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资料.docx

    • 资源ID:18525587       资源大小:121.41KB        全文页数:8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资料.docx

    1、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资料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资料一、 第一章 绪论1、 心理学的历史1)19世纪前,没有心理学学科,从哲学范畴里分离出了心理学2)19世纪中叶,开始引进实验法对心理学进行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德国韦伯研究出一个定律“韦伯定律”:K=I / I - 感觉阈限定律3)186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利用了无意义的音节为实验材料,研究出了一条著名的遗忘规律曲线,遵循着西先快后慢的原则。4)1879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

    2、志着科学心理学正式诞生。冯特的贡献1开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历史。2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主意心理学的奠基人(内省法)3培养了一只国际心理学的专业队伍。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6)认知过称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7)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8)意志过程中一直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9)人格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 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2、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3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

    3、系实际原则4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3、画图说明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具体结构图)1)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2)心理现象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3)总结:心里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他们是密切联系的。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已经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4、。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选、填)p4(多选/单选/填空)( 给你根据概念实例 判断哪种方法)(一)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它是实验科学普遍采取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 和自然实验法。(二)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三)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可分为书面调查 和口头调查。(四)临床法(最常用)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五)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

    5、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也是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方法。5、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p10(了解 名称和代表人物)(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1913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四)完形主义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默、考夫卡、苛勒(五) 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弗罗姆(六)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6、心理学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三道论述)p13(一)心理学史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6、。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规律。也就是说,教育最新红要促进人的发展。二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和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也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所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教育活动中,如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适合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使教育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2)教育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递人类积淀下来的

    7、知识经验。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人类智慧结晶的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各种能力,塑造出完美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人格形成的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不同学习的类型划分、学习的过程阶段特点等心理学理论,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活动,实现其教学的目的。教师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结构及其特征表现,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依据品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条件,而心理学理论则是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的

    8、水平就成为检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二)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职业品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2)广博的只是 深厚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这不仅包括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所必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应包括广泛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学科方面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 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识、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性。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塑

    9、人,以行正人,才能培养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好学生。4)全面的能力 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进修)等5)专业的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能否把教学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三)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教师心理

    10、辅导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学生时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其间个体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1) 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意思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向被辅导的学生表达:你是我现在唯一关心的对象。2) 倾听技术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倾听要求辅导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话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话、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来评断学生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积极的关注来表现辅导老师对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3) 沉默技术沉默技术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个人成长的问题。4) 宣泄技术宣泄技术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诉给辅

    11、导教师的过程。5) 探讨技术探讨技术是辅导老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6) 面质技术面质技术指教师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7) 自我表露技术自我表露技术指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来推动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8) 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予奖励与惩罚的过程。总之,现今的中学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术,就能更好的鉴别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第一节 人的发展。人体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1胎儿期此时期生长占优势而机能分化少2初生儿到成人期此时期

    12、生长发育都快生长和机能分化基本获得平衡3成人期4老年期(儿童至青春期圣经系统几乎已经发育完全)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鲁利亚认为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对机能内外的各种刺激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摸快说(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指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3.反射和反射弧p33(1)(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2)反射弧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

    13、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谢切诺夫把反射的概念推广到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上把反射分(无条件发射)与(条件发射)。无条件发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膝跳、眨眼、吮吸、排尿等(给例子找归属)。条件发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4) 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人。(斯金纳)发明了著名的“斯金纳箱”。提出了操作性 条件反射,也叫工具性 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存在着很多的异同点(大题)。相同点: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

    14、,同时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不同点:在刺激方面的不同。在经典条件反射的活动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它是用做强化的,即强化实验者所期望被试做出的行为。在反应方面的不同。反应的先天性与后天性是两种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天生就有;而在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实验中,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从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被试的动作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15、完成的,往往有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到活动中,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就学习模式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望梅止渴属于经典 条件反射;写字、唱歌、跳舞属于操作性 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元阿里更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强化原理)和(消退原理)。例如,父母可以用微笑、爱抚、奖品等来强化孩子的自利行为,也可以用不理睬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无休止的哭泣。二、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填空)。所谓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就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

    16、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一)(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填空)。1.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 和思维萌芽阶段三个阶段。2.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语言)的产生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填空/单选)。(二)(个体心理)的发展p38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1.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阶段划分。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36、7岁);儿童期,也叫

    17、学龄初期:(6、7岁11、12岁);少年期,也叫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也叫学龄晚期:(14、1517、18岁);青年中期:(1925岁):成年期:(2545岁);中年期:(4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多选)。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和教育向儿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这是儿童心理

    18、发展的内在矛盾,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心理发展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主导活动,这种主导活动就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填空/单选)。三、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多/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p39(一)遗传因素1.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每一个具有正常遗传素质的个体,都有可能发展为一个具有正常心理发展水平的人。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完善的程度,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发展程

    19、序,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二)自然环境因素(多选)自然环境包含的因素很多,其中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很大。(四)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选)1.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原因2.拷贝世界。大众传媒3.学校教育。简述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以及组织性。最后,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

    20、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第二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及指导1、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p47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一)过渡性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填空)的过渡,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填空)。逻辑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2.青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特别明显的地表现在由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方面。(二)闭锁性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

    21、(内部的获得时期)1记日记2交往不但么坦率了(三)社会性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通过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四)总结: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必须坚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共同教育。2、中学生思维的发展p49(论述)(一)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填空)。这一特点体现在:(1)运用假设。(2)逻辑推理。(3)运用逻辑法则。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在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

    22、在。盲目的追星 (案例p303)(3)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2.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多选):(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2)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简答)1)1.初中生情绪的发展特点。表现出以下特点:(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2.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

    23、以下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3)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2).高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高中生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点:(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三)中学生人格的发展(简答)1.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1)意识高涨。大约在13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2岁左右有“自我”的意识)初中生阶段自我意识进入第二次飞跃。(2)反抗意识。初中生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显示出与儿童完全

    24、不同的特点:(1)交友范围缩小。(2)重视友谊。(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2.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论述)(多选)与认知能力发展相呼应,高中生的各种人格品质也已趋于稳定和成熟,而且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高中生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高中生的自治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父母的关系;选择职业;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影响高中生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包括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家教环境、心理成熟水平等。四、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案例分析)(一)初中生心理指导1.提前

    25、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提前向学生讲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知识。正确认识手淫现象。引导男女同学之间的集体的、广泛的健康交往。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当学生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时,教师应教会他们积极的应对方法。(二)高中生心理指导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

    26、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尽快提高学业成绩,减轻学习焦虑。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 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能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P5861 案例分析)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本质一、什么是学习p64二、学习的种类(简答)p65(一)以学习水平划分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系列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理学习。8.

    27、解决问题学习。(最高层次的学习)(二)以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有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三)以学习内容和结果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最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一)刺激-反应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创立的。其中最成功的是猫的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他用S和R表示刺激和反应,从而得出结论:S-R。情

    28、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建立起来的。他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联结的增强或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练习律):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因为练习得到加强;(效果律):指奖惩对联结效果有重要影响,奖励则联结增强,惩罚则联结削弱(多选 给解释填名词)。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二)认知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模型较有代表性,其基本观点如下: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可以通过(观察)获取代替性的间接经验。这种学习称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

    29、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四、学习迁移(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异化)或(干扰)现象。其实质就是把学得的知识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方法等)加工重组改变后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二)学习迁移的种类(选、简答)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 和负迁移(了解例子及归属)。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 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 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 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将一

    30、种将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三)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选)1.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洛克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有相同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机能3.经验概括说。经验概括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贾德“水下打靶”4.关系转换理论。习得的经验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苛勒5.认知结构说。6.认知结构说认为,学习者只有懂得如何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迁移才会产生。完形主义心理学家(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多选)(简答 +迁移的概念)1.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

    31、条件。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导致迁移的产生。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对迁移起至关重要作用。4.心向与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简答)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论述 +学习迁移概念)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2.精选教材。一般来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