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docx

    • 资源ID:18309776       资源大小:158.9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docx

    1、最新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最新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

    2、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

    3、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填数字序号)。 确定结构 分离提纯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答案】(1)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 (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 (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短文中的叙述可知,(1)从

    4、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 分离提纯; 确定结构; 人工合成;(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温度和溶剂;(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 说法正确的是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考点:科普知识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

    5、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同时,超细干粉灭火剂储存期限可达10年,不需频繁更换及维护。“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

    6、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这种灭火弹只要投入火场,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能显著减少扑救人员的伤亡。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 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 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C 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 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3

    7、)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_(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_【答案】干粉灭火弹 ABC 拉发式 禁止火种(严禁烟火)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短文可知,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2)A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故选项正确;B 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

    8、能值(GWP)为零,故选项正确;C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故选项正确;D 超细干粉灭火剂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故选项错误;故选ABC。(3)碳酸氢钠遇热会分解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引燃式灭火弹需要用力投入火场;(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预防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就是禁止火种(严禁烟火),还可以建立防火隔离带,建立森林火灾的预警网络系统等。3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

    9、4种物质:C、CO、Na2O、Na2CO3查阅资料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记录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反应产物一定有_和_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10、反应产物还有_;反应的方程式为_(2)实验反思实验记录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_,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碳 一氧化碳 碳酸钠 Na2CO3+Ca(OH)2=CaCO3+2NaOH 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 浓硫酸 水 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解析】【详解】(1)实验记录:A中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

    11、+CO2;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固体,说明有碳产生,白色固体可能是Na2O、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G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产生一氧化碳;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碳酸钠,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氧化钠不能;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实验反思实验记录中,E中出现浑浊说明D中原有的空气已经排尽,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水和钠反应,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二氧化

    12、碳,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检验第4种物质(即氧化钠)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有氧化钠,反之没有。【点睛】认真阅读题目中查阅资料的内容,该部分的信息往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

    13、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

    14、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表一和表二)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15、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写出一条即可)等。(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

    16、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答案】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ABD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BC 【解析】(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2)煤、石油、天然气

    17、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选ABD;(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选A;(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正确;C、人类大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错误。故选BC。5阅读下面科普

    18、短文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污染源污染物建筑材料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家具甲醛(CH2O)、甲苯(C7H8)等办公用品O3、电磁辐射等烹饪CO、NO2、SO3、PM10等室内微生物结核杆菌、霉菌等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

    19、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为满足人们

    20、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甲醛有毒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答案】烹饪 abc 光、TiO2 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1)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a甲醛有毒,正确;b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

    21、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具有吸附性,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正确;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正确。故选abc。(3)依据图一可知,“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光、TiO2 (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美食伴侣味精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味精的使

    22、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0.2% 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加热时间(小时)焦谷氨酸钠含量(%)1001071150.50.30.40.71.00.60.91.42.01.11.92.84.02.13.65.7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

    23、要加入味精。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_。(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_。(3)谷氨酸钠(C5H8NO4Na)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4)写出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物之一的氯化钠的化学式为_。(5)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填序号)。 A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答案】白色柱状结晶体 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 15:2 NaCl C 【解析】本题在味精有关信息的情境下主要考查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阅读题干中提供的资料即可正确解决问题。(

    24、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是白色柱状结晶体;(2)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5:2;(4)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5)A、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都有关系,错误;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错误;C、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正确。故选C。7阅读下列科普知识:家庭燃料的变迁史家庭燃料的变迁印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从上世纪五六十年

    25、代烧柴,80年代烧蜂窝煤,90年代大多数家庭用上了罐装燃气,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燃气。家庭燃料经过了一次次的变革,体现了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材料1:木材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基本元素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和微量的矿质元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各种木材成分不一样,各成分的含量不一样,所以着火点也不固定,范围为200-290。材料2:蜂窝煤是一名叫王月山的伙夫发明的,他观察到灶里的煤火燃烧不旺时、只要拿根铁棍一拔,火苗就会从拨开的洞眼窜出,火一下就旺起来了。后来,他用煤粉做煤球、煤饼时,有意在上面

    26、均匀地戳几个通孔,不仅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材料3:灌装燃气一般为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经加压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使用时气态液化石油气经减压器减压后送至燃具。材料4:省城太原最早使用的管道燃气为煤气。水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是由水蒸气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而获得的。“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天然气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2004年以后我省大部分地区陆续使用上了天然气。家庭天然气的使用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从燃

    27、烧条件分析,生火时木材比煤容易点燃的原因是_。(2)蜂窝煤相比于煤球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是因为_。(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_。(4)气态液化石油气加压能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其原因是_。(5)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条家庭燃料天然气取代煤或水煤气的优点_。(6)氢能源作为理想燃料的突出优点是资源丰富、发热量极高、无污染,但氢能源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是_。【答案】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 蜂窝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更加充分 甲烷 其原因是分子间间隔大,容易被压缩 CH2OCOH2 使用方便、安全,无污染 生产成本较大 【解析】【详解】

    28、(1)从燃烧条件分析,生火时木材比煤容易点燃的原因是: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各种木材成分不一样,各成分的含量不一样,所以着火点也不固定,范围为200-290;(2)蜂窝煤相比于煤球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是因为:蜂窝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更加充分;(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4)气态液化石油气加压能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其原因是分子间间隔大,容易被压缩;(5)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写出一条家庭燃料天然气取代煤或水煤气的优点:使用方便、安全,无污染;(6)氢能源作为理想燃料的突出优点是资源丰富、发热量极高、无污染,但氢能源目

    29、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是:生产成本较大。8我们将一个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得到的产物叫做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得到的对应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即将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 + HgCu2HgI4 + 2Cu(1)以上反应中的Cu2HgI4 为_。A 仅作氧化产物 B 仅作还原产物 C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化合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

    30、反应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B C D (3)已知黑火药燃烧发生的反应如下:S + 3C + 2KNO3 K2S + 3CO2 + N2。则在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答案】A A S、KNO3 C 【解析】【详解】(1)反应中的汞元素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升高,则Cu2HgI4 为仅作氧化产物,故选A。 (2)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分解反应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碳酸分解;故选项错误;置换反应中有一定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A。(3)已知黑火药燃烧发生的反应如下:S + 3C+ 2KNO3 K2S + 3CO2 + N2。则在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氧化剂是:S和KNO3,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还原剂是:C。9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