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docx

    • 资源ID:18298660       资源大小:32.8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docx

    1、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安监2007699 号关于印发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的通知公司各单位:为贯彻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暨 2007 年工作会议和公司2007年中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电网公司 2007 年安全工作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确保不断取得实效,公司在认真分析总结反事故斗争的经验基础上,对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进行了全面修订,并编制了释义,现予印发。各单位要结合安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附件: 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主题词:劳动 预防 事故 措施 通知抄送: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

    2、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 2007 年 8 月 23 日印发附件: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树立科学的电网安全观,落实“三个百分之百”要求,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建立反事故斗争常态机制,强化事故防范措施落实,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防止人身伤亡,防止重大设备事故,提高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释义:科学的电网安全观基本含义是:加强电网全过程安全管理,在电网规划设计中,做到科学规范、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国家电网,从根本上改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状况;在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处理好

    3、安全与效益、质量和进度的关系,严把设备招标、工程质量和验收关,强化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输配电能力和安全供电水平;在生产运行中,加强电网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严格执行调度和运行规程、规定,加强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就是每一个环节都要贯彻安全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落实安全责任,每一道工序都要消除安全隐患,每一项工作都要促进安全供电。反事故斗争是落实科学的电网安全观和“三个百分之百”(人员的百分之百,全员保安全;时间的百分之百,每时每刻保安全;力量的百分之百,集中精神、力量保安全)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期任务,是强化“四全”

    4、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反事故斗争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确定不同阶段反事故斗争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二、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落实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安全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强化安全监督与考核。释义: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电网办2005474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5513号),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各级行政正职是本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亲自主持召开安委会、安全生产分析会,研究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存在

    5、的主要问题;各分管领导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原则,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地市公司、发电企业、县级供电企业的行政正职应直接领导安全监督部门。各单位应结合生产管理和技术要求,及时编制修订、补充完善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管理制度、现场规程、技术标准、反事故措施等,定期予以公布。其中,现场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修订,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定并印发。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大力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实行安全目标分级控制、

    6、分级考核。结合具体部门、专业和岗位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量化安全目标和指标,并定期检查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领导层是指公司系统输变电、供电、发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管理层是指各单位职能部门和车间(包括工区、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执行层是指各单位具体从事运行、检修、施工和试验等生产一线工作的人员。三个层面人员应切实做到:领导层:熟悉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和制度要求,了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和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和落实;亲自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重大、全局性问题,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组织制定本单位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检

    7、查和指导;掌握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管理层:掌握安全生产规程规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管理监督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制订、完善有关规程制度,并组织落实;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预控及设备运行分析等工作,对事故隐患清楚,并采取应对措施;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工作;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执行层:熟知岗位安全职责;具备所必需的安全生产技能;清楚工作任务和分工;熟知工作中的危险点并落实防范措施;遵守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标准;保证作业安全和工作质量。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开展标准化作业,落实现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反违章力度,以

    8、“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释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修订完善“两票三制”实施细则。加强“两票三制”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统计、分析、评价、考核执行情况。严肃工作纪律,严禁无票作业、擅自扩大工作范围、不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措施等现象。加强现场勘察和工作组织,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制定现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列入生产计划的现场作业,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卡)。典型的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特巡等临时性工作应尽量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卡)。非典型的临时性工作,可不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卡),但应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要

    9、求,在工作开始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和安全交底制度,施工作业人员要做到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方法清楚、安全保障措施清楚。改扩建工程中,运行区域和施工区域应确保有效隔离。对可能危及运行设备安全或临近带电设备等高危施工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运行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从严查纠管理违章、装置违章和行为违章,以“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纪律”,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杜绝“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四、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掌握安全规程,提高危险

    10、识别和防范能力。加强岗位资质管理,严禁无证上岗。释义:认真开展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按培训对象编写有针对性培训教材,普及安全知识,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全体干部和员工的安全认识水平和基本素质。按照规定,定期对领导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网省公司领导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法规考试;网省公司生产、建设部门领导和企业领导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程制度的考试;生产车间负责人及科室负责人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考试。加强培训组织和计划管理,保证培训时间和经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经验交流、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11、提高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岗位实际和工作特点,组织员工学习安全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安规、“两票三制”、防止误操作管理、标准化作业等方面规程制度的培训,加深对规程条文的理解,提高员工遵守规程、抵制违章的自觉性。结合事故案例,加强危险点分析、危险源辨识和预控培训,做好在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切实加强新员工、农电工和临时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培训。严格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职资格管理。带电作业、起重、焊接等特殊工种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定期复审。高度重视并强化跨工种、跨专业、转岗人员和违章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培训-上岗

    12、-培训”工作机制,确保在岗人员安全和业务素质合格。五、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分专业、分层次、抓培训、理流程、建机制、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形成逐级负责、有序衔接、过程闭环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释义: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提升电网安全生产水平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工作组织体系,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密切联系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基础,注重简便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杜绝形式主义。结合现有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等工作,针对不同岗位、专业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安全风险,按照“谁主管,谁

    13、负责”原则,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推动岗位和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形成专业配合、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分层次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大中城市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及其他重特大事故风险;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施工企业、超高压公司等重点控制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事故风险;基层工区、班组和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人身伤害风险。六、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预案演练,开展应急评估,

    14、落实应急保障措施,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释义: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7110 号)要求,成立以各级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工作管理机构,健全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落实应急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798 号)要求,针对电网安全、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台风、洪涝、覆冰、暴雪等恶劣天气,完善各个层面的电网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公司上下相互对应、相互衔接

    15、、完善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预案的上报备案、培训演练、修订更新等管理工作,开展应急预案评审,促进应急预案衔接和落实,实现预案体系动态管理。重视专兼职抢险救灾队伍建设,保证应急资金投入,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分级(网、省公司、发供电单位、工区)建立备品备件库,实现应急物资储备分级共享。定期进行应急物资普查,及时补充、更新,保证应急物资储备齐全、状态完好。七、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严禁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释义: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规定要求,增强主动性和敏感性,在第一时间了解和

    16、掌握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途径和方式如实上报,并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快捷方式补充汇报有关情况。首次报告要确保时效性,内容简明清楚;正式报告应完整、准确。较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电网、设备、火灾事故;中心城市电网发生停电事件,造成重要电力用户供电中断,对地方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社会秩序、城市公共安全等构成重大影响;重大活动或重要节假日保电期间发生停电事件,造成重要电力用户或居民用电中断,构成政治、经济或社会影响;由于供电安全引起的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等高危企业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地方新闻媒体、中央新

    17、闻媒体、全国性新闻媒体关注的停电事件或其他敏感安全事件,必须按规定在1小时内报告公司总部。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程规定,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八、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本质安全水平。科学规划电网结构和布局,协调一、二次系统发展,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落实反事故措施要求。加快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重点解决设备陈旧、设防水平偏低、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过大等问题,提高电网输送能

    18、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释义:认真总结电网运行经验,紧密结合输变电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的发展,及时调整规划导则和相关设计标准,采用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选择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设备建设电网,从根本上改善电网的安全状况,提高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电网规划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的各项要求,并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等相关反事故措施要求。二次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调度自动化和电力通信系统)应与一次系统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电网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并留有适

    19、当裕度。加快电网特别是重点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认真吸取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电网事故教训,科学制订电网设防标准,对高海拔、重污秽、重覆冰、微地形、微气象地区的输变电设施,强化设计校核,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电网抗灾能力。着力解决电网存在的设备陈旧、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超标等突出问题,暂不能消除的应采取必要的稳定控制措施。九、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落实安全稳定控制措施。严格执行电网调度和运行规程、规定,严禁超稳定极限和设备超能力运行。编制电网事故处置预案,开展电网反事故演习。释义:电网安全稳定管理和技术管理必须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为指导。根据公司关于加

    20、强电网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调2006175号)、电网安全稳定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调2006170号)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定(国家电网调2006161号)等文件要求,建立并完善电网安全稳定的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加强过渡方式计算分析和在线静态安全分析,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严重故障校核,并落实控制措施。按照关于加强预防与控制电网功率振荡的若干措施(国家电网调2005922号)要求,开展小干扰计算分析,落实小电源运行管理和厂站运行控制措施。加强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按规定留有足够的有功、无功旋转备用容量。优化调度方案,及时调剂余缺,最大限度发挥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

    21、有效实施事故支援。加强实时运行监控,严密监视机组出力、线路潮流、母线电压等运行指标,发现异常,按照规定及时果断处置。针对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全面分析电网主网和中心城市等重点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在电网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重要保电期来临前,要制定电网大面积停电和重要发输电设备停运事故的专项处置预案,并进行针对性演练,必要时应组织由各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提高各专业人员协调、配合处理重大电网事故的能力。十、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安全管理, 严格核查整定方案和控制策略,规范保护定值与软件管理,按期进行检验。加快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二次装备水平。严格落实二次作业安全措施,防止人

    22、员“三误”。释义: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等相关规程规定,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控制策略必须经过全面严格的试验验证,控制逻辑应完备。电网结构或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核装置的控制策略和定值,保证装置的适应性。定期对低频、低压减载方案进行系统实测和校验,保证事故情况下装置正确动作,实际切除容量满足整定方案要求。按照国调中心微机保护软件管理规定(调继200719号),建立微机保护软件版本档案,内容应包括保护型号、制造厂家、保护说明书、软件版本、保护厂家的软件升级申请等。同一线路两侧微机线路

    23、保护软件版本、同一调度管辖范围内同一型号微机保护的软件版本应保持一致。微机保护软件变动较大时,必须组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及时修编所管辖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运行规程及检验规程,定期开展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确保定值与整定单一致、投退状态与调度令一致、运行状态与系统运行方式相符。110kV电压等级的微机型装置宜每2-4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6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220kV电压等级及以上的微机型装置应2-3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6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非微机保护,逐步更换运行不稳定的早期微机保护。加强与电网连接的客户进线继电保护和安全

    24、自动装置(包括备自投电源、同期并列、低频减载等)的管理,防止发生因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客户内部不正确动作而引发电网越级跳闸事故。加强对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所使用通道加工设备的检查,定期校核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冗余度,防止因通信问题造成不正确动作。按照安规要求,认真执行二次作业安全措施票。落实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调继200720号),推行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防止继电保护人员发生误碰、误接线、误整定等人为责任事故。十一、加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确保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实现有效隔离。加强通信专业管理,电网主网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安控通道应满足“双

    25、路由、双设备、双电源”配置要求。明确各级通信运行维护单位责任,做好所辖通信设备运行维护。释义:贯彻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监会第5号令)及其配套文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要求,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纳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查。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原则,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非生产控制大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联网之间要采用电力专用横向单向隔离装置,变电站监控系统与调度中心主站系统间网络通信时必须采用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并部署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外界病毒、恶意入侵等导致的调度自动

    26、化系统事故。直接影响电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一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装置和同一系统的两套安全自动装置,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并分别由两套独立的通信电源供电,两套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在物理上应完全隔离。运行维护单位应依据委托协议和通信运行有关规程、规定,明确管理职责和安全职责,做好所辖运行维护管理区段内光缆、通信设备及电源等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通信检修管理,涉及继电保护、安全稳控装置和调度自动化等电网运行业务的通信检修和通信设备的异常停运,通信运行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通信检修管理规定,向调度部门履行通信检修审批程序,得到许可后进行操作和处理。十二、依法加强并网电厂涉网安全管理

    27、,落实新投产机组并网安全要求,对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设备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并网电厂应编制全厂停电事故处理预案,参加电网反事故演习。释义:并网电厂在机组并网调试前应按新机并网调度服务指南的规定向调度部门报送有关涉及电网安全的设备参数、定值、图纸、调试报告等技术资料。按照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文件要求,电力调度机构应对并网电厂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主要范围包括:并网电厂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调度通信设备、调度自动化设备、水电厂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励磁系统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装置、调速系统和一次调频系统、直流系统、高压侧或升压站电气设备以及涉及机网协调的

    28、相关设备和参数。调度部门应制定所在电网的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包括PSS)、调速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并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写入并网调度协议。监督、检查并网电厂严格执行调度部门下达的各种继电保护、励磁系统、调速系统、振荡解列装置、PSS等定值,发电机一次调频功能参数按照电网运行的要求进行整定,一次调频功能按照电网有关规定投入运行。并网电厂应按照所在电网防止大面积停电预案的统一要求,编制全厂停电事故处理预案,落实相应措施,按要求参加电网反事故演习。十三、加强变电站设备管理,做好运行维护,强化技术监督, 重点防止主变压器损坏和开关设备故障。加强过电压管理和站内直流电源系统维护。释义:严格执行关于印发输变

    29、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技术运行规范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文件规定。变电设备夏(冬)季高峰负荷来临前应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检测,设备新安装投运、检修后,大负荷期等特殊时段应进行重点检测。加强老旧变压器、重载满载变压器运行状况监控和分析,落实防止主变压器出口短路损坏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变压器遭受出口或近区短路后,应按规定进行绝缘、色谱、绕组变形等测试分析。落实变压器、电抗器的瓦斯保护、压力释放保护等非电量保护装置及回路的防雨、防潮措施,按规程要求定期校验瓦斯继电器。根据不同的绝缘介质特点,结合实

    30、际短路开断次数及设备状态合理安排检修工作,确保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机械特性参数符合技术要求。定期核算开关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如额定开断电流不能满足要求,应及时更换开关设备,更换前应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对 SF6绝缘型 GIS、断路器等设备,应加强微水含量检测、泄漏检测以及SF6压力表、密度继电器校验,保证气体绝缘性能。定期进行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探伤,夜间巡视应注意瓷件有无异常电晕。加强对隔离开关导电部分、转动部分、操动机构、机械及电气闭锁装置的检查与润滑,防止机械卡涩、触头过热、绝缘子断裂等故障发生。具备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每组隔离开关应有独立的操作电源刀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高压开关设备运行管

    31、理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的规定,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正常运行时,其操作电源应断开。每组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的操作电源均应独立。重点防止如下几类过电压事故:雷电过电压、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操作过电压。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 635kV 系统,应根据电网发展每35年进行一次电容电流测试,并按规程规定及时装设消弧线圈。对于装设手动消弧线圈的 635kV 非有效接地系统,应根据电网发展每35年进行一次调谐试验。防止接地网不合格导致过电压事故。应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规定对接地网定期校验、测试、开挖检查,并根据电网短路容

    32、量的变化,及时校核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对热稳定容量不够、焊接质量不合格或锈蚀严重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接地网及时改造。接地引下线导通检测工作应13年进行一次,对接地网的开挖检查周期不应大于5年。严格执行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 号)、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2004174号),加强蓄电池充电、浮充电装置管理,定期进行放电试验。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直流系统应实现双重化配置,直流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新安装的阀控密封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以后每隔三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了六年以后的蓄电池组,每年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十四、加强输电线路管理,定期监测和巡视,清理走廊内危险物品,规范设置设备标志和安全警示标识。落实防污闪、防雷、防覆冰、防舞动、防风偏、防鸟害等相关措施。大负荷、重要保


    注意事项

    本文(《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