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民音乐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docx

    • 资源ID:18602222       资源大小:35.6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民音乐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docx

    1、人民音乐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教学内容一、聆听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教学基本要求1. 组织教学。从创设音乐学习环境的角度考虑,把玩具兵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量不可 过大),在课前反复播放。在音乐的氛围中,安排学生有序地坐到座位上,潜入性地让学生熟悉新 环境和音乐。2. 热身活动。和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模仿教师做“玩具兵”神气地行走的动作,创设愉悦的学 习环境,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3. 在反复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变换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如: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或若 干小组),聆听作品的第一部分时,由一组学生随音乐做行走或蹦跳的动作,另一组学生安静地聆 听;聆听作品的第二部分时学生对换;到第

    2、三部分时,全体一起随音乐的变化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表现梦境中玩具兵调皮的形象。为引起学生对音乐聆听的专注,在结尾处提醒学生,当听到类似 吹哨的长音出现时,迅速坐回原位安静下来。二、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基本要求1. 做“X”和”节奏型的组合练习(热身活动)。从模仿教师拍击“X ”和”组合的 节奏开始,引入有节奏地说名字的练习。如:我叫室座明(问一答,说名字,认识新同学。教师手中可用一件打击乐器稳定速度和节奏,若个别学生没有接 读(拍)上前一个学生的节奏,教师敲击的乐器声仍要有规律地继续,等待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说下去。2. 用听唱或模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的学唱。教师可用多种形式范唱歌曲你的名字

    3、叫什 么?,完整的范唱和听录音范唱相结合,学生在多次反复聆听歌曲的过程中,熟悉旋律并记住歌 词(注意你的名字”中“的”发di音)。从群体问答式歌唱(我叫U X,拍手的同时,心里说自 己的名字),逐步过渡到学生能独立用歌声对答演唱。3. 歌曲熟练后,让学生相互间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可分小组或两人一组对答表 演。在说唱自己名字的交流活动中,营造气氛,调节课堂情绪,达到师生与同学间相互认识交流 感情的目的。4. 把学唱歌曲的过程,作为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音乐基础的过程,使学生喜欢你并对上音乐 课产生兴趣。三、聆听管弦乐口哨与小狗教学基本要求1.带着问题完整聆听,听音乐展开想象。如:“说说听后的

    4、心情”、“你听到了音乐中有哪些声 音?”、“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想干什么呢?”,等等。切忌聆听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变成听音乐 讲故事的过程。2. 在复听乐曲时,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结尾小狗有节奏的叫声,并能和着音乐模仿。用这样的 方法培养学生聚精会地神聆听音乐。3. 还可以用动作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随老师合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等等。四、演唱歌曲拉勾勾教学基本要求1. 用多种形式的听唱法学会歌曲。如:跟录音完整听唱;分句跟琴模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 唱;用暗示听唱听会歌曲: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听录音轻声默唱等等。教 师可视学生的情况选择运用。2. 教师的范唱要倾注情感,用自然的歌声去

    5、感动学生,用亲切的眼神去关注每一位学生,调 动学生的歌唱热情。3. 看教科书上的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旋律的高低。可让学生指着“金勾勾,银勾勾”的图形 谱,从默唱(注意聆听)到模唱歌词和背唱歌曲。4. 拉勾勾,做朋友,学习用音乐的方式交朋友,在愉快的歌声中,加人自编动作的表演。五、知识与技能教学基本要求懂得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来演唱,初步做到站和坐的正确歌唱姿势。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歌唱 状态,做到自然而放松,及时纠正大声喊叫的错误唱法。六、编创与活动教学基本要求1 可把各种图标做成卡片,让学生认一认,再从教科书中找一找。2.凡作品下方提示的编创与活动练习,是本课内容的核心练习,在做好基本练习的基础上,

    6、教师可根据教学建议中提供的活动设计,结合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开展音乐实践 活动。教学建议本课是新学期音乐课程的第一课。按一学期18周教学进度计算,上正课的时间大约1516 周(30节左右),第1718两周安排复习与考核。因第一课含音乐教学常规的建立,建议安排三 课时。小学阶段的课型,建议基本用综合课型设计教学。第一课时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建立课堂常规;第二课时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复习 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巩固常规;第三课时学唱歌曲拉勾勾,聆听乐曲口哨与小狗。 1. 完整地聆听音乐。结合教科书中的图示,说出音乐小组曲由几个片段组成,分辨每一首小 曲所描绘的场景。2. 分段聆听时,用

    7、生活经验去启发学生积极联想;并用对比的手法,比较每段音乐所表现出 的情绪变化。3. 在分段聆听或复听音乐阶段,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音乐中有特点的旋律,可用声音或动作等 方式来表现。如:第4段音乐描绘做游戏的场景,结尾出现开心的笑声等。用有意注意方式培养 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特别提示:教师要特别关注在编创动作上有个性特点的学生,并给予充分表达不同感受的 机会。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动作描绘音乐内容的变化。U二、演唱歌曲其多列教学基本要求1.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练习。可先模仿老师做即兴走和跑跑的组合练习(热身活动)。活 动适应后,再按歌曲的节奏读读第一段歌词。先把“其多列”改成汉族语言“快快来”朗读

    8、,再用哈 尼族语表示“快快来”意思的“其多列”朗读。2. 用形式多样的模唱、听唱方法学会歌曲。如: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时让学生心里默默数一 数,歌曲中“其多列”出现几次。再次听老师弹唱歌曲时,学生只唱“其多列”,其他歌词在心里默 唱(记忆)。3. 因众多地区对哈尼族民俗不了解,教师可从作品分析中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对歌词内容作 出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懂得歌词的含义后,再用动作提示,帮助学生逐句、逐段记住歌词。4. 可提示学生看课本上高高低低的图形谱,聆听和比较开头与结尾的“其多列”有什么不同, 初步听辨出音的高低变化,并用动作提示高低,辅助学生唱准音高。三、演唱歌曲跳绳教学基本要求1. 结合歌词做两种

    9、基本节奏型的读拍和编创活动(热身活动)。2.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方法参考其多列歌曲的听唱过程。还可用问答句式对唱、接唱等, 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3. 用生活经验中轻快跳绳的动作,启发学生用轻巧的歌声演唱歌曲。4. 乐于与他人合作,边唱边模仿有节奏韵律的跳绳动作,表现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四、知识与技能教学基本要求从小人图形谱走和跑跑的动作中,感知“X”和节奏时值的不同,能从视觉图谱上懂得一 个“X” =两个”的时长概念;并能用念、拍和律动等形式,准确表现出“X ”(走)和 (跑跑)是同等时值:防止出现只注意符号认读、不注意聆听时值是否均等的现象。如:把“走教学内容一、聆听小组曲快乐的一天教学基本

    10、要求 跑跑”(X XX )读成“走跑跑”(XXX ),或不在同等速度范畴内的读拍等。五、编创与活动 教学基本要求1.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安排了“ X l*XX ”的节奏符号学习,编创与活动中的四行小人图形谱 的节奏谱,是对此项内容的实践,是按其多列歌曲的节奏编排的,应读为:跑跑走,跑跑走, 跑跑跑跑跑跑走, 跑跑跑跑跑跑走, 跑跑走,跑跑走,2. 结合歌曲其多列的学唱,做读、拍四行小人图形谱节奏的练习,并可变化节奏朗读和 拍击。3. 在基本掌握由走和跑跑组合的节奏型后,再做和着音乐走一走、跑一跑的练习。可先用鼓 声即兴敲击走和跑跑的节奏,再将即兴的鼓声融入音乐声中,从听到动,锻炼学生的听辨及反应

    11、 能力。教学建议本课内容基本围绕人文主题“快乐的一天”和“ X ”两种节奏型的感知与实践而设计。建议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安排龄听和表演“快乐的一天”;第二课时安排学唱歌曲其多列;第 三课时安排复习歌曲其多列,学唱歌曲跳绳。1. 在聆听音乐组曲快乐的一天前,建议教师把教科书中第1课出示的图标做成卡通图道 具,用亲切优美的语言对音乐场景加以描述(可参考本课活动设计中对音乐组曲场景语言的表 述),启发学生对音乐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参考本课活动设计,用动作、 歌唱和游戏等方式参与音乐组曲的聆听和表现。2. 结合本课所学的歌曲,开展歌表演活动。建议有一至两个模仿少数民族特点的基本动作

    12、 (参考作品分析中的动作提示)。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自编自演。有条件的学校,可围成圈表 演,尽可能给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活动和合作表演的空间。如:歌曲跳绳,可以两人合作,双手相 握,随歌曲的节拍边唱边摆动。也可教师在范唱时,和一位学生合作,边唱边甩动绳子辅助教学, 给学生生动而直观的印象。3. 歌曲其多列咬字吐字有一定难度,开始演唱的速度要放慢些,学生熟练后逐步加快。在 演唱过程中,注意保护儿童甜美的嗓音,养成轻松、自然歌唱的良好习惯。4-歌曲跳绳唱熟后,可根据歌词的规律,教师和学生合作,集体做编创歌词的练习,在教师 的引导下,集体讨论。如:选第2段第1小节和第4小节做编创歌词的尝试,把“小绳小”

    13、改成“小 皮球”,“每天跳”改成“每天拍”。特别提示:对学生中出现的大声喊唱、耸肩、驼背、伸脖子歌唱等不良习惯,教师要给予及 生拍击的速度。 教学内容_、聆听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基本要求1. 国歌,庄严肃穆。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理解祖国的庄 严、伟大,懂得听到国歌应怎样做。教学中,可结合校园每周升国旗、唱国歌的经验,让学生说一 说感受。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敬队礼,用专注的神情表达对祖 国的热爱。2. 可将聆听国歌与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结合进行教学设计,在歌曲学习的前后安排 均可。二、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基本要求1. 按编创与

    14、活动的要求做练习。可先模仿教师做即兴拍手、拍腿的组合练习(热身活动)。 动作协调后,教师按节拍清唱歌曲导入,再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边读边加上拍手、拍腿的 动作。 2. 用形式多样的模唱、听唱方法学会歌曲。如:在歌曲的伴奏声中,用赞美的表情朗读歌词, 用“lu”跟唱旋律等。在对歌曲初步熟悉的前提下,用对接句的办法熟悉歌曲。如:教师唱“国旗、 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并边唱边用动作演示,依此类推。3. 可把歌词做成卡片,在聆听歌曲中,让学生排出歌词的顺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表达 情感。4. 可提示学生看课本上高高低低的图形谱,聆听和比较歌曲前两句旋律有什么不同,听辨出 两句旋律的高低变化,并用

    15、动作提示高低,辅助学生唱准音高。5. 歌曲熟练后,跟着教师模唱歌曲的旋律。特别提示:在模唱歌曲中,部分学生将第一句前两小节的音高,惯性地延续到第二句,把两 句前两小节的音高唱成一样,教师要注意聆听,出现这样的情况,可用高低的手势动作加以引导, 还可以通过跟老师模唱旋律等办法加以纠正。三、聆听器乐曲颂祖国教学基本要求1. 可让学生边聆听边根据教科书中的插图,带着问题整体聆听音乐。如:“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想干什么呢?”等等。2. 在复听乐曲时,可让学生用拍手、拍腿等方式参与乐曲的聆听,教师可用鼓声配合,稳定学 3.学教科书插图上的两个动作,随教师和着音乐的节奏做一做,用于表现音乐热情、颂扬的 清绪。

    16、四、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教学基本要求1.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练习。可先模仿教师做有规律的拍手、拍腿、拍腿的节拍练习,体 验歌曲的节拍韵律。动作协调后,拍手、拍腿的动作可逐步拓展到拍击其他部位,再让学生自己 设计。2. 参照前面几首歌曲的模唱、听唱方法,用有趣的方法学唱歌曲。如:可以问学生你最喜 欢唱哪一句? ”,再让学生独立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同学间相互评价,提 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能力。3. 提示学生注意歌曲莲花图谱中出现的白色莲花,从视觉上提示学生,唱到这朵花时不出 声,悄悄吸气,再接唱下一句。用暗示法练习歌唱的换气技能。4. 第一段歌词唱熟后,可根据

    17、第二段歌词列举的名字,在空格中填上同学的名字,从各组中 有代表性地选择唱一唱,体验唱同学名字的亲切感。在演唱中注意最后一句“像呀”的“呀”字,要 轻巧地带出,教师做示范,让学生准确模仿,亲切地唱出“像妈妈”的歌词。5. 能背唱歌曲。特别提示:“小冬木”和“小古力”的旋律,学生容易唱成一样,注意提醒学生听辨和模准 音尚。五、知识与技能教学基本要求按照“音的强弱”的活动练习,从生活中的强弱到音乐中强弱的听辨,做有序的递进式体验。1. 可从教科书图示的视觉感受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强和弱的声音。2. 对老师敲击出强弱变化的鼓声,做出声音和动作上的反应。如:用象声词模仿出强弱。教 室空间大的可让

    18、学生按鼓声的强弱变化走一走,教师可在中间引导学生向教室的空处走动,提醒 学生相互不碰撞,防止扎堆拥挤在一起。3. 做由动转静的强弱体验。教师用强和弱对比的力度弹奏歌曲其多列(一遍强一遍弱), 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六、编创与活动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以“X X|XX X为基本节奏型,用拍击和做律动等方式参与乐曲的聆听活动。(1)拍手图示每一长方格表示有两小节节奏,教科书上用拍手的图示表示节奏传递的方式, 在游戏中,还可变换方向。如:纵向(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或横向(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每 一组都先用“X X|XX X这一节奏型传,看哪一组速度最稳,节奏的拍击最正确。 教学内容一、聆听管弦乐快乐的

    19、小熊猫教学基本要求1. 乐曲节选了为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编配的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中的一部 分。可让学生反复多次完整聆听这段旋律。2.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快乐的小熊猫。鼓励学生编创个性化的动 作,用来表现小熊猫的憨态和愉快行走的样子。3. 在完整初听乐曲前,教师可根据本课作品分析中提供的内容,简单描述美术影片熊猫百 货商店的大意,启发学生对音乐中描绘大森林的早晨和小熊猫快乐的样子展开想象。二、聆听钢琴曲袋鼠教学基本要求1. 初听时,可以让学生数一数乐曲中模仿袋鼠有规律向前蹦跳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复听时, 再让学生用“dong”随着钢琴演奏的强弱变化模仿袋鼠的弹跳声。2. 按

    20、教科书上的活动提示,让学生自由地模仿袋鼠敏捷的动作和活泼可爱的神态。并能用 幅度大/j、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琴声强弱的变化。如教室活动空间小,可在座位上,用坐一站一坐 的体态循环变化表现音乐中的袋鼠形象。三、演唱歌曲动物说话教学基本要求1. 可把本课对编创与活动的儿歌朗读作为导人活动,有节奏地读念和拍击。让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节奏活动中,引人歌词朗读和歌曲学唱的意境。2. 采用形式多样听唱法学会歌曲。如:先从会接唱动物的叫声开始,教师唱小鸡说话”,学 生接唱“叽叽叽”,教师边唱边用手势提示学生歌声的准确加入,再到加入学生熟悉的节奏型 XXXX X及拍手、跺脚、晃头、耸肩等声势和体态的表现。3. 用

    21、鼓励的方式启发学生轻快而有弹性地歌唱,表达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如:“XXX同学的 表情和灵巧的歌声告诉我们,她非常爱小动物”。用适合低年段学生接受的语言提出歌唱的要求, 启发学生相互间注意倾听,逐渐学会调整自己的声音,向集体的歌声靠拢。4. 原歌曲有四段歌词,编者只选了其中两段,留出空间给学生填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启发学生把自己了解和喜爱的小动物叫声编进歌曲,相互评价,谁编的最有趣。四、演唱歌曲咏鹅教学基本要求1.用歌曲咏鹅的伴奏做背景,轻声朗读唐诗咏鹅。预设聆听环节,营造歌曲美的意境。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师用书一年级上册_ ,/v ,w hk,!- 2. 聆听教师的范唱,心里随歌

    22、曲默唱。前两句要求学生用手随歌曲图形谱移动,感受旋律的 特点。可反复多听几遍,视觉与听觉结合,在暗示中建立音的高低记忆。3. 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可参考教科书中的图,用手臂和手势模仿白鹅典型的姿态。鼓 励学生充分想象,编创有个性特点并能表现歌词意义的动作。4. 结合本课新学的知识与技能,按教科书所编配的木鱼和碰钟的图谱,与同伴合作,为歌曲 前半部分伴奏。可让学生探索两件乐器的音色特点,讨论如何伴奏好听。在此基础上自行创作, 完成歌曲后半部分的伴奏。注意伴奏声与歌唱的协调,切忌缺乏音色美感的伴奏方式。五、知识与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1. 认识木鱼、碰钟,学习敲击木鱼、碰钟的正确姿势。学校一般使用的

    23、是鱼状趣味化的木鱼,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敲击兴趣。演奏时,一只手握住“鱼尾”处,另一只手拿小木槌,轻轻敲击。2. 可先做无声的模拟敲击,再到敲击乐器木鱼、碰钟。教科书中木鱼图用深、浅圆圈暗示一 强一弱的敲击,声音是短音;碰钟图表示碰击出的声音是长音。用视觉暗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长音和短音的概念。3. 教材用“你还能怎样敲?”引导对木鱼、碰钟其他敲击方法的探索。在探索活动中,激发好 奇心和探究精神,并记住木鱼、碰钟的音色特点。六、编创与活动 教学基本要求1. 本课为歌(乐)曲聆听与演唱设计的编创与活动内容,已在相应内容的教学要求中提示。 木鱼、碰钟的敲击方法,重在实践与运用。从有利于课堂组织的角

    24、度出发,先模拟练习,再“实际” 操作,循序渐进。 ,(1)教师分别用木鱼、碰钟敲击,稳定速度,弓丨导学生做有强弱变化的模拟敲击。木鱼的模拟 练习:全班同学左手握拳,右手握拳伸出食指,用右手食指击左手的方法,进行一强一弱的模拟敲 击。碰钟的模拟练习:双手手心相对握拳,拇指和食指模拟捏住碰钟两端的绳柄,做敲击动作。 还可以让学生先用两手的食指在强拍上对碰,模仿碰钟演奏。为调动学生模拟敲击木鱼、碰钟的 兴趣,可在做敲击动作的同时发出弹舌的声音代表木鱼效果,发出模拟长音“叮_ ”的声音代表碰 钟效果。2. 用木鱼、碰钟为歌曲伴奏时,可先为范唱作伴奏,比较和聆听伴奏的效果,在相互协调并能 做出正确的强弱

    25、敲击后,再为全班的歌声作伴奏。3. 指导学生按强弱规律有节奏地读歌谣时,要有意识地读出节拍的强弱,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内容一、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教学基本要求1. 完整聆听歌曲,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说说龄听后的心情。2. 复听歌曲,可结合生活中了解的劳动场景,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随歌曲做模仿动作。3. 再次聆听,可随歌曲轻声跟唱,并加上表现动作。4. 结合多次聆听,师生展开讨论,如:说说小动物们分别是用哪些方式来劳动的、爸爸妈妈又 怎样用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的,等等。从而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二、聆听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教学基本要求1. 乐曲是为动画片三个和尚编配的民族管弦乐曲。时间总长18分5

    26、7秒。完整聆听只能 排一次。可先聆听课件上提供的描绘三个和尚上山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反复聆听,熟悉旋律 ,说说哪两个和尚上山的音乐是相似的,并用有节奏的动作随音乐律动。2. 再龄听模仿和尚念经的主题,让学生用弹舌模仿木鱼声,熟悉第二主题M律。3. 在完整聆听乐曲前,教师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画面内容,简单描述动画片三个和尚讲述 丨“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情节,启发学生结合教科书图片 t音乐中的三个和尚的表现展开联想。4. 完整聆听三个和尚的音乐,听到两个主题音乐出现时,分别用动作和弹舌表示。没有 I影设备的学校,教师可在主要几个环节,随故事情节的变化用图片提示,帮助

    27、学生听懂音乐描 的故事,启发学生在有规律的音乐主题出现时,用不同的劳动动作来表示人物的特点。如:行 兰、挑水行走、抬水、挑水奔跑等。学生能随音乐的节奏特点展开联想并用动作做出反应即可,不 ?求动作一致。乐曲中出现没有规律的音乐时,可安静聆听,为有规律的音乐出现做律动的5. 师生共同总结故事中给大家讲述的“热爱劳动、团结合作,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三、演唱歌曲洗手绢教学基本要求1.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师生对唱的发声练习,可将这句旋律从1 = C至1 = E,半音阶上行 和下行练习。提示学生微笑着唱“ailuQ luoluoluo - ”,还要有弹性地突出“ai”字,唱“luoluo uolu

    28、oluo 舌尖吐字要灵活。教师要提示将“IUO 的时值唱足。2. 洗手絹是一首低年级学生一直爱唱的经典儿歌,旋律简单易学。在用听唱法教学中,要 注意模唱手段的多样和有趣。如:听教师唱前两句、学生接唱衬词部分,或教师一句学生一句等 等,逐步过渡到记忆歌词。3. 用怎样的歌声演唱才能表达出热爱劳动的愉快心情,教师可让歌声优美、音准的同学做示 范,并把开始练声时的要求用于歌曲表现,提示学生把歌词“哎啰”部分唱得灵巧而得意,结束句 要干净果断。4. 歌曲熟练后,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学生编词演唱,教师可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交 流。如“你在家中都会帮妈妈干哪些活呢?”,在歌曲中间蓝方块空格即兴填唱劳动

    29、的歌词,唱一 唱,演一演。如:“扫地”、“晒衣”等等,以提高学生编唱和表演的兴趣。5.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用木鱼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尝试碰钟用“ X-”的节奏型,为歌曲前 两句伴奏;木鱼用“ XX”的节奏型为歌曲后半部分伴奏。让学生相互聆听并辨别,小乐器怎样敲 击、怎样伴奏才好听。可以师生共同评议,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四、演唱歌曲大家来劳动教学基本要求1. 有劳动号子般的儿童歌曲一般很少见,因此,在用听唱法学唱有劳动号子特点的歌曲大 家来劳动时,教师可先用歌词“嗨哟里格嗨哟嗬嗬”做劳动的声势练习。为解决气息和吐字上的 难点,体现劳动号子的特点,练习时力度上要突出“嗨哟”两字。2. 用听唱法

    30、学会歌曲。可多让学生聆听同龄学生范唱的歌曲。开始学唱前5指导学生用气 息突出“嗨哟”两个字,其他歌词要唱得轻而有力。切忌用“大声点儿”或“用力唱”等语言来要求 学生,以免误导成大声喊叫来表现歌唱的力度。3. 可按编创与活动要求的“一强一弱”拍击方法或划船动作,配上歌曲中的号子声“嗨哟里 楂嗨哟嗬-嗬”等,辅助学生对歌曲强弱节拍韵律的感受,以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4. 用比较的方法,唱准第二乐句“嗬-I嗬0”和第四乐句“嗬0|嗬0”的时值可在教师 指导下,按知识与技能中的图示,唱“嗬_”( X-)时,用拍手后向上打开幅度大些来表现,唱“嗬 0”(X 0 )时,拍手后平展打开,动作幅度要小。用两

    31、种不同的拍击方法,辅助学生把两句相同 歌词的不同时值唱准确。5. 按照教科书编配的木鱼和碰钟图谱,为歌曲伴奏。先分声部做敲击,熟练后,请几位学生 伴奏。可轮流让学生演示,相互评价,看看谁配合得最好。五、知识与技能教学基本要求1. 按小人图形谱“x-”、“走蛾”的图形,边说“走卩欧”边做拍手向上打开的动作。感知“X-”的 时值与“走跑跑” (X XX )时值的不同。2. 用慢走、走、跑跑三种动作,感受三种时值的不同。用念、拍和律动等形式,准确地表现出 “X-”和“X X”的同等时值。能从图示上懂得一个“X-”等于两个“X X”时长的概念。 六、编创与活动教学基本要求1. 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声势练习。将全班分成三大组,让学生学会看教师的指挥手势, 模仿扫地、修椅子和擦桌子的三种劳动动作。教师手势提示到的组,能准确地边说边做劳动的动 作。练习开始前,教师要有速度的提示。2. 做三种节奏特点的劳动动作和声音的模仿,可在编创与活动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 活中的经验编创声势。如:可以联想大自然中动物的不同叫声,如


    注意事项

    本文(人民音乐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