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资源ID:1910984       资源大小:1.77MB        全文页数:20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1、-吾爱网络项目精选教育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精品教案,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比 第五单元 圆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 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

    2、算。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个蛋糕,你知道这表示的意思吗?(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2.导入新课。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

    3、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表示什么。指明回答: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实际上就是求3个是多少。)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个)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启发学生得出:3个相加,用乘法表示是3或3。)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4、法。 (1)提问:3个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3,那么3又应该怎样计算呢?(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是2个,2个乘3就是6个,所以就是。(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3=+=(个)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3=(个)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5

    5、)提问:如果把算式“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又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6)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问: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指名回答,多让学生参与交流。(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5.练一练。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交流。教师强调: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一定是整数与分母约分。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这道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第三小题是整数乘分数,通过这道计算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也可以借此来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

    6、题。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勺洗衣粉。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3.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

    7、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计算。4= 9 4= 14=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14的计算方法。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投影出示例题2。(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倍是多少。(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桶是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8、?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是多少。(启发学生思考: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3)问题三:桶是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想:求12L的是多少。(启发学生思考: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是多少。)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12表示12的是多少;12表示12的是多少。)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小组交流: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指名汇报: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引导:这道题求

    9、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是多少千克。(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投影出示例题3。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积占。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呢?(实际上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列式是:。)(2)探究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先画出它的,表示公顷。再涂出公顷的。引导理解: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观察交流。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公顷的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求公顷

    10、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1=。板书:=(公顷)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提问:“”等于多少呢?你能涂色表示的吗?(投影出示) 公顷的是?公顷(3)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公顷) 3.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小组讨论: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2)组织汇报交流。在交流中归纳总结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板书)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4页“做一

    11、做”第1题。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这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旨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这道题中喷洒1公顷菜地需要农药kg的,所以列式是。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12、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算一算。30= 12= =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

    13、是千米/分。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乌贼的速度是千米/分。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千米/分的。(2)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km)(3)启发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4)交流讨论。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3.解决问题二:乌贼

    14、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直接约分。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4.试一试。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5.小结。教师强调: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同学们选择了较简便的约分方法,那计算就更简便了。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都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问题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

    15、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问题2:让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并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注意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约分。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阅读与理解:求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是多少。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

    16、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复习旧知。(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相关练习。每年上升m,50年就上升50个m,也就是50;100年就上升100个m,也就是100。2.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这道题是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练习。先让学生独

    17、立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是什么。3.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这是道改错题。第一个算式错在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约分,第2个算式错在将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把约分后的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教学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还可以结合学生平时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纠正。4.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7题。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5.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这6道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涉及到许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

    18、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目,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三、反思总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2.小结。在计算分数乘法时,要先观察题目,想一想能不能约分;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四、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

    19、法。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15= 21= =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3.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欢欢:我身体长2.1dm。乐乐:我身体长2.4dm。(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2)组织交流。提问:大家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2.解决问题一。(1)出示问题:松鼠欢欢

    20、的尾巴有多长?(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提问:你是怎么想的?(由题意可以知道松鼠欢欢的尾巴长度占身体长度2.1dm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列出算式:2.1。)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问:小数 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小数化成分数:2.1=(dm)分数化成小数:2.1=2.10.75=1.

    21、575(dm)3.解决问题二。(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2)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使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

    22、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8页“做一做”。这道题是小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旨在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2)交流解题思路。(3)独立解答

    23、,讲评订正。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这道题可以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按照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5和25可以进行直接约分,将分母化成1。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

    24、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复习。(1)观察下面各题,说说运算顺序。213+25 6854 21(3614)(2)说说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知识。二、探索新知(一)分数混合运算。投影出示例题6。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得出:(1)画框长m,画框宽m。(2)求“需要多长的木条?

    25、”就是求画框的周长。2.学生独立列式。(+)2或2+23.启发自学,交流收获。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4.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1.出示算式。()()(+)

    26、+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相加。3.总结规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

    27、数乘法中同样适用。4.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1)出示例题7。(5) (+)12(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指名板演:(5) (+)12 =(5) =12+12 =(5) =10+3 = =13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第3小题可以通过变形转化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87=(86+1)2.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这道题在计算过程中,先

    28、算“100”会使计算更简便。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能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复习旧知。(1)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3)分数混合运算可以运用哪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这道题包含了学生学过的分数乘法的各种计算,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小数乘分数。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2.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这道题是为了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3.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11题。这道题是巩固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