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业用地规划导则.docx

    • 资源ID:18461419       资源大小:39.92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用地规划导则.docx

    1、工业用地规划导则重庆市城乡规划工业用地规划导则(试行)重 庆 市 规 划 局二七年十二月前 言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工业用地规划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工业用地的定义与分类;3. 工业用地选址与布局;4. 工业用地规划标准;5. 工业园区规划标准;6. 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7. 名词解释。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

    2、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彭远翔、钱紫华1总 则1.0.1 为了加强对重庆市工业用地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指导,促进工业用地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发展的实际,制订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对工业用地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普遍性的技术问题

    3、进行指导,对于特殊性问题仍需进行个案研究。在重庆市辖区内从事工业用地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应参照本导则。1.0.3 工业用地的规划与管理除参照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规定。1.0.4 本导则在试行中将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必要时进行版本更新。2. 工业用地的定义与分类 工业用地的定义2.1.1 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是指城镇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配套设施和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工业用地的分类2.2.1 工业用地可分为一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1)、二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2)、三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

    4、3)。2.2.2 一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1)是指对居住、公共设施和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2.2.3 二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2)是指对居住、公共设施和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类型的用地。2.2.4 三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M3)是指对居住、公共设施和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类型的用地。3. 工业用地选址与布局 工业用地选址原则3.1.1 工业用地选址需依据我国和重庆市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以及为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3.

    5、1.2 工业用地选址应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3.1.3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3.1.4 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它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3.1.5 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取水点上游1000m、下游500m范围内选址,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必须避免选在废弃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取水点的近旁。3.1.6 属于放射性工业企业严禁设在市区内。3.1.7 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避免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化学、生

    6、物等)产生交叉污染。3.1.8 食品工业和精密电子仪表等工业应设在环境洁净,绿化条件好、水源清洁的区域。3.1.9 在规划管理中,工业企业的选址应对号入座,即一类工业应放在一类工业用地内,二类工业应放在二类工业用地内,等等。规划中的一类工业用地是不允许放二三类工业企业的,二类工业用地也不允许放三类工业。但当工业协作上有需要,企业也愿意,不影响其生产,则应允许一、二类工业企业放在三类工业用地内,同样也允许一类工业放在二类工业用地内。当然,工业企业的选址还需要研究生产条件、建设条件、劳动力等等因素。 工业用地布局原则3.2.1 一般布局原则1 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地质条件良好,尽可能不占良田,宜集

    7、中布局,组成相对独立的工业区和工业组团。2 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供电、通讯、废物处理和燃料供应设施。3 必须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尽可能紧凑地安排近期建设用地。3.2.2 一类工业用地布局原则1 一类工业用地布置对居住、公共设施和环境等基本无干扰和无污染的工业。2 一类工业用地可以集中组成工业区,也可以和居住用地混合布置,但应成组成团相对独立。3 一类工业可集中布置于多层厂房之内,形成楼宇工业。楼宇工业宜选择无干扰和无污染的工业项目,并符合卫生和消防的相关要求。3.2.3 二类工业用地布局原则1 二类工业用地布置对居住、公共设施和环境等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2 二类工业用地应

    8、单独设置,不得和居住用地混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有关规定。3 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才可向外排放。不得在城市上风向布置有污染气体排放的企业,不得在城市上游地区布置有水污染排放的企业。4 已搬迁或废弃的二类工业用地在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年限内,未作清污处理之前,禁止作为居住、公共建设用地。3.2.4 三类工业用地布局原则1 三类工业用地布置对居住、公共设施和环境等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2 三类工业用地应远离城市中心区单独布置,严禁在各类保护区范围内及对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的区域内选址。3 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宜集中布局,应布置在城市下风向、下游方向的独立

    9、工业地段。4 已搬迁或废弃的三类工业用地在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年限内,未作清污处理之前,禁止作为居住、公共建设用地。3.2.5 都市区工业用地布局原则1 内环线以内不再新增工业用地。实施“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将大杨石组团、观音桥人和组团、南坪组团、大渡口组团中占地面积大、布局分散、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进行转型或异地搬迁,同时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南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区积极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禁止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2 内环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是工业拓展的主要备选空间。集中

    10、发展北部新区,以及空港工业园、九龙工业园、茶园工业园、花溪工业园等十一个工业园区。加强产业指导,重点布局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高产出、低污染、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和材料加工等工业,严格限制污染较重的工业。新增工业企业原则上要按产业相关性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将现有布局分散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尽可能调整进入工业园区。4. 工业用地规划标准 总体标准4.1.1 全市的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控制在1525%,其中都市区内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应控制在1621%。大型工业项目比较集中的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

    11、特殊情况下如确有需要,其比例可适当提高。4.1.2 全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控制在1025m2,都市区内人均工业用地应为1517m2。大型工业项目比较集中的工矿城市,其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控制在30.3m2左右;特殊情况下如确有需要,其指标可适当提高。4.1.3 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采用重庆市工业项目规划指标控制标准(试行),有益于我市对工业用地控制与管理,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在遵循上述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宜符合表4.1.3-1的规定。表4.1.3-1 容积率控制指标一览表行业分类容积率代码名称一区(都市区及市级工业开发园区)二区(全市除一区外的其他区域)13农副产品加工业

    12、14食品制造业15饮料制造业16烟草加工业17纺织业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0木材加工及竹、藤、粽、草制品业21家具制造业22造纸及纸制品业2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29橡胶制品业30塑料制品业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金属制品业35通用设备制造业36专用设备制造业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工艺品及其

    13、他制造业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注:本表所指代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4754-2002)的规定表述。根据国土资发2004232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文件,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1.3-2的规定,其中各类地区中的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除外。表4.1.3-2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hm2)地区行业代码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代码名称13农副产品加工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14食品制造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15饮料制造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16烟草加工业16801

    14、35097567557051038017纺织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20木材加工及竹、藤、粽、草制品业1350108078054045040538021家具制造业1575126091563052548038022造纸及纸制品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2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680135097567557051038025石油加工、炼焦

    15、及核燃料加工业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7医药制造业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28化学纤维制造业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29橡胶制品业22501800130590075067538030塑料制品业180014401050720600540380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501080780540450405380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00216015751

    16、08090081038034金属制品业22501800130590075067538035通用设备制造业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6专用设备制造业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82530602235153012751155380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350108078054

    17、0450405380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3501080780540450405380注:本表所指代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4754-2002)的规定表述。一类地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二类地区包括渝北区;三类地区包括巴南区;四类地区包括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五类地区包括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六类地区包括南川区、长寿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垫江县、武隆县、丰都县、梁平县、开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忠县;七类地区包括黔江区、城口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

    18、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1.4 工业用地的建筑密度宜符合表的规定。表4.1.4 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控制表工业用地规模建筑密度5hm2以下不得低于35%510hm2不得低于40%10hm2以上不得低于45% 工业用地的配套设施4.2.1 工业用地内部的配套设施是指工业用地内部设置的必备的生产辅助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包括单身宿舍、职工食堂、工业办公建筑、仓库、停车场、应自备的污水处理厂等。4.2.2 一类、二类工业用地内可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单身宿舍,三类工业用地内严禁建设职工宿舍。4.2.3 职工食堂宜集中或分区集中设置,并应布置在污染源的上风、上游方向。4.2.4 工业用地内应设置

    19、一定数量的货运公共停车场和机动车配建停车位。货运停车位占货运公共车辆总数的1015%,机动车配建停车位按办公区个停车位/100m2、厂房个停车位/100m2设置。4.2.5 工业用地内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用地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4.2.6 工业企业的工业污水必须先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才能并入全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应自建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 工业用地的道路4.3.1 当工业用地出入连接道路上高峰小时货运交通量大于600辆标准货车,或每天货运交通量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设置货运出入专

    20、用车道,大型工业用地的货运专用道不宜少于两条,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21m;在满足管线布置要求情况下,两侧人行道宽度宜控制在5m左右。4.3.2 工业用地内部主要通道的车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6m;在满足管线布置要求情况下,两侧人行道宽度宜控制在3m左右。 4.3.3 工业用地内部的次要通道,其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8m;在满足管线布置要求情况下,两侧人行道宽度宜控制在3m左右。 4.3.4 工业用地内部的消防通道及服务性道路宽度不宜小于8m。4.3.5 工业用地内部的道路路缘石半径不宜小于10m,平曲线半径不宜小于40m。4.3.6 工业用地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时,铁路跨线桥必须符合道路建筑限高的规定

    21、,不低于7m;道路跨线桥必须符合铁路建筑限高的规定,不低于8.2m(车站除外)。 工业用地的绿地4.4.1 工业用地的绿地主要包括:厂前区绿地、办公区绿地、生产区绿地、厂区内部道路绿地。4.4.2 工业用地道路绿化宽度不宜低于道路红线宽度的15%。4.4.3 在保证工业用地适量绿地的情况下,工业用地的绿地标准宜符合表的规定。表4.4.3 工业用地的绿地标准工业用地规模绿地率5hm2以下不得高于30%5-10hm2不得高于25%10hm2以上不得高于20%5. 工业园区规划标准 工业园区定义和布局形式5.1.1 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相对集聚,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工业区域。5.1.2 工业园区

    22、的布局形式1 分片布置形式。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片布置,从整体上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适用于二类和三类工业。2 混合布置形式。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混合布置,可组成多个相对完整的厂区,适用于一类和二类工业。 一般标准5.2.1 工业园区用地规模1 工业园区的用地规模随着城市的性质、工业的类型、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布局以及建设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2 工业园区用地规模应遵循合理和经济的原则,考虑企业的相互联系和成组布置要求,考虑区内企业及配套项目的劳动就业特点和生产工艺要求。考虑交通运输服务的保证程度,考虑企业的卫生防护要求和排放污染物质的集中程度。3 为使规划更具弹性,以适应未来发展

    23、的需要,宜划出10%左右的用地作为预留用地。5.2.2 工业园区用地构成中,各类用地的比例宜参照表的规定。表5.2.2 工业园区用地构成比例用地类别厂房、仓库管理、公共设施生活设施道路园区绿地用地比例30%60%5%10%5%15%10%15%20%30%注:本表适用于工业园区用地布局和规划阶段。5.2.3 工业园区用地地块划分1 工业园区用地的地块划分,必须满足相关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2 当采用工业通用标准厂房建设方式时,可采用如下“标准地块”划分模式。通常采用的标准地块有50m100m、100m100m、100m150m大小的地块,如图5.2.3.1。根据重庆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标准地块模

    24、式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以及对周边交通条件的考虑,也可采用300m400m左右的组合地块划分模式,如图。 图5.2.3.1 标准地块划分示例图5.2.3.2 地块划分示例3 “弹性道路”模式规划中可采用“弹性道路”模式来增强用地划分的适应性,见图5.2.3.3,这主要针对支路而言。当多个小规模企业在地块内建设时,可按照弹性道路来修建支路,满足对外交通需求;反之当较大规模企业进驻,需要占用多个地块时,则可考虑取消该支路,以增强规划控制的适应性,防止建设过程中对道路的随意调整。图5.2.3.3 “弹性道路”示意5.2.4 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中,经常涉及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的兼容性考虑。工业园

    25、区的规划中,根据工业园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考虑设置一定比例的混合用地;混合用地中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数量可按照3:1的比例控制。5.2.5 工业园区内的建筑间距1 园区内工业建筑(包括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的建筑间距,应满足生产工艺、消防规范和卫生防护的要求。2 工业建筑物长边与长边的间距应不小于10m,长边与短边的间距应不小于6m,短边与短边的间距应不小于4m。3 园区内非工业建筑的建筑间距,应按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条文执行。 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的布局5.3.1 职工宿舍的布局1 成片布置的职工住宅用地,其面积应计入居住用地,并符合居住区规范。2 厂区内布置的单身职工宿舍,其面

    26、积应计入工业用地。3 单身职工宿舍的面积应符合标准,即每个单身职工应保证居住面积不小于4m2,建筑面积不小于6.7m2,同时应禁止建成成套宿舍。4 三类工业用地内及相邻地区严禁布置职工宿舍。5.3.2 其它配套建筑的布局1 工厂食堂宜集中或分区集中设置,每个食堂的服务人数不宜超过2000人。2 工业园区内可布置少量的工厂管理建筑,包括出入口建筑(门卫、收发室)、行政管理建筑、生活服务建筑(小商店、储蓄所、邮政代办点)、辅助生产建筑(实验室)等辅助设施。3 以混合形成布置(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混合布置)的、面积超过3hm2的厂区,宜在生活区内布置运动场地。 工业园区道路5.4.1 工业园区内的

    27、对外交通、公共交通、停车场及加油(气)站设施标准,按照交通设施规划导则执行。5.4.2 工业园区内工业用地的道路相关标准,按照条文执行。 工业园区绿化组织5.5.1 工业园区绿地包括工业园区游园和厂区附属绿地。5.5.2 工业园区游园1 工业园区应设置成片集中游憩绿地,辟建工业园区小游园,供职工工作之余休憩、娱乐并美化环境。2 每个游园面积应大于600m2,服务半径小于250m。5.5.3 厂区附属绿地标准按照条文执行。5.5.4 绿化种树1 工业园区内绿化树种应选择抗污滞染尘力强、无飞絮,具防火和美化功能的树种。2 产生有毒气体的工厂,可选择下列抗污染树种:高山榕、印度胶榕、大叶榕、细叶榕、菩提树、台湾相思、樟树、柠檬桉、麻棕、芒果、扁桃、人参果、鸡蛋花、夹竹桃、米兰、九里香、红背桂、油茶、散尾葵、鱼尾葵、蒲葵等。 高新技术园区的工业用地5.6.1 高新技术园区是指经重庆市人民政府上报批准的开发园区,如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以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兼具科、工、贸性质的综合性产业功能区。根据国土资源部制订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用地规划导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