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pptx

    • 资源ID:18710578       资源大小:4.03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pptx

    1、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目录CONTENT,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情志病生理病理认识,第三部分|防治理论,第四部分|中医药临床施治应用,第一部分 概述,基本概念,情志病高发,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及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动及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拥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和更大的独立空间的同时,实际上又面临了更为陌生的社会环境,基本概念,情志,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和用。说文解字解“志”为“意”。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也是中医七情学说的核心概念。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基本概念,情绪,情绪是人或动物所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

    2、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的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基本概念,情志有异,影响脏腑等气机和功能的正常运行,致人生病。情志致病萌芽于春秋,奠基至两汉,定型于宋金元,深化于明清时期。明名医张仲景于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之名。古代文献中,情志异常疾病命名主要涉及“癫”“狂”“痈”“郁”“惊悸”“脏躁”“梅核气”及“百合”等,而对情志异常疾病的临床症状描述则主要涉及“郑声”“重言”“妄言”“妄闻”“妄见”“健忘”“不欲闻人之声”“心神恍惚”等。而情志为病影响患者身心两面,相比一般疾病更为棘手,非药石可简单调之。,情志病,常见情志病,

    3、01,02,03,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常用分类,典型情志病证,以情志刺激为主要诱因而产生的情志病证,其临床表现也以情志异常为主,如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悲观失望等。如现代临床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多属于此类范畴,常用分类,典型情志病证,以情志刺激为主要诱因而产生的情志病证,其临床表现也以情志异常为主,如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悲观失望等。如现代临床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多属于此类范畴,常用分类,内科情志病证,内科

    4、杂病中,多数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有的是由于疾病痛苦带给病人的情志异常;而有的是病人不了解病情,对疾病有恐惧感所产生的情志异常等。,常用分类,外科情志病证,外科手术中,也有部分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手术后,病人心情影响疾病康复。比如:若手术不顺利,病人的心情往往更加焦虑,此时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常用分类,妇科情志病证,不孕症、月经病等是妇科常见病,这些疾病也大多影响病人的情绪。如不孕症,盼子心切的夫妇,若婚后喜得贵子,则心情愉悦;若婚后久盼无子后,则心情抑郁,四处求医。情绪的异常又常常影响女子排卵,不容易受孕。,常用分类,肿瘤科情志病证,肿瘤病患

    5、者,特别是恶性肿瘤病患者,大多产生恐慌的感觉,情绪消沉,悲观失望。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开导病人使其情绪积极乐观,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第二部分 生理病理认识,第二部分|生理基础,情志与脏腑,中医学认为情志与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人有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七情与人体五脏相对应,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中医认为不同的情志异常致病时各自影响不同的脏腑,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6、第二部分|生理基础,情志与气血,情志与气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失调是情志致病的本质。情志与血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同时依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第二部分|病理特点,(一)广泛性、多样性,(二)多为内伤,(三)多对应相应脏腑,(四)影响脏腑气机,(五)情志变化影响病情预后,第二部分|病理特点,(一)广泛性、多样性,七情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情志的变化伴随着相应脏腑的气血、外在形体、精神等方面的变化。,第二部分|病理特点,(二)多为内伤,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

    7、病起于阴也”,所谓“阴”者是指内也。,第二部分|病理特点,(三)多对应相应脏腑,七情分属五脏,如喜为心之志,怒为肝之志,思为脾之志,悲、忧为肺之志,惊、恐为肾之志。各种情志对五脏各有其特异性,情志致病,五志对五脏各有所伤,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第二部分|病理特点,(四)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第二部分|病理特点,(五)情志变化影响病情预后,情志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影响着情志疾病的预后。如果情志调畅,气血和顺,则疾病好转。如果情志异常波动,往往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第三部分 防治理论,第三部分|

    8、防治理论,预防,养性调神,体魄锻炼,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吕氏春秋达郁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为例,阐释了“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第三部分|防治理论,治则,1.病与医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首重治神,注意患者的个性特征,3.谨守病机,阻断形神之间的恶性循环,4.杂合以治,借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第三部分|防治理论,治法,心理治疗,情志相胜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中医药药物治疗,经前舒、经前平、逍遥丸、顺气导痰汤、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温胆汤、归脾汤等方剂。常用中药则有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

    9、、薄荷、远志、酸枣仁、龙骨、牡蛎、半夏、陈皮、炙甘草、竹沥水等。,非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工娱治疗,第三部分 中医药临床施治应用,第三部分|临床特点,临 床 特 点,发 病 特 点,发 病 机 制,传 变 方 式,从外部条件来说,与其生活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从机体的个体功能特征来说,情志病证的发生与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情志病证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而且疾病的发生有定的体质基础。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在机体心理应激一情志致病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医的肝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情志病证有独特的传变方式,一般情志致病首先伤心,多情交

    10、织常共同为病最易伤肝。易伤潜病之脏或随个体差异而不同,其中惊致病为害最为亢烈,易致心神错乱精神失常。,第三部分|临床诊断要点,情志病证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也可伴有躯体症状而表现为形神俱病。情志病证的诊断与普通疾病有所不同。它既要诊断患者脏腑气血的异常变化,又须对情志状态做出判断。要综合考虑形病与神病之间的先后因果关系,作出全面诊断,要点如下:,第三部分|临床诊断要点,(一)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的病因或诱因);(二)临床症状的产生或加剧与所受的情志刺激具有时司上或强度上的相关性;(三)通过情志疏导治疗,或多或少会取得效果;情志病证的诊断与一般临床诊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11、。情志病证的诊断要中西医诊断同时具备,其中中医诊断要求病名与证型并存。,第三部分|中药临床使用,(一)安神药物 滋养安神药物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忧虑太过、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惊悸、健忘、虚烦不寐等病证。此类病证多属于虚证,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知母、麦冬、当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第三部分|中药临床使用,(二)开窍药物情志疾病中由于剧烈的情绪波动,导致气机逆乱,痰浊内生,常运用芳香开窍的药物醒神开窍,用于治疗神昏窍闭等病证。,第三部分|中药临床使用,(三)理气药物用于治疗气滞、气逆等病证。气滞多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所致,需行气解郁散结,常用药物有陈皮、厚朴

    12、、木香、积实、香附、小茵香等。气逆多因恼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所致,其气横逆或上冲,治疗时需降气平冲,常用药物有丁香、柿蒂、旋覆花、沉香等。,第三部分|中药临床使用,(四)活血药物 气机不畅易导致血痛,情志疾病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癖药物,通利血脉、祛痪止痛,主要用于血行不畅、痪血内结等病证。常用活血祛痪药物有川芍、红花、桃仁、赤芍、丹参等。由于疲血引起的出血者治疗时,需在活血祛痪的同时加用止血药物,如仙鹤草、艾叶、侧柏叶、茜草、棕搁皮等。,第三部分|中药临床使用,(五)祛痰药物祛痰药物可以消除痰饮,主要治疗各种痰证,亦常用于情志疾病的治疗。情志内伤,造成气机紊乱,导致津液输布失常,加之肺、脾、肾等参

    13、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功能失调,使得痰浊内生。,第三部分|中药临床使用,(六)调肝药物 调肝指用理气舒肝或养血和血药为主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作用的方剂。主治肝郁气滞,肝体失养等病症。肝主疏泄,“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劲,喜条达,但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墙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张秉成成方便读),发挥调畅情志,疏泻气机的作用。,第三部分|临床举例,王某,女,42岁。患者因心情抑郁、头晕头痛5个月,加重3个月,由家属陪同来就诊。5个月前,因不明原因的疲劳无力,反应慢,完不成工作而心情郁闷,并常有自责自疚感。至就诊时已逾3个月不能正常工作及料理家务,因痛苦不堪忍受,时时有自杀念头。现症见两目

    14、呆滞、愁容满面、端坐不动、问而不答。病情由家属代述。且手足冰冷、脉细小而弦而数,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腻。,第三部分|临床举例,西医诊断: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型,重症。中医诊断:郁证。中医辨证: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虚气郁,神窍痰蒙。治则:温补心胆,舒郁涤痰。方用柴桂温胆定志汤和西药多虑平。中药处方如下:柴胡、黄芩、桂枝、赤芍、白芍、半夏、生姜、陈皮、枳壳、竹茹、远志各10g,人参5g,石营蒲6g,炙甘草6g,大枣5枚,水煎两次,分两次服,每日1剂。用药后3日,头痛身痛已减,用药5日,上午可起床活动,食欲不振好转,不再想死。用药后4周诸症已得到控制。此时中药去石营蒲、远志,以人参易太子

    15、参,桂枝减量,隔日服1剂,继服2周。用药6周后已可正常上班,停服中药。,第三部分|临床举例,抑郁症(depression)是自古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一种精神、心理疾患。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可出现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起始年龄多在21-50岁,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被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专家称为“精神科的感冒”。据调查15%-20%的抑郁症患者以自杀为最终结局。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由于情志不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惊恐

    16、七情伤及五脏,致脏腑功能失衡,出现肝气郁滞、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精亏虚等,由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则机体出现各种各样不适病证。,第三部分|临床举例,游某,女,43岁。2015年3月17日就诊。主诉:反复经前抑郁3月。患者自述3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经前情绪极度抑郁,悲伤欲哭,睡眠极差,眠浅,多梦,易醒,白天少气懒言,疲乏,动则甚。月经史:14岁月经初潮,周期25-28天,67天经净,经量中,色黯红,夹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末次月经:3月4日,6天净,经量多,色黯红,夹大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极度抑郁。平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波动大,夜间潮热汗出,手足心热,矢气多,二便调,舌

    17、质黯、苔白腻,脉沉细弦。,第三部分|临床举例,诊断:经行情志异常。辨证:肝气郁滞,气血失和,枢机不利,治宜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开阖枢机。方选柴桂龙骨牡蝠汤加味。具体方药:柴胡10g,黄芩10g,党参lOg,法半夏10g,蜜甘草5g,桂枝lOg,生白芍15g,锻龙骨30g,锻牡蛎30g,酸枣仁25g,香附10g,郁金10 g,大枣10g,6剂,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适当运动,晚饭后散步。二诊:继服上药6剂后,睡眠较前稍好转,精神好转,疲乏改善,仍情绪低落抑郁,手足心热,潮热汗出改善不明显,二便尚可,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方药:原方去香附,郁金,加浮小麦30g,鸡血藤20g,秦儿15g,桑枝30g

    18、,6剂,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适当运动,晚饭后散步。三诊:3月30日月经复潮,经期乳房胀痛较前减轻,小腹隐痛,疲倦乏力,继服上药后,情绪低落较前好转,睡眠可,大便稀搪,4-5次/天,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方药:原方去浮小麦、鸡血藤、秦儿、桑枝,加首乌藤30g,薏苡仁15g,葛根15g,6剂,日一剂,水煎服,嘱患者适当运动,晚饭后散步。再服原方6剂。随访3个周期,患者经前情绪稳定,精神好,睡眠明显改善。,第三部分|临床举例,经前期综合征为每月困扰妇女心身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指育龄期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周期性出现系列精神情志、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国外欧美发达国家PMS的患病率为育龄妇女的30%95%,生命科学家已将其列为对神经科学的挑战未来10年要回答的50个重有关问题 中医药治疗PMS,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如肝气郁证、肝气逆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等。乔明琦团队于1997年依据人群和临床调研结凝、率先提出PMS主要表现为肝气逆、肝气郁两证与其后国际对PMS分为易怒型、抑郁性不谋而合。,本专题课程到此结束!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