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8301288       资源大小:21.9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3鸟的天堂一、课文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文学家巴金1933年到新会访友时所作,后来与同一时期的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中。这篇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为第1014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本文在表达上独

    2、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双重描写,文章运用了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描写大榕树,突出了它的静态之美。运用以静带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除此以外,文章中描写鸟儿的时候运用了先面后点的写法,先写百鸟欢闹的场面,再具体写一只画眉在唱歌,这样的描写手法让人眼前一亮。第二,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细腻到位。巴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候并没有见到鸟,所以他第一次时着重描写了奇特的大榕树,将大榕树描绘的美丽又迷人,在描写大榕树时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具体描写近看树枝和树叶的特点,大榕树的勃勃生

    3、机跃然纸上。巴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如愿见到了鸟儿,并且看到了群鸟在大格树上乱飞的壮丽景观,将鸟的天堂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巴金主要描写了鸟儿的叫声、鸟儿的身影和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然后又着重描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可爱的鸟儿和它们在这个天堂里生活情景。在这一段文字中既展现了鸟儿的数量与种类繁多,又表现了它们的快乐、自由。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但学生对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够到位,本课

    4、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学习,感受主旨、积累文字并迁移运用。三、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吗?在你们的心

    5、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巴金爷爷去欣赏一下鸟的天堂,走进新课。(板书课题)(教师讲述传说:大家知道吗?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也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天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鸟的天堂。)3.小结:是的,“鸟的天堂”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每

    6、每置身于此,都会产生一种陶醉甚至迷恋之情,它静谧、优雅、和谐,带着你的想象再读课题。4.学生美读课题。5.作者简介巴金。二、检查预习,感知全文1.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课件出示:船桨、榕树、纠正、木桩、涨潮、树梢、应接不暇、画眉、抛下、兴奋)老师相机指导。2.(课件出示预习提示)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3.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的味道再读得浓一些?指导学生读,突出“的确”

    7、。4.大家齐读。5.大家读这句话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你怎样理解?(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鸟,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株大榕树。)【教师: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株树啊。】三、重点读“树”,品味写法1.教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配乐朗读第19自然段。2.你仿佛看到一株怎样的树?(学生回答,教师依答案写在黑板上)3.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教

    8、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句子)4.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第1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5.交流。(1)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出发,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是的,巴金经常往返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榕树还是第一次看到,可见这株榕树之大。)(2)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3)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4)“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6.课件

    9、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1)(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带着体会读读这句话。(2)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出示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上,伸入泥土里,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枝干的树目不可计数。(3)你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学生发表赞叹)小结:人常说“独木不成林”,

    10、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4)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教师指导朗读。教师提问:一个“卧“字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反馈:想起了卧佛,非常巨大。)教师小结: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宛若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感叹。学生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7.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学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11、,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1)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它是怎么展示的?(“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榕树非常茂盛,叶子密集到“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指名读,轻轻自读。(2)同学们注意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令人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生命的感觉!要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

    12、读出来。)(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学生自由地读、体会,小组合作学习。)(4)交流。教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预设内容:可能风吹叶在动。教师:那是飞倦了的小鸟归巢了,躲在叶丛中,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所以作者感到学生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

    13、到颤动。教师: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学生接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教师小结: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8.教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学生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四、迁移练笔,引向读“鸟”1.教师: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株大榕树看作一株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作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天马村的人们就是以这最淳朴的环保意识,保护

    14、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学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2.小练笔:正是由于有了这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它们的话。(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配乐,然后让小组派代表来介绍。)3.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学生读:鸟的天堂。4.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

    15、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教师: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谈)教师小结: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下节课,让我们再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五、布置作业学完这节课后,请自主选择你喜欢的实践性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2.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并配上解说词。3.以“鸟的天堂”为背景设计一张邮票。第二课时一、回忆内容,复习导入1.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预设:繁盛、有生命力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同欣赏了榕树的静态之美,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数不清

    16、的小鸟。第二天清晨,作者又来到这里,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二、读议结合,体悟动态美(一)读懂写作顺序自读第1013自然段,用“_”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过程的。预设:起初:寂静后来:一声鸟叫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继续:热闹,到处到处(二)细读感受动态之美1.聚焦第1213自然段,感受作者如何描写出“鸟的天堂”的欢腾热闹。学习提示:默读第1213自然段,用“”划出表现鸟儿欢腾热闹的语句,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

    17、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预设(1):两次“到处都是”写出小鸟多且飞得快。预设(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鸟儿种类多。预设(3):多个动词,描写出小鸟的不同姿态。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预设(4):“应接不暇”没有写出具体数量,却让人感受到鸟的数量之多让人数不清。小结提示:描写了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2.“鸟的天堂”热闹非凡,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18、,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提示:这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将“鸟的天堂”热闹欢腾的场面描写得层次分明,细致入微。3.指导朗读。百鸟纷飞,众鸟欢唱,本是寂静的大榕树变得热闹非凡,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预设:欢快的节奏,惊喜的语气。【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以同桌交流为主,学生在交流汇报过程中体会动态描写的写法,感受“鸟的天堂”的热闹欢腾。】三、动静对比,领悟写法(一)梳理线索“鸟的天堂”1.文中好几次出现“鸟的天堂”的句子,找一找,说说自己的理解。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

    19、“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提示:4句话共出现5次“鸟的天堂”。前四次都是指大榕树这个地方,只有最后一次是指小鸟生活的好地方。(二)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提示1:第一次看到的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榕树,没有看到鸟。第二次看到百鸟纷飞,听到众鸟欢唱,感受到“鸟的天堂”热闹非凡。提示2:结合榕树的生机勃勃和鸟儿的欢腾雀跃这两方面来说,鸟和榕树和谐共处。(三)总结提升如果说大榕树的生机勃勃,给我们一种静态的美,那鸟儿的生机盎然,就是一种动态的美,动静结合,让我们

    20、感受到了生命之美。这已经不仅仅是巴金心中的鸟的天堂,更是他心中幸福生活的美好天堂。四、拓展延伸 ,体会情感片段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描绘的是作者1942年乘坐汽车从贵阳到重庆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请你放声读,同桌交流你的感受。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的,也要回到地里去。生命,无处不是生命。提示:第1自然段用排比修辞写出了自然景色带给作者的震撼。第2自然段反复强调“生命”一词,情感细腻而热烈,表达了巴金先生对自然、对土地、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从鸟的天堂到筑渝道上,走近巴金先生,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正如先生所说:生命,无处不是生命。【设计意图:联系阅读链接,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及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由衷赞美,也能够初步了解巴金先生的写作风格。】五、学以致用,推荐阅读1.描写一处从静到动的有变化的场景。例如:学校、商场、海滩等,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把内容写生动。2.阅读巴金的繁星,在阅读中继续发现静态与动态的变化之美。3、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