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连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 资源ID:1858161       资源大小:462.0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连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1、大连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贵港)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A.窑洞贵阳B.竹楼西双版纳C.吊脚楼湘西D.土楼福建【答案】 A 【解析】【分析】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竹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是湘西地区的传统民居;土楼是福建省的传统民居。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B.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C.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D.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 ) A.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B.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C.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D.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答案】 (1)B(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是日本的合掌屋;是西亚的村庄;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

    3、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爱护聚

    4、落,人人有责。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 ) A.林海雪原B.沟壑纵横C.高楼林立D.大漠辽阔(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禁止焚烧秸秆B.珍惜每寸土地C.杜绝乱扔乱放D.实行达标排放【答案】 (1)C(2)C 【解析】【分析】(1)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读图可知,该漫画中的

    5、聚落景观,可描述为高楼林立;结合题意。 (2)读图可知,该漫画是乱扔乱放垃圾,从以上四的标语中来看杜绝乱扔乱放是比较贴切的;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4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 ) A.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B.沿海、沿交通线分布C.沿河、沿海分布D.沿交通线、沿河分布(2

    6、)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 ) A.公路运输、海洋运输B.铁路运输、航空运输C.海洋运输、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公路运输(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 ) A.广泛种植温带水果B.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C.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D.大力发展服务业【答案】 (1)B(2)C(3)A 【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

    7、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2)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但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

    8、输。 (3)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52019年4月15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巴黎圣母院位于( ) A. 英国B.法国C.意大利D.俄罗斯【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故答案为:B。【点评】法国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 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

    9、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 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首都巴黎、地中海、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等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6(遵义)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认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对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

    10、高的是非洲。故选:C【点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过快带来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7(昆明)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 A.B.C.D.【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寺院,C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D图所示的是佛教的另一代表建筑佛塔。故选:C【点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

    11、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8(自贡)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北美洲西部B.欧洲北部C.南美洲南部D.亚洲东部【答案】D 【解析】【分析】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

    12、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故选:D【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9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便利的交通B.平坦的地形C.自然资源贫乏D.水源充足【答案】C 【解析】【分析】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与我们生活密切

    13、相关的题目,对学生来讲比较简单,生活化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10(绥化)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A.平遥古城B.丽江古城C.皖南古村落D.威尼斯城【答案】 D 【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搜集相关资料解答即可。11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A.亚洲东部B.欧洲C.北美洲D.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答案】 D 【解析】【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

    14、南的非洲。故答案为:D。 【点评】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12(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蒙古包青藏高原B.竹楼西双版纳C.窑洞云贵高原D.冰屋东北平原(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湿地破坏C.森林砍伐D.河流污染【答案】 (1)B

    15、(2)A 【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A【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13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阿拉斯加位于

    16、五带中的( ) A.北温带和B.北寒带和北温带C.南温带和热带D.南寒带和南温带(2)阿拉斯加面积约12万km2 , 总人72万(2011年),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大约为( ) A.0.42人/千米2B.4.2人/千米2C.42人/千米2D.420人/千米2(3)分析判断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之一是( ) A.畜牧业B.种植业C.渔业D.纺织工业【答案】(1)B(2)A(3)C 【解析】【分析】(1)读阿拉斯加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分界线,所以阿拉斯加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故选B。(2)人口密度表示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所以该地的人口密度等于总人口除以总面积,

    17、计算可得该地的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3)阿拉斯加州拥有全球最纯净的天然海洋环境,是美国的第一大渔业州,捕鱼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渔业不仅是阿拉斯加的一项经济来源,也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受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影响,阿拉斯加的畜牧业、种植业都不发达,纺织工业也不发达。故选C。故答案为:(1)B;(2)A;(3)C。【点评】(1)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为寒带,均没有阳光直射现象。(2)人口

    18、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3)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东南部与中南部为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015;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可达-15;西部与西南部受洋流影响,寒冷风大;北极圈内为极地气候,气温全年处于零下。14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A.汉语B.阿拉伯语C.日语D.英语【答案】C 【解析】【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

    19、工具,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故日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故答案为:C。【点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15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非洲的北部B.亚洲的东部C.亚洲的南部D.欧洲【答案】 A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

    20、数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都是人口稠密区,非洲的北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故答案为:A。【点评】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16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B.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D.世界上

    21、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答案】 B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17日本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台风、暴雪、地震、泥石流时常发生。“合掌造”(见图)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屋頂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小题。(1)“合

    22、掌造”所用的建筑材料来源于( ) A.渔业和牧业B.种植业和林业C.渔业和林业D.种植业和牧业(2)“合掌造”的结构有利于防御( ) A.地震和暴雪B.泥石流和台风C.地震和台风D.泥石流和暴雪【答案】(1)B(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合掌造”民居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屋頂用稻草覆盖,可见此类居所所用的建筑材料应该是种植业和林业。故B正确。(2)日本的西部沿海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暴风雪天气。“合掌造”屋顶厚,可以防寒保暖,该地屋顶陡,冬季暴雪不易在屋顶堆积,压坏屋顶,木质结构是为了应对日本多地震灾害而选择的建筑材料。故A正确

    23、。故答案为:(1)B;(2)A。【点评】(1)本题考查“合掌造”所用的建筑材料和农业的关系,了解其所用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和稻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合掌造”的结构特点的好处,理解解答即可。18某中学同学得知, 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 亿, 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人口增长率D.人口年龄结构(2)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3)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

    24、响是( ) A.B.C.D.【答案】 (1)B(2)A(3)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反映的是人口密度,看不出人口数量、增长率和年龄结构,故答案为:B。(2)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的人口稠密;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人口较稠密;不能看出人口的增长率特点,故答案为:A。(3)人口数量过多会造成地球上资源的紧张,环境破坏会更严重,以上四幅图中,水井的变迁是表示水资源越来越少,不堪重负的地球表示人口压力大,求职不再难和托不住表示人口增长慢,劳动力减少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答案为:C。 【点评】(1)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

    25、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由于人口密度指标是假定人口均匀分布在它所涉及的一定地域内,因此,人口密度计算的范围愈小,就愈能如实地反映人口分布的情况;范围愈大则只能概括地揭示人口分布的大势。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3)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


    注意事项

    本文(大连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