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1章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节.docx

    • 资源ID:18536004       资源大小:112.8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1章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节.docx

    1、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1章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节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1章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节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平均气温呈由南到北递减的规律C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北弯曲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距海较远,并且受到东北西南走向的一系列山脉的阻隔,海洋湿润气流很难到达,使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由于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能分布不均,使我国平均气温呈由南向北递减的

    2、规律,但由于受到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在此出现转向,向南弯曲。 答案:D2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 米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 毫米以上C植被均以森林为主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解析:东部季风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在海拔1 000米以下,其中东部的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下,但有的山峰高达3 000米以上,如台湾的玉山主峰海拔3 95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夏季普遍高温,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其中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东部季风区有草原植被。 答案:D3关于三大自然区人地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

    3、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那么广泛、深刻C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D三大自然区人类对自然界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基本一致解析: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对于我国而言,东部季风区自然条件最优越,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是最广泛而深刻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受水源条件的制约,人口相对较少,经济活动以绿洲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对自然界的影响就没有东部季风区那么广泛而深刻。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

    4、小的地区,受低温、空气稀薄、水分不足、风大和地表崎岖等条件的制约,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 答案:D4下列地区中既属于东部经济地带又属于西部大开发范畴的省份是()A辽宁 B吉林 C广西 D海南解析:东部地带包括11个沿海省区外加北京;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除了西部经济地带中的10个省区外再加上内蒙古和广西。答案:C5“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是因为()A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B搞好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C西部人口少,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少D西部生态环境条件好,需保持答案:B6读下图,完成(1)(4)题。(1)写出B、C、D三处地形区的名称:B_,C_,D_。 (2)AE五个地区中属

    5、东部季风区的是_,属青藏高寒区的是_,其他均处于_区。 (3)C、D、E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根据自然条件与农业特点,人们把C、D两地的农业称之为_农业,把E地的农业称之为_农业。(4)A、E两地农作物的突出特点是:A_,E_。答案:(1)太湖平原河西走廊河套平原(2)BDA西北干旱半干旱(3)水源不足灌溉绿洲(4)耐寒耐旱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显著特征是()A地势低平,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下B季风现象显著,气候湿润,雨热同期C天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原始植被D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解析:考查东部季风区自然概况,地势以丘陵、平原为主,大部分在海拔1 000米以下,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

    6、,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季风气候显著。答案:B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3题。2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3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气候的大陆性强,风力强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B C D23.解析:考查对我国区域植被类型判断,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宝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

    7、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宝鸡往西北方向逐渐向草原、荒漠过渡。酒泉位于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少。周围未利用土地多。答案:2. D3. A 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线解析: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其属于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答案:B5华北平原和南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两者相比不同的生长条件是()A春播期雨水少 B夏季高温多雨C秋季晴朗少雨 D沙质土壤解析:南疆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棉花生长主要依靠高山冰川融水。答案

    8、:B6关于中国内、外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流区面积比内流区面积小B中国没有北冰洋水系的河流C雅鲁藏布江属于印度洋水系D东部季风区没有内流区解析:考查对我国外流区、内流区的认识,内流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比外流区小,西北新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有外流河,东北季风区也有内流河,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答案:C右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此完成78 题。7.乙区东南暖湿,西北干冷的原因是()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纬度位置的差异经度位置的差异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AB C D 8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C气候

    9、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78.解析:考查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知识,乙区位青藏高寒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受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强,位于季风区,西北部位于藏北高原,非季风区,海拔高,较为干冷;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貌这两个基本要素。答案:7.C8. C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910题。9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A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少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有机质越来越丰富10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

    10、河谷地区土壤肥沃,光照更充足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交通便利910.解析:考查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了解,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少,地势升高,青藏高寒区东南部降水丰富,西北地区降水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人类活动较东部季风区弱,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青藏高寒区,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区海拔偏低、气温较高、风力小,为主要农作物发布地区。答案:9. A10. B 11有关我国三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三类产业比例较合理,产业结构相对较好B中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一、

    11、第二产业比例都大于第三产业C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小D产业结构反映经济的优劣,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越大解析:考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相关知识。答案:A12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

    12、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喀什所在地区简图深圳所在地区简图(1)据图说明喀什、深圳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共同点: 不同点: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 区域比较项喀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农业_基塘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_(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答案:(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不同点:喀什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深圳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2)绿洲农业水资源不足人均耕地少(耕地不足)(3

    1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是我国著名侨乡等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等13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图1)材料二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图2)材料三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图3)材料四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东部地区93.8687.6987.7787.83中部地区3.879.259.389.17西部地区

    14、2.273.062.853.00(1)图2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填正确项字母)。A自然条件优越B市场潜力大C矿产资源丰富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2)图3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表中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 _。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解析:本题运用丰富的图表材料,反映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外商投资的增长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比例的差异,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要素和定量关系的能力以及描述、分析地理事物

    15、的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这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符合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答案:(1)共同特征:外商在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变化大(波动性强),19901992年增长(上升),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减小(下降),19921994年增长速度最快,19981999年增长速度最慢B、D、E (2)产业结构特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地区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3)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基础设施完善;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经济腹地广;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 (4)对策: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1章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节.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