有的圈都套上了,该怎么列式呢? (0+4=4或4+0=4)(44=0或4-0=4)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得数是0的计算

    16、,知道了当把所有的物体都拿走以后,一个也不剩了,这时候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就是0。板书设计:可爱的小猫(得数0的减法)3-1=2 2-1=1 1-1=02-2=0 3-3=0教学反思:附:作业设计科目数学年级一教学内容练习一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4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2、第二题

    17、:学生独立完成。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二、找规律填数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2、第4题:(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2)组织生分组交流。(3)反馈讨论结果。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三、作业:课本5、6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附:作业设计科目数学年级一教学内容猜数游戏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5

    18、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棋子,课件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师:看老师手里有多少颗棋子?(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拿出了几颗,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有几颗棋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导学生猜数)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习10以内的数时间

    19、不长,对数的认识及数数均不是十分熟悉,因此这样安排单手猜数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复习10以内的数,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师:刚才同学们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一只手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 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颗棋子。 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跟6有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板书课题:得数是6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设计意图:从学生

    20、感兴趣的猜数游戏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 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师:现在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这只手里有几颗棋子(3颗),那么老师的另一只手握着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 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颗棋子,就还剩3颗棋子。 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的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 可以列式算出来:633。 (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2分一分,填一填。 师:现在老师想把手里的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面,你有哪些分法? 生1:可以一只手里面放

    21、O颗,另一只手里面放6颗。 生2:可以一只手里面放1颗,另一只手里面放5颗。 生3:可以一只手里面放2颗,另一只手里面放4颗。生4:可以一只手里面放3颗,另一只手里面也放3颗。 生5:可以一只手里面放4颗,另一只手里面放2颗。 生6:可以一只手里面放5颗,另一只手里面放1颗。生7:可以一只手里面放6颗,另一只手里面放O颗。 师:打开教材第34页,根据你们的分法能填好这个表格吗?试试看。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在小组交流后,汇报。生1:左边盘子里有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三、课堂总结

    22、我们今天学习了得数是几的加减法?谁能说一说列举几个算式?板书设计: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6 1 2 3 4 5 5 4 3 2 1教学反思:附:作业设计科目数学年级一教学内容背土豆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6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棋子,课件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

    23、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背土豆)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景图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工作。二探究新知1“背土豆”中的问题。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24、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学生可能会这样: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十百2口袋上的洞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i个也没有

    25、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记录?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

    26、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使学生懂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的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计算的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7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三、总结 师:同学们,能把前面学习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应用到“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越来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帮你解决更多的问题!板书设计:背土豆(得数7的加减法)7 1 2 3 4 5 66 5 4 3 2 1教学反思:附:作业设计科目数学

    27、年级一教学内容跳绳课型总课时14第几课时7主备黄媚燕辅备杨诗颖 刘付明芳 郭勇群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教学重点学会“8”和“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棋子,小棒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二、提出问题,讨论1、观察图提出问题。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3、分小组交流算法。三、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四、练一练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六、课外延伸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七、作业:课本练习“八戒吃瓜”板书设计:跳绳(得数8 ,9的加减法) 1 2 3 4 5 6 7 8 99 8 7 6 5 4 3 2 1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