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1823957       资源大小:55.0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

    1、江苏专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情详查命题规律1.中华民族精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2012年T37(3)探究2013年T32单选2012年T2单选,趋势分析:近五年本课考查重点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备考指南:结合在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弘扬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在五千多

    2、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_的结晶。考点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_,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_是一致的。考点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1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_,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

    3、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展精神的意义和途径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的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_;(3)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_精神支柱;(4)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精神动力,是_中华民族之魂。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1)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_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是提高全民族_的必然要求;(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_的要求;(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_的需要。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含义表现作用团结统一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

    5、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精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爱好和平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

    6、誉勤劳勇敢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2.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类型中华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区别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

    7、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就是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联系中华文化有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典例精讲1】中

    8、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爱好和平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勤劳勇敢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解析】选项A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排除;选项C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选项D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团结统一没关系,选项B对应正确答案。【答案】B【变式训练1】2017年10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平均亩产1149.02

    9、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回答12题。1袁隆平先生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半个世纪里,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A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B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C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D中华民族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2面对辉煌、荣耀、名利,80多岁高龄的袁隆平没有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下列说法与袁隆平的精神相同的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夸父逐日,大禹治水万众一心,其利断金反对霸权,崇尚和

    10、平 A B C D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作用表现具体内容凝聚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支撑作用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激励作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1)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2)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

    11、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3)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肩负着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途径源泉角度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身角度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主体角度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主心骨”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

    12、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交流继承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结合时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典例精讲2】“即使在那段最为艰难的岁月里,两岸人民始终没有忘却根植于血脉的民族印记;即使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们民族的精神依然存在;同胞袍泽或许会暂时别离,但从没有任何力量能将我们彻底分开”。两岸同胞的这种共鸣()说明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表明

    13、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 B C 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本身说法错误;从没有任何力量能将我们彻底分开,说明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符合题意;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不选;两岸人民始终没有忘却根植于血脉的民族印记,说明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符合题意。选B。【答案】B【对点训练2】1抗日战争的胜利,使民族精神得到重塑与升华,使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民族精神获得新的、更加旺盛的活力。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14、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人类最高水平中华民族精神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抗争之中 A B C D2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终极力量抵制西方外来文化的迫切需求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 A B C D1认为爱国主义是抽象的理念而出错。错因分析: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

    15、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2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出错。错因分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注重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3误认为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而出错。错因分析: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体要求;其源泉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过关制胜高考一、单项选择题1“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里强调的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

    16、息2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与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B热情好客与睦邻友好的民族精神 C开拓创新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注重团结与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3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材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各不相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各族人

    17、民的奋斗历程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得到发展 A B C D4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别具特色的革命精神。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众多革命精神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A B C D5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精神,是学习雷锋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18、的生动体现。广大青年志愿者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结晶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雷锋精神 A B C D二、简析题6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经过了传统的培育、时代的淬炼,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它们流淌在中国社会的脉络里,不仅造就了中国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气神。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9、,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双百”人物活动。“双百”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1)根据材料一,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说明评选“双百”人物的活动。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知识梳理】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 祖国统一 民族精神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 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道路【变式训练1】1A【解析】材料揭示了袁隆平不畏艰难,为

    20、解决人类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符合题意,排除D。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B说法不科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排除C。 2A【解析】此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材料反映了袁隆平所具有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反映的是勤俭节约,反映的是自强不息,均符合题意。分别揭示的是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 【变式训练2】1C【解析】“使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民族精神获得新的、更加旺盛的活力”体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使民族精神得到重塑与升华”体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21、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说法绝对化。说法错误,民族精神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是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2A【解析】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原因,符合题意。劳模精神是精神力量而非终极力量,观点错误。是“保守主义”“封闭主义”的表现,观点错误。 【基础过关】1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能够结群,所以力量强大,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2D【解析】两句话都是强调各个民族应像一家人一样亲如兄弟,反映了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A、B、C三项与材料无关。 3D【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在中国

    22、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得到了丰富发展,符合题意。夸大了民族精神的作用,排除。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具有差异性,但基本内涵是比较稳定的,排除。4A【解析】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观点错误。5B【解析】材料反映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由此可见,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地传播、弘扬和建

    23、设民族精神,符合题意。夸大了雷锋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观点错误。6【答案】(1)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中国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基固本。(学生若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皆可。)(2)评选“双百”人物的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丰富和发展,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

    24、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有利于促使人们自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解析】第一题以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创设试题背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楚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国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因此,此题可以转化到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上来。从必要性角度看,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以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和需要;从重要性角度看,弘扬中国精神可以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强基固本。第二题以评选“双百人物”活动创设试题情境,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回答此类型试题,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角度,对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从“是什么”的角度,要认识到“双百人物”身上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该评选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从“为什么”的角度,要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评选活动的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专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