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优化方案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节doc.docx

    • 资源ID:18493322       资源大小:228.4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优化方案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节doc.docx

    1、优化方案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节doc第三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学生用书P47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1.(多选)(2015广州调研)如图所示,电梯内重为10 N的物体悬挂在弹

    2、簧测力计上某时刻,乘客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为8 N,则电梯可能()A匀加速向上运动B匀减速向上运动C匀加速向下运动D匀减速向下运动答案:BC二、解答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2隔离法当求解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常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3外力和内力(1)外力:系统外的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2)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2.(多选)(2015大同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

    3、、B,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则()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F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C若地面是有摩擦的,FABFD若地面是有摩擦的,FAB答案:BD考点一超重和失重现象学生用书P48 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即“视重”发生变化)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在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

    4、重或失重状态4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多少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其大小等于ma.(单选)(2015莆田模拟)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D“神舟十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析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失重,A错;列车水平加速,即不超重也不失重,B错;秋千摆到最低点,加速度向上,超重,C错;飞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完全失重,D对答案D总结提升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方

    5、法(1)从受力的大小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方向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单选)(2014高考北京卷)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

    6、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解析:选D.受托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一定先做加速运动,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而后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上升,选项A、B错误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二者分离,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重力加速度;要使手和物体分离,手向下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向下的加速度,即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考点二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学生用书P48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

    7、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2013高考福建卷)质量为M、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

    8、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审题点睛(1)图甲中杆和环均静止,把环隔离出来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列方程可求出绳中拉力(2)图乙中,杆与环一起加速,隔离环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可求出环的加速度,再对杆和环作为一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施加的外力解析(1)环受力如图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FTcos mg0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cos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Tmg.(2)小铁环受力如图丁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sin maFTFTcos mg0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60

    9、,代入以上两式解得:ag.杆和环整体受力如图戊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Mm)aFsin (Mm)g0解得:F(Mm)g,60.答案(1) mg(2)g外力大小为(Mm)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总结提升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并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2.(多选)(2015石家庄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乙中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B在图乙中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C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D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解析:选AC.在PQ阶段,两物体匀加速向上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Fkx(mM)g(Mm)a0,随x不断减小,F不断增大,A项正确;在QS段,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仍相同,整体继续加速运动,B项错;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由平衡条件有kx0(Mm)g,位移为x1时,设A、B间弹力为F,对B则有k(x0x1)FMgMa0,解两式得Fmgkx1Ma0,C项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加速度图象中梯形面积乘以m即为合外

    11、力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有:ma0(x2x3)mv2,解得v,D项错考点三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问题 学生用书P49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通常不分解加速度而分解力,但有一些题目要分解加速度最常见的情况是与斜面模型结合,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是相互垂直的,而加速度的方向与任一方向的力不同向此时,首先分析物体受力,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分解为ax和a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xmax,Fymay,使求解更加便捷、简单如图所示,某商场内扶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当扶梯以2 m/s2的加速度斜向上运动时,求人对扶梯的压力和人所受到的摩擦力各是多少解析对人受力分析

    12、,他受到重力mg、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如图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向,将加速度如图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cos FNmgmasin 由代入数值得:FN660 N,Ff6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扶梯的压力大小是660 N.答案660 N60 N3.(单选)(2013高考安徽卷)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gsin acos )FNm(gcos a

    13、sin )BTm(gsin acos )FNm(gsin acos )CTm(acos gsin )FNm(gcos asin )DTm(asin gcos )FNm(gsin acos )解析:选A.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将加速度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axacos ayasin 分别在两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cos mayTmgsin max由式得Tm(gsin acos ),FNm(gcos asin )学生用书P49物理模型“滑块滑板”模型的分析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模型分析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

    14、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18分)(2015云南昆明统测)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0.3,木板长L1 m,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 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审题点睛(1)判断两者之间

    15、是否发生滑动,要比较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若ffm,则不滑动,反之则发生滑动(2)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两者运动的位移都是对地的,注意找位移与板长的关系该得的分一分不丢!(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1mg0.3110 N3 N(2分)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B整体:F(Mm)a(2分)对A:fABMa(2分)解得:fAB2.5 N(1分)因fABfm,故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1分)(2)对B:F1mgmaB(2分)对A:1mg2(Mm)gMaA(2分)据题意:xBxAL(2分)xAaAt2;xBaBt2(2分)解得:ts(2分)答案(1)不会(2) s规

    16、律总结(1)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滑块是否会从滑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滑板一端时两者共速(3)滑块不能从滑板上滑下的情况下,当两者共速时,两者受力、加速度发生突变4.(多选)(2014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A当 F 3mg 时,A 相对 B 滑动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解析:选BCD.A、B

    17、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mg,B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对A、B整体,只要Fmg,整体就会运动,选项A错误;当A对B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故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满足2mgmgmamax,B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g,选项D正确;对A、B整体,有Fmg3mamax,则F3mg时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选项C正确;当Fmg时,两者相对静止,一起滑动,加速度满足Fmg3ma,解得ag,选项B正确1(单选)(2015南京模拟)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叠放在一起,接触面粗糙,现将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A只受重力B受

    18、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C受重力和A对它的摩擦力D受重力、A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解析:选A.两个物体A、B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抛出,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两个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B都只受到重力,B、C、D错误,A正确2(单选)(2015西安质检)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大于()A3mg B4mgC5mg D6mg解析:选D.纸板相对砝码恰好运动时,对

    19、纸板和砝码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mm)g(2mm)a,对砝码,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g2ma,联立可得:F6mg,选项D正确3.(单选)(2015河南安阳模拟)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猫的质量是木板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3gsin Bgsin C3gsin /2 D2gsin 解析:选A.猫与木板加速度不同,分别对其受力分析是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法猫受力平衡,设猫的质量为2m,其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f2mgsin ,木板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20、木板的加速度为a3gsin ,正确选项为A.4(单选)某同学将一台载有重物的电子台秤置于直升式电梯内,从1楼直升到达10楼下电梯,在进入电梯到下电梯的全过程中他用相机拍摄了如图所示的四幅照片,若电梯静止时,电子台秤指针恰好指到盘面示数为“9”的位置,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应为电梯减速时所拍摄的B乙表明了电梯处于失重状态C丙应为电梯匀速时所拍摄的D丁应为电梯减速时所拍摄的解析:选D.电梯静止时,电子台秤指针恰好指到盘面示数为“9”的位置,若示数大于9,则电梯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若示数小于9,则电梯减速上升,处于失重状态;若示数等于9,则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5.(单选)如

    21、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1在光滑地面上,m2在空中)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m1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 解析:选A.把m1、m2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os (m1m2)a,所以a,选项A正确6.(多选)(2015江西六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t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和v1、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图中可能符合运动情况的是()解析:选AC.t0时刻起,给

    22、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两者可能一起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可能木块的加速度大于木板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一、单项选择题1(2015海淀区模拟)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解析:选A.把容器B竖直上抛,容器B和物体A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选项A正确2(2015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如

    23、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B,m1m2,A、B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测力计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如果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大小为a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Aa1a2,F1F2 Ba1a2,F1F2Ca1a2,F1F2 Da1a2,F1F2解析:选B.把A、B两个物体和弹簧测力计看做一个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1a2,隔离后面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1F2,故选项B正确3.如图所示,光滑细杆BC、DC和AC构成矩形ABCD的两邻边和对角

    24、线,ACBCDC543,AC杆竖直,各杆上分别套有一质点小球a、b、d,a、b、d三小球的质量比为123,现让三小球同时从各杆的顶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a、b、d三小球在各杆上滑行的时间之比为()A111 B543C589 D123解析:选A.由题可知A、B、C、D恰好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且C为最低点,由等时圆知识可知三小球在杆上滑行时间相等,A对4.(2015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和2,AB与BC

    25、长度相等,则()A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B动摩擦因数122tan C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先超重后失重D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解析:选B.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在这两段支持力与总重力都不相等,先失重后超重,水平方向上加速度先向右后向左,地面与滑梯之间存在摩擦力,由于AB和BC长度相等,A、C两点速度均为零,则有gsin 1gcos 2gcos gsin ,可得122tan ,只有B正确5.(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

    26、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解析:选A.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mg、橡皮筋拉力kx作用,静止时:kx1mg,小车加速运动时,竖直方向,有:kx2cos mg,由以上两式得x1x2cos .设橡皮筋原长为L,小球离悬点的竖直高度由原来的Lx1变为(Lx2)cos ,由于LLcos ,则小球离悬点的竖直高度减小了,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6.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置着静止的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

    27、,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mB2mA.则下列图象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甲乙解析:选C.根据题意,开始时,A、B相对静止,相对滑动前以相同加速度a向右做变加速运动,木板B的最大加速度aB,当时,A、B开始相对滑动,解得时间t,之后A的加速度aA随时间增大,木板B以不变的加速度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静置质量为M8 kg的平板小车,在小车左端加一个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放

    28、在小车右端上面,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F增加到4 N时,m相对M开始运动B当F增加到20 N时,m相对M开始运动C当F10 N时,m对M有向左的2 N的摩擦力D当F10 N时,m对M有向右的4 N的摩擦力解析:选BC.m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g2 m/s2,所以当整体的加速度达到2 m/s2时,即F(mM)a20 N时,m相对M开始运动,A错,B对;当F10 N时,整体的加速度a1 m/s22 m/s2,所以m对M的摩擦力表现为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ma2 N,C对,D错8(2015南昌调研)如图甲所示,在电梯箱内轻绳AO、BO、CO连接吊着质量为m的物体,轻绳AO、BO、CO对轻质结点O的拉力分别为F1、F2、F3.现电梯箱竖直向下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甲乙A在0t1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等于F3B在0t1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大于mgC在t1t2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小于F3D在t1t2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大于mg解析:选AD.对轻质结点O,因没质量,故其无论在何


    注意事项

    本文(优化方案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节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