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万物复情.docx

    • 资源ID:18603011       资源大小:57.3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万物复情.docx

    1、万物复情庄子“万物复情”思想之浅析 星期三, 06/05/2013 - 22:43 红枫 屈志奋庄子的主题是“道”( 或天道),因此,庄子一书是以“道”作为思想的主线而展开的。虽然如此,庄子并不是孤立地论“道”,而是通过状“物”言“情”而达“道”。据统计,“物”字在庄子文本中的出现频率高达300多次,可谓俯拾皆是。而“情”字的出现次数则有60次,居众家之首。“物”虽未单独形成庄子思想的主题,却与庄子的“道”、“天地”、“有无”、“情性”等思想密切相关,从而成为庄子论“道”的一条途径。陈鼓应先生便认为道家论“道”与“物”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一条主线,尤其是庄子“道物无际”的思想影响更为重

    2、大。“庄子道、物关系所涉及的义题主要是宇宙生命与个体生命的关系问题。”与“物”相关,“情”在庄子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庄子之前,作为显学的儒墨两家言“情”甚少,道德经一书亦未尝着一“情”字。及至庄子,才形成关于“情”的理论。张岱年先生便认为庄子提出了“情”的理论,而且“关于情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关于人生之艺术的理论,亦即关于消除苦恼,获得至乐之方法的理论。”然而,学界对庄子“情”的探讨常局限于德充符篇庄子与惠子“有情”“无情”之辩的层面,也就是说主要将“情”简单作“情感”或“情欲”解,而未曾在更为本源和更为广泛的层面对其进行思考。丁四新先生认为“庄子及其后学论情含义颇广一般指人真实的自然的生命。”

    3、司马迁史记评庄子曰:“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可见,庄子论“物”、论“情”当有更丰富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在庄子“道”的主题思想下,爬梳其对“物”与“情”的界定,剖解庄子“万物复情”(庄子天地)的内在深层意蕴,尤其是对生命本真情性的热切关怀。一、庄子论“物”庄子论“物”,或曰“万物”,或曰“人物”,或曰“物物者”,称呼各异,其意义指向亦有不同。庄子称谓“万物”时,指的是天地间存在物的总和,包括矿物、植物、动物及人。它是“万物之总名”(郭象注),与“物物者”相区分。“物物者”即“造物者”,指化生万物的“道”。“人物”即“人”与“物”,此时“物”是与“人”相区分的特定的物。庄子论“万物”或“人物”始终

    4、不离“物物者”,亦即“道”的规定。(一)“道”化生万物“道”作为“造物者”,化生万物,“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得之者生,失之者死。”(渔父)然而,“道”先天地生,本身却不是物,“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也。”(知北游)“道”在未呈现之时,作为“无”而存在,而物则作为“有”而存在。“道”生“万物”,即“无”中生“有”,所谓“万物出乎无有。”(庚桑楚)庄子天地篇具体说明了“道”化生万物的具体逻辑过程:“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 首先,在“泰初”,即混

    5、沌之时,“道”作为“无”而存在。其次,“道”立于“一”,许慎说文解字释“一”曰:“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此时,“道”有“一”之名而无万物之状。再次,在“一”的作用下,物得“道”而生。此时,物尚未成形,也没有分界,但所禀受的阴阳二气是有分别的。最后,阴阳二气化成物的肌理后,物便有了形体,同时也有了分界。此时,“道”为万物所分有而成为万物自身之本性。因此,“道”覆载万物,无所不在,“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天地)。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道”初状态,因此,必须保持本性,“性修反德”。然而,“道”不但化生万物,而且作为万物生命之本然。化生万物的“道”更多意味着一种形而上的

    6、本体的“道”,所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大宗师)当“道”退隐且居住于万物之中时,“道”则表示一种生命之本然。此时,“道”与万物的关系就是“本然生命”与“个体生命”的关系。 这“本然生命”相当于前文陈鼓应先生说的“宇宙生命”。“道”的显现则是即万物各得其所,顺其生命之本然。因此,一方面,“道”与万物是一种“道物道”的生成关系。另一方面,“道”与万物又是处于无边界的相融存在状态,“物物者与物无际”(知北游)(二)人与物化人与物作为生命之有机体,皆由“道”气化而成。故在生命的本根层面上,“以道观之”,人与物是平等的,“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知北游)“喑醷”即指“气”的圆浑状态。万物

    7、既为“气”的一种存在情态,那么,万物即可由“气”的转化而为复通为一,“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万物既复通为一,便是没有区别了,名号称谓亦不足论矣,“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天道)然而,物一旦受气化成形,且具有分界后,物与人的区别也就彰显出来了。故在世俗的层面上,“以物观之”,人在万物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秋水)若说“道”与“万物”是“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的关系,那么,在此,人与物的

    8、关系则是“少”与“多”、“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因此,由“道”降至“人”,则是由“无限”到“有限”的落实。虽然物不胜“天”,人不胜物,但人却不甘屈居于物之下。人试图发挥自己的智巧改造物,所谓“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马蹄),在此,“治”体现了人对物的主动性和优越性,人可以改变马、埴、木的天然本性,并为我所用。故若“以人观之”,人在物的面前还是具有优越性的。然而,庄子反对“人物利害相撄”(庚桑楚)。他认为这是违“道”而行,“以人灭天”(秋水)。因此,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庄子反对狭隘的物我两分或天人相分的态度,而追求物我为一、天人相合的境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这

    9、种天人合一境界便是“物化”,即消除物我界限,随物婉转,与物变迁,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三) 物作为技系之累。自然界的事物奇诡繁多,眩人耳目,其力量之无穷,更是使人嘡目结舌。人若凭有涯之生逐无穷之物,必然会陷入不尽之物累,所谓“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养生主)故圣人体知大道,抽身而退,则“一心定而万物服”(天道)。但智巧之人挺身而进,“与物相刃相靡”(齐物论)利用智巧改造自然,创造出许多器物。于是,“物”作为“物”并不局限于自然界,而且还表现于人的生活世界。人的创造物,既包括使用的器具等可触摸到的实

    10、在物,也包括名誉、权利、地位及仁义礼智等不可触摸的抽象物。如果说,在面对纯粹的自然物时,人容易摆脱它的束缚。那么,在面对自己的创造物时,人则容易被其所激动。首先,人心拘囿于器物之一用,而不知物之通用,“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齐物论)只知道“有用之用”,而不知“其无用之用。”(人间世)故陷于“物结”之中。其次,人困于“物结”之中,便试图通过各种机械技巧来扩大“物用”,所谓“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天地)于是,一方面,人生“机心”“成心”,而“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同上)这就遮蔽了人对万物本真的认识。另一方面,人凭借智巧改造物,则扭曲了物之本性,“以己制物,则物失

    11、其真。”(应帝王郭象注)最后,人舍己效物,迷失本性,为外物所奴役,成为“倒置之民”(秋水)在此意义上,庄子之“物”表现为“心”的对立面,成为了羁绊人心的物累,所谓“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应帝王)当然,此“心”不是“机心”、“利欲心”,而是“游心”、“自由心”。总之,庄子认为物之“本”为“道”,物之“末”为利用,而本精物粗,人的生命要重“道”轻“物”,超脱外物的束缚,“游心于物之处”。(田子方)所谓荣誉名利、貌味声色,只不过是自身的过客,非性命之本然,“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秋水)概言之,庄子是在三个方面对“物”的意义进行界定的:一是“道”作为“造物者”化生万物并成为生

    12、命之本然;二是万物气化而成后,“人”与“物”相区分,但在“道”的本根上,人却能与物为化,复通为一;三是“物”之利害功用为人所固执而变为“技系之累”,人要超脱此物累。明白上述“物”的内涵,我们才能进一步论述庄子关于“情”的思想。二、庄子论“情”“情”在现代汉语语义中有情感、情欲、性情、人情等说法,作为哲学范畴,学界一般将之理解为人的感情,“指人的本性与外物相接而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惧、爱、恶、欲等各种感情。”然而,“情”字语义的演化是有过程的。在庄子文本中,“情”作为“情”经常与性、理、欲、人、物相关联,更是形成了其意思的多义性和含混性,而“感情”义只是其中一义。因此,对“情”字之本义以及

    13、“情”字在庄子具体的语境中的使用进行考察,对我们理解庄子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将“情”简单理解为“感情”或等同于“性”,便有可能由语义上的“差之毫厘”导致思想上的“谬以千里”。(一)“情”字的语义演变1.“情”字的语义与“性”字关系密切。章太炎在文史中谓“生又孳乳为性姓性复孳乳为情。”“性”者何义?许慎说文解字心部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从心,生声。”“情”者何义?说文解字心部曰:“情”为“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显然,许慎以汉代流行“气”的思想解释“性”、“情”之本义,不妥。按徐复观先生解释,“性”的原义是指人生而即有的欲望、能力等禀赋, 较早出现于诗经大雅卷阿。当然,此欲望(“

    14、性”)是生命自然性的欲望。所以“性”字出现之前,本作“生”。“生”的本义为“象草木生出土上”,既指从无到有的出生过程,又指生命本身。那么,“性”如何从“生”字演化而来呢?古人常用“心”作为感知、思维的器官,故生命的本然欲望须通过知觉而发见,即通过“心”而始见,所以“性”字“从心,生声”。当然,“性”字在后来的发展中已超出了其本原意义,甚至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但却始终不脱离生命之本,“性者,生之质也。”(庚桑楚)然而,“情”字同样很早出现于诗经陈风宛丘“洵有情兮”,与“性”字同时。那么,“情”字又是如何从“性”字孳乳出来呢?章太炎先生说:“语言之始,义相同者,多从一声而变;义相近者,多从一声而变

    15、;义相对相反者,亦多从一声而变人之阳气为性,音变则人之阴气为情先言阳,从声以变则为阴。”当然,章太炎先生主要是从声训的角度来谈两者的关系,而两者在字的构型上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得而知,(在上古,“情”字有上下结构的写法,上为“青”,下为“心”。)但“性”与“情”密切关联,却是无疑的。 2.“情”字的构字与“青”自相关。“情”为形声字,“从心,青声。” 因此,“情”与“青”又必然存在密切联系。“青”字在金文中已出现,较“情”字早出,故能成为“情”字的声旁。当然,台湾学者王志楣认为“情”的本字作“青”,“情”字从“青”字发展而来,正如“性”字是从“生”字发展而来。这也值得商榷。因为古人用字,存在假

    16、借转注,再加上在竹简上刻字,行文不便,常有错笔、漏笔和简写的情况,所以即使某些竹简上“情”写作“青”,亦不足为据。虽然如此,古人用字亦有声近义同的情况(也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言),因此也不能轻易否定两者的内在关联。因此,笔者认为王志楣先生着眼于“青”字考察“情”的本义,是具有启发性意义的。“青”的本义就是植被的颜色,相当于“苍”。广雅曰:“苍,青也。”说文解字曰:“苍,草色也。”古人谓春天为“苍天”,便是因为春天万物始生,其色苍苍的缘故。因此,“青”是生命之本色,是草木生长的本原样态的显现。因此古人造字,“青”与“生”也相关。王志楣先生认为,生是青“情”的本体,青是生(性)的显现。这是有道理的。那

    17、么,“情”字除了与“青”字在构形上有关联外,是否还有内涵上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关联的。“青”是天地万物生长的本然色彩和盎然生机的体现,这种体现若自存于天地间,不为“心”所感知,便只是万物的一种原生样态;但它若为“心”所感触,便成为“情”。所谓“情,接于物而然者也。”(王充论衡本性)可见,“情”的生发离不开“心”与“物”的交感。因此,“情”字不管是从“性”字孳乳而来,还是从“青”字演化而出,都与宇宙生命息息相关,指的是生命的本真样态(“青”)为“心”(未必指人心,古人将天地视为神明,与人一样有“心”,谓之“天地之心”。)所感知而形成的独特的状态。这种状态虽形成于“心”,但一开始却是客观

    18、的。因为它是对宇宙万物的如实感知,表示万物所呈现的真实存在和本来样子,故其基本义为“信实”。因为万物的本真样态是与自身的生命本质相一致的,故“情”又可表示万物的本性,故有“性情论”的“情”。然而,当万物的本真状态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时,“情”则延伸出“喜怒哀乐好恶”等义,表示与人的本性相违背的各种主观情欲。上述“情”字三种意义已出现于先秦典籍中,在庄子中则更显突出。(二)庄子中“情”字的不同内涵学界一般将庄子中的“情”归结为三种内涵,一是指真实、信实;二是指“性”,尤指人之真性;三是指人之情欲。与此相应,学界认为第一种“情”义是没有独立意义的,只是用来形容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与“道”无关,故

    19、无褒贬;第二种“情”义是合“道”的,表示人应当呈现的一种本然存在,故应加以褒扬;第三种“情”义是违“道”的,是人的非本然的存在,故应加以抑制或摒弃。由此,庄子之“情”几成定文。在此,笔者试图在庄子思想的整体构架中对其进行内在的逻辑梳理,发见其真正内涵及关联。1.“情”作为“道”之“情”,指“道”的本然真实的特征、状态和精神。“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大宗师)此“情”有两种理解。其一,以“精”释“情”,表示“道”的实存。“情”即信实之存在,相当于道德经二十一章所说的“精”,“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夫道,有情有信”就是指“道”的存在是真实的,不可变更的。其二,以“情”释

    20、“情”,表示“道”化育万物之功能。郭象曰:“有无情之情,故无为也。”(大宗师郭象注)郭象所注中的第一个“情”当指的是人主观的是非好恶之情虑,相当“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中的“好恶之情”。(渔父)“道”本身是绝对客观的实存,对待万物是没有偏私的,故“无情”。第二个“情”则指“道”化育万物之情态。“道”虽无偏私好恶之情,但对万物却有化育之情实。故“有无情之情”。此“情”普遍流行于宇宙之中,谓之“天地之情”。列子天瑞的“天地含情,万物化生。”指的就是“道”化生万物的功用和情状。然而,“道”化生万物却不居功,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因此,“道”之“情”还表示万物存在的最高的生命境界。这

    21、种境界,郭象称之为“独化”。“独化”意味着万物任其自然本性生长变化,不受人为干预,所谓“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在宥)。2.“情”作为“性命之情”,表示万物存在的本性。“道”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必然贯注在万物之中而成为“万物之情”。“万物之情”包括“人情”、“物情”等,但其内核则是“性命之情”。庄子对“性命之情”的谈论集中于外杂篇,“彼正(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同上)“莫若无为而安其性命之情”(在宥)“君将盈嗜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徐无鬼)那么,何谓“性命之情”?日本学者池田知久认为“性命”即人的身体生命,“

    22、情”即实情、事实。池田知久竟将现代汉语中的“性命堪忧”的“性命”意义移植到“性命之情”中,这既无视汉语语义的变迁,更罔顾庄子的文本语境和思想背景,殊为不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还将“性”简单等同于“生”,并将“生”特指为身体生命,即人的耳目口鼻等生理机能。实际上,庄子许多地方对“性”与“命”皆有规定。关于“性”的规定有:“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天地)“性者,生之质也”(庚桑楚)“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则阳)可见,“性”不是作为简单的身体欲望,而是作为生命之仪则,自然而然地呈现,构成生命之“质”。“质”不是与形式相对应的“质料”之质,而是本质。庄子对“命”的规定有:

    23、“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天地)“子之爱亲,命也。”(人间世)“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大宗师)“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达生)“命”的本义不是“生命”,而是“命令”,说文解字释为“使”。但此“命令”不是受之于“人”,而是禀之于“天”。因此,“性”与“命”是不可以人为改变的,“性不可易,命不可变。”(天运)在此,“命”与“性”相关,指的是生命自身之本然变化而无人为干扰的一种情态。这类似于周易乾彖传所说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的“性命”。“性命之情”便是指这种生命本质及其自身变化的本真性情。当然,中国人讲宇宙万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生之中,如同周易

    24、系辞传所说的“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人要通晓天地化生万物的德性和模拟生命本质自然变化的情状,并将其贯注到人生中。对此,庄子亦不例外。因此,庄子不但将“道”之“情”落实为“万物”之“情”,而且继续将之凝聚为“人”之“情”。所谓由遐及迩,以小见大,万物“性命之情”集中体现为人之真性情。由此,庄子常言“性情不离”、“反其性情”等,这就形成了庄子独特的“性情论”。丁四新先生说:“庄子及其后学论情含义颇广,就其学派所称赞的性命之情来说,一般是指人真实的自然的生命对这样的情,庄书作者主张要任情、率情,但对于仁义之情则主张灭其情因为这些情仅仅都是人为之情,而非性命的真实之情、自然之情。”庄子认为,人生在

    25、世,只有安任其“性命之情”,保持生命本真,才能获得快乐。否则,人便会拘囿于物累,迷失于情欲,受倒悬之苦。“性命之情”也便会异化为“矫情伪性”。3.“情”作为“情欲”和“矫情伪性”,表示“性命之情”的非本真状态。“情欲”重在“欲”,“情欲”之“情”只是“欲”,而非上述所谓的“性命之情”。本来,“欲”只是人的生命本能欲求,生命规定欲望,如同告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庄子亦云,“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马蹄)“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盗跖)人若连这基本的欲求都没有,便是石头人了。但是,流俗之人、“蒙蔽之民”却僭越了适度的本能欲求,而过度追求功名利禄、声色权

    26、势。人之常欲,不过日食三餐,夜眠八尺。但若坐拥千亩良田,每食珍馐;安卧百丈高楼,夜享笙歌。这种“欲”便是嗜欲、纵欲,是欲望的欲望。由于“欲壑难填”,人便会生出喜、怒、哀、惧、爱、恶、欲各种情欲,对耳目口鼻、生老病死耿耿于怀。这便是“七情六欲”,于是,生命便为欲望所规定。庄子认为“七情六欲”会滋生“矫情伪性”,造成“性命之情”的损伤和遮蔽,“君将盈嗜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徐无鬼)因此,庄子一方面主张“无情”,即摒弃由欲望而生的好恶之情,“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另一方面主张“体和”,否定“无足”,(盗跖)即要体认生命的中和之道、去除欲望的贪

    27、得无厌,使“欲”合“情”合“道”。张岱年先生说:“老子言无欲未言无情,庄子则不言无欲而言无情。”这正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由上可见,庄子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情”的:一是“道”有化生万物的功能和情实;二是“道”之“情”落实于万物之中而成“性命之情”,“性命之情”凝聚于人,而成为人之真性情;三是人之真性情受欲望所损害和遮蔽,而变为“情欲”、“矫情伪性”。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庄子是在何种意义上谈论以及如何谈论“万物复情”。三、庄子论“万物复情”庄子天地正式提出了“万物复情”的思想,“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庄子说“万物复情”可以通达一种天地乐而万事销亡的混冥状态,这是“

    28、道”的本始状态。由此可知“万物复情”的“物”便不是技系之累的“物”,而是为“道”所化生并又终归于“道”的“物”。同样,“复情”的“情”也绝非“情欲”之“情”,而是“道”化生万物并落实为“性命之情”的“情”。当然,“复情”之“复”不是反复、重复、修复,也不是物理运动上简单的复返,而是“生命本质”上的复归、归根。这相当于道德经十六章所言的“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命”如前文所言,指的是生命自身受之于“天”的本然变化而无人为干扰的一种情态。“观复”、“复命”即对这种生命情态的洞见和回归。当然,这似乎是受到周易复卦的影

    29、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心”是指生命的阴阳变化之道,“复”便是要观照生命的自然变化。因此,“万物复情”即意味着洞见宇宙生命之变化,回归其生气盎然、恬然自乐的本然情态,用西方话语则可以说是“回到事情本身”。(一)为何“复情” 如前文所言,大“道”含情,化生万物,故万物有“情”。然而,由于各种非“道”的因素,万物化生后,并不一定能够安任其“性命之情”。于是,万物便从“有情”的状态沦落为“丧情”(或“无情”)的状态。万物有“情”是因为秉承“道”之“情”,“万物丧情”是因为违反“道”而丧失“性命之情”,因此,“万物复情”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即万物须通由“复情”回归到其生命的本然状态。(二)如

    30、何“复情”“复情”根源于“丧情”(或“无情”),而“丧情”(或“无情”)状态指的是“性命之情”的偏离、疏远、丧失及异化等。那么,造成这种“丧情”的非“道”因素是什么呢?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并永葆“性命之情”的本真呢?1.去“情”无“累”“情”是情欲,“累”是物累,如前文所述。借用佛家之语,情欲与物累的关系相当于“情”与“色”的关系,“情”因“色”有,“色”自“情”生。两者相因相荡,造成了人的“无明”,亦即人的“性命之情”的丧失和遮蔽。因此,去“情”无“累”便是要去“蔽”。一方面,摒除情欲,使物累无所着落;另一方面,去除物累,使情欲无所牵绊。这样才能使“性命之情”得以澄明。归结为一点,去除情欲物累,

    31、则须使“情”和“物”各当其分而“不逾矩”。这就要求,“道”给欲望划定边界。首先,划定边界意味着欲望有一定的尺度,既不多,也不少,多则纵欲,少则寡欲。庄子主张“和欲”,“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在宥)“一”即“道”,“和”即中和,指欲望的满足要合乎“道”。彭富春先生说:“道给欲望划定了边界。人必须戒除伤害性命之情的欲望,相反,人可以满足合乎性命之情的欲望。”当然,彭富春先生亦认为庄子“无欲”但这与前者并不矛盾。因为所谓“无欲”是要否定人为的欲望,即欲望的欲望,它最终还是回归于“和欲”,即自然性的欲望。“自然性”不仅指人天生的欲望,而且还指“欲望”本身要自然而然,即合乎“道”。其次,划定欲望的边界要

    32、求解放“物”之用,以“道”的态度来对待“物”。一般人对“物”的态度是“欲”的态度,人通过“技”来实现“欲”的满足,而“技”是基于一种“物”是否能为“我”所用的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在庄子看来,这是“有蓬之心”(逍遥游)是“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人间世)因此,庄子主张以体“道”的态度对待物,“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山木)“物物而不物于物”即以“道”的态度对待物而不受物用的奴役,因而可以免除物累。最后,以体“道”的态度对待万物则要求体“道”者“物忘”、“心斋”。“物忘”即忘掉物对人的具体效用,使精神从纷杂的物累计虑中解脱出来,“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在宥)“心斋”即“虚而待物”,即不要以耳目口鼻心智计较物的利害,而是要以虚静之心体察万物之理,澄明地观照天地万物的本真存在


    注意事项

    本文(万物复情.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