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docx

    • 资源ID:18309593       资源大小:114.6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docx

    1、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3.通过文章描写的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敕造() 阜盛()绾着() 纨袴()盥手() 两靥()憨顽() 宫绦()懵懂()答案chfwnwn kunyhntomn(2)多音字屏 咽症 拾答案bn/pn/bny/yn/ynzhn/zhnsh/sh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 (4)(5) (6)答案(1)阜

    2、盛/河埠(2)戏谑/虐待(3)厮混/撕碎(4)瞋视/嗔怪(5)膏粱/栋梁(6)笑靥/梦魇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敛声屏气: (2)放诞无礼: (3)顾盼神飞: (4)有天无日: 答案(1)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2)行为放纵,不守规矩,没有礼节。(3)目光流动之间,神采飞扬。(4)比喻混乱黑暗,无公理可言;比喻言行肆无忌惮。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美国财政部对防范债务上限未能上调的备用计划敛声屏气,这让外界陷入困惑,不知哪些债务会出现违约。()(2)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拥有一双顾盼神飞的大眼睛是每个爱美之人的梦想。()(3)

    3、火树银花的除夕夜,全国68个城市雾霾锁城,百姓在有天无日中迈入祥和的新年。()答案(1)。不合语境(2)(3)。与“祥和”不搭配2辨词填空(1)委屈委曲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使人受到委屈。委曲:(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勉强服从。其实,军嫂刘玉梅也想好好地向自己的丈夫诉诉苦,把心底的_告诉他。荀子有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他以河流的_的弯度和流动的柔韧,赢得在霸主重臣面前的话语权、建言权,以此来经营自己的政治主张。答案委屈委曲(2)不经之谈荒诞不经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荒诞不经: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既然早有媒体指马悦凌

    4、为另一个张悟本,既然早有专家在各种公共场合批驳其_,为什么还有人相信她呢?尽管麦田故事看起来_,但却能自圆其说,不枉费何平在其上花费的六年心血。答案不经之谈荒诞不经三、名言警句课外名句曹雪芹名句(1)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2)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3)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5)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一、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他十三岁前曾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生活,十三岁迁居北京后,初在宗学工作了一个时期,

    5、这时他结识了敦敏、敦诚兄弟,晚年在西郊“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生活更为困顿。曹雪芹从宫廷贵族下降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不平常经历,从优游自在安富尊荣的贵公子一变而为寒士,自然要引起无尽的辛酸回忆,这就使他对社会上种种黑暗和罪恶的认识比别人更全面、更深刻,对封建阶级没落命运的感受也比别人更深切,同时也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这都为他创作红楼梦准备了条件。他创作的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英国人讲,宁愿

    6、失去英伦三岛,不愿失去莎士比亚。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一样,用文学的火把给人以真情,给人以温暖,给人以诀别旧制度的勇气。一般认为红楼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乃高鹗(有争议)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二、背景展示林黛玉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林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林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林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三、文化常识章回体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

    7、伟大作品,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著名

    8、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清代红楼梦是我国章回体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四、相关知识红楼梦序幕内容简介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

    9、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方便读者阅读,开列了一个简明的“人物关系表”。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来八十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了解

    10、,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红楼梦全书内容简介红楼梦是多线索、网状结构的作品,以勋贵荣国公的家族为核心,以其嫡孙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批判的态度,相当全面地描画出封建末世的全息图景,内容十分丰富,情节结构精巧而复杂。全书大体上可分为六部分:第一至五回为引子,从几个角度介绍、点染故事发生的环境与背景;第六至十六回以王熙凤为中心,写贾府的种种情事;第十七至六十三回,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中心,写大观园中的生活,兼及贾府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第六十四至九十八回,写群芳飘零、贾府渐衰,重点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悲剧结局;第九十九至一百一十八回写贾府彻底败落;最后两

    11、回写贾家复兴,而宝玉却看破尘缘遁入佛门。“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饱含着血和泪,为我们呈现了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红楼梦。那么红楼梦究竟是凭借什么牵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肝胆柔肠呢?今天就让我们随林黛玉一道走进那个时代,走进书中的封建大家庭,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下面是本文结构思维导图,读完思考后面的两个问题。(1)本文描写人物手法多样,虚实结合,详略得当。请从详略、虚实的角度,把有关词语填入图中处。(2)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精彩独到,请在图中处填入能恰当体现王熙凤性格特点的词语。答案详写略写

    12、详写虚写详写泼辣刁狠、权变逢迎1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对于反映贾府生活有何作用?答: 答案(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 (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宁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禧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 (3)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一个活动的环境,并借助环境描写巧妙地从侧面暗示了人物的性格。如贾赦、贾政在荣府的地位、性格的不同。2课文第1段中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13、,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在贾府的总的言行“纲领”,课文哪些方面体现了她的这种心理?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答: 答案(1)心理描写。如第1段中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第12段中的“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这些内心活动都说明她细心、在意。(2)语言描写。如第12、14段中贾母和宝玉问其读何书的不同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充分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的敏感、谨慎、细心、多疑的性格特点。(3)动作描写。第7段中,贾赦让人回话时“黛

    14、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第10、12段中两次让座的描写也说明她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原因:林黛玉的这种心理是她“寄人篱下”心境的反映。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3课文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试结合全文分析。答: 答案课文运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以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四个层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王煕凤漂亮泼辣、贪婪俗气、精明能干、惯于逢迎拍马和玩弄权术的性格特点。(1)王熙凤的出场(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及

    15、黛玉的反应可见其放诞无礼,反衬其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2)肖像描写:王熙凤的穿着极其华丽,从中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显赫地位和生性奢侈、对荣华富贵无满足的追求,还可以看出她的贪婪与俗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可以看出其美丽与狡黠。貌似可喜,实则可畏。(3)语言、神态描写:如见黛玉时的描写。先是恭维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继而“拭泪”因为她想到提到黛玉的母亲,贾母定会伤心,所以抢先“拭泪”;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她看见贾母笑了,便忙完成了感情的转变。回王夫人时的描写。“我先料着了”“我已预备下了”这些描写入木

    16、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玲珑而又精明的性格,揭示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相关链接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地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4江西)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1)题干中有“手法”“技法”“技巧”等字样;(2)题干中有“刻画”“表现”“展现”等

    17、字样。(2013重庆)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其他常见设问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的语言。(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4.怎样理解文中西江月二词?答: 答案第一首词着重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两点正是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的集中体现。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

    18、,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第二首词着重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分,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王熙凤这个形象,有人爱之,有人恨之,有人妒之。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的?答: 答案(观点一)王熙凤是一个矫揉造作的女人。为了迎合贾母,在黛玉面前虚情假意。刚一见到黛玉,就携着手,先是笑着说了一番夸赞奉承的话,当说起“姑妈去世”时,想到贾

    19、母此时一定会为女儿的死而伤心,“便用帕拭泪”;可当她看到贾母笑了,立刻转悲为喜,又是一番恭维话。她在贾母面前察言观色,极尽奉承之能事,一切都以贾母所好、所恶为转移。(观点二)王熙凤笑里藏刀,阴险狠毒,凭着自己的口才和威势敛财、弄权,是个“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脸上带着笑,脚下使绊子”的危险人物。(观点三)王熙凤确实巧于逢迎、圆滑世故,但她的聪明才智是不可否认的。她说话得体,八面玲珑,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协理宁国府,处理种种管理弊端,雷厉风行,充分显示出她的精干,表现出她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观点四)王熙凤也有善良的一面,比如她数次帮助刘姥姥,也为后来她的女儿巧姐被解救种下了善果。个性化

    20、语言描写小说作者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精确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情感、态度,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中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是林黛玉进贾府中极为精彩的一笔:说话场合语言分析出场语言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充分表现了王熙凤的泼辣和与众不同。“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刚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

    21、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真的忘记了老祖宗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技巧点拨个性化语言描写的四符合、两注意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够使我们通过“闻其言”,而能“见其人”。具体来说,人物语言个性化要做到“四符合”:(1)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人物身份的多样性,可以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身份”,把握了这其中的差别,才能塑造出个性化人物。(2)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年龄特点人因年龄不同而语言也有差别。儿童天真而率性,成人稳重而深刻,老人慈祥而语重心长。(3)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某人在

    22、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不同性格的人的语言会有所区别,老实人会说:“唉,我真没用,连一根火柴也划不着。”性格急躁的人则可能骂道:“又一个假冒伪劣!”性格暴躁的人可能即刻扔掉火柴,用脚踏扁,一言不发。“老实人”总是喜欢自责,火柴划不着也是自己的原因;“急躁的人”则骂骂咧咧;“暴躁的人”干脆来个一言不发,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踏扁”的动作已经显示出了他的“暴躁”。(4)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个人修养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官员,注意政治修养;普通人,注意通俗。具体写作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具体写作时,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写作是需要综合性考虑的。也就是说,既要注意人物身份特点,又要关注其年龄、性格、修养等

    23、,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随着思想感情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内容也不会是相同的。(2)为了突出“个性”,还要在语言的不同位置嵌入说话人的神情、动作、心理,同时,也要力求语言的简洁明了。迁移运用1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1)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 (2)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 (3)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 (4)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 答案(示例)(1)十分抱歉,没能让大家尽兴。我们一定会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大家

    24、!(2)这个阿姨怎么啦?(3)真遗憾,我所崇拜的歌星竟这样没风度。(4)现在这些小年轻,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了不得,太不像话了!2露珠与阳光对话,态度或骄傲或谦逊,请补写出各自的话语。要求:态度鲜明,每条不少于10个字。(1)露珠骄傲地对阳光说: ?(2)阳光骄傲地对露珠说: ?(3)露珠谦逊地对阳光说: 。(4)阳光谦逊地对露珠说: 。答案(示例)(1)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2)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3)如果我是一缕阳光,一定向您学习照亮每一分黑暗(4)如果我是一滴露珠,一定像您那样滋润每一寸土地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王熙凤是一个懂权术、会管理的铁腕“辣”娘子

    25、。在贾府掌权,就须讨贾母的欢心。凤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下人面前,凤姐脸酸心硬;贾母面前,她百般献媚。在贾府,凤姐的管理本事首屈一指,她协理宁国府时的精明勤勉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交口称赞。明察秋毫又身为一家总管,凤姐比任何人都深知贾府的窘境与暗淡前景。于是她开始展露其贪婪、狡诈的本性,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甚至毁人婚事,用仆人的月钱去放债。“辣”之外,凤姐还很毒。得知丈夫偷娶尤二姐为妾后,她装腔作势,连环设计,将尤二姐骗进贾府对付,最终逼得尤二姐吞金自尽。贾母死后,“末世凤凰”凤姐倾尽才华心力,也无法阻止挥霍无度、财源枯竭的贾家的覆灭,自身也归入薄命册之中。运用示例大家都知道,聪明属于智商,老实则属

    26、于性格和品德。两者看似一对反义词,实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智商高的不一定真聪明,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是假聪明。譬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不可谓不聪明,但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使了一辈子阴招,耍了一辈子小聪明,结果害人害己,得不偿失。这样的人,一点儿也不老实,算不得真聪明。有的人“绝顶聪明,极端老实”。比如陈景润,他在数学上是个天才,其成就迄今难有人超越,然而在生活上又太老实,不懂生活常识,不谙世事。这样的老实性格使他潜心于数学研究,助他登上科学的高峰。这样的人,是真聪明。二、课外素材宋丹丹炮轰“小鲜肉”:不要只凭外表,要老实做事日前宋丹丹谈到娱乐圈“小鲜肉”一事,称这些年轻演员

    27、长得好看,会演点戏,有几千万粉丝,能挣很多钱,但是一点也不成熟。宋丹丹举了一个例子:两个“小鲜肉”攀比化妆师和助理人数,似乎人数越多显得自己腕儿越大!现在的“小鲜肉”,都会成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光靠外表是无法走完演艺生涯的,明年出现一个长得更好看的,或者演技更好的,“小鲜肉”们也将迅速过气。“小鲜肉”身边围绕的工作人员将他们捧上天,没人告诉也没人教他们如何做人。选材感言做人不必太聪明,应当做一个老实人。就像娱乐圈的“小鲜肉”,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演艺生涯才能长久。反之,靠耍小聪明,往往是快速地走向毁灭,或者充其量成为流星一闪而过。小说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很好的典型。其实,现实生活中,

    28、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苏丹红、三聚氰胺、有毒膨化剂、毒胶囊、地沟油等,让我们谈“吃”色变,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毒食品的制造者最终往往也会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悲惨下场。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害人终害己。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一梦的可贵,不仅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这金陵十二钗唱出了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造成这种社会黑暗的根源即是阶级的不平等,人性的不纯真,更是性别地位的不公正。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里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

    29、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那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感动世间的美丽,有字字珠玑的清好词工,却只能在那成年男子控制之下的凄冷社会里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纨,远嫁的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惜春,含怨而死的可卿,跳井而死的金钏儿这一曲红楼,这万般叹息,是为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而潸然泪下的感慨,是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无情鞭笞。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音。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温柔富贵乡”里有勾心斗角,有凶残强暴,有尊卑之分。在这样“烈火烹油”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清新的

    30、形象不为世俗所染,用高洁的姿态冷眼旁观。林黛玉便是这些鲜活形象的最好代表。这个“世外仙姝寂寞林”在大观园里既是主又是客,特殊的地位使她清醒地看到世间的各样清寂。大观园“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热闹,在她眼里只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惊寒,所以她会认识到自身生命的可贵,会为贞洁的爱情而努力,所以她会在听到曲中唱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时候仿若置身凡尘之外,为女性的尊贵而动容。这一曲红楼,这万般叹息,将世间生灵的觉醒寄寓于一园之中,让人们看到燎原星火带来的欣喜。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曹雪芹用看尽沧桑的老眼,用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一梦里集结所有情思,感叹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读后启悟本文仅仅是根据红楼梦这个个案,分析了女性在当时所遭受的不公。作者巧妙地调动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熟知红楼梦中的词句,信手拈来,旧瓶装新酒,老话题就显出新意来了。而“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的重复,使文章余韵绵绵,令人从红楼梦这个个案中延伸出无穷思绪,显示出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大学经典名句解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选自大学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