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绪论及《广韵》.docx

    • 资源ID:18648479       资源大小:22.7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绪论及《广韵》.docx

    1、绪论及广韵、什麽是音韻學、什麽是音韻學:音韻學是中國傳統的一門學問,是分析研究漢字的字音和它的歷史變化的一門科學。音韻學是“小學”的一支,(“小學”指中國古代研究語言文字的學問)解釋什麽是“小學”:最初,“小學”的意思與今天也沒有很大差別,大戴禮記記載,周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又周禮保氏說:“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保氏”是古代職掌教育的官名;“國子”是指貴族子弟。“六藝”早期指“禮、樂、射、禦、書、數”後來有的指“詩、書、禮、易、樂、春秋”,不管是六種技藝還是六種經書,首先總是要學會認字,因此叫“小學”,意思是最基礎的學問。到了漢代,開始把研究文字的學問叫“小學”。文字的

    2、研究包括三個方面,字形、字音和字義。分析字形最早的書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成書約在西元100年左右;研究字義的書最早的是爾雅,成書不晚于秦漢之際。至於研究字音的著作則出現較晚,據隋書經籍志記載,我國最早的一部韻書是三國魏李登的聲類,其次是晉呂靜的韻集,這兩部書早已失傳,大概到唐代便很少有人見到了。而現存最早的一部是韻書是隋代陸法言的切韻,這是一部把同音字編在一起,按四聲分類排列,是供作詩押韻選字用的。到了唐代這種研究字形的字書、字音的韻書、字義的訓詁書越來越多,“小學”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也就是說,漢代之時,“小學”只限於文字學的內容,到了唐宋時代“小學”就分爲文字之學、音韻之學、訓詁之學了。音

    3、韻學和語音學都是研究語音的,但二者是兩種不同的學科。語音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它對人類的語音進行客觀的描寫,著重分析人類語音的生理現象和物理現象,講述發音器官的作用,分析各種語音的構成,它適用於各民族的語言,具體到各個語言來說,研究漢語的有漢語語音學,研究英語和的英語語音學等等,而一般的就叫普通語音學,所以語音學又可以稱爲普通語音學。它的作用在於訓練人們發音、聽音、辨音和記音的基本技能。音韻學則不同,它是專門研究漢語的語音系統,而且主要是研究中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漢字讀音及其變化屬於歷史語音學的範疇。兩者之間的關係卻又十分密切,音韻學也要借助于普通語音學,要應用普通語音學的知識和方法。漢語音

    4、韻學和漢語方言學是有部分重合的,方言學的研究領域包括語音、語法、辭彙等方面,其中的語音部分就其本質而言也是音韻學。2音韻學的內部分支 清代人把音韻學分成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三個分支,又叫做今韻學、古韻學和等韻學。清末勞乃宣等韻一得序:有古韻之學,探源六經,旁徵諸子,下及屈宋,以考唐虞三代之音是也;有今韻之學,以沈陸爲宗,以廣韻集韻爲本,證以諸名家之詩,與有韻之文,以考唐宋以來之音是也;有等韻之學,辨字母之重輕清濁,別韻攝之開合正副,按等尋呼,據音定切,以考人聲自然之音是也。今音學:是研究南北朝唐宋語音的學問。現代人把這個階段叫“中古音”。主要研究对象是廣韻、集韻和平水韻這些韻書。古音學:是研

    5、究先秦兩漢時期的漢語語音。研究对象是先秦兩漢時期的詩歌韻文,而以詩經用韻爲主要的根據,並且結合形聲字。等韻學:是以宋元以來産生的等韻圖爲研究物件,分析漢語語音的聲、韻、調結構。3爲什麽要學習音韻學 A爲了更深入地瞭解現代漢語語音系統 現代漢語是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的,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也是由古代漢語的語音發展而來的。現代漢語中有許多語音現象只有在瞭解古代漢語語音狀況,分析其演變規律後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釋。比如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g、k、h、z、c、s六個聲母,只能與開口呼、合口呼韻母相拼,而不能與齊齒呼和撮口呼相拼,而j、q、x三個聲母則正好相反。這是現代漢語語音的一個結構特點。這個特點是歷史演變的

    6、結果,因爲它們來源不一樣,演變規律有所不同。 B爲了做好現代漢語語音規範工作 爲什麽要搞規範化呢,因爲出現了分歧,語音方面了産生不同的讀音需要進行審定。這個工作既要考慮到民衆的讀音習慣,又要提供歷史依據。 如:“械”過支有兩讀, 和 ,在某些方言裏,甚至有讀 的,現在的字典裏採用了前者。這是因爲根據古反切:械,胡介反,胡爲古匣母字,而匣母字在今齊齒呼和撮口呼前都已變爲x了,所以械應當讀爲xie。又如:“疾”過去有陰平和陽平兩讀,現採用陽平。因爲它的反切爲:秦悉切,它是全濁聲母入聲字,按規律應當讀陽平。C爲了調查方言、推廣普通話漢語方言十分複雜,方言與普通話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比如:普通話中聲母

    7、爲j、q、x的字,在廣東梅縣話中往往念作g、k、h,學了音韻學我們就可以自覺地掌握了。堅、牽、掀三字,普通話中分別念jian、qian、xian,梅縣則分別讀作gian、kian、hian。箋、千、先三字,普通話中分別念(同上) ,梅縣則分別讀作zian、cian、sian。普通話中的jqx 不一定和方言中的gkh對應。同樣,普通話中的“精清星”和“經輕興”讀音完全一致,而在某些方言中則不同,前三字的聲母往往是z、c、s,後三者的聲母往往是g、k、h。這種情況的産生可以從漢語語音歷史的發展中找到解釋,前者是從古代的zcs變來的,後者是從古代的gkh變來的。南方的方言中保留了古代的讀音,所以讀音

    8、各不相同。而普通話則發生了分化與合流,因此讀音就一致了。再舉個例子,普通話中“利、例、曆、栗、立”五字的讀音相同,而在廣州話則完全不同,分別是leililkltlap,韻母都不一樣,聲調也不相同,前兩個是去聲,後三個是入聲。這五個字的歷史來源是不一樣的。廣州話中保留了古代的讀音。D從語言的三要素來說,音韻和辭彙、語法都有密切的關係。如,古代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有“我”“吾”“余”“予”“朕”,還有用得較少的“台(y )”,和“卬”。而現代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就只有“我”一個。這是什麽原因呢?如果我們從語音的角度來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字實際上是可能就是一個詞的歷史或地理的不同讀音與寫法,從上古音

    9、來看,“我、吾、卬”的聲母都是 ,“余、予、台、朕”的聲母也相同,都是d,它們的韻母也是比較接近的。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上冊)中就把上古漢語的第一人稱代詞分爲 與d兩系。就是說,這是個古今方言問題。E其他學科的關係: 古典文學,古代的詩詞、韻文都要講究押韻的,而押韻是一個歷史現象,每一個時代的詩人都是按照當時的語音系統來押韻的。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當時押韻,現在也是押韻的。但大部分情況並非如此,再如: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普通話中不押韻了,但在有些方言區卻還是押韻的,如山西晉城(wa、ya)、廣東梅縣( 、 iat)

    10、、福建廈門(be、e)等。 這是唐詩,更早一些的韻文就更是如此了,如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顧兮,唉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普通話裏不押韻,方言裏也不押韻,不止現在不押韻,即便是在唐代已經不押韻了,在廣韻裏,“風”爲東韻,“林”爲侵韻,只有在上古韻裏,兩者均在“侵”韻。2、切韻、廣韻如何研究古代的語音呢?沒有錄音器材,我們無法聽到古人留下的聲音。漢字不象拼音文字,完全表音,語音在不斷發展和變化,而漢字字形沒有變化。材料從何而來?古時的韻書是古代的音韻學家留下的反映當時語音狀況的重要材料。我們學習音韻學首先就要瞭解韻書。韻書實際上是按韻編排的字典。它將每一個漢字安排在一定的調類和韻

    11、類之中,並且注明音切和意義。人們通過它不僅可以一般地瞭解字音和字義,而且可以方便地檢查字的聲調和韻部,從而服務于詩文創作和調協平仄的需要。在漢語音韻學上,有一部韻書是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的,那就是切韻,它被看作是整個語音史的中樞,也是研究各個時代音系以及現代漢語各種方言的一個重要的參照系統。因爲:1、切韻是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韻書。它成書于隋代,到初唐代變被朝庭定爲標準韻書,即所謂官韻;宋朝把它加以擴充編成了廣韻,其官韻地位更是強化。元明清三代雖不再使用切韻或廣韻作爲科舉官韻而代之以“平水韻”(1229年,金朝的王文鬱編了一本平水新刊韻略,分106韻;1252年,又有劉淵編了一本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12、分107韻,兩部書的分韻基本相同;兩個作者都和平水相關:王文郁曾在平水做官,“平水書籍”,劉淵據說是平水人,他們的韻書的韻部系統稱之平水韻。以上兩種書都沒有傳下來,但對後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元明清都把平水韻定爲“詩韻”,這個系統除了在科舉中必須遵守外,在文化界的影響也很大,文人作近體詩用韻都也以平水韻也標準。),但“平水韻”也是在廣韻基礎上改編而成的。可以說,從西元7世紀到期19世紀末,切韻音系一直佔據著音韻學的制高點。2、切韻綜合了不同方言的語音內容和一部分較古老韻書的內容,包容範範圍多,分類細緻,漢語方言的音類區別大都能在這個音系裏找以根據。3、從時間上來說,切韻音系正處於漢語史的中間環節

    13、,可靠的漢語史研究上自西元前十幾世紀,下至現代,共三千多年,代表著6世紀漢語語音的切韻音系位於這個漫長發展過程的中間站, 往上能夠與上古漢語聯繫,往下能於近代漢語聯繫,無論是對於發現歷史事實還解釋音變規律來說,這個音系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切韻是學習音韻學的第一經典。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切韻這部書:切韻成書于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作者陸法言。關於陸法言: 陸法言,名詞,字法言。魏郡臨漳(今屬河北省)人。關於生平,人們知之甚少,只在隋書陸爽傳中有一點記載。陸法言曾做過承奉郎,他父親陸爽曾受到隋文帝的器重,被任命爲太子洗馬,輔佐太子楊勇,後來隋文帝費太子時遷怒于他的僚屬,這時陸爽已死,便把懲罰

    14、施加到後代身上,下詔“其身雖故,子孫並宜屏黜,終身不齒。”陸法言因此被罷官。閒居一年後,在家編寫了切韻。他在序言中寫到了編寫切韻的經過: 昔開皇初,有劉儀同臻、顔外史之推、盧武陽思道、魏著作彥淵、李常侍若、蕭國子該、辛咨議德源、薛吏部道衡等八人,同詣法言門宿。夜永酒闌,論及音韻。以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捨亦複不同。 應該另外編訂一本韻書。爲士人樹立一個典範,當時討論了一個綱領性的意見,陸法言“燭下握筆,略記綱紀”,把大家商定的審音原則記下來。此後幾十年,陸法言一直在做官,沒有顧得上整理編寫。免官後有了空閒,完成了當年的計劃。編出了這本影響深遠的韻書。切韻的出現需具備的學術條件和社會歷史背景:1

    15、從韻書出現至當時已有三百年的,積累了編纂韻書的經驗。前面已經提到最早的韻書是三國魏李登的聲類,隨後有晉代呂靜韻集。到南北朝時代,韻書大量出現,據隋書經籍志切韻序顔氏家訓音辭篇等古籍的記載,當時有不下幾十種。陸法言在序中提到了六種:呂靜韻集、夏候該韻略、陽休之韻略、周研音韻、李概音譜、杜台卿韻略。陸法言參考了這些書,能在更高水準上編寫新的韻書。2社會的政治文化背景,隋王朝統一天下後,文化上要求統一,需要有能夠在全國範圍內起“正音”作用的韻書。參加“長安論韻”的八個人都是當時有名氣、有影響的大學者,他們要給社會樹立一個正音標準,容易接受。切韻問世後,很快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到唐代,朝廷規定在科舉考試

    16、中把他作爲標準韻書,更是提高了它的地位,此後,以前的各種韻書都被他淹沒,漸次亡佚。但切韻收字很少,(一萬兩千一百五十八字),對常用字又不加解釋,因此不斷有人對它進行增補。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孫 唐韻。廣韻:到了宋代,切韻仍是官韻,但是有進行了更大規模的修訂,到宋真宗時又令陳彭年、丘雍再度重修,改名爲大宋重修廣韻,通稱廣韻。“廣”即是擴大、補充之意。廣韻是一部集宋代以前韻書之大成的作品。他一經出現,切韻原本及以前的修訂本全都逐失傳。因此,廣韻是我國歷史上保存完整並廣泛流傳的最重要的一部韻書,它是我們瞭解和研究古代漢語語音尤其是中古語音最重要的資料。廣韻的體例:1二百零六韻前面我們

    17、講過,韻書就是按韻編排的字典。但是韻是要分聲調的,不同聲調則是不同的韻。(廣韻中韻腹、韻尾和聲調相同便是同一個韻。詩歌押韻也是如此。)因此,廣韻首先按四聲分卷,共分爲五卷,因爲平聲字太多,合爲一卷則篇幅太大,跟其他各卷不平衡,所以分兩卷。每卷中分爲若干個韻:一卷是上平聲,包括二十八韻;一卷是下平聲,包括二十九韻;合計平聲韻五十七韻。上聲五十五韻,去聲六十韻,入聲三十四韻,總計爲二百零六韻。每一韻的字,一般都是韻基和聲調相同的字。有的韻只有一個韻母,有的韻包含兩個以上的韻母。同一個韻內的韻母的區別在於介音(或者說韻頭,即不同的韻頭或是韻頭的有無。)2小韻 每個韻以開頭的第一個字作爲該韻的名稱,稱

    18、之爲“韻目”。每個韻目上面都標出一、二、三、四等表示韻的次第,如上平聲“一東、二冬、三鍾、四江”上聲“一董、二腫、三講”去聲“一送、二宋、三用”入聲“一屋、二沃、三燭”等。每一韻裏的字,完全同音的就排在一起,成爲一個同音字組,即一個“小韻”。也有人稱之爲“紐”。小韻之間有圓圈作爲分界標誌。每一韻的韻目總是排在該韻的第一個字,和它同音的字一起成爲該韻的第一個小韻。除此之外,其他小韻的排列都是任意的,沒有明顯的條理性。在每一個字的下邊,都有字義的解釋,釋義用小字雙行。各小韻第一個的釋義之後,有一個反切,是給本小韻所有的字注音;反切之後還有一個數位,指出本小韻內同音字的數目,如“東”小韻的數位爲十七

    19、,“同”小韻的數位爲四十五等。如果一個字有兩種以上的讀音,加注“又某某切”。如:“東”韻第一個字,“東”即爲韻目,同時也代表“東”這個小韻。然後是解釋字義,“東,春方也。說文曰:動也。從目在木中,亦姓苑有東萊氏。”然後是注音:“德紅切”,標明小韻字數“十七”。小韻中的其他字則只做釋義,不再注音。廣韻體例大致如此。廣韻四聲韻數並不一致。入聲韻少,只有34韻,只和收鼻音韻尾的各韻相承。平、上、去三聲韻數本應相同,但因“冬”“臻”韻上聲字少,附見“腫”韻和“隱”韻,所以上聲少兩韻,只有55韻。又去聲中“祭泰夬廢”四韻沒有平、上聲,而“臻”韻去聲字少也附見“震”韻,所以去聲共60韻。從廣韻對於調、韻的如上安排中,可以看出,中古時期漢語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有按調類區分的個韻;至於聲母,書中不能顯而易見,但學者們總結出來共有個。這就是從廣韻一書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古時期漢語的聲、韻、調有情況。廣韻一書記錄了中古漢語兩萬多字的字音和字義,特別是數以千計的反切注音,爲後人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面貌保存了完整的資料。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主要就是根據切韻廣韻等資料建立起來的,不僅如此,後代學者還以廣韻作爲橋梁和基礎,彙同其他材料來研究上古漢語語音,因此,對於古代漢語音韻部分的學習來說,廣韻是學習的起點,是必須要瞭解的文獻。


    注意事项

    本文(绪论及《广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