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docx

    • 资源ID:1924940       资源大小:46.69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docx

    1、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 行)2002 北京 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财建字2000008号文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关于下达2000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依据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建设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并经多次征求有关方面的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后而形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研究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是人类认识自然、拯救和保存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基地。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基本形成

    2、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覆盖全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树立了我国重视生态保护的良好的国际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日益加大,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由于自然保护区类型不同、规模不一、基础设施和管理条件变化大、建设内容复杂,为了因地制宜地确定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功能,使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合理而有效,在总结以往自然保护区工

    3、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本标准共分为6章27条。第一章总则,主要说明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类型与规模,主要提出了保护区类型与规模的划分标准;第三章工程项目构成,主要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工程项目;第四章主要建设项目与工程量,分别类型和规模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各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第五章人员配置;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别类型和规模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是对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的依据以及执行中要注意的事项的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管

    4、理司提出。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组织制订工作。 编写组 二二年九月 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规模 3第三章 工程项目构成 5第四章 主要建设项目与工程量 7第五章 人员配置 11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主管部门审查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工程

    5、建设项目。已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及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的规定。 第四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荒漠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五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应在“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建设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优先保护、合理布局。一切建设项目应有利于自然环境、自然

    6、资源的保护,有利于拯救濒于灭绝和珍稀的生物物种,有利于科学研究和促进科技进步。建设项目不得破坏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保护对象的生长栖息环境,不得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二、分类建设、分区管理。分别按自然保护区类型确定建设与管理策略,有针对性地安排必要的工程建设项目。在保护区内部划分功能区,实行分区保护与管理,严格管理保护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利用项目在实验区适度集中安排。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自然保护区现状以及保护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建设规模、工程量,以及建设重点、投资规模与建设期限。除投资规模较小的自然保护区宜一次建设完成外,其它自然保护区可分期建设,首期建设期一般为35年。分期建设的自然

    7、保护区,首期宜完成以下建设内容: (1)核心区与缓冲区的保护工程项目; (2)实验区开展保护管理所必须的工程项目;(3)近期必须开展的科研、宣教、监测工程项目;(4)局址、站址建设工程近期需要开展的项目;(5)道路、通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近期需要建设的项目。 四、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确保质量,因地制宜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建设项目符合保护对象需要。第六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 一、有相应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文件。二、经相应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三、自然保护区有明确的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四、自然

    8、保护区有相应的林地、林木所有权或土地经营管理权。第七条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只能布设必须的科研监测、观察及保护性工程设施,并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对防火了望塔、野生动物观测点等保护性、科研工程设施在条件许可下应布设在核心区外。缓冲区可以布设科研观察、必要的保护性工程设施。实验区除布设保护性工程设施外,应适度集中布设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第八条 自然保护区建设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各项工程设施。同时,要与保护区内的其它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相结合,不得重复建设。第九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必须在现地综合调查、踏查的基础上,根据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

    9、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工程项目建设条件,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原有工程设施状况等确定。 第十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除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规模第十一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建设,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对林业行业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别六种类型,见表1。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表 表1类别类 型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类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典型和有代表性的森林、稀树草原群落及生境形成的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或物种已遭破坏,而又有重要价值、有待恢复的地区,以及主要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公益效益的森林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典型和有代表性的内陆与滨海滩涂的水生或陆

    10、栖生物群落及湿地生境形成的生态系统,包括珍稀、濒危湿地鸟类的栖息地,河口与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典型和有代表性的旱生、沙生、盐生和高寒生物群落及荒漠生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野生生物类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原生地或集中成片地区及特有、典型的植被类型分布区,包括应拯救物种、扩大种群和保存基因而人工种植、驯化的移地保护区、种质保存基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物种栖息地、繁殖地、迁移地或物种储存地,候鸟的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包括应拯救物种和扩大种群而人工养殖、放养、驯化动物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遗迹类型自然

    11、保护区以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地、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地区 第十二条 自然保护区根据面积大小和自然性差异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4个规模等级,按照表2的规定确定。对于形状狭长、地块相对分散,或保护区内人口较多、自然性较差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规模等级。 自然保护区规模划分表 表2 类型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森林类型15万hm2,天然乔灌林地70%或核心区面积50%。(1)15万hm2,天然乔灌林地70%或核心区面积50%;(2)5万hm2(不含)15万hm2。1万hm2(不含)5万hm2。1万hm2湿地类型20万hm2,水域与常年或季节性湿地面积30%(1

    12、)20万hm2,水域与常年或季节性湿地面积30%;(2)8万hm2(不含)20万hm2,水域与经常或季节性湿地面积30%(1)8万hm2(不含)20万hm2,水域与常年或季节性湿地面积30%;(2)2万hm2(不含)8万hm2,水域与经常或季节性湿地面积30%(1)2万hm2(不含)8万hm2,水域与常年或季节性湿地面积30%;(2)2万hm2荒漠类型50万hm2,灌草覆盖率30%(1)50万hm2,灌草覆盖率30%;(2)20万hm2(不含)50万hm2,灌草覆盖率30%(1)20万hm2(不含)50万hm2,灌草覆盖率30%;(2)5万hm2(不含)20万hm2,灌草覆盖率30%(1)5万

    13、hm2(不含)20万hm2,灌草覆盖率30%;(2)5万hm2野生植物类型(1)5万hm2;(2)1万hm2(不含)5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5种或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区面积30%(1)1万hm2(不含)5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5种或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区面积5种或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区面积30%(1)0.5万hm2(不含)1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5种或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区面积30%;(2)20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区面积50%(1)20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区面积50%;(2)10万hm2(不含)20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1

    14、0种或核心区面积50%(1)10万hm2(不含)20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区面积50%;(2)2万hm2(不含)10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10种或或核心区面积50%(1)2万hm2(不含)10万hm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区面积50%;(2)2万hm2自然遗迹类型10万hm23万hm2(不含)10万hm20.5万hm2(不含)3万hm20.5万hm2 注:上表中不止一个条件的,只要满足其一即可。第三章 工程项目构成 第十三条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分为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与监测工程、宣传与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五个方面。 第十

    15、四条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建设项目构成见表3。 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表 表3项目名称森林类型湿地类型荒漠类型野生植物类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遗迹类型界碑、界桩、标示牌保护管理点检查站点、哨卡野外巡护路网森林防火围栏重点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重点野生植物与生境保护栖息地与生境改善植被恢复湿地保护与恢复注:“”为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构成 第十五条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与监测工程建设项目构成见表4。自然保护区科研与监测工程建设项目表表4项目名称森林类型湿地类型荒漠类型野生植物类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遗迹类型科研、实验、分析设施野外监控气象、土壤、水文等监测关键物种观察、监测与跟踪生态定位

    16、观测固定观测样地(带)环志站管理信息系统 注:“”为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构成 第十六条 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建设项目包括宣教设施、科普宣教基地建设和人员培训。 第十七条 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管理局、分局、站的建筑工程以及道路、通信、供电、给排水、采暖、广播电视、交通工具、绿化美化等。 第十八条 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可开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态旅游和资源开发示范项目,禁止引入外来种,保护对社区内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旅游观光有重要作用的产业。第四章 主要建设项目与工程量第十九条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恢复工程各工程项目与工程量列于各类型自然保护区技术经济指标表中。 一

    17、、保护管理站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各保护管理站的保护管理面积根据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确定; 2.保护管理站的保护管理范围应与行政区划范围保持一致; 3.保护管理站的管护面积应符合表5的规定。保护管理站管护面积指标表 表5保护区类型生态系统类野生 生 物类自然 遗 迹 类森林湿地荒漠一般管护面积(hm2)3000100002000020005000最小管护面积(hm2)500200050005001000 二、保护管理点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各保护管理点的保护管理面积根据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分布状况确定;2. 超大型、大型和部分中型自然保护区可

    18、设保护管理点,小型自然保护区不设保护管理点;3.达不到表6中一般保护面积的保护管理站不设保护管理点; 4.每个保护管理点的最小保护管理面积符合表6规定。面积超过100万hm2的自然保护区可适当多设保护点。保护管理点管护面积指标表表6保护区类型生态系统类野生 生 物类自然 遗 迹 类森林湿地荒漠最小管护面积(hm2)4008002000250500 5.保护管理点一般应设在保护区内的居民点或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三、保护工程的主要设备可参照表7。保护工程主要设备表 表7项 目设 备 名 称珍稀植物保护设备无菌操作台,培养架,培养瓶,遮阳网动物救护设备外科器械,产科器械,孵化器,治疗仪,诊断仪,心电

    19、图仪等医疗设备动物监控设备无线跟踪仪,电子项圈,探测仪,监视器湿地保护设备抽水机,挖掘机,推土机执法、巡护设备巡逻艇,报警器,摩托车,夜视仪防火设备灭火机,灭火器,消火栓,微波传输仪,监视器,高倍望远镜,火险探测仪,火源探测仪,破拆工具,灭火弹,卫星接收器,油锯机,割灌机病虫害防治设备喷药机,喷雾器,检验箱、显微镜、检疫刀、检疫钩等检疫设备四、在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种源繁育与驯养基地(包括野化基地和放归工程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的繁育驯化基地的建设应另行立项。第二十条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与监测工程包括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定位观测、野外监控、科技资料保存、标本

    20、制作与贮存、陈列等建筑工程与设备配备。对于有一定科学研究与监测基础、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合作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并已成为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基地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科研中心(站),配备相应的科研设备。其它自然保护区可以适当地安排监测设施。科研中心(站)应在管理局集中建设,建筑工程量应符合表8的规定。科研与监测工程主要设备参见表9。科研工程建筑工程量表 表8等 级超大型大 型中 型小 型国家级(m2)1000200080015005001000300600地方级(m2)80015005001000300500200300注:科研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在管理局集中布置规

    21、模较大时,也可采用框架结构。科研与监测工程主要设备表表9项 目设 备 名 称调查设备海拔仪,罗盘仪,距测仪,水准仪,经纬仪,求积仪,调查工具,野外生活工具监测设备自动气象仪,自动观测记录器,双筒望远镜,高倍望远镜,摄像机,放像机,土壤测试箱,种子速测仪试验设备化学分析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分析天平,电子秤,冰箱,烘干箱,冷藏柜,恒温箱,离心机,夹层锅,澄清罐,灭菌器,分光光度仪,野外PH计,酸度计,液相色谱仪,化验设备,标本架,消毒柜科研辅助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GPS,数字化仪,绘图仪,资料架,网络设备,数码照相机,投影仪,档案柜鸟类环志设备粘网,网杆,活动帐篷,鸟笼,鸟环,麻

    22、醉枪,野外测量用具 第二十一条 宣传教育工程应满足实物、标语、模型、多媒体等灵活多样宣传教育手段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参观考察、教学实习的接待能力和承受量。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交通较为便利、社区人口比较密集、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3万以上、进行集中宣传教育能起到较好效果的自然保护区,可设宣教中心。宣教中心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0的规定。其它有一般科研任务、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1万以上的保护区可设陈列馆,面积为200 m2300m2。宣教设备主要包括照相机、摄象机、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放映机、音像编辑设备、教学实习设备等。 对于因特殊物种的保护与宣传的需要而依托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博物馆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立

    23、项。宣教工程建筑工程量表表10等级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备注国家级(m2)8001000600800400600200300含陈列展览、培训、多媒体宣教用房地方级(m2)600800400600200300200含陈列展览、资料、多媒体宣教用房 第二十二条 国家级和跨县级以上行政区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所)应本着便于宏观管理、沟通信息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就近安排在中心城镇。其它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宜就近安排在基础设施与后勤保障良好的城镇或乡镇。保护管理站应靠近保护现场或保护区内及周边村镇。保护管理站建设以管理办公用房和简单的职工食宿设施为主,一般不建生活配套设施。已建局、站,除确属不合理

    24、者外,不应搬迁或变更。 第二十三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分局、保护管理站(含森林公安执法机构)的基础设施包括办公业务建筑和辅助建筑工程。后勤保障应社会化。在管理局,应将公安机构、科研、宣教、植物防治站等建筑、配套工程等集中统一布置。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分局、保护管理站办公业务(含森林公安执法机构)的建筑工程量分别列于各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技术经济指标表中。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分局、保护管理站的辅助建筑包括食堂、车库、仓库、传达室、锅炉房和配电间等。辅助建筑工程量列于各类型的技术经济指标中。三、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分局办公设备包括复印机、传真机、电话、资料柜、计算机及其外设等。保护管理站办公设备

    25、主要包括电话、资料柜、计算机及其外设;外业调查设备主要包括测量仪、罗盘仪、海拔仪、GPS等。第五章 人员配置 第二十四条 自然保护区宜实行“管理局保护管理站”二级或“管理局保护管理站保护管理点”三级管理体系。对于跨地(市)级或县级行政界线的超大型、大型自然保护区可实行“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管理站保护管理点”四级保护管理体系。 第二十五条 自然保护区的人员配置可参照表11确定。下列情况的自然保护区可适当增加配置: 一、跨县级行政区界的;二、周边乡镇人口密度超过80人/km2的;三、内部有国道、省道通过,或周边天然屏障少,人畜进入容易,管理困难的;四、保护对象多,核心区超过总面积50%或分散为几块的

    26、; 五、经营管理活动多的。自然保护区人员配置表 表11规 模超大型大 型中 型小 型一般地区1803808018050802050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密度小于15人/km21503007016040701540注:超大型的面积超过100万hm2时,可适当增加。第六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十六条 各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别列于表1217。第二十七条 管理局、分局、站配套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18。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2项 目内 容单位超大型大 型中 型小 型备 注参考基价(万元)保护与恢复工程确标立界界碑个根据主要路口数量和需要确定石、钢质等1

    27、2界桩个根据地形和转向点确定不限0.030.05标牌、标示牌个根据需要确定0.30.8保护管理点数量个20501030415建筑工程量m2每个保护管理点6080(按23人配置)砖混结构0.050.08检查站(卡)数量个根据需要设置建筑工程量m2每个检查站50100(含值班宿舍),每个检查哨卡2050砖混结构0.050.08巡护路网巡护步道km根据布设确定长度宽0.51.5m12森林防火了望(塔)及设备(含通讯座/套310251312钢、砖石质等1222防火隔离带km按需要设置宽1020m13生物防火林带km按需要设置宽1530m0.83.0防火微波监控台(塔)座/套310251312或建监控台或建了望台3040防火指挥车辆1312111525扑火设备套1502501002008015050800.20.8围栏网(生物)围栏km在村镇、路口、人员干扰较大地方或需隔离种群的地方因需设置23 表12续1项 目内 容单位超大型大 型中 型小 型备 注参考基价(万元)保护与恢复工程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动物救护站m2600400300200砖混结构0.080.11救护设备套1111510笼(棚)舍m21000


    注意事项

    本文(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