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ppt

    • 资源ID:18732479       资源大小:573.50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ppt

    1、文言虚词,十八个,一、而,1连词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6)吾恂恂而起。7)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代词,余知而无罪也。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你;你的,2)这样,此,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助词,1)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用于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用于句末,相当

    2、于“耳”,“哪”,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4、动词,如,好象,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掩口胡卢而笑。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4)蟹六跪而二螯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6)若欲死而父。7)如是而已。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练习,转折修饰假设并列承接你的同“耳”何况递进,二、何,1、疑问代词,1)什么,子何恃而往?,2)怎么样,如土石何。,3)哪里,什么地方,笑问客从何处来。,4)谁,不知何氏之女。,5)哪样,哪点,何有于我哉?,2、动词,问,盘问,诘问,陈利兵而谁何。,3、副词,甚;多么,水何澹澹。,

    3、4、语气词,隐隐何甸甸。,啊,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如太行、王屋何?3)豫州今欲何至?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6)徐公何能及君也?,练习,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什么原因怎么,三、乃,1、代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他的,1)你、你的,乃心在咸阳。,2、动词,是、就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3、副词,1)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只,仅仅,唯虚心乃能进步,3)竟,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4)于是;就,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4、连词,可是,然而,乃一

    4、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1)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4)视之,乃庞德也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练习,于是才却就是竟然你的可是,四、其,1、名词,通“諅”,周年、满一年,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2、代词,1)人称代词你、我、他(她)、它、你们、我们、他们等,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你的,我的、他的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2)指示代词,其日

    5、牛马嘶,新妇入青庐,这样,如此,不乏其人果其然也。,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三、副词,1)表推测语气:也许;大概,王好乐,则国其庶几乎,2)表示祈使:当、可、还,吾其还也,3)表示诘问。通“岂”,难道,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4)将,将要,今殷其沦丧。,5)极,甚,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四、连词,还是。表选择,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五、助词,1)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雰。,2)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虽僻远其何伤,练习,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4)亦各

    6、言其志也5)妻跪问其故。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8)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9)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1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2)其若是,孰能御之?,他们的它的其中的自己的代事难道那个那这种还是大概如果,五、且,1、副词,1)将近;几乎,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2)将要,不出,火且尽。,3)暂且;姑且,且使尔反,以观后效,4)尚且,臣死且不避,杯酒安足辞,2、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至墓拜且泣者,2)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既高且大;且战且退,3)表示选择关系,

    7、相当于“抑或”、“或者”,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4)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且焉置土石。,练习,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2)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三军既惑且疑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暂且将要而且况且尚且又发语词一边那么况且,六、若,1、动词,1)如同;像,关山度若飞。,2)同,相当,彼与彼年相若也。,3)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对付,处置,寇深矣,若之何?

    8、,2、代词,1)如此,这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你 们;你 们 的,若辈得无苦贫乎,3、连词,1)假如;如果,天若有情天亦老,2)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练习,如果像你们至于,七、所,1、名词,“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2、助词,1)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臣唯命所试。,3)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

    9、,表示被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5)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解释为“的原因、方法、工具”,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3、量词,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座”“幢”等,离宫别馆三十六所,4、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5、形容词,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大约。用在数量

    10、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父去里所,复还。,6、副词,1)某所,而母立于兹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8)从弟子女十人所。,住所所结构的方法的原因被所结构座大约,练习,八、为,1、动词,1)做,作,干,我生之初,尚无为可以为师,2)治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变成,成为,祸,何遽不为福,4)是,人在江湖皆为兄弟,5)学习,研究,群臣为学,门子好辩,6)以为;认为,为汝多智。,7)作为,当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8)

    11、有,顽童之为是心也。,9)通“伪”,装作,为善者,非善也,3)为了,慎勿为妇死,4)给,替,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5)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2、介词,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3、连词,因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4、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3)子墨子解带为城 4)项燕为楚将 5)窃为大王不取也 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2、,是故晒之 10)为将者在外而不受君命11)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2)为君翻作琵琶行,练习,成为做作为是认为被语气心理治理担任为了替,九、焉,1、代词,1)相当于“之”,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3)哪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副词,怎么、怎样,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1)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3、助词,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且焉置土石?,5)则牛羊何择焉?,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3、7)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1)则将焉用彼相与,练习,怎么它于之哪里呢的样子语助,十、也,语气助词,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曹公,豺虎也。,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解释、疑问、肯定、感叹的语气,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练习,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是说也,人常疑之。4)苟政猛于虎也!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判断解释停顿感叹反问祈使,十一、以,1、介词,1)把,拿,用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必以长安君为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将以衅钟。

    14、,2)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以大中丞抚吴者。以勇气闻于诸侯,3)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2、动词,1)认为,以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4)按照、依照、依据,余船以次俱进。,贵以近知远,2)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连词(等于而),1)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樊哙侧其盾以撞。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四、助词,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日观以西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逆以煎我怀。,以为,南取

    15、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忽魂悸以魄动。何以为计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具告以事 皆以美于徐公。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策之不以其道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无以,则王乎?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因为以便来修饰并列拿用把认为凭凭按照范围在止把当作把制成,练习,十二、因,1、名词,1)原因,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2)机会,缘由,机缘,于今无会因,2、连词,1)于是,就,因出己虫,纳比笼中,2)因为,因

    16、此、因而,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3、介词,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1)依照,根据,2)依靠,凭借,我欲因之梦吴越,3)趁着,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4)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4、动词,因遗策,沿袭,因拔刀斫前奏案变法者因时而化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击沛公于坐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因使唐雎使于秦,练习,于是根据依靠趁机因为沿袭于是因而,十三、于,1、介词,1)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乃设九宾礼于庭 3)燕王欲结于君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青,取之于蓝 6)苛政猛于虎也 7)君幸于赵王 8)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1)贫者

    17、语于富者曰2)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墨子闻之,起于鲁 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不拘于时,学于余 9)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对和到从在方面比被受给,练习,十四、与,1、动词,1)结交、交好,失其所与,不知,2)给,献,则与斗卮酒,2、连词,吾与汝毕力平险,和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3、介词,介进对象。跟,同,替,微斯人,吾谁与归,4、语气助词,表疑问,感叹。吗,吧,啊,无乃尔是过与,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孰与君少长岂非士之愿与?,献给给相处跟吗,十五、

    18、则,1、连词表句中各种关系,1)却,可是,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2)那么,就,为之,则难者亦易矣,2、副词,1)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就是 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原来是,徐而察之,则其上皆石穴罅,4)只 表示范围,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5)原来已经 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5)临视,则虫集冠上 6)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却就就就是原来已经,十六、者,1、代词,1)用在形容词、动词、

    19、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2)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2、助词,1)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言之,貌若甚戚者,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何者?上下之分也。,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7)放

    20、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近者奉辞伐罪,8)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1)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陈胜者,阳城人也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5)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6)二者不可得兼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的人的样子判断的原因假设种倒装停顿陈述,十七、之,1、动词,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佯狂不知所之者,2、代词,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他”“我”“你”“这个”“那个”等,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21、,3、助词,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解释为“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3)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调整音节,无实义,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练习,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王见之,曰:“牛何之?”5)然后驱而之善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何功之有哉?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石之铿然有声者,这些话兵器的往向这些宾前置我主谓之定后置,十八、乎,1、介词,相当于“于”,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助词,表各种语气,天下事有难易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皆出于此乎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无以,则王乎?于是乎书,疑问反问揣测感叹商量停顿,练习,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疑问反问然揣测对于在感叹商量然,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